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庄子全书
20092700000032

第32章 井底之蛙

【原文】

坎井之鼃谓东海之鳖曰①:“吾乐与②!出跳梁乎井干之上③,入休乎缺甃之崖④;赴水则接腋持颐⑤,蹶泥则没足灭跗⑥。还虷、蟹与科斗⑦,莫吾能若也⑧!且夫擅一壑之水⑨,而跨跱埳井之乐⑩,此亦至矣。夫子(11)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12)矣。于是逡(13)巡而却,告之海曰:“夫海,千里之远不足以举(14)其大,千仞(15)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16),而水弗(17)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18)不为加损。夫(19)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20)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埳井之蛙闻之,适适然(21)惊,规规(22)然自失也。

【注释】

①埳(kǎn)井:坍塌破废的浅井。埳,同“坎”,坑穴。鼃(wā):古同“蛙”。

②与(yú):表示感叹的句末语气词。

③跳梁:同“跳踉(lián)”,腾跃。井干(hán):井上的木栏。

④缺甃(zhòu):残缺的井壁。崖:边。

⑤接腋(yè)持颐(yí):指水的深度可以托浮住两腋和双颊。颐,面领。

⑥蹶(jué):跳。没足灭跗(fū):指泥的深度可以埋没双脚。跗,脚背。

⑦科斗:蝌蚪。

⑧虷(hán):孑孓(jiéjué),蚊子的幼虫。莫吾能若:没有能够比得上我的。

⑨且夫:用在句首,表示更进一层,相当于“再说”。擅(shàn):专有,独自据有。壑(hè):水坑。

⑩跨跱(zhì):蹦跳停立的动作。

(11)夫子:敬称。奚(xī):为什么。

(12)絷(zhí):卡住,拘住。

(13)逡(qūn)巡:从容退却的样子。却:后退。

(14)举:全,说全。

(15)仞(rèn):古长度单位,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16)潦(lào):同“涝”。

(17)弗(fú):不。益:增多。

(18)崖:岸边。损:减少。

(19)夫(fú):句首语气词。顷久:时间长短。顷,顷刻。推移:海水容量变化。

(20)进退:海水增减。

(21)适适然:吃惊呆看的样子。

(22)规规然:渺小的样子。自失:意识到自己不行而若有所失的神态。

【译文】

在一口浅井里有一只青蛙。它对从东海中来的大鳖说:“我多么快乐啊!出去玩玩,就在井口的栏杆上蹦蹦跳跳,回来休息就蹲在残破的井壁的砖窟窿里休息休息;跳进水里,水刚好托着我的胳肢窝和面颊;踩泥巴时,泥深只能淹没我的两脚,漫到我的脚背上。回头看一看那些赤虫、螃蟹与蝌蚪一类的小虫吧,哪个能同我相比!并且,我独占一坑水,在井上想跳就跳,想停就停,真是快乐极了!您为什么不常来我这里参观参观呢?”

海鳖左脚还没踏进井里,右腿已被井壁卡住了。于是,它在井边慢慢地徘徊了一阵就退回来了,把大海的景像告诉青蛙,说道:“千里的确很远,可是它不能够形容海的辽阔;千仞的确很高,可是它不能够控明海的深度。夏禹的时候,10年有9年水灾,可是海水并不显得增多;商汤时,8年有7年干旱,可是海水也不显得减少。永恒的大海啊,不随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也不因为雨量的多少而涨落。这才是住在东海里最大的快乐啊!”

浅井的青蛙听了这一番话,惶恐不安,两眼圆睁睁的好像失了神。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

【寓意】

人如果长期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就会变得目光短浅,自满自足。盲目自满,自我陶醉,必定成为别人的笑柄。

【延伸阅读】

世界无边无际,知识无穷无尽。如果把自己看到的一个角落当成整个世界,把自己知道的一点点知识看成人类文化的总和,那就会跟枯井里的青蛙一样,成为孤陋寡闻、夜郎自大和安于现状的可笑角色。

身处职场的白领们肯定都听说过“井底之蛙”的故事。尽管如此,但或许你以为井底蛙仅仅存在于虚拟世界中,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我们的身边,像井底蛙一样不知未雨绸缪的职场白领还不在少数。他们就是让拍档讨厌、老板头痛、前途一片黑暗,却还沾沾自喜的一群无知人。一旦沦为职场井底蛙,就意味着深陷险境而尚不自知,就意味着不知进取,就意味着被同事疏远……职场间最悲惨的结局,莫过如此吧?所以,从现在开始,你要对自己的职业态度进行一次审视和修正。

职场井底蛙的典型特征就是自以为是,言行嚣张,自我感觉良好,办事喜欢靠小聪明解决问题,对能力一般的上司有不屑一顾的表现等等。

林达被安排跟随业务经理到外省创建办事处,开拓市场。刚开始时,林达凡事都先请示后汇报,双方合作得相当愉快,工作进展得很顺利。可林达越来越发现,像租房子、装电话、寻找经销点这些事情全都是自己在干,在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找这位经理时,他也拿不出什么办法,给不了什么好主意。平时工作时,经理就是听听汇报,打打电话,没做什么决策。

因此,林达渐渐地开始对这位经理表现出不屑,经理让他办的事,他高兴就办,不高兴就拖。在别的朋友面前,有时他会忍不住嘲弄经理几句。

然而,上下级关系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林达依然担当着办事员的角色,经理也依然是经理,工作依然继续着。后来由于业务量越来越大,办事处升格为分公司,经理荣升为公司总经理,总公司从别处派来一位业务经理,林达依然只是一个办事员。在新经理上任的一周时间里,林达还是一副自以为是的做派,只拿对方当个空白,自己我行我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新经理远比他想象的精明,不管他如何叫嚣,经理都表面未作反应却早已收集到林达工作偷懒的证据,最后,林达被分公司调到冷门的部门去做闲职。

林达错就错在像井底之蛙一样自以为是,看不到别处的风景和别人的优点。当他在与上司近距离共事后,心里便有了这样的感觉:其实他并不比我高明多少,他凭什么能当我的上司?在这样的想法驱动下,他不再尊重上司并表现出了目中无人的狂妄,最终造成他被上司踢出身边的惨局。

那么,身在职场,如何才能不做一只井底蛙呢?

1、换位思考。

每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完全不同。站在下属的角度,他们认为上司应该以能力的高低作为用人的标准,其实站在上司的角度,用人的标准是多元化的。有时候需要能力强的人,有时候需要业务能力不太强、人际关系却处理得当的人。因此说,换位思考非常重要。

2、正视现实。

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适应新的领导方式。不要去想他的能力和水平够不够,这些问题站在员工的角度去想是根本找不到答案的,更不要尝试到上一级领导那里表达你的不满,因为他的提拔有可能与高层领导的权务分配相关。

3、厘清职责。

每个人岗位不同,自有特别的职责分工,而你的责任又是哪些?这一步至关重要,你必须牢牢记住的不仅仅是公司规章制度上的条文,还应该有一些默认的潜规则。

4、选择离开。

这是最简单的方式,但自己多年的努力就很可能因此化为乌有了,当然也也有可能因此有了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