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灵的选择与放弃
20090200000016

第16章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2)

师傅说:“你们总是看到相异的地方,而没有看到相同的地方,形式上的差异,掩盖了质的相同。”

每个人看事物的角度不同,思想语言行为的方式自然就有所差异,不管意见和你是否接近,每个角度的意见都值得去采纳,多往积极的层面去思考问题,你会发现自己充满活泼朝气,学到的知识更多,重要的不是你站的角度,而是你思想的广度。

一样的人生,异样的心态,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心情就会截然不同。话说,有位老妈妈生养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一个卖伞的生意人,二女儿在染坊工作。这使这位母亲天天忧愁。天晴了,她担心大女儿的伞卖不出去;天阴了,她又忧伤二女儿染坊里的衣服晾不干。她这样晴天也忧愁阴天也忧愁,不多久就白了头。一天,一位远方亲友来看她,惊讶她的衰老,问其原由,不觉好笑,那亲友说:“阴天你大女儿的伞好卖,你高兴才是,晴天你二女儿染坊生意好也该高兴才是。这样你每天都有快乐的事,天天是好日,你干嘛不捡高兴专拾忧愁呢?”老妈妈换个角度想:“言之有理!”从此,她笑口常开,幸福每一天。

人要能跳出来看自己,以乐观、豁达、体谅的心态来观照自己,认识自己;不苛求自己,更重要的是超越自己,突破自己,因为好好生活才有希望。跳出来换个角度看自己,自己就会在过日子中获得快乐,心灵就会豁亮,没有困境烦恼。

人的一生,总免不了磕磕碰碰,遇到不快而生气,或遇到天灾人祸而痛不欲生等等。每当这个时候,我们是怎样去处理的呢?记得有位哲人曾说:“我们的痛苦不是问题的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而产生的。”这话很有哲理,它引导我们要会解脱。

在夏天的傍晚,有一美丽的少妇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白胡子艄公救起。艄公问:“你年轻轻,为何寻短见?”“我结婚才两年,丈夫就遗弃了我,接着孩子又病死了。您说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艄公听了沉吟有顷。说:“两年前,你是怎样过日子的?”少妇说:“那时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呀……”“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没有”“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两年前去。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请上岸去吧……”

话音刚落,少妇恍如作了一个梦,她揉了揉眼睛,想了想,便离岸走了。从此,她没有再寻短见。少妇回心转意。是因为她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从而看到一种生的曙光。感受到自由自在的力度。在很多时候,我们所有的苦难与烦恼都是自己依靠过去生活中所得到的经验做出的错误判断,这时,我们不妨跳出来,换个角度看自己,你就不会为战场失败、商场失手、情场失意而颓唐;也不会为名利加身、赞誉四起而得意忘形。换个角度看待自己,是一种突破、一种解脱、一种超越、一种高层次的淡泊宁静,从而获得自由自在的乐趣。转一个角度看世界,世界无限宽大;换一种立场待人事,人事无不轻安。

一种思想历久不衰并不是好事,因为思想本身最终总是要变得陈腐的。著名诗人爱默生说了一句哲理性的名言:“一个人的样子就是他整天所想的那个样子,他不可能是别种样子!”一个人思想决定了他的长相,决定了他的一切。只要我们知道他在想什么,就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令你生气的人已经走的老远了,你还为他生气,何必呢?哲人康德说:“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跳出来看自己,你不妨换个角度觉照自己,你就会认识到生活的苦、累或开心、舒坦,取决于人的一种心境,牵涉到人对生活的态度,对事物感受。跳出来换个角度看自己,你就会从容坦然地面对生活,再也不会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了。当痛苦向你袭来的时候,不妨跳出来,换个角度看自己,勇敢地面对这多舛的人生,在忧伤的瘠土上寻找痛苦的成因,教训及战胜痛苦的方法,让灵魂在布满荆棘的心灵上作出勇敢的抉择,去寻找人生的成熟。

我们的生存方式,完全决定于我们的思想。如果我们想的都是伤感的事情,我们就会悲伤;如果我们想到一些可怕的情况,我们就会害怕;如果我们想到的都是失败,我们就会失败;如果我们沉浸在自怜里,大家都会有意躲开我们……为了改变我们的生存方式,增加我们的生存资本,我们就要突破思维,换一种思考方式,去创造,去变革。

