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必有大谋略。翻开中国古代史,煌煌大中华,绵绵数千年,经历了多少次兴亡更替、易姓改朝?在历史的大舞台上,曾有多少人粉墨登场,有多少次权力争夺?围绕着皇权这个魔杖,有多少人曾殚精竭虑,多少人明谋暗算?从皇帝轩辕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中国出现了162个国王和397个皇帝,真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一部中国封建王朝更替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最高政权的争夺史,阳谋、阴谋与政变贯穿始终,次数之频繁、手法之多样堪称举世无双。那些在皇帝宝座上长袖善舞者,依靠的不仅仅是武力的强大,更重要的是凭其智高一等、谋胜一筹,凭借其“治大国如烹小鲜”的谋略和智慧才能在群雄逐鹿中君临天下、王霸四方。那些有为君主王霸谋略,可谓集中华民族最高智慧之大成者,虽历经数千年,仍闪耀着光辉夺目的智慧之光,对那些心怀大志者来说,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励精图治,秦孝公推动变法成霸业
经过春秋时期诸侯间的连年战争,到战国时期,一百多个诸侯国只剩下了二十多个,其中又以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最为强大,号称战国七雄。这几个大国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以便在兼并战争中争得霸权地位,纷纷开始了各自的政治变革运动。这其中,又数秦国的政治改革最为成功。
在战国七雄中,秦原本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被称为西戎。“六国卑秦,不与之盟”,就连权力被架空的周天子都不愿意答理秦国。在秦献公当政之前,秦国频繁更换君主,君臣之间明争暗斗,朝政腐败,国势日衰,士无斗志,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几乎同时,中原大国晋国被卿大夫韩氏、赵氏、魏氏三家所瓜分,韩、赵、魏合成“三晋”,势力极其强盛,三晋中的魏国乘机夺去了秦国河西的土地。面对三晋咄咄逼人的气势,秦国前途暗淡。
在外忧内患的压力下,秦国也开始寻找改革以图强的发展道路。
秦献公即位后,面对秦国的衰败落后,大胆地将其在魏国所学得的政治经验用于秦国,秦得以迅速停止下滑的颓势。公元前361年,秦献公去世,他的儿子渠梁继位,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孝公。孝公即位时年仅21岁。
秦孝公即位之后,看到秦国外受强邻的欺压,内有贵族的专横,感到无比悲愤,决心奋发图强,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他向全国颁布招贤令说:“现在秦国内忧外患,各诸侯国也都看不起秦国,耻辱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宾客和群臣中有谁能献出高明的计策,使秦国强盛起来,我将让他做高官,分封给他土地。”
正是在秦孝公招贤令的感召下,当时在魏国得不到重用的商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国求见孝公,并很快得到了重用。
商鞅姓公孙,名鞅,大约生于公元前390年,因为是卫国人,也称卫鞅。后来受封于商(陕西商县东南),号为商君,所以又称为商鞅。
商鞅到了秦国,打听到秦国有个叫景监的人很受秦孝公的宠爱,就用重金贿赂他,托他引见秦孝公。据说,在景监的引见下,商鞅一共四次拜谒秦孝公。
第一次拜谒时,商鞅对秦孝公大谈尧舜“帝道”。结果说得秦孝公直打瞌睡,一句也没听进去。第二次拜谒时,商鞅大谈周文王、周武王的“王道”,孝公虽然没有睡觉,但仍然对商鞅的话题不感兴趣,只听了一半儿就听不下去了。第三次拜谒时,商鞅对秦孝公讲述了春秋五霸以武力强国的道理,这一次,他们谈得比较投机,但孝公也没表示要任用他。
等到第四次拜谒时,当商鞅向国君谈及霸道之时,秦孝公一下子听得入了迷,有时,甚至忘了君臣礼节,不知不觉地一次次将坐席向前移,两人交谈三日三夜,秦孝公还是觉得不过瘾。在以后的两年里,商鞅成为孝公宫廷中最受欢迎的人。他们经常在一起彻夜长谈,富国强兵的政策也成熟了。
公元前359年,孝公授权商鞅正式推行变法。
改革必然要触及既得利益,必然会遭到方方面面的反对。甘龙、杜挚是反对派的代言人。秦孝公没有采取强制压迫的办法,而是把大臣们召集在一起辩论,以理服人。于是,在改革的前夜,在秦国的宫廷,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大论战。秦孝公既让主张改革的商鞅发表自己的见解,也让反对改革的甘龙、杜挚陈述反对变法的理由,各自把自己要说的东西都讲出来,看看谁更有道理。直至商鞅以无可辩驳的事实,使反对派哑口无言,才称之为“善”,才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于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开始了。一系列新法措施相继出台。
新法颁布之前,为了测试一下民众对变法的态度,更为了取信于民,以便新法能顺利地贯彻、实施下去,商鞅派人把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放在闹市中,下令说“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去,就奖赏十金”,老百姓纷纷来看,但都抱怀疑的态度,无人去搬;商鞅把赏金加到五十金,大家更加猜疑:秦国可是从来没有出这么重的奖赏的。有一人不信邪,心想:虽然没有这么多的奖金,但总有一些吧。他扛起木头,搬到北门,跟随的观众很多。商鞅如数地兑现了奖金,大家这才相信:商鞅出令必行!
