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一本书掌握世界地理
20091100000034

第34章 著名峡谷瀑布(1)

峡谷的定义

峡谷指的是两坡陡峭,深度大于宽度并且中间狭而深的谷地。一般发育在构造运动抬升和谷坡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段。世界上有许多著名峡谷,如:科罗拉多大峡谷、布莱斯峡谷、东非大裂谷等。有许多峡谷是修建水库坝址的理想地段,如:中国长江的三峡,黄河干流的刘家峡、青铜峡等。

峡谷的分类

峡谷是指狭而深的谷地。峡谷按照其形成原因可以分为三类:风蚀峡谷:是由风蚀作用加宽加深冲沟所成的谷地;水蚀峡谷:是由流水的长期侵蚀作用形成的峡谷;冰蚀峡谷:是由冰川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峡谷。

峡谷的形成

峡谷一般形成在构造运动抬升的时候,谷坡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当地面隆起速度与下切作用协调时,比较容易形成峡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西部,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峡谷。1540年,一支远征队长途跋涉路经此地,始发现大峡谷,并为其惊人的景色惊叹不已。从此大峡谷的面貌才逐渐为世人所知。1919年,威尔逊总统批准将它辟为国家公园,总面积达1100多平方千米。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由于科罗拉多河的冲蚀形成的,大约形成于5万~6万年以前,峡谷两岸北高南低。峡谷长400千米,宽度从6000米到数十千米不等;平均谷深1600米,谷底宽度762米;谷底河面海拔不到1000米,谷岸最高海拔3000米。大峡谷山石多为红色,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从寒武纪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岩层,层次清晰,色调各异,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又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1919年,科罗拉多大峡谷被辟为国家公园。此地农业发达,畜牧业规模较大,北岸是森林草原,年平均降雨量约660毫米,南岸只有400毫米,多白松。

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东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断层陷落带,是非洲大地上最有魅力的自然景观。也是非洲地震最频繁、最强烈的地区,被称为“地球的伤痕”。

东非大裂谷南起莫桑比克海岸的贝拉港附近,向北延伸到马拉维湖北端,从马拉维湖北端起分为两支:东支裂谷带沿维多利亚湖东侧,向北经坦桑尼亚、肯尼亚中部,穿过埃塞俄比亚入红海。全长近6000千米,平均宽度48~56千米,最宽超过200千米。这支裂谷在肯尼亚境内轮廓清晰,有一连串位于断层盆地内的小湖泊,裂谷两侧壁坡陡峭,在阿伯德尔与马乌断块山的山脊处,裂谷两侧的高度往往超过3000米。东支裂谷经图尔卡纳湖向东北进入埃塞俄比亚高原,继续向北入红海海岸附近的达纳基尔洼地后,裂谷再次分为两支。东支形成亚丁湾,西支形成红海,并继续延伸到亚喀巴湾、死海和约旦河谷地。南支裂谷带大致沿维多利亚湖西侧由南向北穿过坦噶尼喀湖、基伍湖湖泊,向北240千米逐渐消失,规模比较小。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大裂谷是陆块分离的地方。地壳下呈高温熔融状态的地幔物质上涌,先使地壳隆起,继而变薄,然后断裂形成的。裂谷地带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肯尼亚主要的农业区。东非大裂谷带湖区,河流从四周高地注入湖泊,湖区雨量充沛,河网稠密,马隆贝湖、马拉维是其南部湖泊。

死谷

死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部的沙漠地区,为西北-东南延伸的断层地沟。死谷长225千米,宽6~26千米,周围山势起伏,风光旖旎,有着100万年的历史。它是北美洲最热、最干旱的地方,被称为“人间地狱”。死谷的最低点在海平面下82米,低于海平面的面积达1408平方千米,是美洲海拔最低的地区。谷地夏季气候炎热,平均气温52℃,最高气温曾达56.7℃。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约5万年以前,大量湖水充满了该谷地,后来,约在5000-2000年以前,这里还有一个浅湖,当湖水蒸发完,在该湖最低处留下了一层盐,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盐盆。当水往沙漠里流时,水便蒸发掉,没有淌出来,古代的形状使这里成了最热的地区,1913年的记录温度达到了57℃,在石头上能把鸡蛋煎熟。谷上有硼砂、铜、金、银、铝等矿藏。1933年美国在此建立死谷国家公园。

