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灵鸡汤智慧全集
20090400000026

第26章 可以平凡,绝不平庸(3)

在养成了“每天多做一点”的好习惯之后,与周围那些尚未养成这种习惯的人相比,你已经具有很大优势。这种习惯使你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你的老板都会把最重要的工作交给你。

其实,不管在哪一家公司里,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主动工作,不挑剔,不找任何借口。对于那些“挑三拣四”“拈轻怕重”的员工,老板会毫不犹豫地将他们剔除在加薪、晋级之外。对于老板而言,只有那些能主动执行,把工作做得比预期还要好的人,才是他们要找的人,才是他们眼中优秀的员工。

身为员工,千万不要认为上司整天只是制订计划、管理日常事务而已。实际上,他们只要清醒着,头脑中就会思考着公司的下一步战略计划和行动方向。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所以不要吝惜自己的私人时间,踩着点上班或一到下班时间就率先冲出公司的员工是不会受到上司喜欢和重用的,即使你的付出得不到什么回报,也不要斤斤计较。除了自己分内的工作之外,尽量找机会为公司多做一些事情,让上司觉得你物超所值。比如,下班之后还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努力,为明天的工作做准备,尽力寻找机会增加自己的价值,尽量显示自己的重要性,使自己成为工作岗位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员工。

当你有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做一个追梦的人比精神空虚者要强得多。没有梦想的人生一定是灰暗的人生。

“梦”在大多数时候是指我们的理想,追求的目标,或是美好的期待。因此,做一个追梦的人比精神空虚者要强得多。没有梦想的人生一定是灰暗的人生。当然,有了理想就要行动,否则,就是空想、幻想。

事实上,过分沉湎于空想的人必定是一个有严重逃避倾向的人。具有这种思想的人,虽然有远大的理想,但由于行动上一再拖延,或者根本就不愿行动,因此,他只有在虚无中寻求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满足。

有一年的春天,一位从乡下来的小伙子登门拜访爱默生。小伙子自称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从七岁起就开始诗歌创作,但由于地处偏僻,一直得不到名师的指点,因仰慕爱默生的大名,所以赶了很远的路前来寻求文学上的指导。

这位青年人虽然出身穷苦,但谈吐优雅,气度不凡。爱默生对他非常欣赏。

临走时,青年人留下了薄薄的几页诗稿。

爱默生读了这几页诗稿后,认定这位乡下小伙子在文学上将会前途无量,便决定凭借自己在文学界的影响大力提携他。

爱默生将那些诗稿推荐给文学刊物发表,但反响不大。他希望这位青年诗人继续将自己的作品寄给他。于是,老少两位诗人开始了频繁的书信来往。

青年诗人的信一写就长达几页,他在信中大谈文学问题,激情洋溢,表明他的确是位天才诗人。爱默生对他的才华也大为赞赏,在与友人的交谈中经常提起这位诗人。于是,青年诗人很快就在文坛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

但是,这位青年诗人以后再也没有给爱默生寄诗稿来,信却越写越长,奇思异想层出不穷,言语中开始以著名诗人自居,语气越来越傲慢。

爱默生开始感到了不安。凭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发现这位年轻人身上出现了一种危险的倾向。

通信一直在继续。爱默生的态度逐渐变得冷淡,成了一个倾听者。

很快,秋天到了。

爱默生去信邀请这位青年诗人前来参加一个文学聚会。青年诗人如期而至。

爱默生问他:“后来为什么不给我寄稿子了?”

“我在写一部长篇史诗。”

“你的抒情诗写得很出色,为什么要中断呢?”

“要成为一个大诗人就必须写长篇史诗,写抒情诗歌是毫无意义的。”

“你认为你以前的那些作品都没有意义吗?”

“是的,我是个大诗人,我必须写大作品。”

“也许你是对的,你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我希望能尽早读到你的大作品。”

“谢谢,我已经完成了一部,很快就会公之于世。”

文学聚会上,这位被爱默生所欣赏的青年诗人大出风头。他逢人便谈他的伟大作品,表现得才华横溢,锋芒咄咄逼人。虽然谁也没有拜读过他的大作品,即使是他那几首由爱默生推荐发表的小诗也很少有人拜读过,但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这位年轻人必将有一番作为。否则,大作家爱默生能如此欣赏他吗?

