书城亲子英才是父母炼成的:22位成功父母对我们的家教启迪
20137800000005

第5章 状元生父母是怎样教育孩子的(2)

张涵冰说:“从初中到高中,我的成绩都比较平稳。进入高中以来,无论大考小考,我都是班里的第一名,从来没有落后过。但是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我只考了班上的第三名,年级的第六名。当时这个成绩对我的打击很大.因为这么长时间以来,自己一直都有一种优越感,而且相当自信,一直觉得第一是稳拿的,结果现在一下子滑到第三名,一时间还不能接受。回家之后,我哭得像泪人一样。虽然这不是高考,但我还是很在乎这次考试的。如果以前考砸了,妈妈总会很严厉地批评我,但是这次妈妈倒反过来安慰我了。她说:c不要这么伤心,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考试,你以后还有很多很多的机会。而且咱们也不能总是拿第一,也要给别人留一点机会。’后来她又做出了一个很重大的决定。因为当时在放寒假,正好我的生日也是在过年前后,妈妈就说:‘今年我们全家去南方度假过年吧,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把你的创伤慢慢抚平。,于是她就带着我去海南玩了十多天,在度假的过程中,这件事就渐渐变得平淡了。但是我并没有忘了这个伤痛,我下定决心下学期要更加努力,同时还制定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更重要的是,当时我已经能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这件事,迎接新学期了。结果到了高二下半年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的成绩特别好,不但又是第一名,而且还拉大了和第二名的差距。与一些家长在孩子考不好的时候就一味地责骂相比,我觉得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更合适。既不会给我造成太大的压力而影响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又能让我记得这次失败的教训,督促我更加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天下的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有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成绩感到束手无策,把家庭教育的失败归咎为自己的文化水平低、没有时间等原因。其实,掌握适合孩子的科学的家教方法才是关键。如果不是母亲的引导,张涵冰不会从一个不起眼的学生成为人人羡慕的状元。

曹志鹏:父母一齐托起的状元生

家长的关爱是教育子女的必备条件,家长的关怀,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不仅如此,父母还应相信孩子,信任孩子,发掘孩子身上的积极因素,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爱心,这样的父母,才是真正的好父母。

曹志鹏,男,河北束鹿县人,2002年毕业于深圳中学,同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读本科。他兴趣广泛,喜欢打乒乓球、下围棋,在深中校运会中曾获围棋二等奖。1991年在全国物理竞赛中获得广东省区一等奖。

父亲曹瑞,深圳京铁镀膜有限公司总经理,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企业家。母亲张秀玲,中国对外贸易开发总公司干部,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她外柔内刚、善解人意、意志刚强,愿意牺牲自己去支持丈夫的事业,豁出去少活十年也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儿子。

很多人都说曹志鹏的母亲是一个贤妻良母。曹志鹏的父母也认为夫妻两个必须有一人侧重于教育孩子。曹志鹏的父亲工作很忙,上班离家又远,管理孩子的担子自然就由母亲承担了。母亲要上班,又带孩子,比较辛苦,身体不太好。曹志鹏的父亲认为:既然经济上允许,妻子又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最好由妻子专门在家培养孩子。钱够用就行了,成材的孩子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

曹志鹏三岁的时候,父母给他买了一台电子琴;三岁半时为他请了一位老师,因为学乐器可以开发智力,让人心灵手巧。小孩子贪玩,不喜欢弹琴。但他惧怕父亲,父亲那时候还不是太忙,一回家就让他弹琴。他后来弹得还不错,在幼儿园为孩子们跳舞伴奏,还在实验小学为老师们跳舞伴奏。

曹志鹏的母亲认为不能让孩子讲吃讲穿,要培养他一心一意地去读书。

现在的独生子女家长都很心疼自己的儿女,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摔了,母亲对曹志鹏也很呵护,但是却并不过分,母亲对曹志鹏在思想教育、学习方面和生活方面确实付出了很多。但是母亲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有人觉得带孩子出去大吃大喝一顿,这样就是心疼孩子,母亲却认为这是害了孩子。还有,给孩子买名牌衣服也不可取,小孩子穿平常干净的衣服就行了,从小学到中学曹志鹏穿的基本上是校服,母亲很少给他买衣服,也很少在外面吃饭。母亲认为,还是应该让孩子多吃点粗粮、杂粮。孩子吃得太好,会在健康方面埋下祸种。

