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海龙大传:史前水怪真面目
20123700000009

第9章 萨斯特鱼龙来势汹汹(1)

就在杯椎鱼龙和混鱼龙在大洋里追逐猎物的同时,鱼龙类里真正第一支称霸四海的品种——萨斯特鱼龙科出现了,这个科囊括了一大堆千差万别的品种,从几米长的到十几米的巨兽都有,它们个个膘肥体壮,甚至产生了中生代最庞大的猎食巨兽。同时,它们也是中晚三叠纪分布最广泛的鱼龙类。

萨斯特鱼龙是这个科的早期代表,它的牙齿是槽生齿,背部没有鳍,尾巴上也没有半月形的尾鳍,因此它可能仍然像鳗鱼状摆动身体前进。在萨斯特鱼龙身上我们看见了鲸类,尤其是齿鲸类的发展前传。

在三叠纪最后的两千万年里,萨斯特鱼龙迅速从普通生物进化为骇人的海洋巨兽,和它们同时期生活的陆地动物——初龙类,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恐龙、蛇颈龙,与萨斯特鱼龙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由于萨斯特鱼龙科是鱼龙黄金时期的一个庞大家族,因此其成员也是各领风骚,千差万别,从一定程度上给研究工作带来不小的麻烦。过去有国外古生物学家将这个科戏称为“大杂烩”,有人还怀疑这么多形态各异的鱼龙归在一个科里完全是个错误,甚至有古生物学家声称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萨斯特鱼龙科。

近十年来,中国贵州的关岭生物群成为世界海洋占生物研究的焦点。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这里得以保存了大量三叠纪海洋动植物的完美化石,如我们熟悉的肿肋龙以及为数众多的鱼龙化石(其中大部分都是萨斯特鱼龙科的成员),这些品相精美的鱼龙化石保留了大量骨骼细节,为进一步研究萨斯特鱼龙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萨斯特鱼龙类中著名的品种,首先便是贝萨诺鱼龙。

贝萨诺鱼龙发现于意大利米兰市以北的瓦雷泽附近的贝萨诺组地层。早在19世纪,这里就发现了鱼龙的化石。1993年这里再次发现鱼龙化石,由于化石的大部分都深深挤压在一块由38层页岩组成的巨型石块里,古生物学家一开始只能通过x光透视仪来观察它,随后技术人员无比耐心地在立体显微镜下用特制小凿子对化石进行凿挖,最辛苦的时候甚至用针尖去一点一点地剔除岩粒。经过6年、长达16000小时的艰苦发掘,一具精美的鱼龙化石终于露出了它的真容…古生物学家将它定名为长喙贝萨诺鱼龙,该化石目前放在米兰自然历史博物馆里向世人展出。

贝萨诺鱼龙生活在距今2.4亿年的中三叠纪,是萨斯特鱼龙类中的早期品种。从化石上看,贝萨诺鱼龙全长两米,长得有点像海豚,但没有背鳍和新月形尾鳍,一张细细长长的嘴巴很可能是用来捕食乌贼用的。古生物学家还在这只鱼龙的下腹部发现了晶胚,这是胚胎所形成的化石,可见这条鱼龙陕做妈妈了,如果它没有死亡,那胚胎会在它体内孵化成小鱼龙后才生出来。

更加著名的肖尼龙则来自美国,它可是内华达州的“州化石”。肖尼龙得名于美国内华达州的肖肖尼山脉,而肖肖尼则是当地一个印第安部落的名称。

1849年,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金矿,于是全美国的人都做起了黄金梦,不顾艰难,踏上往西的征途,这就是著名的“淘金热”。第一波蜂拥至内华达州开采金矿的热潮始于1860年之前,当年火爆的淘金热带旺了一批新兴的城镇,比如塔斯卡罗拉、麦达斯和柏林等。可惜的是,这些小镇在淘金热过后,只剩下残破的楼宇和废锈的灯台,在那里诉说着曾经辉煌的心曲。

如今,这些昔日的城堡、路径和城镇,都已经变成了博物馆、史迹以及州立公园。如今的游客可以重踏先人的足迹,亲自前来体会一下淘金热的历史。

1869年,淘金客们在内华达州的柏林镇附近首次找到了这种鱼龙。当时这里的矿场距离市镇较远,工人们采购生活用品不方便,于是他们就地取材,用矿场里常见的一种扁圆形大石头当脸盆用,后来才知道那是肖尼龙的脊椎骨。

说来真是有些微妙,现在的无垠沙漠亿万年前是一片浩瀚沧海,而肖尼龙死去的地方不偏不倚,正好是个大金矿。要不是这些金子吸引来众多的淘金者,恐怕到了今天人们还没发现肖尼龙呢。

肖尼龙真正开始被系统发掘是在1953年,古生物学家坎普率队找到了至少37具成年鱼龙的遗骸。现在那里被称为“鱼龙庇护所”,其化石数量之多令人叫绝。1966年,坎普在一一个标本比较集中的化石坑上搭建了巨大的棚子,用以保护裸露的化石,并向游客开放参观,棚子内有9件嵌在岩石中的鱼龙化石。

坎普发现的37具化石中,只有一具被完整地挖了出来,目前正放在拉斯韦加斯的内华达州立博物馆里展出。此外,柏林镇附近还有一个鱼龙州立公园,这里仍然保留完好的矿区和废城,并提供古老的采石场之旅,同时展出有巨大的肖尼龙。