转眼间,冬天到了。

青年人继续给爱默生写信,但从不提起他的大作品。

信越写越短,语气也越来越沮丧。直到有一天,青年终于在信中承认,长时间以来他什么都没写。以前所谓的大作品只是他计划中的事情,但从来就没有动手写过一个字。

青年人在信中写道:“很久以来我就渴望成为一个大作家,周围所有的人都认为我是个有才华有前途的人,我自己也这么认为,我曾经写过一些诗,并有幸获得了阁下您的赞赏,我深感荣幸。”

“使我深感苦恼的是,自此以后,我再也写不出任何东西了。不知为什么,每当面对稿纸时,我的脑中便一片空白。我认为自己是个大诗人,必须写出大作品;在想象中,我感觉自己和历史上的大诗人是并驾齐驱的,包括和尊贵的阁下您。”

“在现实中,我对自己深感鄙弃。因为我浪费了自己的才华,再也写不出作品了;而在想象中,我是个大诗人,我已经写出了传世之作,已经登上了诗歌的王位。”

“尊贵的阁下,请您原谅我这个狂妄无知的乡下小子……”

从此后,爱默生再也没有收到这位青年人的来信。

爱默生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年轻时,谁没有空想过?谁没有幻想过?想入非非是青春的标志。但是,我的青年朋友们,请记住,人总是要长大的,天地如此广阔,世界如此美好,等待你们的不仅仅是需要一对幻想的翅膀,更需要一双踏踏实实的脚!”

记住:有梦就要追,千万不要停下脚步!

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

成功等于目标,其他的一切都是这句话的注解。

一位成功学家在演讲中说过这样一句令人深思的话:“许多人爬到了梯子的顶端,却发现梯子架错了方向。”也就是说,许多人埋头苦干,却不知所为何来,到头来发现追求成功的阶梯搭错了边,却为时已晚。因此,无论做什么,在动手之前,一定要先选择好方向,并确定明确的目标,因为选择好了方向和目标,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

撒哈拉沙漠之中有一个小村庄叫比塞尔。

比塞尔村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儿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可是,在英国皇家学院院士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居住在这儿的人却从来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据说,比塞尔村的人不是不愿意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能走出大沙漠。

肯·莱文用手语同当地人交谈,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是相同的:从这儿无论朝哪个方向走,最后都会重新转回到这个地方来。

为了证实这种说法的真假,肯·莱文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一直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出了大沙漠。

“比塞尔人为什么就不能走出去呢?”肯·莱文感到非常纳闷。

最后,肯·莱文决定雇一个比塞尔人,由他带路,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出发前,他们事先准备好了足够饮用半个月的水,还牵上两匹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设备,只拄着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十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800英里的路程。在第11天的早晨,一块绿洲出现在他们的眼前,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

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沙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极星。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光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也就是说,他的终点其实就是起点。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央,方圆上千公里,如果没有指南针,要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肯·莱文离开比塞尔村时带了一个叫阿古特尔的青年。他告诉这个青年:“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最亮的星星走,就能走出沙漠。”

阿古特尔照着肯·莱文的说法去做了。三天之后,阿古特尔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指出:“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在生活中,一些人之所以没有获得成功,他们往往缺乏的不是能力,而是正确的指导方向和具体而明确的目标。

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分水岭是:成功者在做事时,始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清晰的方向,而失败者则终日忙忙碌碌却无所作为。正如美国潜能大师柏恩·崔希所言:“成功等于目标,其他的一切都是这句话的注解。”目标,对于成功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成功的定义就是达成预期的目标。有了目标,我们做事就有了热情,有了积极性,就会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换言之,目标为我们指明了做事的方向。

一般情况下,目标愈远大,愈能激起一个人的斗志。目标有大小之异。只有制定远大的目标,才会有崇高的意义,才能开发一个人潜在的能力。正如戴高乐将军所言:眼睛所看着的地方,就是你会达到的地方。惟有伟大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

在设定目标时,要选择那些有一定的难度,但对你又有足够的吸引力的目标,这样,你就会竭尽全力地去完成,当心动的目标与必然能够实现的信念合二为一时,成功就离我们不远了。

