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燕王喜焦急万分地时候,太子丹逃回来了。因为从衍水里爬出来后他就感冒了,再加上一路地奔波,这会儿的太子丹巳经瘦弱不堪,早没了往日里的那种英雄豪气,倒象是一只让人烧了毛,敲去了牙齿的病狮。望着潦倒的太子丹,燕王喜失去了最后一线希望。
我怎么才能活下去,继续做我的大王!燕王喜在心里问自己,细小的眼珠不断地转动着。
大王一般都还是有些聪明的,特别是在保存自己的事情上。燕王喜终于有了办法,他唤来贴身卫士孟高,说:“你去,把太子丹的头颅砍下来。”
“大王要我砍你自己的儿子?”孟高吃惊地问,也非常怀疑自己的耳朵。
“是的,我再说一遍,我命令你去把太子丹的头颅砍下来。”
“可他是大王的儿子。”此事非同寻常,孟高一定要问清楚。
“难道我连这点都不知道?”燕王喜愤怒地反问道。他看见孟高的眼神还是那么坚持,这才稍稍缓和了声调继续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孟高摇摇头。
“为了我大燕,为了大燕国的臣民,包括你也在内。作为国王,凡事要先公后私,要顾大体。秦王现在最恨太子丹,见了他的人头,就可以放过燕国、放过燕国的臣民。你懂吗?”说到最后一句,燕王喜又有些愤怒起来。
孟高终于懂了燕王喜的一番苦心,雄纠纠地去找太子丹。
就在孟高砍下太子丹的人头后不久,远在千里之外的咸阳宫里,秦王正在与他的文武大臣朝议攻楚的事。朝议之前,为鼓励士气,秦王让李斯先来纵论一下楚国的现状。
“楚国自怀王连连失策之后,内乱频繁,国力已经大衰。”李斯说完这句,停了一下,看看秦王,又看看大臣,这才接着说:“到春申君时,国力刚刚有点儿复苏,却又来个‘李园之乱’,结果是让更加无能的幽王执政。内政更乱,再也不能稳定,国力就更加不行了。我军南下,一举连克十余城,就是很好的证明。”
李斯所说的“李园之乱”,是说春申君被舍人李园杀害一事。春申君名黄歇,是当时有名的四公子之一,因辅佐楚考烈王有功,被拜为相国。秦赵邯郸之战,就是他率军救赵,与信陵君联手击败秦军。后来,春申君又率军北伐,灭了鲁国,使楚国又一度强盛。正当他事业如虹时,他的舍人李园却把他给杀了。李园是个颇有野心也非常卑劣的人,为达到目的,他先是将妹妹春媛献给春申君作小妾,待春媛有了身孕后,又怂恿春申君将这个小美人献给楚王。不久,春媛产下一子,楚王竟立此子为太子,春媛也成了王后。李园由此大获楚王重用,可他担心春申君泄密,便杀了春申君。后来的幽王,就是李园妹妹与春申君所生。
李斯侃侃而谈,群臣静静地听着,有侍从来报:北方前线有使者到。秦王听了,高兴地说:“宣他晋见。”
使者进来,双手捧了木匣,倒身拜毕说:“奉蒙恬将军之命,献太子丹首级在此。”
听使者讲了燕王喜献太子丹首级一事,秦王忍不住哈哈大笑,众臣也跟着大笑起来。一时间,朝堂上笑声叠起。待众人笑毕,秦王说:“燕王喜实在是太有诚意,连儿子的头颅都亲手砍下来献给本王了,就暂时不要那么急着去灭了他吧!”
群臣听了,又是一阵大笑。秦王摆了摆手,目光浏览一遍群臣,然后把目光罩住王翦,问道:“老将军,现在可以一举灭楚了吧?”
“可以。”
“需要多少军队?”
“六十万。”
王翦的话出,秦王吃了一惊,六十万,这是我秦国现在能调集的所有军队啊,一个内乱不已的楚国,怎么会要这么多军队呢?秦王在心里问自己,表面上却不露声色,好一会才肃然地问道:“可以少一些吗?”
