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行止船山
20136700000030

第30章 众人划桨开大船——在中华船山网第一次全国理事代表

网络会议上的发言

来自全国各地的理事代表们:

大家晚上好!

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是你们的团队精神使我从七年前坚定而豪迈地走到今天,是你们的力量使我们网站开办一个月世界排名从最初的91万位飙升到如今的36万位,主页点击率从最初的几十次到如今的平均每天千余次,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感谢大家,大家辛苦了!

中华船山网是船山文化研究会主办、衡阳校园文联承办的网站。这个网站的前身叫船山文艺网,2003年开办,是个未注册的免费网站,2007年不声不响的被关闭,因此这四年来的许多珍贵文字与图片被洗劫一空!当时作为总编的我只好在新浪搞了一个圈子聊以自慰,这就是许多朋友加盟过或者关注过的新浪船山文艺圈子。这个圈子像新浪大多数圈子一样一直做不起来(点击率平均每天不过百),但三年来作为圈主,我一直寂寞的坚守在那里,看稿,点评,加精,邀约,交流,几乎没有一日离开过。2009年下半年,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与人力资源的丰厚,我开始与我的团队(剑柏、启用、周新铭、耕耘无限好、秦铜美、龙泉、蒋婷、陈曙霞、雨荷、暖暖、何以墨、梦里天使)谋划建设一个正规网站,但是仅由于技术瓶颈以及考虑到建城难守城更难拖延下来。直到今年五月,通过我们的长沙、西安的计算机专业朋友严微追梦、田童等无偿提供技术支持,衡阳校园文联提供首期赞助经费,云南原始部落休闲山庄刀福忠先生、广东佛山卓迪机械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碧波先生等提供后期援助,中华船山网涅槃新生,走向波澜壮阔的历史前台。

在这里我想通过引用一篇题为《文艺船山代有传人》的文章来简要回顾一下这段历程,这段文字发表于我们网站的纸质会刊《船山》第9期的卷首与我的博客,不久被明星网转载。执笔者是七年来与我一同在这条艰难曲折的文艺道路上并肩作战的战友、中华船山文化研究会首任会长任东华博士后——衡阳校园文联在百转千回中终于宣告成立了。《船山》也终于登上了衡阳文艺大雅之堂的前台。承蒙大家的信任,作为自始至终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我想在这里作一点回顾和展望。

难忘上世纪末,当我还是衡阳县石市乡金屏中学——一所最普通最偏僻的初中学校的教员,在一边积极准备考研的同时,我与同事刘喜军、唐毅等发起成立了一个“雏鹰”文学社,那时候农村基本上还没有用上电脑,我们印制刊物的办法是,先用钢板刻蜡纸,然后油印。我们的社报不过是一张张油糊糊的薄薄的考卷纸。后来我去广西读研。三年后返回衡阳教书,令我吃惊和欣慰的是,种下的文学幼苗不仅还在,而且已经吐穗扬花:2003年元月,我应邀参加了由石市乡醒狮中学教师井泉领头,衡阳县二中,金屏、界牌、台源、白水等几所中学文学社老师为主体的雨石笔会。是年“五一”长假期间,我收到了他们创办的衡阳县首家全县性校园刊物《雨石》,印制虽然略嫌笨拙,但全然掩不住内在的纯真与可爱。我至今忘不了那些滚烫的诗意而朴实的话语:“如同一棵棵长青之树,我们虽有着不同的年轮,却由于拔节于同一片土壤,有着相似的生命质地;即便生长缓慢,即便不合时宜,我们也决不提前卸下绿装。因为,我们并不将前途定位为‘钱途’……我们坚信,风雨过后,彩虹必将莅临长空,精诚所至,石头也会变成金子……用汗水作雨水,岩石也能开垦成心中的园地(井泉《心中的园地》)。”“雨汇三湘四水,石源万岭千山(胡实梁)。”“雨停日照,石破天惊(洪余珍)。”“晨曦中,长夜里,孤灯下,案头前。几个学友,一群学子,在简单格子上透出一缕乡村文化的余韵。因为雨石,因为文学,因为未来,我们在醒狮这片热土相约……雨石人只是雏鹰,知道雨石是纯真的梦,但愿我们的相约,会让她美梦成真(李良《相约雨石》)”。

