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据守北岸,严令众将不许出战。孔明屯兵五丈原,每天派人挑战,司马懿就是不出战。孔明派人送去一套女装和一封书信,羞辱司马懿。司马懿强压怒火,满脸堆笑招待来使,问起孔明的日常生活。使者说:“丞相夙兴夜寐,日理万机,但吃饭却很少。”司马懿对众将说:“孔明吃得少,办事多,不能活长久了。”使者回营,向孔明把司马懿的话复述一遍。孔明长叹说:“他很了解我。”主簿杨颙劝他,大事可亲自处理,日常的公务可让别人去办。孔明说:“先帝把国家托付给我,我不能不尽心啊!”众人都感动得流下眼泪。自此他自觉神思不宁。魏将得知司马懿甘受孔明的女装之辱,都很气愤,齐来请战。司马懿就写了奏章,派使者到合淝向魏主请战。魏主不明就里,辛毗说:“他这是故意上表,是为了平息众将的愤怒。”魏主就派辛毗为钦差,前去司马懿营中传旨:“再敢请战,以违旨论处!”司马懿便让此事传播开来。孔明得知吴国兵败撤退,长叹一声,昏倒在地,半晌才醒转过来,说:“我的旧疾复发,怕活不长久了。”姜维说:“丞相为什么说这种话?”孔明说:“我看天象,我的命星昏暗。”姜维说:“丞相为什么不用祈禳法挽回?”孔明说:“我虽会祈禳法,却不知天意如何,你可领甲士四十九人,穿黑衣,持黑旗,环绕帐外,我在帐中祈禳,只要七天内主灯不灭,我可以多活十二年,如果灯灭,我必死。”姜维依言领四十九人在帐外护卫,孔明在帐内设祭物,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灯,中间安放本命灯,开始祝祷上苍。祝罢,就在帐前跪伏。白天带病理事,夜间祈禳北斗。司马懿夜观天象,看到孔明的命星昏暗,猜知孔明病重,就派夏侯霸带一千兵去五丈原试探,蜀兵如果不出战,孔明必然病重,就可乘机攻击。孔明已祈禳六夜,见主灯明亮,心中高兴。魏延见夏侯霸兵到,急忙到帐中报告,不想慌忙中一脚把主灯踢翻。孔明扔下剑,说:“生死有命,不可强求!”魏延忙伏地请罪,姜维拔剑要杀魏延。孔明拦住姜维,说:“我命该绝,不是文长的过失。”孔明吐了几口血,躺在床上,对魏延说:“这是司马懿派人来探我的虚实,你可速去迎敌。”魏延杀出寨,把夏侯霸赶出二十多里。孔明对姜维说:“我本想重兴汉室,但天命如此。我平生所学,已著书二十四篇,只能传授给你,你要认真研读。”姜维哭拜着收下书。孔明又传授给姜维连发弩的设计图纸。又叮嘱他说:“要认真防守阴平,此处虽险,久后必有失。”他唤马岱进帐,附耳授予密计。又唤杨仪,授予一个锦囊,说:“我死后,魏延必反,危急时你再打开。”孔明安排完,便昏迷过去,到天黑才醒,便派人连夜奏知刘禅。刘禅大惊,急忙派尚书李福连夜赶到军中,询问后事。孔明流着泪说:“我不幸中道死亡,误了国家大事。我死后,你们应该尽忠保主。国家的旧制度,不可更改。我所用的人,也不要随便撤换。我的兵法已传授给姜维,他能继承我的遗志,为国家出力。”他强撑着让左右扶上小车,巡视各营。回到帐中,他觉病势更重,嘱咐李福,杨仪、马岱等都是忠勇将领,可委以重任。他死后,可缓缓退兵,让姜维断后。他取过文房四宝,写下遗表,嘱咐刘禅清心寡欲,约己爱民,亲贤远奸。他又表白了一生清廉,除了有八百株桑树,十五顷田地,足够子孙生活,再没有多余的财产。他写好遗表,又嘱咐杨仪:“我死后不要发丧,做一个大龛,让我尸坐在龛中,口中放七粒米,脚下放一盏灯,我的将星就不会坠落,司马懿必然惊疑。他若追来,你们可把我的木像放到小车上,推到阵前,就能吓退他。”夜间,孔明让人扶出,仰观北斗,指着一颗星说:“这就是我的将星。”众人看去,星光昏暗,摇摇欲坠。孔明用剑指星,念了一遍咒语,回到帐中,不省人事。他醒来后,见李福又来了,说:“我知道你的来意。我死后,可以让蒋琬继任丞相。蒋琬之后,可让费祎继任。”李福再问:“费祎之后呢?”孔明早已没了气息。
当时是建兴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孔明死时五十四岁。