母亲是学外语的,曹志鹏出生不久,母亲就把他看到的东西用英语讲给他听。在幼儿园和小学三年级前,母亲让他跟着电视学《少儿家庭英语》,那时母亲对他的要求比较松,边玩边学。母亲用英语给他起了许多外号,一边做饭一边用英语和他逗乐,他也用英语“反击”母亲。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母亲就辅导他学习了《走遍美国》,后来又学习了其他教材。他的英语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尤其是语法和写作。启发、诱导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是很重要的。有些家长又打又骂,使孩子从小惧怕学习、逃避学业,这样的教训是很多的。

父亲工作十分忙,几乎不管孩子。曹志鹏的母亲觉得:孩子老跟着妈妈不好,母亲的温柔会不会使他女性化了呢?所以母亲后来也有意识地让曹志鹏跟他爸爸学一些阳刚之气。爸爸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男子汉,说到做到,从不失信、反悔,办事风风火火,快刀斩乱麻。他管理工厂,许多客户都愿意和他保持长期的合作。

母亲还经常说: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应该尽量保持一致。在曹志鹏父亲教育他的时候,母亲不护孩子。他俩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母亲当中间人,调解矛盾。当然在紧要关头,母亲还是会去保护孩子免受皮肉之苦的。

在曹志鹏上中学时,有一次父亲与客人在外面吃完饭,带回家半瓶红酒。

母亲和父亲去送客人,回来看到志鹏有点慌张地往酒瓶子上盖木塞。父亲是不准孩子喝酒的,立即声色俱厉地问道:“你喝酒了?”志鹏说:“没有,我闻了闻。”父亲说:“你就是喝了!你还不承认!”志鹏也强硬地说:“我就是没喝,你冤枉人!”父亲火了,上去就要打,志鹏也不躲避,反而迎了上去,大有“小公鸡斗老公鸡”的架势。母亲一看急了,马上站在他俩中间说:“老公,鹏鹏肯定没喝酒,我相信他!鹏鹏!你可不能和你爸对着干,你要听话!你爸说话你不要再吭声I,‘志鹏不再吱声,委屈的眼泪流了出来。父亲一看心也软了,说了几句也就算了。事后,母亲对志鹏说:“你爸爸年纪大,脾气已经形成,改不了了。唯一的方法就是我们顺着他,但顺从也不是服从他错误的东西。就算是爸爸批评得不对,他内心还是疼你爱你的,你不要去反抗,不要反驳,心里明白就行了,就当没听见。好汉不吃眼前亏,你为什么要吃眼前亏呢?你要学会以柔克刚来对付你爸爸,等他脾气过了,你再向他解释。”

曹志鹏的脾气比较好,像母亲。母亲对他说:“你知道什么样的人能长寿吗?就是那些心胸开阔,不爱发脾气的人长寿。”母亲喜欢研究探索健康方面的知识,她发现:凡是长寿的老人都是心情开朗的,不爱生闷气的。母亲还告诉儿子,做事不要太急躁,动不动就急得火烧眉毛的人,就不容易长寿。母亲干事比较慢,但特别的细心,干工作也力求尽善尽美,曹志鹏觉得母亲讲得很有道理。

曹志鹏的母亲还认为:家庭和睦对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家庭不和睦,小孩子会分心,会产生思想压力。家庭生活不幸福、环境不好,孩子就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假如父母关系不好,为了孩子也要克制自己。既然已经成了家,就不能在孩子面前暴露出来家庭矛盾。父母当着小孩的面吵架,对小孩身心不利。

曹志鹏父母之间比较和睦,几乎没有什么争吵。因为母亲的脾气太好了,吵不起来。父亲说什么,母亲一般不跟他争论,所以家里从来听不到吵吵嚷嚷的声音。母亲喜欢唱歌,唱京剧。母亲常常一边做饭一边唱歌。吃完饭后,母亲更加喜欢引吭高歌。曹志鹏较少在家里唱歌,多半都是听母亲唱。让孩子心情好,没有负担,愉快地学习,这是家长应该努力做的。

当媒体采访曹志鹏母亲时,她说:“对孩子,既不能溺爱也不能过严,更不能打骂。父母要和孩子交朋友,要讲道理。有的家长说:你的孩子好,我的孩子讲道理他不听。其实孩子一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你讲道理要结合具体事情,要讲得有趣,能吸引孩子。表情、口吻、动作都要好,孩子懂事以后也不能给他讲大道理,他听不懂,大人也浪费时间。”

