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行止船山
20136700000043

第43章 故国余魂长缥缈残灯绝笔尚峥嵘——隅举《船山记》解读船山精神

摘要:船山乃千古爱国大儒,气格清绝、傲骨峥嵘。《船山记》是船山先生针对其毕生奋斗经历有意而为的一个总结报告,以石船自况,述归隐之衷,咏争天之志,浓缩了船山精神,能传递船山深刻思想与创作艺术。船山精神应该成为我们民族的最强音与根治集体软骨病的精神钙质。

关键词:船山王夫之民族精神文化

鲁壁清琴华夏民族魂

王夫之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是最有资格与中国思想文化界的第一位圣贤孔子相呼应的大儒。湖南学者萧度在1917年为当时出版的套书《王夫之古近体诗评选三种》的总序中这样评述:“而农先生当神州陆沉、明社丘墟之日,知事不可为,乃退隐衡阳,结庐船山,慨然以著述删订为己任,数十年间,遗稿山积……凡经、史、子、集诸书,虽经湘先哲邓湘皋、曾文正累征刊行,然遗书散佚,湮没而不传者,尚不知其凡几也。先生胸有千秋,目营四表,考其所评选诗抄,与尼山自卫反鲁正乐删诗之意息息相通,迥非唐宋以来各选家所能企及。”王夫之与孔子一样,是一位人格极为优秀臻于完善的宗师。为挽救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局面,当时最有历史使命感的孔子大胆兴办私塾,编订教材(即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以成为中国第一位老师,永为后人景仰。而当最后一个汉族王朝被异族翦灭,中华文明与文化又一次出现“断裂”危机之时,我们民族诞生了一位集大成的文化宗师王夫之。

“秦坑从烈火,鲁壁自清琴。”这是船山先生一句比较有名的诗。表达了上层知识分子高贵的自觉自尊与充分的文化自信,以及对一时权势的轻视乃至蔑视。再严酷的暴政,也不能完全毁灭“清琴”——民族的优秀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根系。“埋心不死留春色,且忍罡风十夜霜。”船山武装复国梦破灭后,力图给中华文化留下优良的种子,以图将来在神州大地实现民族复兴之春。

衡阳市船山学会熊先生考核赞誉王船山为“天地人文心,华夏民族魂”,熊先生将船山与现代的鲁迅相提并论,我认为恰如其分。王船山没有为我们的民族以直接的方式悲壮殉道——舍生取义。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属于更“难”的一层。梁启超在《谭嗣同传》中记载了甘做中国变法流血第一人的谭嗣同给他的诀别语:“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康梁后来是否两昆仑,另当别论。但毕生远师王船山,认为肉身成仁而精魂长存天地的谭嗣同倒下后,无疑成就了中华的又一昆仑。“程婴杵臼,月照西乡”的典故出自系《史记》——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杵臼仅仅是为了忠主抚孤,而与程婴分工赴死,其人文精神当然无法与谭嗣同相提并论。王船山、鲁迅完成的就是程婴、梁启超的工作,并以其出色的影响力而堪称民族脊梁。

以石明志遗世而独立

每每怀念船山先生,我时常要不由自主的想象,三百多年前,衡阳县僻远穷乡曲兰,一位自知不久于人间、久病如风中之烛的老人,久久伫立于一座光秃秃的形似石船的山下,随即步入一个叫做湘西草堂的茅庐,血泪和墨,秉笔疾书,一气呵成毕生绝笔——今天的传世名篇、被评为湖南九章之一的《船山记》。这位老人就是南国儒林第一人船山先生。绝笔,在这里有两个含义,一是这篇散文的确是船山先生自知不久于人世之时所写的封笔之散文,看得出,此文是一挥而就的,因为它一气灌注。而就在写作此文的三个月后,王船山与世长辞;二是,我认为这篇散文是浓缩了船山精神的能传递船山深刻思想与创作艺术的作品,将之置于中国历代散文名篇之中,也足可引人注目,令人拍案叫绝。此文是作者针对其毕生奋斗经历有意而为的一个总结报告,以石船自况,述归隐之衷,咏争天之志。交代清晰扼要,写景意到境生,议论极见章法,抒情蹇重顿挫,笔致悲凉沉毅。个人认为倘能心领神会,那么其励志上的价值乃至文艺价值超过古代的同类文章,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刘基的《苦斋记》、归有光的《项脊轩记》、刘禹锡的《陋室铭》等散文。台湾郭鹤鸣在《王船山文艺研究》一书中盛赞其为船山散文代表作。下面逐段赏析。

