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吴昌硕经典印作技法解析
20094000000013

第13章 后记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写作,本书终于脱稿了!与往常一样,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因为不仅顺利地完成了编著任务,而且还将以往研究的部分观点渗入本书之中。回忆编撰过程,笔者有几点体会,录于此供读者参考,聊补后记。

第一,像吴昌硕这样的篆刻大师,每位篆刻爱好者似乎都很了解,其艺术风格也可以用“雄浑、古朴、有气势”等词语来概括,但落实到具体的作品,未必人人都能说得到位,我也是直到编撰本书时,才有此深刻的体会。因此,走近大师,应该先走进大师的生活,了解他的个性,读懂他的艺术历程,然后才能真正做到面对大师不会泛泛而谈。

第二,大师的作品肯定有过人之处,这一点具体到某一件作品,如何综合分析其艺术特点,确实不易。而据本书的读者定位,就不能回避这一实际问题。因此,揣摩大师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并作出深入浅出的解说,更是不易。

第三,作为读者,总希望他人写的书能尽量言简意赅,适合自己的“味口”;而作为作者,总希望自己的行文体系完整,文字简洁晓畅,让他人读后有深刻的印象。然而,当你几次交替体验这两种角色时,就会觉得读者的要求和作者的愿望都很难达到和实现!所以我认为,读书只求开卷有益便好,写书不作无病呻吟则可。

尽管笔者写此书时尽心尽力,并将自己平时研究的心得贯穿其中,但对于“技法解析”、“临摹与创作”等实际问题,要想都做到一针见血的解析,就笔者的现在水平而言,还难以办到。因此,恳请各位读者多批评指点,以催我进步。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转益多师”的必要性。通过操刀演示吴昌硕印作的步骤,我领略到这位大师的精神力量,进一步体会到他刻印刀法的气势贯通及其字法、章法的大胆创新。搁笔重温这些情节,我要再次感谢总主编李刚田先生和重庆出版社的周永健先生,没有他们的编撰框架和策划,我就没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另外,苏州东吴印社的盛静斋、潘风两位同仁,无私地帮助我完成了书中部分作品的临摹任务。在此一并致谢!

最后,我愿在此记下对先师徐无闻教授的怀念。因为每有收获之时,先生的谆谆教诲总在我脑海中闪现,他那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朴实的行文风格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我的研究历程。尽管,我离先生的期待还那么遥远。

陈道义

2005年1月18日于苏州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