到了1977年,内华达州将肖尼龙化石定为州化石。

关于这个鱼龙庇护所,目前仍然有不少谜团:为什么在这么小的一个地方居然死了一大堆鱼龙?过去有人提出过“突然死亡”的观点,认为是某一次海底火山喷发带来了大量有毒物质而导致肖尼龙死亡。但是,如果是这种灾难的话,该地的其他动物都必定在劫难逃,然而同肖尼龙一起埋藏的生物中并没有找到能支持这一理论的证据;况且,若果真发生过火山喷发,这里就应该有火山灰沉积,但在地层记录中也未找到。

另外,还有人提出鱼龙迁徙、沿浅海猎食等行为导致肖尼龙意外搁浅而集体死亡的理论,与之相类似的还有说肖尼龙和现生鲸类一样会冲上岸“自杀”。

研究人员考察后发现,在该地沉积岩形成过程中,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流入海洋,粗糙的石块沉积物堆在近海的底部,细沙则随洋流继续漂浮更长的路程直至远海,才慢慢沉入海底。肖尼龙化石的围岩是细颗粒状,而且在肖尼龙周围还发现了不少鹦鹉螺、菊石这些深海软体动物的化石,可见当时这里是深海而不是沿海,所以肖尼龙搁浅致死的说法也站占不住脚。

最后还有一种比较合理的说法,认为这些遗骸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逐渐堆积起来。在肖尼龙死后,尸体沉入海底随洋流缓慢漂移,逐渐汇集到这个峡谷或低洼地带。目前发现的化石都是南北朝向,可能正说明了洋流的运动作用和峡谷的南北走向最终造就了这个大坟场。

肖尼龙最特别之处就是它们的4个鳍非常大,而且几乎是等长的;此外它们还有个肥大的肚皮,爬行动物要这么大个肚子到底有什么用目前还搞不太清楚。不少复原图里都将肖尼龙画上了半月形尾鳍,但是从化石来看,它们的尾椎骨并不十分弯曲,最多有个“尾桨”罢了。

提到世界上最大的海生爬行动物,可能很多读者第一时间想起的是上龙科里的滑齿龙。2004年,加拿大古生物学家在哥伦比亚州距今约2.09亿年的上三叠纪地层,发现了一具长达21米的肖尼龙化石,刷新了最大鱼龙化石的纪录,这引起了学界的浓厚兴趣,美国探索频道也一路追踪拍摄。这只肖尼龙尺寸已经远远超过15米的滑齿龙,所以,我们将目前已知最庞大海生爬行动物的桂冠授予肖尼龙是毫无悬念的。

同年,加拿大皇家泰勒博物馆的尼科尔森团队在美国《脊椎动物学报》杂志上发表了该化石的研究报告,论文指出这具肖尼龙化石的肩胛骨呈扇形,这与先前的通俗肖尼龙有明显的不同,其脊椎骨也比通俗肖尼龙长,而目这具肖尼龙的身形更加流线型。所以,尼科尔森将这个新发现确立为新种,命名为苏柯肖尼龙,其种名表明化石的发现地点,在苏柯大河流域。苏柯肖尼龙的头部保存相当完整,从中我们确认了肖尼龙幼年时长有牙齿,成年后则无牙。这说明成年期的肖尼龙可能只能吞食而不能咀嚼,它们的食物可能是当时海洋中丰富的墨鱼。不过,肖尼龙这个名称可能会被喜马拉雅鱼龙所取代,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早在1972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董枝明首次描述了在西藏聂拉木县土隆发现的一些鱼龙的破碎头骨和部分后颅骨,定名为西藏喜马拉雅鱼龙。聂拉木县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喜马拉雅山脉与拉轨岗日山脉之间,南与尼泊尔王国毗邻,是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由于标本实在太破碎,古生物学家难以对这种鱼龙作出明确的分析研究。2002年年底,中国地质大学西藏队在西藏定日县进行调查时,在海拔4700米的卡贡三叠纪地层采获两块喜马拉雅鱼龙化石。

这是在时隔30年后第二次关于这种鱼龙化石发现的报道。新发现的两块化石均为鱼龙前肋骨,其中较大的一块长2喱米,直径4厘米。

这些年来,国内外有部分古生物学家尝试对喜马拉雅鱼龙进行了一些研究,目前看来,它们和肖尼龙比较相似,均为身长10余米的巨型萨斯特鱼龙,但似乎喜马拉雅鱼龙的结构稍微比肖尼龙原始一些,但不排除它们可能是同物异名,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根据优先命名原则(肖尼龙于1976年定名),该品种鱼龙应该统一叫做喜马拉雅鱼龙。

此外,这个类别还有两种个子比较小的鱼龙——贵州鱼龙和盘江龙。贵州鱼龙的学名由三部分组成:Guizhou-ichthyo-saurus,分别是贵州一鱼一蜥蜴的意思。贵州鱼龙发现于关岭地区,是晚三叠纪的一种中型鱼龙,从外观上看它们和肖尼龙有点相似,均为长鳍、长头的鱼龙,但贵州鱼龙尺码比肖尼龙要小好几号,目前保留的化石长两米多,可惜缺少尾部,估计加上尾巴其全长在5米左右。

目前贵州鱼龙的模式种是邓氏贵州鱼龙,这是以美籍华人邓曾翠兰女士的英文译音来定名的,主要是感谢和赞扬她为研究工作做出的巨大贡献。

美丽盘江龙也发现于关岭地区,“盘江”为化石产地的河流名,“美丽”指标本保存非常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