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贵州龙不仅是中国最早的鳍龙,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该类动物,我们有理由相信,中生代繁盛的鳍龙类可能就是从中华故地游向世界各个角落的。
到了距今23亿年的中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开始越来越多地沿着特提斯的海散布开来,这些生物群大多由类似的成员组成,包括海蜥类、肿肋龙类、幻龙类、纯信龙类和楯齿龙类。但是也有个别“另类”物种,它们如同变魔法一般突然出现在这个时期,又突然灭绝无踪,就像万绿丛中一点红,绐这些生物群打上某个特殊年代的烙印。
欧洲发现的长颈龙就是一例,这种动物与恐龙或蛇颈龙关系疏远,属于原龙类,原龙属于始终不太繁盛的双孔亚纲爬行动物,并且没有任何后裔或亲缘物种存活至今。长颈龙体长的3/4都摊到了它的脖子和尾巴上,由于颈部长得几乎与身体不成比例,因此长颈龙在欧洲被发现后的百余年里,它的脖子到底如何运动就成为古生物学领域争论的热点,也是一个著名的难题,被称为“生物机械学的噩梦”,至今还没有定论。
长颈龙生活在浅水区,有时候也到岸上来。长颈龙在陆地上捕捉些昆虫和小爬虫吃,而在水里则是鱼和菊石。长颈龙游得很慢,它们喜欢沿着岸礁爬行,在不惊扰猎物的隋况下,利用长脖子远远地咬住猎物。这种动物在英国广播公司的古生物影片中出现过,影片将长颈龙描述成和现代某些蜥蜴一样,其尾巴在被凶猛动物咬住时可以自己断开,它则趁机逃跑,尾巴会慢慢再长起来,对于这一特征,古生物学家并没有十分的所握,我们也只能说不排除其可能性而已。
2002年秋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的李淳在贵州省盘县征集到一个古怪的头骨,后来在头骨的上颌找到了它尚存的3颗尖牙。2003年年底,李淳在同一海洋石灰岩层中又得到了中国第一个原龙的完整化石,也是世界上发现的首具完整的原龙类化石,他把这种原龙命名为东方恐头龙。东方恐头龙生活在2~3亿年前的浅海中,当时贵州所在的云贵高原还是一片汪洋大海。东方恐头龙的颈部长度超过1.7米,躯干部分还不到1米。李淳在贵州省的原始地层中得到的新标本虽然具有与欧洲某些原龙类动物相似的长脖子,但是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亲缘关系,是不同的进化机制塑造了类似的怪异器官。
东方恐头龙的椎骨有25枚颈椎,它的长脖子长久以来被认为可以像蛇一样灵活扭曲。但化石研究结果表明,它的颈椎骨上长有细长、类似肋骨的骨头,使脖子呈僵直状,根本无法灵活运动。也曾经有人认为东方恐头龙的长脖子便于它伸出海面来吸气,可是古生物学家指出,东方恐头龙的喉咙太长了,如果它把头部伸出水面,水下和水面上的压力差甚至会把它的肺部压扁。
最终,古生物学家认为,东方恐头龙的长脖子就像吸尘器的长管子,能够产生足够的吸力,把猎物吸入口中。东方恐头龙的脖子虽然不能像蛇那样灵活地上下左右运动,却可以伸缩,颈椎两侧细长的肋骨与肌肉巧妙的配合使它可以突然而迅速地伸长脖子,将鱼类、乌贼等猎物吸入口中。事实上,把嘴张大后吞吸猎物,是许多水生动物捕食的方式。东方恐头龙脑袋相对较小,嘴里长有可怕的利齿。鱼或乌贼一旦被吸进去后,就会被它的牙齿挡住而无法逃离,而被吸进的水却能方便地被吐出。东方恐头龙的长脖子还增加了头部与身体间的距离,增强了其隐身能力。在海水里,鱼类和乌贼等猎物只能看到恐头龙较小的头部,而无法注意到它庞大的身躯,甚至感觉不到它行动时产生的波浪,从而给了长颈龙下手捕食的好机会。