布莱斯峡谷

布莱斯峡谷位于美国犹他州帕绍甘梯高原的东端。1875年,有一名叫做埃比尼泽·布莱斯的苏格兰拓荒者在峡谷底部建立了一个牧场,这里环境险恶,生活艰难。他称这峡谷是“养不活一头牛的地狱”,这座峡谷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约6万年以前,这片地区被淹没在水里,形成了一层由淤泥、沙砾和石灰组成的沉积物,厚600米。后来由于地壳的运动,这些岩石在抬升中再裂成块状,岩石经风化后形成了奇形怪状的石头。特别是褐岩红石更加引人注目。冬季的布莱斯峡谷别具一格,红石、白雪、蓝天、翠柏,色彩斑斓,令人叹为观止。布莱斯峡谷是嶙峋的、呈半圆形的高原之端,并不是由河流切蚀而形成的。犹他州南部的地形呈巨大的阶梯状,顶部便是布莱斯峡谷,海拔2800米。最低一级位于大峡谷的边缘。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险峻幽深,侵蚀下切达5382米,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内雨林等9个自然带,是世界自然带最齐全、最完整的地方。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两侧是高耸的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峰,其山峰均为强烈上升断块,巍峨挺拔,直入云端。峰岭上冰川悬垂,云雾缭绕,气象万千。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青藏高原上的最大水汽通道,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峡谷南段年降水量高达4000毫米,北段也在1500~2000毫米之间,整个大峡谷地区异常湿润,森林茂密,形成了世界上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峡谷。大峡谷水流险恶,河水平均流量达4425立方米/秒,河流流速高达16米/秒,水流湍急。

瀑布的定义

瀑布指的是从悬崖或河床纵断面陡坡处倾泻下的水流。由于远看如挂着的白布,所以被称为瀑布。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瀑布,如:尼亚加拉大瀑布、安赫尔瀑布、伊瓜苏瀑布等。

瀑布的类型

瀑布按照水流的高宽比例可以分为:垂帘型瀑布和细长型瀑布;按照岩壁的倾斜角度可以分为:悬空型瀑布、垂直型瀑布和倾斜型瀑布;按照有无跌水潭可以分为:有瀑潭型瀑布和无瀑潭型瀑布;按照水流与地层倾斜方向可以分为:逆斜型瀑布、水平型瀑布、顺斜型瀑布和无理型瀑布;按照所在地形可以分为:名山瀑布、岩溶瀑布、火山瀑布和高原瀑布。

瀑布的形成

瀑布的形成首先要具备水和高低陡然变化的地形。大自然中有以下几种作用可以形成瀑布:

一、地壳运动,发生断裂错动,断裂的两侧又产生了相对升降,造成了很陡的岩壁,河流经过这里,直泻而下,便形成了瀑布。

二、火山喷发以后,在火山顶端留下火山口,如果积水成湖,湖水溢出,也能形成瀑布。

三、火山爆发,喷出岩浆,或是地震引起了山崩,堵塞了河道,形成天然的堤坝,提高了水头,水流溢出,也会形成瀑布。

四、由于构成河流河床的岩石性质不同,它抵抗水流冲刷的能力也不同,硬性岩石抵抗力强些,不易被冲蚀,软性岩石抵抗力较弱,容易被冲蚀。因此产生了河底地形的高低差别,这也是瀑布形成的一个原因。

五、在冰川分布地区,由于冰川刨蚀深度的差异,留下了深浅不一的冰川“U”形谷,后来被河流占据了,水流在深浅差异很大的谷地交接处流过,就形成了瀑布。

六、在河流注入海洋处的海岸,常常由于猛烈的海浪拍击,迫使海岸后退,河流缩短,原来高出海面的河底就会“悬置”在海岸上,河流在入海处就形成了瀑布。

七、在石灰岩地区常有地下暗河,在暗河流过的地方,如果地势高低陡然变化或者暗河从陡峭的山崖涌出,这样就会形成瀑布,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