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性格影响人生
20133700000031

第31章 优化性格,打造完美人生(2)

如果每一个人都意识到这一变化,促进这一变化,自觉地确立性格锻炼的目标,从而进行自我锻炼,就能使对现实态度、意志、情绪、理智等性格特征不断完善。

说出沮丧,化悲观为乐观

一个人,如常年累月爱生气,为一点小事而激动,就会形成异常情绪的性格,会出现暴躁、易怒、神经过敏、冲动、沮丧等性格特征,这种悲观的情绪不但会影响人际交往、工作、家庭等各个方面,甚至可能导致人生的失败。

因此,要胸怀宽广、乐观地生活。虽然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但是不妨从好的方面去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想得开,烦恼就会自然消失。和一个崇拜的长者或知心朋友交谈甚至去看心理医生都是不错的选择,把沮丧的情绪发泄出来,不要让苦闷积压在心,对培养健康、乐观的性格很有帮助。

三人行会比单行更快乐

孤独的人很难有真正的快乐,他们思虑过多,常常躲在墙角里唉声叹气。

而朋友多、交际广的人则可以抛开那些不必要的顾虑。因为兴趣广、爱交际的人会学到许多知识,训练出多种才能,而这些都是有益于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

因此不妨多了解一下身边的人,选择一些性格开朗、道德修养、知识水平较高的人交往,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快乐。

提高文化和道德修养

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对性格也有着莫大的影响,有文化、有道德的人,有着比其他人强烈的理智感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他们明白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因此会以意志控制自己,有意识地改变性格。

有的人已经形成了某种不良的性格特征,例如懒惰、孤僻、自卑、胆小等。若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加强道德修养,改造不良的性格,就一定会产生明显的效果,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现实生活,使良好性格在其意识形态中形成稳定状态。

第四节偏执型性格的治疗方法

所谓偏执是指固执己见,对人对事抱着猜疑、不信任心理而言。

偏执型性格的人一般有三大特点:一是自负,他们对自我的评价过高,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因此常常固执己见,不愿意接受意见和批评,独断专行,看待问题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对人苛刻,喜欢挑他人的“刺”,极易产生嫉妒心理,如果他们的看法、观点受到质疑,往往表现出与人争论、诡辩,甚至冲动攻击言行;二是多疑,过分敏感,人际交往中对他人常持不信任和猜疑态度,总以为别人跟自己过不去,时常带着“警惕”的眼睛准备发现“可疑的痕迹”。而且在遇到矛盾时总是推卸责任或责怪别人,强调客观原因;三是孤独,这种人由于心理活动常处于紧张状态,因此他们总是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始终与别人保持距离。他们沮丧、阴沉、不愉快、缺乏幽默感,在医学上,这类性格缺陷被归属于“社会隔离型”人格。

在生活中,性格上有偏执倾向的人并不少见,他们缺乏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总是持肯定态度,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很难与人相处。这难免会给工作、生活和心理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应当设法纠正。下面介绍几种纠正偏执型性格的方法:

1.观念暗示法

要想纠正偏执型性格,首先就应该了解导致该性格的因素,必须分析该性格的一些非理性观念。在拥有这种性格的人心里,有以下几点不够理性的观点:

(1)我不能容忍别人一丝一毫对自己的不忠。

(2)人性本恶,这个世上没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

(3)别人攻击我肯定包含恶意,我必须立刻进行强烈反击,要让他知道我比他更强。

(4)我不能轻易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那会让别人抓住自己的弱点。

弄清楚自己思想观念中的偏执点所在,那就不妨对这些观念改造一下,除去其中极端偏激的成分,然后反复地对自己进行暗示。

(1)世界上人人平等,我并非高人一头,不是说一不二的君王。我也曾经对别人不忠,别人偶尔的不忠也许有他的苦衷,我应该原谅。

(2)世上好人和坏人都存在,但还是好人多,我应该相信那些好人,并且自己也要做一个好人。

(3)别人对我进行攻击,肯定是有原因的,我自己做的都对吗?马上反击未必是上策,我必须首先弄清楚是否真的受到了攻击,为什么别人会攻击我。

(4)不敢表露真实的情感本身就是一种虚弱的表现,我怕什么呢?

