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祝您健康:老年人常见病的检查与防治
20132000000019

第19章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系指食道、胃、十二指肠和胃切除手术后的上段空肠,以及胰腺、胆道出血。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甚多,大多为上消化道疾病,少数病例可能是全身疾病的一个局部表现。为中老年常见消化道疾病之一。

常见出血原因:

1.胃肠道疾病,各型食管炎,食管癌,食管溃疡,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胃溃疡,胃癌,急性胃粘膜病变,胃良性肿瘤,十二指肠病变等等。

2.胆道出血,胆管和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病,胆囊或胆管癌等。

3.全身性疾病,血液病,尿毒症,结缔组织病,严重急性感杂,外伤与大手术后,休克,重症心力衰竭,脑血管异外等引起的应激性溃疡。总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中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占第一位,其次是胃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粘膜病变次之。

【主要症状】

1.呕血与黑粪:一般来说幽门以下出血易致黑粪,而幽门以上出血常为呕血。

2.失血性贫血症状:成人消化道出血>;10ml,可出现大便潜血阳性,出血达到60~100ml可发现黑粪。上消化道短时间内出血达250~300ml可引起呕血。出血量不超过400ml时,循环血容量的减少可很快被肝脾贮血和组织液补充,故无临床症状,出血量超过400~500ml或慢性失血大于700ml时可出现头晕、软弱无力,突然起立可产生晕厥,口渴,肢体冷感及血压偏低。大量出血达1500~2500ml时即可产生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发绀,呼吸困难等。

3.发热:在中等量或大量消化道出血时,于24小时内发热,多数在38.5℃以下,持续数日至1周不等。

【检查项目】

1.大便潜血检查:经适当饮食控制后进行大便潜血测定,此法简易有效,往往在无症状的早期消化道肿瘤中可获得阳性结果。饮食控制包括检查前进食多渣忌肉类之饮食4天,再连续查大便3次。

2.血常规:出血后数小时至数日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因大量组织液渗入血管而稀释,数值降低。

3.急症内镜检查:已被列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诊断方法。一般指于末次呕血或柏油便后24小时内镜检,能显著提高诊断率。目前多数认为,如病情许可,镜检时间越早越好。

4.双重对比胃肠钡餐造影:一般于出血停止、病情稳定后进行。与胃镜配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5.放射性核素TC标记红细胞扫描法确定胃肠道出血部位。消化道出血的定位诊断仍是一个临床难题,常规钡餐检查不能判定潜在出血部位者占20~30%。本方法简单,无损伤性,适用于危重病人,目前多主张将此检查作为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的初筛方法。

6.选择性腹腔脏器动脉造影:动脉造影是发现血管病变的唯一方法,除血管畸形、动脉病或血管性肿瘤所致消经道出血外,必须在活动性出血时进行动脉造影,且每分钟动脉出血量在0.5ml以上者才能显示造影剂自血管溢出,从而确定出血部位。

此法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方法,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治疗原则】

凡发生呕血或便血的病人,应住院治疗。重病病人应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治疗原则是首先积极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血液循环,同时采用药物及其他外科措施止血。在内处治疗措施无效时,应采用相应的手术治疗。必要时进行内镜治疗。

【家庭护理及预防】

1.在休克状态或胃胀满、恶心情况下,应禁食。

2.对消化性溃疡出血而无呕血者可进流食,有呕血者,在呕血停止12~24小时就可进流食,并逐步过渡到半流。若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一般在出血停止后2~3天,仅给予低蛋白流质饮食为妥。注意观察大便情况,若排便次数增多,甚至大便转为暗红色,提示持续出血。

3.中、老年人首次出血,伴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者,应警惕肿瘤。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常无先兆而突然发生,有的不表现为出血,而以突然发生的失血性休克为主要表现而就诊,且由于动脉硬化,凝血功能减弱等而不易自然止血。应引起重视。

4.饮食上注意选用温凉、清淡无刺激的流质食物,如牛奶、豆浆、稀米汤、豆腐脑、蒸嫩蛋、薄藕粉、菜汤等。忌食生拌菜及粗纤维多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