遭遇挫折时,要怪自己没有选择好

遇到挫折,无论怎样怪别人,最终都是徒劳无益的。其实我们更应该怪自己没有选择好,因为选择是自己做的,任何结果都是因选择而产生的,所以当遭遇挫折时,只怪自己,是最明智、正确的生活态度。

小时候,每当我们不小心摔倒后,第一个念头就是找找看是什么东西绊了脚,我们总是怪别人乱放东西,实在找不到什么还可以怪路不平。尽管那样做对于疼痛的减轻并没有直接效果,但能找到一个可以责怪的对象多少算是一种安慰,可以证明自己没有责任。

长大后每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也总是不自觉找出许多客观原因来开脱自己,实在找不到原因时就说自己的命不好。我们并不认为这样开脱自己其实是一种绝对的幼稚,因为我们总在想方设法地一次又一次欺骗自己。

怨天尤人其实是一种懦弱,更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还掩盖了自己不能面对的现实,也为将来留下了可能重蹈覆辙的隐患;而不客观地责怪他人还会衍生出新的矛盾。其实就算别人真有可以谴责之处,过分地责怪也是于事无补的,生气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从自身检讨才是一条惟一可行的道路,因此,当你遇到挫折时,切勿浪费时间去计算你遭受了多少损失;相反地,你应该算算你从挫折当中,可以得到多少收获和资产。你将会发现你所得到的,会比你所失去的要多得多。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者并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幸运儿,必然要经历各种痛苦和挑战,而战胜一切困难的人首先必须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前提就是反省自身,只怪自己。

只怪自己是一种解脱。因为我们不肯认错无非是顾及自己的面子,不肯承认自己的失败,事实上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常胜将军,善于总结自己的人就会把失败的教训变成自己的财富。而习惯于责怪他人的人迟早招致怨恨,一个勇于律己的人无疑是高尚的,他会因此有包容整个世界的力量,让所有人钦佩其不凡的风度并乐于交往。

一位朋友谈到了他的遭遇。

约在十多年前,他因为信任,借给朋友1800万元周转。这位多年深交的好友是生意人,事业做得很大,住豪宅,出入有名车。只是两个月后,这位“好朋友”从人间消失了,完全找不到讯息,听说为了躲债跑到美国去了。而那1800万瞬时成了收不回的死债。更让人感慨的是在这个庞大数字里,其中有800万是这位朋友拉下脸向亲朋好友借来的。

事情发生之后,朋友变得很消沉,觉得人生没有希望了。他开始封闭自己,不与人交往,心中充满了怨与恨。直到他听了一场演讲,这场演讲中的一个故事彻底改变了他的观念及接下来的人生际遇。

故事的内容是有一个人要开车回家,车子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紧跟在一部货车的后头。货车上堆满了重物,不幸,车顶上固定货物的绳子并没有绑牢,东西瞬时落了下来,就在那紧张的分秒间发生了车祸。

这个人双脚因此断掉,人生的后半辈子将在轮椅上度过,他充满了怨恨。后来这个人的老师来看他,希望他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于是问了他几个问题。

老师说:“是谁选择开车上路的?”

“是我。”

“是谁选择在这个时间回家?”

“是我。”

“回家的路有那么多条,是谁选择走这条路?”

“是我。”

“高速公路上的车子这么多,是谁选择开在这部车的后面?”

年轻人低着头,若有所思地回答说:“还是我。”

老师继续说道:“东西没有绑好,可能会落下来,这是已存在的事实,无论如何砸下来的结果是一定会发生的。如果没有砸到你,也可能会砸到别人。但此刻的结果是谁让它发生的呢?如果不是你选择在这个时间上路,不是你选择走这条路,不是你选择跟在这部车的后面,甚至没有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那么即使东西掉下来,也没有人会受伤,不是吗?所以,你认为你究竟该不该负责任呢?”