第二天,商鞅颁布新法,并使新法顺利地实施了下去。
商鞅的新法令赏罚分明,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贵族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因为懒隋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
在商鞅变法之时,秦孝公对他信任始终如一。在变法前商鞅曾要求秦孝公答应他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要求对他必须深信不疑,不能受外界挑拨离间的干扰。否则,不仅自己不得善终,变法也无法贯彻实施,最终只能前功尽弃。秦孝公欣然答应,并说:“300年来,变法功臣皆死于非命,此乃国君之罪也。你我君臣相知,终我一世,绝不负君!”孝公果然言行一致,在商鞅改革之初,“百姓苦之”;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王者”,秦孝公始终没有动摇对商鞅的信任,甚至孝公在病重时,曾打算把君位让给商鞅。正是因为这样的信任,才使商鞅能放开手脚推行改革。
孝公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以实际行动支持商鞅的改革。改革前,孝公就允诺商鞅,执法不避权贵。新法一旦推行,全国上下唯法是从,即便是宫室宗亲,如果违反了法律也和庶民一样治罪。新法实施以后,遭到了一些旧贵族的强烈反对,这些旧贵族暗暗串通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挑动太子驷犯法,企图打开一个缺口,破坏整个变法事业。商鞅毫不动摇,对秦孝公说:“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建议秦孝公处罚太子,以儆效尤。秦孝公完全同意。考虑到太子是国君的继承者,不能用刑,便处罚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一个割了鼻子,一个脸上刺了字。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公开反对新法了。
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拾别人丢的东西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社会秩序相当安定,家家富裕充足。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为私利争斗。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得到飞速发展。秦国越来越富强起来,各方面的实力都赶上或超过了东方六国,秦国一跃而成为头号强国。周天子打发使者送祭肉来给秦孝公,封他为“方伯”(一方诸侯的首领),中原的诸侯国也纷纷向秦国道贺。魏国不得不割让河西土地给秦国,把国都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从此,秦国称雄于东方,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智谋点评:
秦孝公初立之时,对秦国的落后现状痛心疾首,他能顺应时代潮流,知人善用,大胆改革。秦孝公的发愤图强是商鞅变法的前提。可以说,没有秦孝公的图强图变,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商鞅变法。孝公四见商鞅,表现了他求贤若渴的心态,也表现了他的宽容和耐心。同时还可以看出,秦孝公是一个讲究实际的人,不喜欢那种空洞无物的大道理。他用毕生精力追求富国强兵,可以说是秦国在危急存亡之秋适时而生的天才领袖,是秦国国政变法图强的最大推动力,是夯实整个秦帝国基石的君主。
迷惑对手,齐桓公急智诈死夺王位
春秋时期,齐国的第十四个国君也就是齐襄公当政(公元前697年-686年)时,荒淫无道,政治腐败。他因与自己的亲妹妹文姜私通,成为诸侯之间人人相传的丑闻,而且两人还谋杀了文姜的丈夫鲁桓公;他整天狩猎游玩,不理国政,滥杀无辜,赏罚不明,搞得国内人人自危,百姓饥寒交迫,怨声载道。
齐襄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就是公子小白,另一个是公子纠,他们由一对好朋友分别做他们的师傅,公子小白的老师叫鲍叔牙,公子纠的老师叫管仲。