如此有意识地告诉自己,一遍一遍地进行心理暗示,就会克制自己偏执性格的爆发。而每当故态复萌时,就不妨给自己一分钟的时间,把改造过的合理化观念默念一遍,以此来阻止自己的偏激行为。等到把这些合理化观念转化进自己的思想深处,吸收融入到自己的价值观中时,偏执的性格就得到了良好的改造。

2.交友训练法

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有助于改变“社会隔离型”性格。交友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和要领是:

(1)对待朋友要真诚相见,以诚交心。要坚信世界上大多数人是好的和比较好的,是可以信赖的。因此,与人结交时应该采用诚心诚意、肝胆相照的态度,主动积极地交友。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对知心朋友存在偏见、猜疑。

(2)在与朋友交往中要尽量主动地给予他们各种帮助。主动地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帮助他人,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巩固友谊关系。

(3)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容原理”。由于每个人的性格、脾气都不相同,因此交友之前应该了解其性格,性格的相似或互补,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如两个人都是火爆脾气,都是胆汁质的气质,那就不容易建立稳固、长期的友谊关系,因此不妨换一种性格类型的朋友。但是交友最基本的心理相容的条件,是思想意识和人生观的相近和一致。

3.自省法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自省在这里就是指要反省自己每日的所作所为,看是否用理智控制了自己的偏执与猜疑。

写日记是一个不错的反省方式,每日临睡前回忆自己当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进行自我反省检查,是一种很有效地改变自己心理行为的训练方法,有助于纠正偏执心理,对于塑造健全优秀的人格品质和自我教育,也有很明显的效果。

有偏执性格缺陷的人,为了纠正偏执心理,必须采用书面的或非书面的形式反省,进行心理训练,检查自己每天的思想行为,看一看这段时问是否对人、对事抱有怀疑、敏感的态度;办事待人是否固执、以自我为中心;检查还存在哪些由于自己的偏执心理而冒犯别人、做错的事情,以及想想以后若是遇到类似情形,应该如何正确处理。

4.敌意纠正训练法

偏执性格缺陷者往往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充满敌意与不信任,必须采取适当的心理训练和教育方法,克服敌意对抗心理。

(1)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入“敌对心理”的漩涡。遇到别人的攻击或者挑衅时进行自我提醒和警告,时刻注意纠正,这样会明显减轻敌意心理和强烈的情绪反应。

(2)不断地增加对他人、对朋友需求的了解,同时努力降低对别人冒犯的敏感性。

(3)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

(4)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学会向自己认识的所有人微笑。也许刚开始时会很不习惯,做得不自然。但是必须控制自己这样做,而且努力去做好,这对于改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隔离型”人格很有帮助。

(5)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耐心。充分调节自己的心理防卫功能。要知道偌大的世界里冲突纠纷和摩擦误解是在所难免的,不要让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

第五节分裂型性格的治疗方法

分裂性格缺陷者的主要表现为:行为古怪、离奇,不修边幅,爱好怪癖,喜欢自言自语;而且他们还过分胆小,不喜欢与人交往,遇事退缩,常常离群独处,我行我素而自得其乐,沉醉于内心的幻想而缺乏行动;在情感上表现得比较淡漠,对人缺乏热情,兴趣贫乏,对外界事物缺乏激情,即便是批评和表扬,他们也往往一副事不关己、无动于衷的淡漠态度。

这种类型的人只关注自己的内心活动与幻想,极少有对他人的攻击行为,一般不会给身边的人制造麻烦,但由于他们很少顾及别人的需要,总是独来独往,沉浸在自己的“白日梦”中,因此对于责任性很强的工作往往无法胜任。

这类性格缺陷者虽然对他人无什么危害,但是最容易进一步发展为精神分裂症,若是一个青年人存在严重的或者突然发展的分裂性格缺陷,那就很可能是早期精神分裂的重要信号。

针对分裂性格离群独处、不喜欢与人交往的弱点,应该培养其社交能力,使之融于其所在的群体,而且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也有助于他们提高自信心,使他们更加坚强、勇敢。对他们的社交训练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使其懂得孤独不合群、严重内向性格对自己的危害性,用理智战胜独处的喜好及习惯,自觉投入心理训练,以强韧的意志让自己完成训练的每一个环节。

