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一本书掌握世界地理
20091100000011

第11章 地图系列

地图的主要类型

地图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照比例尺大小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

按照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其中普通地图是一种通用地图,图上描绘的是一个地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的一般特征。可以表示水系、居民地、道路网、地貌、土壤、植被等。普通地图又分为地形图和一览图。地形图比较精确,投影变形小,可以在图上进行量测。专题地图适用于某一专业部门的专门需要,指的是以普通地图为底图,着重表示其中的某种或几种要素。专题地图通常分为:自然地图、人口图、经济图、政治图、文化图、历史图等。

按照制图区域范围分为:世界图、大洲图、大洋图、大海图、国家图、省市区县图等。

按照用途分为:参考图、教学图、地形图、航空图、海图、海岸图、天文图、交通图、旅游图等。

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指的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这八个方向。一般用这八个方向在地图上表示物体的位置。

地图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指的是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相应实地水平的距离之比。列成公式即:图上长度/相应实际水平距离。地图比例尺常以图形结合文字、数字表示,一般绘注在图廊的下方中央。其中以数字表示的为数字比例尺,它是用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的;以图形表示的为直线比例尺。地图比例尺一般有:

大比例尺地图:1∶500、1∶1000、1∶2000、1∶5000和1∶10000的地图;

中比例尺地图:1∶25000、1∶50000、1∶100000的地图;

小比例尺地图:1∶250000、1∶500000、1∶1000000的地图。

例如实地25平方千米在1∶100000、1∶250000、1∶500000的比例尺地图分别为25平方厘米、4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

地图比例尺的表现形式

传统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数字式比例尺、文字(说明)式比例尺、图解式比例尺。

数字式比例尺:可以写成比的形式,如:1∶10000、1∶25000和1∶50000等;也可以写成分式的形式,1/10000、1/25000和1/50000等。

文字(说明)式比例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写成“一万分之一”、“五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等。另一种是写成“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1千米”,“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10千米”等。

图解式比例尺:可以分为直线比例尺、斜分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直线比例尺是以直线段形式表明图上线段长度所对应的地面距离。斜分比例尺又称微分比例尺,是一种根据三角形相似原理制成的图解比例尺。在小比例地图上,由于经纬线的变形不同,为了便于长度的测量,又设计了复式比例尺。

地图注记

地图注记是地图上说明图面要素的名称、质量与数量特征的文字或数字的统称。地图注记由字体、字号或字级、字隔及排列方向、位置、色彩5个因素构成。用不同字体和颜色区分不同事物;用注记的大小等级反映事物分级以及在图上的重要程度;用注记位置以及不同字隔和排列方向表现事物的位置、伸展方向和分布范围。注记字体要遵循明显性、差异性和习惯性这几个原则。地图注记可以分为名称注记和说明注记。

名称注记:指地理事物的名称。例如:山川、江、河、地区、国家、岛屿名称等,并且要求标准化书写。

说明注记:又分为文字注记和数字注记两种。用于补充说明制图对象的质量或者数量属性。如:地形高低、比例、路宽、水深、承压能量等。

等高面图

等高面指的是海拔高度相等的水平面。在同一海拔高度上,各地气压不相等。在地图上,按一定的规则将气压相等的点连接而成的线称为等压线。这种图就是等高面图。通常用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就是海拔高度为零的等高面图。

气压系统

在天气图上表现出来的高气压、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和鞍形区统称为气压系统。海平面等压线图由等压线来表示海平面上气压的分布。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值比四周气压低的区,称为低气压,简称低压。低压向外伸出的狭长区域,称为低压槽。由闭合等压线构成,中心气压值比四周气压高的区,称为高气压,简称高压。高压向外深处的狭长区域便是高压脊。由两个低压和两个高压相对组成的中间区域,称为鞍形气压场。不同的气压系统中天气状况是不同的,因此要作好天气预报,必须正确分析气压系统的发生、发展、移向和移速。

等压面图

等压面图是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由于同一高度各地气压不相等,等压面在空间不是平面,而是像地形图一样起伏不平的。采用绘制地形图的方法,用等高线将等压面投影到平面图上,便构成了等压面图。在等压面图上,由等高线的分布可反映等压面的起伏,表示气压的空间分布状况。等压面的高度不是几何高度,而是位势高度。气象上通常用的等压面图有850百帕、700百帕和500百帕等。不同高度的等压面图组合起来,可以反映大范围地区的高压、低压等天气系统的空间分布状况。

等高线

地面上高度相等的相邻各点之间连成的闭合曲线称为等高线。等高线和等压面图空间气压场的情况一般用等压面图表示。等高线表示地势的起伏,也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和图形来判断地貌的形态类型和斜坡的坡度陡缓。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和助曲线等。首曲线又叫基本等高线,用来显示地貌的基本形态;计曲线又叫加粗等高线,用来计数图上的等高线和判定高度;间曲线又叫半距等高线,用来显示首曲线不能显示的某段局部地貌;助曲线又叫辅助等高线,用来显示间曲线仍然不能显示的地貌。地形图上相邻两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等高距越小则图上等高线愈密,地貌显示就越详细、越精确;等高距越大则图上等高线就越稀,地貌显示就越粗略。

等深线

在江河、湖泊或海洋中,深度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接所成的封闭曲线叫做等深线。在同一条等深线上各点深度相等。在地形图上,等深线可表示海洋或湖泊的深度,海底或湖底地形的起伏。

各国确定深度基准面的方法不同,我国在1956年以前采用最低潮面作为深度基准面。1956年后采用弗拉基米尔理论最低潮面作为深度基准面。潮汐变化不大的江河和湖泊,一般采用设计水位作为深度基准面。水下等深线与陆上等高线正负方向相反,等深线越长表示水越深,即地势越低。在海底地势图上采用细实线加数字注记的方法表示等深线;在航海图上用断续的点线来表示等深线。

地形图

地形图指的是采取实地测量或者根据有关资料编绘,以表示地形为主。地形图的比例尺大于1∶100万的一种大中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地形图按照比例尺可以分为大比例尺地形图、中比例尺地形图和小比例尺地形图。地形图又称地形一览图,因为图上表示的地形、地物的质量特征和数量特征的概括程度都比较高。地形图的制图区域范围比较小,能比较详细而精确地表示一个地区的地形、土壤、植被和交通路线等。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地形图初步了解一个地区的地形、地物、自然地理等情况,甚至能初步分析判断某些地质情况,可以利用地形图制作地形剖面图,还可以用地形图选择工作路线,制订工作计划。所以地形图对野外地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地貌图

地貌图指的是反映一个地区地貌形态、成因或者有关地貌要素的专题地图。它表示的是岩石圈与水圈、大气圈之间起伏界面的陆地地貌和海底地貌分布状况及其发生与发展规律。另外地貌图还表现地形的成因与时代。地貌图有多种分类,一般按内容和用途可以分为普通地貌图、部门地貌图、实用地貌图等。按性质可以分为地貌类型图和地貌区划图。它图像清晰,层次丰富,图例简明。

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指的是用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表示地面上点的位置的球面坐标。我们经常将地球近似地看做一个球体,那么地理坐标系的基圈是地球赤道,它相当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轴。基圈是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相当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纵轴。而经纬网就是加在地球表面的地理坐标参照系格网,经度和纬度是从地球中心对地球表面给定点量测得到的角度,经度是东西方向,而纬度是南北方向,经线从地球南北极穿过,纬线便是平行于赤道的环线。例如:我国首都北京位于北纬40°和东经116°的交点附近,昆明位于北纬25°和东经103°的交点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