“不可以。”王翦的话,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
“是这样。各位将军也都说说看,是不是非得要六十万大军,才可以一鼓作气,灭掉楚国?”秦王说着,把目光在将军们的脸上搜寻,他看到李信脸色微微的有些发红,知道他有不同的看法,便把鼓励的目光投向他。
王翦作为现在秦国最有智慧,也最有资历的军中元帅,在将士中拥有崇高的威性。他说需要六十万才能灭楚,将军们都没有异议,可是李信不是这么认为。在与燕军的作战中,他的军队以一敌十,几千人就把燕王喜几万人穷追几百里,这种经验使他相信攻打楚国,要不了六十万军队。因此,他听了秦王的问话,脸上泛起了红晕,但碍于王老将军的威信,他有些不好说,这会儿看到秦王鼓励的目光,他终于有了勇气,上前一步说道:“末将认为,只要二十万军队,就一定可以灭了楚国。”
秦王听了,心中大喜,却还是不露声色地问道:“是这样的么?二十万,就可以灭楚。”
“可以,一定可以的!”话既然已经说了,李信再无顾虑,眼睛闪着光亮,大声地说。
“你一定要考虑周全,楚国是个大国,大国啊!”
“末将已经从多方面考虑,只要二十万,就一定可以灭了楚国。”李信信誓旦旦地说。
二十万,灭楚,应该是可以的。秦王这么想着,把目光转向王翦。他看到王翦坦然中有丝儿挑衅的目光,这目光分明地表示王翦还是坚持自己要六十万才能灭楚的看法。
王翦老了,胆子也小了;李信正当壮年,有干大事的勇气。他说的话是对的,二十万足以灭楚。这样一来,我就可以有力量同时把魏国也给灭了。这么想着,秦王将目光从王翦身上移开,再投到李信的身上,说:“既然这样,本王就拜你为大将军,统率西南的二十万军队,择日南下,灭了楚国。”
李信听了,欣喜万分,跪下谢恩。秦王看着李信,正沾沾自喜,却听到了王翦意味深长的一声叹息。
第二天,秦王召来王翦的儿子王贲,拜他为大将军,详细地给他交待攻魏的有关事宜。王贲领着二十万大军刚刚离去,王翦就来到王宫找到秦王,说:“臣老了,请求归故里。”
秦王望着王翦斑白的鬓发,望了很久,然后说:“既然这样,你去吧,待王贲灭魏归来,我让他接替你的职位。”
王翦摇摇头,说:“知子莫若父这话,大王信吗?”
“本王相信。”
“大王相信老臣的话,就请暂时不要忙着让我的儿子来接替我的职位。还要再过几年,再过几年王贲才可以。”
“我答应你,就再过几年。”秦王说:“老将军认为王贲这次能一举灭魏吗?”
“能!”
“李信能一举灭楚吗?”