后来,我也见证了雨石路上的“风吹雨打”乃至“霜欺雪压”(《船山》2006年第2期)。然而又三年后,我同样见证了雨石人“风雨同舟”之中托起的文艺大船——《船山》。“雨泊起船,石垒成山”,这是中国传媒大学博导王作人先生在《雨石》更名号《船山》扉页的寄语。此外,还有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的贺词:“文学活出精气神,在于有你们这样一大批执着的、日渐成熟的、不为眼前微利所动的编者作者队伍,愿你们发扬王船山人文精神,在寂寞和清贫中坚持把文学作为自己的生命形式……”也有时任衡阳县教育局局长许祖彬动情的嘉勉:“我在青年时代也曾是执着的文学爱好者,文学引领我由脆弱走向坚强,由幼稚走向成熟,由天真走向崇高。我深刻地领会到了文学的重要性,至今仍深深的感念她!因此,面对这样一批如我年轻时一般血脉贲张,旨在复兴本土纯文学的急先锋,我除了感谢之外,更多的是欣慰与振奋!文明薪火代代相传,船山传承者,不能失去精神支柱;明翰后来人,不能没有指路明灯;湖湘文化沃土,不能沉闷荒芜。和谐衡阳的构建,需要一种载体来忠实地记录,理性地评判,科学地前瞻;我们的基础教育,亟需一场张扬人文、拓新理念的变革……(《负重进取写新篇》,载《船山》卷首及《新视报》教育版头条)”更有一些文学社学生来信中对指导老师的心灵呼应:“我被您的那份执着所深深感动着……我不得不从心底里为你们折服,一直以为,孩子们能拥有自己的刊物,是件很惬意的事情(衡阳县五中凌欣欣)。”“在我们班,《雨石》是被传看完的!可见同学们对她的喜爱(渣江中学凌娅)。”“我的同桌说过,在这所学校里,最要感谢的就是您,当时,我也毫不犹豫地说是的。您是我们文学与做人方面的启蒙老师……(醒狮中学彭丹)”。

顺着记忆的藤蔓,我不由得想起我的学生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衡阳县一中的蒸水文学社,也凝注了我和十几个爱好文学的同学的心血(连夜找到校长而创办),至今“薪火相传”!

衡阳县是我的家乡,因而有割不断的文学情缘,情况也相对熟悉些。我市其他县区的文学社发展状况,我也有所耳闻目睹,比如衡东的《窗外》,衡南的《茶花》、《荷风》,耒阳的《泉水湾》(今天耒阳市作协《湘南文学》的前身),珠晖区的《花石》,南华的《卧虎山》、师院的《雁回》……作为顽强的拔节于同一片湖湘文化沃土的文学青春树,其破土与长势大同小异。在此,我衷心祝愿他们蔚然成林,四季常青!愿衡阳校园文联的组建与《船山文艺》园地的拓宽,使我们的文学青春树更快的成长为祖国建设需要的栋梁!

难忘在摇旗划桨启动这艘网络大船过程中无数的不眠之夜,难忘无数认识或者未谋面、知名或者不知名的网友与我们一同撒落的汗水甚至泪水,值得我用心灵的墨汁用心灵的键盘保存下来的人和事还有许许多多,刘洋、华立、赫马、文刀、效伟、源泉、周慕云、随风飘、安琪儿、阿若、老狼、圆圆、小颖、小鱼、衔泥燕、塞老……你们都是船山旗下默默的水手与挑山工。当然,最后,我还要感谢三百九十年前诞生的南国无出其右的圣人王船山,诚如深圳大学博导王立新教授所述,作为炎黄子孙甚至是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谁也没有理由淡忘他,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的脊梁、人类的骄傲。尽管或许我们这批船山精神的追随者无法像圣贤那样永垂不朽,然而我们共同的神圣的弘扬人文主义复兴中华文艺的事业必将与世长存,人生区区几十年弹指即逝,但是,文明薪火代代传承,或许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后,我们的后代亦将在我的文化遗留前久久肃立、洒下热泪。

那么,让我们继续携手,负重奋进,利在当世,功垂千秋。让风雨同行的大船蓄载浩瀚的大海,让化笔为镐的寻宝者去摘取大山的秘密,让天下网友们从我们这儿发现无比爽朗与纯净的笑声,让我们一步步坚实的踏向人生彼岸,一起谱写无愧于时代与人生的光辉灿烂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