管仲的祖先曾经是名门望族,后来家道中落,到管仲这一代时已经贫困潦倒。管仲有位好朋友叫鲍叔牙,两人友情很深,合伙在一起做生意。后人常用“管鲍之交”形容友情的不一般。
管仲和鲍叔牙又都是有政治远见的人,不甘于做个微贱的商人,于是相约弃商从政,分别辅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一对好友,给两个公子当师傅,成为当时的美谈。
眼见得当时齐襄公滥杀无辜,国内朝政混乱,民不聊生,管仲和鲍叔牙预感到齐国会大乱,因害怕两个公子受到他们的兄长齐襄公的迫害和株连,就带着他们分别逃亡到其他国家避难。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管仲和召忽就带着公子纠到了鲁国。公子小白的母亲是卫君的女儿,但卫国离齐国太远,为了能更及时了解国内局势,鲍叔牙就带着公子小白到了离齐国很近的莒国。
几年后,齐国果然爆发内乱。齐襄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秋,襄公令大夫连称和管至父率兵戍守葵丘(今山东淄博西)。临行前约好,今年瓜熟时去,明年瓜熟时替回。可是一年过去了,齐襄公却不发兵替换。连称、管至父几次请求代换,都遭拒绝。于是连、管二人便利用戍卒的不满情绪,联合襄公的叔伯兄弟公孙无知,发动兵变,打回临淄,杀了齐襄公,公孙无知立为齐君。次年,公孙无知又在雍林被人杀死。
齐国无君,一片混乱。大臣们紧锣密鼓地开始策划拥立新君。逃亡在外的两个公子听到消息后,也都设法回齐国,夺取国君的宝座。公子小白和齐国大夫高傒交情深厚,于是就急忙派人和高傒取得联系,并联合另一个大夫国氏,准备回国继位。为了争取时间,鲍叔牙和公子小白就借了一辆兵车,日夜兼程地往齐国赶。
鲁国国君鲁庄公听说无知被杀,也发兵送小白的哥哥公子纠回国,为了阻止公子小白,管仲自请先行,亲自率领30辆兵车,在莒国通往齐国的路上拦截公子小白。兵车在即墨附近埋伏了下来。当公子小白的车走近时,管仲举起手中的箭向公子小白射去,只听“嗖”的一声,小白应声倒地,兵士四处捉拿刺客。管仲以为小白已死,马上撤退。
管仲怎么也没有想到,他那一箭只是射在了小白的铜制衣带钩上,但小白急中生智,顺势倒地装死,不仅躲过了劫难,而且还麻痹了敌人。
管仲离开后,为了更能迷惑对手,公子小白命属下发布死讯,自己则藏身车中,飞速地向齐国挺进。管仲则向鲁庄公报告小白已死,于是公子纠一行就松懈下来,行路的速度也放慢了。6天后,等公子纠到达齐国的时候,公子小白已在高傒等人的拥护下,继立为新君,这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齐桓公。
公子纠悔恨不已,只好悻悻地回了鲁国。鲁庄公非常恼怒,于是就派兵攻打齐国,齐桓公沉着应战,结果,鲁国被打得落花流水。齐国的军队,一直打到鲁国的汶水南岸,把鲁国汶阳的50里土地都据为齐国所有。
齐桓公地位稳定之后,准备请鲍叔牙出任齐相。鲍叔牙却向他推荐管仲,齐桓公说:“你明明知道管仲是我的仇人,我还要报那一箭之仇哪,怎么能重用他呢?”鲍叔牙就劝齐桓公道:“我本是个平庸之人,幸运地跟从了您,现在您成为了国君。如果您只想治理齐国,那么有叔牙和高傒就够了。如果您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有五点比我强。宽以从政,惠以爱民;治理江山,权术安稳;取信于民,深得民心;制订礼仪,风化天下;整治军队,勇敢善战。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您千万不可以失去他。”
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建议,他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鲁庄公,说:“公子纠是我的兄弟,我不忍心杀他,请您替我杀了他,管仲和召忽是我的仇人,请您把他们送来,我要把他们剁成肉泥。如不从命,将要出兵讨伐鲁国。”鲁庄公跟群臣商量之后,觉得鲁国实在没有力量继续跟齐国抗衡,只好逼公子纠自杀了。又不听大臣要杀死管仲的劝告,把管仲装在囚车里,送回了齐国。
管仲到齐国之后,齐桓公听从鲍叔牙的劝告,果然不记杀身之仇,特意挑选了一个吉日,迎接管仲,不计前嫌任用管仲做身边的近臣。一次,他没有听从管仲的劝告,执意要攻打鲁国,结果被曹刿打得大败。他后悔没有听管仲的话,便找到管仲向他认错。管仲深受感动,决定忠心辅佐齐桓公,齐桓公就拜他为相国,而且放手让他管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