王翦摇摇头。
你真固执啊!秦王望着王翦在心里喊道。嘴上却不说一个字出来。他们就这么对视了一会,王翦告辞离去,回到了自己的故里频阳。
王翦不愧为久经沙场、老谋深算的大将军,对魏、楚战事的看法准确无误。
早在魏景湣王时,迫于秦国强大的威力,魏景湣王主动献出丽邑给秦国,以求缓兵。这时候,因为秦王正调兵遣将准备进攻赵国,就顺手接受了魏景湣王的献地,魏国由此才得以维持。如今(公元前225年),王贲率军西进,很快围住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军紧闭城门,坚守不出。王贲绕城走了一圈,想出了个恶毒的攻城办法。他命令士卒都到城西去挖掘渠道,将黄河、鸿沟的水引来,直灌大梁。大梁的城墙壁垒全被浸坍,魏王只得投降。消息报到咸阳宫,秦王还来不及高兴,又有信使来报告了伐楚失利的消息。
原来,李信与蒙恬统军南下伐楚,开始还算顺利。李信攻克平舆(今河南平舆西北),蒙恬攻克寝(今河南沈丘东南),初战告捷;而后,李信又破鄢郢,率兵西行与蒙恬军会师城父(今安徽毫州市东南)。可就在这时候,楚国大军己趁机跟进,立即对秦军发起强大的攻击,而且连续了三日三夜,终于攻破了秦军的两座营垒,杀死七个秦军都尉。李信的军队,死伤无数、落荒而逃。
秦王听了禀报,知道自己失算,仰面苍天,久久不语。
89、俘了楚王虏了燕王
秦王在书房中踱步,时而缓慢,时而急促,足足踱了半个多时晨。赵高远远地、恭恭敬敬地站着,时而抬起头来,看一眼秦王。他清楚秦王在想什么,也明白秦王为什么这般苦恼,只是没有秦王的吩咐,他还不能够主动地来做些什么。
对于秦王,从感情上来说,赵高是没有丝毫的。秦王虽然非常看重他,短短的几年中,一再擢拔,成了宫中的总管,可赵高认为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尽管这样,在表面上,在言行中,他给秦王的印象是对秦王感激涕零,比对自己的亲生父母,还爱过万千倍。赵高知道,在秦王眼里,自己根本就算不上个人,只是一条狗,而且是脖子上套了绳子的一条狗,所有的待遇都只能靠主人的施舍。赵高为此不平,万般的不平!
赵高渴望做一个人,一个与人平等的人。可是没有办法,他只能是一条任人凭了喜怒随时骂几声、踢几脚、甚至一棍子打死煮了吃的狗。要生存下去,唯一的出路只能讨主人喜欢。纵然心中有千般委屈,他赵高都得讨主人喜欢。在这个世界上,赵高只此一条路。也正因为如此,聪明的赵高把全部的精力和生命,都用在琢磨秦王、讨他喜欢,而又不露半点破绽的事业上。
赵高成功了,秦王已经离不开他。只因为赵高无子女,秦王不能象与王翦、李斯那样与他通婚,互嫁子女,却把自己还算喜欢的王儿胡亥交给他教育。
书房里的秦王突然站住了,赵高立刻倾身向前。秦王果然回过头来,看到了赵高格外恭敬的身躯和一张笑容可鞠的脸,心中为之一喜。“你去唤李斯来!”秦王说。
“哎!”赵高应承着,声音里透出欢喜,让人听了高兴。
秦王便高兴地站在那里,看着赵高消失,又看着赵高领来李斯。
“李御史到!”赵高轻轻地报告,然后后退三步,转身正要离去,突然听到秦王的吩咐:
“总管就不要走了,过来,也给本王出出主意。”
赵高迅速转身下跪:“谢大王信任。”
“快过来。”秦王招呼赵高,然后转向李斯说:“请御史来,是为商议伐楚之事。我听李信的话,伐楚受挫,是本王失算了。”
“不,大王没有失算,魏国不是灭了吗?”
“两码事。”秦王摆了摆手说。
“此事大王不用自责,胜败乃兵家常事。统一之战,大王指挥英明,如今六国已灭三国,燕国齐国都只是兵到即灭的事。楚国受挫,再南下伐楚就是。”
“是啊,本王这几天都在考虑伐楚的事。御史说说,再次伐楚,最关键的是什么?”
“自然是主帅。”
“御史与本王想到了一起。御史认为,再次伐楚,主帅挑谁最为合适。”
“王翦、王老将军。”
“可他已年近花甲,且回频阳故里。”
“王老将军少年时期就喜爱兵法,一生征战,身体非常健康。若大王恩准,臣愿意代劳,去频阳请王老将军。”
“你去。”秦王摇了摇头,沉思一会说:“若真要王老将军挂帅伐楚,还是本王亲自去频阳,御史与总管陪我同行。”
第二天清晨,秦王銮驾出咸阳北门。仪仗队和护卫队前呼后拥,浩浩荡荡上千人的队伍,顺着官道往东北而行。到了频阳,已是夕阳西斜。
王翦正在与人对羿,看到秦王登门拜访,心中已知他所来何事,暗自叹道:“看来,是上天还要我去驰骋疆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