当鳞龙类开始在海洋里划分势力范围时,初龙类也开始了水栖尝试。虽然我们熟悉的鳄鱼当时还未出现,但其他鳄形初龙已成功占据了淡水区域,古生物学家曾发现过海相地层中保存的初龙类化石,但这些化石都较残破,且本身没有明显适应于海洋环境的特征,因此都被认为是动物死亡以后被冲刷到海洋中保存成化石的。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没有靠海生活的初龙吗?答案终于在2006年揭晓,李淳描述了中国贵州省发现的一种罕见的三叠纪爬行动物——混形黔鳄。
它是早期初龙类中首次被描述的海生类型,这一发现打破了古生物学界长期以来“初龙类没有进入海洋”的结论。这是初龙类或者说爬行动物首次占据这种生态区位,混形黔鳄绝灭数千万年后,部分鳄类才再次采取了类似的生活和运动方式。
混形黔鳄发现于中国贵州省盘县的三叠纪海相地层,包括两具基本完整的骨架和1个单独的头骨。这些标本表现出一些奇特的性状:其头骨、前肢以及尾部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水生特征,而后肢则保留着典型的陆生动物形态。
对于这种奇妙的截然相反的镶嵌式特征组合,我们只能以新颖的生活方式来加以解释:混形黔鳄生活于大陆或海岛边缘的浅海环境巾,偶尔也在陆地上活动。在岸上或者较浅的水中时,它以四足或者两足行走;而在较深的水中,它则通过尾部的摆动快速游泳,捕食猎物。混形黔鳄的牙齿侧扁,边缘带有锋利的锯齿状结构,形同暴龙的牙齿,它们无疑是三叠纪海洋里的终极捕食者。令人惋惜的是,初龙类对海洋的尝试似乎并不成功,混形黔鳄过后就是长久的空白,直到数千万年后,海洋才迎接来第二种初龙类——鳄类。
进入晚三叠纪后,各种海生爬行动物彼此间的竞争开始初见端倪:海蜥类、原龙类、肿肋龙类逐渐衰亡;楯齿龙类退缩到一些固定的地域;幻龙类幸运一些,它们在灭绝前进化出了蛇颈龙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血脉得以保存,目前已知最早的蛇颈龙大约出现于2.1亿年前,从它们已经比较完善的身体构造可以推测,蛇颈龙的历史应该更久远一些。
晚三叠纪的真正赢家非鱼龙类莫属,这类动物在此时发展到了极致,萨斯特鱼龙是特提斯海当之无隗的霸主,其身长超过了20米,比现代抹香鲸还要巨大,足以媲美著名的侏罗纪巨无霸——滑齿龙。也许这些巨兽像鲸一样喜欢成群活动,当三叠纪最后的阳光洒向海平面时,数十甚至上百个巨大的黑影在闪烁的金光中涌出海面,那是何等壮观的场景。同时,另一支系的鱼龙开始向灵巧化方向发展,它们以小巧灵敏的混鱼龙为代表。混鱼龙体形呈流线型,从头部开始向后到距肩后不远处逐渐扩大,然后又向尾部方向均匀地渐次缩小。这些动物凭借身躯的有韵律的摆动,由肌肉的波动把力量从身躯前面向后传到尾部,在水中快速推进,日益成为三叠纪的“海豚”,或者应该说海豚在数亿年后扮演了“混鱼龙”的生态角色。
但是就在鱼龙类蒸蒸日上时,地球上再度爆发了一次规模较大的灭绝事件,导致45%的物种消失,具体原因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小行星撞击或复杂的气候变化造成的。这次灭绝彻底为陆地上恐龙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使它们得以成就未来1.6亿年的霸业。对于海生爬行动物来说,这也意味着一次转折,鱼龙类在这次灭绝中虽未致消失,但也元气大伤,大型鱼龙全部绝种,小巧的鱼龙也是苟且偷生。只有蛇颈龙与恐龙一道成为了地球的幸运儿,它们开始蚕食鱼龙退让出的生态空间,为侏罗纪的大发展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