另外,目标要切合实际。切忌为不可能达到的目标而浪费精力。一个人要确立奋斗的目标,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切忌像那只驴子一样,追逐那个永远也得不到的花生酱,到头来却是两手空空。

如果目标不切实际,与自己的自身条件相去甚远,那就不可能达到。为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而花费精力,同浪费生命没有什么两样。

最后,目标要明确。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像大海上没有舵的船。要想让目标产生效果,“明确”二字是关键,合理的目标必须是明确而具体的。生活中有不少人,有些甚至是非常出色的人,就是由于确定的目标不明确、不具体而一事无成。

目标不明确,是模糊的,泛泛的,就像大海上没有舵的船,永远也无法到达目的地。目标不明确,行动起来也就有很大的盲目性,就有可能浪费时间和耽误前程。

与其抱怨命运不如抓住机会

对于不会利用机会的人,抱怨命运又有什么用呢?一个不受胎的蛋,是要被时间浪潮冲刷成废物的。

艾略特曾说:“对于不会利用机会的人,抱怨命运又有什么用呢?一个不受胎的蛋,是要被时间浪潮冲刷成废物的。”换句话说,只有利用好机会才能把命运掌握在手中。一味抱怨而不行动,就是错失做事的最好时机,就会让好运从自己眼前溜走。

有一天,一位猎人带着他的袋子、他的弹药、他的猎枪和他的猎狗出发了。虽然他的妻子一再劝他在出门之前把弹药装在枪筒里,但他还是扛着空枪就走了。

“废话!简直可笑到了极点,”猎人大声地嚷道,“难道以前我没有去过吗?哪一回出去我是空着手回来的?从家里达到打猎的地方,还得走上一个钟头呢,即使我要装100回子弹,也有的是时间。哼!你这爱啰嗦的女人。”

仿佛命运女神在嘲笑这位猎人的想法似的,当他还没有走过自家的土豆地,就发现一大群野鸭密密麻麻地浮在玉米地旁的河面上,这时猎人一枪就能打中六七只,毫无疑问,这已足够他吃上一个礼拜的——如果他出发时在枪筒内填装好了子弹的话!

现在,猎人匆匆忙忙地填装着子弹,可是野鸭群中发出一声尖锐地鸣叫,“轰”地一下全飞了起来,高高地在树林上方排成长长的一列,很快就飞得看不见了踪影。

猎人徒然穿过玉米地,来到一片树林里,四处搜索着。可是树林是个荒凉的地方,他连一只麻雀也没有发现。

真是糟糕透了!一桩不幸又惹起了另一桩不幸:霹雳一声,大雨倾盆而下。猎人浑身被雨浇了个透,样子非常狼狈。此时,猎人肚子饥肠咕噜,袋子里空空如也,只好拖着疲惫的脚步走回家去了。

然而,猎人埋怨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命运!

假如这位猎人出发前已在枪膛里填装好子弹,那么,他的收获将是可观的。但他却拖延着,以致“好命运”与他擦肩而过。生活中,大多数成功者都有这样的体会,机会不能靠等待,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去创造。“没有机会”只是那些失败者为自己找的理由。事实上,幸运女神经常光顾那些勇于创造机会的人。

很多时候,机会常常披着一件“困难”的外衣,你一定要撕破这件外衣,并抓住那些可以成为伟大的时刻,要知道机会不会天天光临你,即使来了,也会迅速从你眼前消失。因此,要迅速抓住,否则,你放弃的每一个机会,都会成为别人的财富。

做每一件事都要全力以赴

对工作全身投入,就是一种忘我的境界,而惟有进入这种境界,你才能比其他人收获得更多。

一位成功人士曾说过:“成功的过程有‘三入’:即下手处的切入,全身心地投入,一步一步地深入。如果每件事情都能切入、投入、深入,那么资质优秀者会做到更优秀,资质较差者也能做到优秀。”对工作全身投入,就是一种忘我的境界,而惟有进入这种境界,你才能比其他人收获得更多。

皮尔·卡丹的奋斗史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皮尔·卡丹从小就对服装感兴趣,即使是在最贫困的时候。念中学的时候,由于贫困和年迈多病,皮尔·卡丹的父母再也无法维持这个家庭了。皮尔·卡丹不得不从中学退学去做工,他的选择是去裁缝店当小学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