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庄子全书
20092700000011

第11章 螳臂当车

【原文】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①,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②。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③,几矣④。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⑤,为其杀之之怒也⑥;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⑦。时其饥饱,达其怒心⑧。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⑨,顺也;故其杀者,逆也⑩。

【注释】

①怒:奋起。当:后写为“擋”,简化为“挡”,阻挡。辙:车轮行过的印记。“车辙”犹言“车轮”。

②是其才之美:即“以其才之美为是”,即自恃才能太高。

③积:长期不断地。伐:夸耀。而:你。

④几:危险。

⑤生物:活物。

⑥为其杀之之怒也:唯恐它扑杀活物时而诱发残杀生物的怒气。

⑦决:裂,撕开。

⑧达:通晓、了解。

⑨异类:不同类。媚:喜爱。

⑩逆:反,触犯。

【译文】

你难道不知道那螳螂吗?奋起它的臂膀去阻挡滚动的车轮,不明白自己的力量全然不能胜任,还自以为才高智盛很有力量。警惕呀,谨慎呀!经常夸耀自己的才智而触犯了他,就危险了!你难道不知道那养虎的人吗?他从不敢用活物去喂养老虎,因为他担心扑杀活物会激起老虎凶残的怒气;他也从不敢用整个的动物去喂养老虎,因为他担心撕裂动物也会诱发老虎凶残的怒气。知道老虎饥饱的时刻,通晓老虎暴戾凶残的秉性。老虎与人不同类却向饲养人摇尾乞怜,原因就在于养老虎的人能顺应老虎的性子,而那些遭到虐杀的人,是因为触犯了老虎的性情。

【寓意】

人必须要有自知之明,做事情要量力而行。

【延伸阅读】

说起“螳臂当车”,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传说故事: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庄公,有一次坐着车子出外打猎,忽然看到路旁有一只小小的虫子,伸出两条臂膀似的前腿,要想来阻挡前进中的车轮。庄公问驾车的人:“这是一只什么虫子?”驾车的人答道:“这是一只螳螂,它见车子来了,不知赶快退避,却还要来阻挡,真是不自量力!”庄公笑道:“好一个出色的勇士,我们别伤害它吧!”说着,就命驾车的人车子靠边,让开它,从路旁走过去。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开了。人们都说庄公敬爱勇士。于是有很多勇敢的武士纷纷前去投奔他。

在这则故事中,“螳臂当车”反映的是螳螂奋起抵抗、敢于向强大势力挑战的大无畏精神。然而时至今日,“螳臂当车”作为一个成语,不再用来比喻出色的勇士,而是比作自不量力的可笑人物。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而定,不要做自己力不能及的事,否则只能让自己头破血流,或者误入歧途。

有一只乌鸦,经常看到鹰从悬崖上俯冲下来,叼走一只小羊羔。于是,志存高远的乌鸦开始学习老鹰的姿态:展翅、俯冲、急转、腾空……终于练得差不多了。

有一天,它看准一只小羊羔,呼啦啦地从山崖上俯冲下来,猛扑到它身上,狠命地想叼起来,但爪子却被羊毛缠住了。

牧羊人随手抓住它,大笑道:“就你这鸟样儿,也想充老鹰!”

乌鸦仿效老鹰,不仅没有抓到羊羔,反而被牧羊人抓住,并且挨了一顿臭骂。乌鸦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不自量力。

因此,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时时刻刻掂量掂量自己,时时刻刻要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德行和自己的力量,更不可过低估计对方的德行和力量,一定要量力而行,量体裁衣,既要有自知之明,又要知己知彼,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胜算。

常言道:“物极必反”,“水满则溢”。当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留下一点回旋的余地,掌握“留下一点空白”这个处理问题的技巧。一根铁丝做成的弹簧是有弹性的,但是,如果我们不顾及弹簧弹性的最大承受力,过于用力拉拽它,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弹簧的弹性削弱乃至消失。所以我们做事情要考虑自己的能力所及,做到量力而行,留有空白,留有余地。

一名公司的销售总监最近向朋友倾吐苦水,说他们老板一直想学马云的破釜沉舟,不停给他下死命令:“北京市场,下个月你就要给我拿下来,拿不下来就是无能!”

“不要给我摆困难讲道理,我就是要全力进攻,总之一个字,拼!”

最终的结果当然是劳民伤财,公司上下费了一番工夫,但是收效了了。

他苦笑说:“人家马云给下属砸出那句话的同时,还铿锵有力地将数亿元的市场费用砸过去……钱落地的时候,咣当咣当的响声就震死了几个竞争对手。而我们老板给的那点经费,只够放几挂鞭炮给自己壮壮胆子……”

马云之所以敢说硬话,原因在于他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所以这是一种量力而为的“张狂”,而故事中的老板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基础,所以他效法马云,只能是一种自不量力的盲目叫嚣。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拿鸡蛋碰石头的事也是屡见不鲜。谁都知道鸡蛋碰不过石头,可有人偏要碰碰,因为他们觉得,不为别的,只为争口气,为了争这口气,别说是“头破血流”,就是“粉身碎骨”也值得!

贾龙与妻子都是所谓的“勇敢者”。他们看到邻居家盖起了一座小洋楼,心中痒痒得不得了,但是看看自家的钱袋并不“鼓囊”,于是心中犯了嘀咕。但是为了圆这个洋楼梦,夫妇俩便动起了鬼点子。

贾龙是个包工头,为了他的洋楼梦,便常常克扣拖欠民工工资据为己有,并且还经常将公家的建筑材料拉回家;妻子则干起了地下工作,经常半夜三更去邻村的庄稼地里偷玉米,扒花生卖钱。经过一番如此这般的“努力”,夫妻二人终于将就着把楼房盖了起来。可虽说住上了楼房,怎么也觉得不舒适,要帐的人天天来吵闹,夫妻俩天天吵架,妻子一气之下,偷偷喝了农药,幸亏发现及时,没有生命危险。可夫妻二人损害他人利益,将自己的家业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始终没有得到片刻的安宁。妻子最近得了一场怪病,大热的天也得穿棉袄,裹围巾;丈夫施工时,不慎从楼上摔了下来,竟摔成了残疾!

贾龙夫妇为了实现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实现的洋楼梦,于是打起了歪主意,结果遭到了“报应”,真可谓自食其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只是有时表现方式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自不量力往往会使我们付出惨重的代价,有时甚至是不可弥补的损失和终生的遗憾。

因此,在人生旅途上,每个人都应当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千万别只顾眼前利益,寻捷径走歪路,要知道量力而行,凭自己的真本事吃饭,才是合情合理的正道。

总而言之,做事情一定要量力而行,一个人不能去做超出他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更重要的是成功了不能骄傲,失败了也不能气馁,保持一颗平常心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大智慧:有自知之明;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