故事中的这些对话像是禅宗的“棒喝”一样,深深地敲击着朋友过去这段灰暗的时光。是的!是他自己决定要借这1800万元,而不是180万元或18万元。

好友想通了,决定扛起一切责任。而就在那一刻,所有的怨恨都不见了。他理了头发,买了一套新西装,重新开始为事业打拼。朋友比以前更努力也更谨慎了。后来不仅在短时间内偿还了债务,并且重新为自己的工作找到定位,现在他已是一家知名的建设公司的董事长。

人生的路上,既有凄凉的大漠,也有艰险的峡谷;既有宽阔平坦的大路,也有弯曲狭窄的小道。没有人一生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遭逢一些艰难险阻,会“被挫折上一堂课”。挫折通常会使我们不再看,也不再听。你可以选择怪罪别人、诅咒老天爷不公平,但这些都不能改变事实。

挫折是一堂有意义的课,我们应该学习去了解发自内心深处的轻声细语,并分析出导致我们遭到挫折甚至失败的原因。而若能从这些挫败中吸取教训,为自己负起责任来,那么这堂“课”不管代价是多少,都是值得的。

爱默生对此的看法是:“发烧、肢体残障、冷酷无情的失望、失去财富和失去朋友,都像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但是平静的岁月,却展现出潜藏在所有事实之下的治疗力量。朋友、配偶、兄弟亡故,所带来的似乎是痛苦,哪些痛苦将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因为它会操纵着你生活方式的重大改变,总结幼稚和不成熟,打破一成不变的工作、家族或生活形态,并允许建立对人格成长有所助益的新事物。”

时间对于保存这颗隐藏在挫折当中的等值利益的种子,是非常冷酷无情的,找寻隐藏在新挫折中的那颗种子的最佳时机,就是现在。有的时候,我们会因为挫折感过于强烈,而无法马上着手去找这颗种子。但是,现在你已有了更高的智慧和更多的经验,足以使你轻易地从任何挫折中,学习它能教给你的东西,看到太阳的光辉,看到人生的美好。

人生就象是一杯水一样,表面无色无味,但是如果你慢慢品尝,加入你的调剂,结果又是不一样的味道。我们活着是为了追求,我们追求是为了满足自己,我们不是为了悔恨而生存的,所以当遭遇挫折时,我们要怪自己没有选择好,然后起航心中那艘大船,乐观地对待奋进的征帆,让信念导航,让理想直达彼岸。

有了梦想就要及时行动

你也许经常说类似这样的话:“我要等等看,情况会好转的。”这种话表明,你已经陷入了一种生活的惰性中。对于有些人来讲,这似乎已经成为他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他们总是明日复明日,因而也就总是碌碌无为。

“没有任何时刻像现在这样重要,”爱尔兰女作家玛丽·埃及奇沃斯说:“不仅如此,没有现在这一刻,任何时间都不会存在。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或能量不是在现在这一刻发挥着作用。如果一个人没有趁着热情高昂的时候采取果断的行动,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实现这些愿望的可能了。所有的希望都会消磨,都会淹没在日常生活的琐碎忙碌中,或者会在懒散消沉中流逝。”

五官科病房里住进来两位病人,都是鼻子不舒服。在等待化验结果期间,甲说,如果是癌,立即去旅行,首先去拉萨。乙也同样表示。

结果出来了。甲得了鼻癌,乙长的是鼻息肉。

甲列了一上午人生的计划表离开了医院,乙住了下来。甲的计划表是:去一趟拉萨和敦煌;从攀枝花坐船一直到长江口;到海南的三亚以椰子树为背景拍一张照片;在哈尔滨过一个冬天;从大连坐船到广西的北海;登上天安门;读完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力争听一次瞎子阿炳原版的《二泉映月》;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要写一本书……凡此种种,共27条。他在这生命的清单后面这样写道:我的一生有很多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现在上帝给我的时间不多了,为了不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我打算用生命的最后几年去实现还剩下的这27个梦。

当年,甲就辞掉了公司的职务,去了拉萨和敦煌。第二年,又以惊人的毅力和韧性通过了成人考试,成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学生。这期间,他登上了天安,去了内蒙古大草原,还在一户牧民家里住了一个星期。现在,这位朋友正在实现他出一本书的夙愿。

有一天,乙在报上看到甲写的一篇散文,打电话去问甲的病,甲说:“我真的无法想象,要不是这场病,我的生命该是多么的糟糕。是它提醒了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实现自己想去实现的梦想,现在我才体味到什么是真正的生命和人生。你生活得也挺好吧!”乙没有回答。因为在医院时说的一切,早已因患的不是癌症而放到脑后去了。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患有一种癌症,那就是不可抗拒的死亡。我们之所以没有像那患鼻癌的人一样,列出一张生命的清单,抛开一切多余的东西,去实现梦想,也许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还会活得更久。也许正是这一点差别,使我们的生命有了质的不同:有些人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有些人把梦想带进了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