船山,山之岑有石如船,顽石也,而(山)以之名。

这是《船山记》的开篇,也是全文的主旨句。中央电视台王船山专题片《不灭的圣灯》中特地引用了这一句。笔者在课堂上运用“关键词句解读法”,如此讲解:开篇强调顽石之顽。作者为何不在“有石如船”后紧接着说“而以之名”,偏要插进去一个“顽石”?莫非是因为此处岩石比其他地方来得特别坚硬?其实,正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从石头缝蹦出的石猴,《红楼梦》中写贾宝玉衔玉而生一样,顽石在此处寄寓了抒情主人公我赋予的独特象征意义,孙悟空是石猴化身,象征他能战善斗、勇敢顽强;贾宝玉乃女娲娘娘补天废弃的一块石头落了人间,象征贾宝玉不愿意补腐朽封建社会的天,厌官场与科举考试,为其日后的种种乖张个性张本。《船山记》中顽石的象征意义就是船山本人的贞固节操,这也是全篇行文所围绕的主旨。顽石也,或者第三段的此吾山也,都可以视为本文的中心句。接下来作者用6组景象,12个分句构成的排比句来描家乡之丑揭家乡之短,从有无生命的冈溪、田沼、空间,写到有生命的草木、禽兽、居民。其实他不厌其烦,恰恰是为了证明自己深深热爱这里的一石一草一木一人,只有境界高迈的人才会有与船山先生一样的同感:知道所爱的短处不护短,而又执着地去爱,这才是更深的爱。

其冈童,其溪渴,其靳有之木不给于荣,其草癯靡纷披而恒若凋,其田纵横相错而陇首不立,其沼凝浊以停而屡竭其濒,其前交蔽以絯送远之目,其右迤于平芜而不足以幽,其良禽过而不栖,其内趾之狞者与人肩摩而不忌,其农习视其堘埒之坍谬而不修,其俗旷百世而不知琴书之号。

自古文人墨客皆以描绘美景为乐事,而以家乡尤甚。王粲《登楼赋》中饱含深情的写道:“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可是船山起笔却将自己的栖身之地说得鄙陋不堪一无是处。怀抱耿耿孤忠的船山终究做不成林和靖、陶潜那样的隐逸之士,“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非其所愿,只因为“扶寸之土不能信为吾有。”所有的美景皆因国破家亡而成了哀景。同样是隐居,但和那些享尽湖山之美,林泉之幽,万物之性,天地之趣的隐士相比,一切美好皆因久扣心头的亡国之痛与行将赍志而没的遗憾而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是船山先生真如他眼底笔下的顽石一般“冥顽不化”,转笔写道:

然而予之历溪山者十百,其足以栖神怡虑者往往不乏,顾于此阅寒暑者十有七,而将毕命焉,因曰,此吾山也。

可是我经历的山水成百上千,那足以颐养精神消除思虑的地方也不少,但是我在石船山这里度过了十七个寒暑,而且将在此度过我的余生,因而我说:这是我的山啊。虽非信美而亦吾土兮!一句“此吾山也!”怎能不动人心魄!

古之所就,而不能概之于今;人之所欲,而不能信之于独。居今之日,抱独之情,奚为而不可也?古之人,其游也有选,其居也有选。古之所就,夫亦人之所欲也。是故翔视乎方州,而尤佳者出;而跼天之倾,蹐地之坼,扶寸之土不能信为吾有,则虽欲选之而不得。

蠲其不欢,迎其不棘,江山之韶令,与愉恬之志相若则相得;而固为棘人,地不足以括其不欢之隐,则虽欲选之而不能。

仰而无憾者则俯而无愁,是宜得林峦之美荫以旌之;而一坏之土,不足以荣吾所生;五石之炼,不足以崇吾所事。栫以丛棘,履以繁霜,犹溢吾分也,则虽欲选之而不忍。

赏心有侣,咏志有知,望道而有与谋,怀贞而有与辅,相遥感者,必其可以步影沿流,长歌互答者也;而茕茕者如斯矣,营营者如彼矣,春之晨,秋之夕,以户牖为丸泥而自封也,则虽欲选之而奚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