当夜天愁地惨,星月无光。
姜维等不敢举哀,依照孔明的遗嘱布置了一切,暗中传令,让魏延断后,各营缓缓撤兵。司马懿夜观天象,见一颗大星从东北方落入蜀营,三落三起,不由惊喜地说:“孔明死了!”就命令大军追击,突然想起孔明会六丁六甲之法,别是施计,又退兵回营,派夏侯霸领数十骑到五丈原查探。费祎来到魏延营中,屏退左右,说:“昨夜三更丞相已死,令将军断后,不可发丧。兵符给你,你可起兵。”魏延得知孔明把后事都托给杨仪,很不服气,仗着有兵符在手,让杨仪扶柩回川,他要领兵战司马懿。费祎左说右劝,魏延就是不听,只好说让杨仪把兵权让给他,魏延才勉强听命。费祎回见杨仪,说了魏延如何不服从命令。杨仪说:“丞相早就看出他想反,我用兵符试探,果然和丞相说的一样,让伯约断后就行了。”说完他扶柩先走,让姜维断后。魏延等不到费祎,让马岱去打探,回报说:“姜维断后,前军已退走了。”魏延怒骂:“这小子竟敢骗我,我必杀他!”就让马岱帮他。夏侯霸到五丈原侦探,不见一人,急忙回报司马懿:“蜀兵已经退完了!”司马懿跺着脚说:“孔明真死了,快追!”他和二子领兵同追,追到山脚下,望见蜀兵不远,更加奋力追赶。忽听山后一声炮响,只见蜀兵反转回来,一面大旗上写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再看中军推出一辆小车,孔明端坐车上,数十员上将围在旁边。司马懿大惊,拨马就逃。姜维高叫:“贼将别走,你中了我们丞相的计了!”魏兵魂飞魄散,争先逃命,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司马懿逃了五十多里,两员魏将赶上,告诉他蜀兵已经走远了。他神色稍定,寻小路回寨,过了两天,他才得知,蜀兵退远后,哭声震天,军中扬起白旗,孔明真的死了,只有姜维领一千人断后,车上坐的是个木头人。他不由叹道:“我能知其生,不能知其死。”蜀中因此流传了一句谚语:“死诸葛吓走活仲达。”杨仪、姜维等缓缓退到剑阁,忽见前面火光冲天,一支兵马拦住去路。杨仪派人打探,原来是魏延烧毁栈道,领兵拦路,说:“丞相说他必反,他还真反了,怎么办?”费祎说:“他肯定会先谎报天子,说我们造反,我们也应该表奏天子,说明他的反情,再设法除掉他。”姜维说:“槎山有一条小路,虽然艰险,却能抄到栈道之后。”他们一面奏知天子,一面抄槎山小路。
刘禅几天来一直坐立不安,心神恍惚。谯周说:“臣昨夜观天象,见一大星从东北落往西南,主丞相有大凶之事。”正说着,李福回来,哭奏丞相已亡,将遗嘱细说一遍。刘禅哭倒在龙床上。吴太后得知,也放声大哭。百官无不哀恸,百姓人人哭泣。刘禅过于悲伤,不能上朝。这天,魏延的表章来到,说是杨仪造反,群臣大惊,入宫奏知刘禅。吴太后说:“先帝有言,魏延脑后有反骨,他的话不可轻信。杨仪是文人,丞相让他当长史,此人必然可用。不可只听一面之词。”众官正商议,杨仪的奏章也到了。众官都相信杨仪的奏章。刘禅问:“假如魏延真反了,该怎么办?”蒋琬认为,丞相必定留有妙计。费祎归来,向刘禅说明魏延的反情,刘禅说:“既如此,可先稳住他。”魏延烧绝栈道,自以为得计,不料杨仪、姜维却抄槎山小路绕了过去。杨仪怕汉中有失,派先锋何平领三千兵先行。何平抄到谷南,向魏延挑战,魏延提刀上马,前来对阵。何平用马鞭指着军士说:“丞相在时,对你们不薄,他的骨肉未寒,魏延就反了。你们不可帮助反贼,应各自回家,听候赏赐。”军士一声喊,散去一大半。魏延拍马来战何平,何平战不几回合拨马就走,众军弓弩齐发,射退魏延。魏延见军士溃散,只有马岱的三百人纹丝不动,就问马岱:“我们投魏国怎样?”马岱说:“大丈夫要图一番霸业,将军智勇双全,两川谁能抵敌?我跟将军先取汉中,后取西川。”魏延就领兵直奔南郑。姜维在城上见魏延、马岱耀武扬威,问杨仪:“魏延勇猛,又有马岱相助,怎么办?”杨仪说:“丞相临终留一锦囊,让我临敌时再打开。”于是就拆开锦囊,里面有一封书信,信封上写着:“待与魏延对敌,在马上方许拆开。”