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01年9月,在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被视为党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则被看作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决定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其中有一条就是“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确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整体上实现了小康。对此,我们有理由感到自豪,但是,我们切不可得意。论综合国力,我国才排到世界第七位;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这些年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中有滋长蔓延之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一部分党员、干部那里被淡忘了,在少数人那里甚至被丢得差不多了。大量事实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能不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对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是一个很现实的考验。我们讲艰苦奋斗,当然不是要人们去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而是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要求我们每个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渐渐远离了每天为“吃饭”而辛苦劳作的生活,从而结束了为养家糊口而劳碌的时代。如今,居民手里有本账,“食”消费让位“衣住行”;老“三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更新换代,新“三大件”(电脑、轿车、商品房)进入家庭;富裕起来的中国居民越来越“敢”花钱购买一种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即花钱买健康、花钱买知识、花钱买方便、花钱买时间、花钱买时尚、花钱买新鲜……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也出现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相悖的现象。
“36万元豪宴如何被吃掉?”一下子成为2003年元月的头条新闻,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北京媒体是这样披露的1月6日,陕西省西安市有12个人在北京颐和园叫鹂馆饭庄西安分店,吃了一桌满汉全席中的“天龙御宴”,共花去人民币36.6万元。此事被媒体报导后,舆论同声批评。西安市委书记、市长专门指示有关部门,对这桌天价筵席及用餐情况进行调查。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新闻夜话》节目把这家饭庄的分店总经理吴际请上了荧屏,就36万元豪宴问题对他进行了采访。
据了解,这场天价筵席的作东者是已定居澳大利亚20多年的梁先生,他在澳开有公司,涉及旅游、地产和餐饮等行业。他此次回国是来考察西部市场的,除想在西部投资外,还想把中国的餐饮业引到澳大利亚。他看上了满汉全席,但是对于满汉全席又一无所知,从北京打听到西安有分店后,就和西安分店联系,要求提供满汉全席的最高标准,双方洽谈好36.6万元这个价格。为什么要花36万元吃饭呢?因为吃饭那天是2003年1月6日,六六大顺,三六九往上走,所以客人就这个数字三十六万六,图个吉利。梁先生告诉记者,考察满汉全席的全过程,其中还包括一些无形的东西,比如满汉全席中的服务、音乐、服饰等方面的介绍。
吃饭的没有一个西安人,全都是他们公司的人员和朋友及家人。
为此,他们认为这桌饭纯粹出于商业目的考虑。
“天价宴席”都吃了什么?其中有一道菜叫“仙鹤指路”,就是精选的绿豆芽。厨师用修手表师傅经常戴的放大镜,卡在眼睛上,拿一个特别的金属丝把豆芽一点点贯穿掏通,往豆芽里头灌燕窝茸、鸡茸。这才是个鹤的翅膀。还有头、脚、身子,还有旁边的整个造型,就是这么难做。所以,这道菜的价格是一万二。吴际说,我们要的是个氛围。
宴席上的酒值多少钱?吴际说,出厂价格是一万六,当时我卖了两万四。这两万四是按五斤算的。这个酒是个兼香型酒,通俗的说,就是茅台酒和五粮液酒兑到一块的味道。这个酒不是我产的,有说明书,是厂家供给我的。
这桌饭值不值那么多钱?吴际自己也承认,“我这边是私有的,我这儿比较开放。因为我纯粹是经商,我的目的就是赚钱了。”那一天的一桌饭菜,很多客人只是品尝一下动了一下筷子就不再吃了。比如有一道叫“龙须凤卷”是用上百条鲤鱼的须子做出来的。吴际认为,这是从宫廷传出来的一种饮食文化。如果有人指责这是为浪费和穷奢极欲提供了舞台和道具,我是不这样看的;相反的,这正好说明他的思想还是停留在五六十年代,没跟上形势。
总之,这桌“天价宴席”是商业行为还是浪费钱物”是“饮食文化”还是“暴殄天物”,目前还在争论中,没有得出结论。但是,我同意这样的看法,这不是在吃饭,而是在吃金子。《北京日报》记者在采访之后,认真地做了一次换算。他们根据1月19日上午上海黄金市场开盘的交易价钱,那一天的一桌饭菜,大概等于吃了4公斤的黄金。我们还可以做另一种换算,如果你一天的饭菜是36块钱的话,那么这桌子饭菜等于吃掉了你20多年的饭菜。我想,浪费是可耻的,不管你浪费的是饭菜还是财物;不管你从事那项工作、干那种行业的,都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干部群众学习“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讲课教师都要举资本家因生产过剩向大海倒牛奶的实例,令人信服地相信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社会发展规律。无独有偶。《中国经济导报》2002年3月23日刊登一篇《但愿牛奶没白倒》的编辑部时评,评论南京地区接连发生奶农将卖不掉的牛奶忍痛倒入河中的事件,有的奶农甚至让每天牛奶总产量的一半多就这样付之东流。这事十分让人心痛,有关人士不禁感慨,这是“不该过剩的过剩,不该牺牲的牺牲”。
南京人的“早餐革命意识”有口皆碑。早在5年前,他们就在全国首次提出响亮的口号“早餐吃什么,牛奶加鸡蛋——推进中国人的早餐革命”。在这种新观念的推动下,江苏省,特别是南京市在奶类生产和消费中尝到了甜头。南京的奶牛饲养量从徘徊多年的3万头直线攀升至10万头,日产奶量从11万吨猛增至现在的230多万吨,相应地,农民增收也有了增长点。然而,火爆的奶业却在措手不及间变成了“奶灾”。鉴于收购、消化、加工能力的限制,在全市奶制品加工企业日加工量仅有200吨的现实面前,一个“供过于求”就让奶农的希望化作泡影。
南京奶农把牛奶白白倒掉的原因,与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经济危机时把剩余物资倒入大海的原因有着根本的不同。南京、江苏乃至全国的牛奶人均消费,同世界相比有着数十倍的差距,消费市场的空间很大,为什么发生这种“不该过剩的过剩”呢?奶农的盲目生产导致出现“过剩”,一方面,由于他们背负起现有这种农耕时代的生产方式、尚不健全的组织化体制以及信息不对称而必然要出现的这场市场风波;另一方面,由于奶牛养殖分散,没有实现工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鲜奶质量无法保证,导致有的企业甚至还舍近求远进洋货。相关企业产品单二、经营观念与经营方式陈旧。加上龙头企业与奶户之间的利益规则不明晰——这两个“卡脖子”的关键环节就卡住了偌大的市场空间。
牛奶是被倒掉了。听说南京人正忙着建立和强化奶业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功能以及有关市场的健全工作。在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潮中,我们更要从倒掉牛奶的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这不仅要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的作风,而且还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在全体人民中弘扬艰苦朴素、勤俭建国的精神。牢牢记住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提出的四点希望,努力付诸实践。一是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二是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三是牢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四是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和肩负的历史重任,自觉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加强党性段炼。胡锦涛在西柏坡还讲了如下这些话,应该作为我们的座佑铭。
“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
“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我们必须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