(2)制订一份详细的社交训练评分表,每天小结,进行自我评分,每周总结,8一12周为一周期。以此来观察自己的进步以及还存在的不足,一方面可以增强自信心,一方面还能针对不足加强训练。

(3)训练内容应该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先以一个人为接触对象,每次要求自己主动与他交谈5分钟,至于交谈的内容和方式,可以不加限制。逐渐做到主动、自然和比较融洽地随便交谈。在这期间,接触交谈的时间可以逐步增加(从5分钟增加到10分钟、20分钟,再增加到半小时),而交谈的对象也逐步由原来的1人增加到2人、3人乃至多人。训练成功后,改变训练内容,主动改变孤居离群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投入热火朝天的现实生活。

(4)一般要求分裂性格缺陷者通过训练后,要有3—5位堪称知心朋友(知心朋友的最低标准是:经常接触交谈,做到互帮互学;相互之间知无不言,真诚相见;困难时相互支持,不存在心理隔阂),做到这一步才证明他们已经有了较好的合群能力。

社交能力增强了,还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给予优先注意的认识倾向。因此,兴趣培养训练有助于克服这种性格缺陷者对任何事物都兴趣索然、情感淡薄的不健全心理状态。具体方法为:

(1)提高认知。即有意识地分析自己的心理不足,确定积极探求人生的理想目标,并有为之奋斗的自信心、决心和生活情趣。他们应该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人生是一次情趣无穷的愉快旅程,每一个人都应该像一位情趣盎然的旅行家,每时每刻在奇趣欢乐的道路上旅行。

分裂性格缺陷者应该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以提高自己对生活、对外界事物的热情。唱歌、听音乐、绘画、练书法、打球、下棋等都是不错的兴趣培养目标。多种兴趣爱好可以培育出向往生活的良好情感,丰富人们的生活色彩,给人的认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2)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这可以扩大其社会信息量,使他们了解别人的喜怒哀乐,为别人的情绪感染,重视集体的荣誉,有助于克服情感淡薄的弊病。

还可以通过读书、欣赏文艺作品等,学会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和心灵美,陶冶高尚情操。

第六节强迫型性格的治疗方法

有些人常常会陷入对某些字句、数字反复思索、无法自拔之中,还有人往往是锁好了门还会下意识地反复检查,甚至离开家很久了还忍不住地担心,关完煤气也要反复查看是否关好……这样的人心里总笼罩着一种不安全感和莫名其妙的紧张担心,他们思虑过多,做事总害怕没有把握,害怕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不好。因此他们总是为自己汀立很多规矩,要求整洁,办事工作有序,严守时间,甚至对自己的外表都要求十全十美。

这就是一种“强迫性格”,这种观念和行为来源于主观自我,从心理学上游是无效的观念行为。这会给其本人造成巨大的内心冲突,十分痛苦。看看下面这七个选项,如果有三个符合,那就证明你有强迫性格的倾向了。

(1)凡事都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尽管这样做有时会影响工作效率,然而自己依然不愿意违背。

(2)不合理地要求别人也要严格地按照自己所认定的方式做事,否则心里就会不痛快,而且对别人做的事很不放心。

(3)常常犹豫不决,推迟或避免作出决定。

(4)常有不安全感,总是殚精竭虑,反复考虑计划是否妥当,反复核对检查,唯恐有疏忽和差错。

(5)拘泥细节,什么都要“程序化”,即使是生活小节也不能例外,如果做某事时没有遵守一定的规矩就感到不安或要重做。

(6)完成一件工作之后常缺乏愉快和满足的体验,而且会多方面检查,些微失误都会产生悔恨和内疚的感觉。

(7)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道德规范,无业余爱好,拘谨吝啬,缺少友谊往来。

由以上几点我们也可以看出强迫性格患者的性格特征,他们拘谨,犹豫不决,想问题、办事情要求十全十美,过分追求完善标准,循规蹈矩,遵守时间,但是缺乏灵活性。他们过分自我克制,过度自我关心和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这类人群虽然在工作和生活上能够高度负责,一丝不苟,但是往往因为诸多琐事分心,效率不高,而且还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因此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不强,人际交流也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