姜维就领兵出城,列下阵势,骂道:“反贼魏延,丞相没有亏待你,你为什么要造反?”魏延说:“不关你事,你让杨仪来。”杨仪拆开信封,看了后,指着魏延笑道:“丞相早知你必反,让我提防你,果然不假。你敢连叫三声‘谁敢杀我’,我就把汉中献给你。”魏延大笑说:“杨仪你听着,别说三声,就是叫三万声,又怎么样?”他大叫道:“谁敢杀我?”一声未叫完,马岱在他后面高叫:“我敢杀你!”手起刀落,把魏延斩落马下。原来此计也是孔明临终时密授马岱的。杨仪具表奏明后主,后主说:“念他以前的功劳,赐棺椁埋葬。”
孔明的灵柩回到成都,后主领文武百官身穿重孝,迎出城二十里,上自帝王公卿,下至平民百姓,男女老少,哭声动地。后主命人将灵柩入城停在丞相府,让其子诸葛瞻守孝。根据孔明的遗嘱,后主择十月吉日,自送灵柩到定军山安葬,一切从简,不用祭物。后主祭拜,追赠孔明为忠武侯,在沔阳建武侯庙,四时享祭。孔明临终时举荐的人依旧重用,让蒋琬继任丞相,加吴懿为车骑将军,持皇上的节钺驻汉中。姜维为辅汉将军、平襄侯,总督各路人马,同吴懿屯驻汉中,以防魏兵。李严得知孔明病亡,大哭而死,因为只有孔明还能再用他,他好将功补过。
[弓马]
骑射;泛指武事。
[夏侯霸]
字仲权,夏侯渊次子。本为曹魏武将,后投降蜀汉,随蜀将姜维伐魏,官至车骑将军。
[浮桥]
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
[木牛流马]
因没有任何实物与图形留于后世,多年来,人们围绕着木牛流马作过许多猜测。一种意见认为,是经诸葛亮改进的普通独轮推车。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是新款的自动机械。
[六丁六甲]
六丁六甲为六丁神和六甲神的合称,是道教传说中的一种护法神将。
[岑威]
三国时期魏国镇远将军。
[夏侯惠]
字稚权,夏侯渊第六子,三国时期魏臣,文学家。
[夏侯和]
字义权,夏侯渊第七子。魏元帝时任相国左司马、侍郎。
[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岐山县五丈原镇境内,是的诸葛亮屯兵用武、劳竭命陨的古战场。
[夙兴夜寐]
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祈禳]
是道教最富特色的法术。祈即祈祷,指祷告神明以求平息灾祸、福庆延长;禳又称禳灾、禳解,指施法术解除面临的灾难。
[遗表]
古代大臣临终前所写的章表,于卒后上奏。
[龛]
供奉神佛的小阁子。
[杨仪]
字威公,蜀汉大臣。诸葛亮死后,他部署安全退军。诸葛亮生前定蒋琬继己任,杨仪仅拜中军师。因多出怨言,被收狱,自杀于狱中。
[马岱]
蜀汉骠骑将军马超的堂弟。马岱久经沙场、多负辛劳,作战冷静而勇猛,深得诸葛亮信任。
[栈道]
特指古代架设于陡峻地段提供给行人、物资运输的通道。
[谯周]
字允南,蜀汉学者、官员,著名的儒学大师和史学家。
[反骨]
指的就是枕骨,又名后山骨。上面突出处,称为“脑杓”。
[诸葛瞻]
字思远,诸葛亮之子。邓艾伐蜀时,他与长子诸葛尚及蜀将张遵、李球、黄崇等人死守绵竹,后在与邓艾军交战时阵亡,绵竹也因此失守。
人物谱:
司马懿
司马懿(179原251),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属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晋武帝司马炎,创立晋王朝。公元265-290年在位。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司马昭的大儿子。公元265年废曹奂自立为皇帝。公元280年灭吴后,统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