曹志鹏小时候不爱喝水,不喜欢吃鸡蛋,母亲并不强迫他,只是经常问他:“你喝水吗?”大了以后,母亲告诉他,不喝水容易得肾结石。母亲还告诉他,每天吃一个鸡蛋,人会变得更聪明,并且母亲尽量采用他喜欢吃的方法烹调鸡蛋。这样,他也喜欢吃鸡蛋了。曹志鹏喜欢吃肉,母亲告诉他,蛋白质吃得过量对肾不好,胆固醇高,将来容易得心脏病。他便控制自己,按照母亲要求的数量去吃。母亲订了许多有关营养和保健的报纸和杂志,做饭力求粗茶淡饭,但是营养均衡。母亲有空就告诉他一些营养和保健的知识,并对他说:“你真幸运,妈妈是个营养学家,真可惜,我小时候就没有人告诉我。”

曹志鹏母亲还说:“父母与孩子的地位是平等的,家长做错了事也要向孩子做检讨。”

有一次,母亲与曹志鹏的舅舅一家在外面吃饭,席间说了一句话,感觉到伤了曹志鹏的自尊心,让他有点不高兴。曹志鹏虽然没说什么,但回到家母亲还是对他说:“鹏鹏,对不起,妈妈不应该那样讲,你生气了吗?”他说:“不要紧,妈妈。”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帮手,在学习、生活、心理、品质等方面都能给孩子提供最有效的帮助,并且孩子也只有在父母的指导和帮助下,才能获得最佳的进步。因此,父母们一定要认识自己在家教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掌握正确科学的家教理念和技巧,只有如此,才能为孩子提供最有效的帮助。

魏娜:父母的信任促使其走上状元路

教育专家指出:父母要信任孩子。因为,父母的信任,不仅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心态和人格,还有助于孩子树立自尊心,激发孩子的人生潜能,从而迈上出色的人生之路。因此,父母们一定要加倍信任自己的孩子。

魏娜是复读了一年才考上北京大学的。2002年她仅以一分之差与北京大学失之交臂。对此,魏娜很难过,情绪低到了极点。父母也非常理解女儿的感受,他们并没有因为这次考试的失利而责怪她,也没有刻意地去做些什么来安慰她。

他们只是在不经意间为女儿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她感觉“好像父母根本没有把这次考试放在心上一样”。后来魏娜选择了复读,父母也是全力支持。

在复读刚开始的两个月里,魏娜一直有些心不在焉。看着昔日的同学们一个一个拿到录取通知书开始了求学路,而自己却要回到教室里重新开始,她的情绪相当低落,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到了期中考试之后,魏娜才猛然意识到,要是再这么“混”下去,这一年就又荒废了。她终于打起精神,心无旁鹜地开始了学习。

这段时间里,父母也看出了她情绪上的一些波动,他们并没有马上开导或者劝说她,而是采取一种表面上看来“放任自流”的态度。他们知道.女儿从小学开始在学习上就有很强的独立性,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计划,学习的时候不喜欢被别人打扰。

魏娜的父母很信任女儿,相信她能处理好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魏娜也觉得这样很好,让自己感觉到父母并不是很重视自己的成绩,这样自己就不会有很大的压力了,而且父母的信任会督促自己严于律己,只有好好学习才能不辜负父母的信任。

魏娜的父母在这件事情上的做法确实给许多家长做出了榜样。如果在孩子本来就很烦躁,家长又在耳边喋喋不休说个不停,尽管家长的本意是为孩子好,但是恐怕孩子也会感到很腻烦,可能会产生“你们这么说我就偏偏不这么做”的逆反心理。

在父母的“放任”和自己的调整中,魏娜的学习步入了良性轨道。

到2003年高考前夕,魏娜的成绩已经非常优秀、非常稳定了。尽管如此,父母也从来没说过要她考状元,他们只是让女儿放松心态,只要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考上北京大学是不成问题的。而等到考分公布,她成为全自治区的状元,这对于全家来说算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了。

父母对孩子的信任比任何关心都重要,有时候正是那种表面看上去的“放任自流”让孩子感到信任的力量,让孩子能自觉地学习。这一点在魏娜的身上有着深刻的体现:

“我很感谢爸爸妈妈对我的信任,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平时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