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商道胡雪岩
20088600000031

第31章 商场如战场,行销艺术就是战术(3)

而药,向来是治病保命的物品,涉及到的是人的健康问题,好的质量自然就容易使病人脱离病魔的折磨,不仅快速恢复健康,还不容易给病人带来其他的伤害。因此,这类型的产品在同类商品中,拥有好的质量肯定容易取胜,并且好的质量对于市场的冲击力是非常强的。病人或医师在使用这些药品一次、两次,多次之后,渐渐可以区分出药品质量的好坏,这无形中已经用自己的产品给自己做出了广告。好质量产品的广告效应自然好,不仅名声打响,产品也为人所接受,顾客就更是络绎不绝了。

胡雪岩曾经在医药业发达的杭州生活多年,自然或多或少地受到中医文化的影响。他明白“济世救人”的重要性,也明白药效对于减轻病人痛苦的巨大作用,所以他总是尽自己所能选择好药材,严格要求工人进行合理配方、制作,从而以生产出好疗效的药品为目标。那个时候,刚好赶上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全国范围都在进行着农民起义、中外交战。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战争每次一打完,往往尸体堆积如山,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各地瘟疫不断流行,老百姓为此吃尽了苦头。

胡雪岩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上面说过他是一个心地善良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既然有社会责任感,他就打定了救死扶伤的主意,自然就会加倍地提升自己药店产品的质量。早在清军镇压太平军和出关西征的时候,他就已经邀请江浙名医一起研制出了诸如“诸葛行军散”、“胡氏辟瘟丹”、“八宝红灵丹”等具有奇效的药品,送到左宗棠、曾国藩的军营,以及陕甘豫晋各省藩署来帮忙减轻军士的伤痛,缓解打仗的后顾之忧。

后来的胡雪岩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想到了开药店这样帮助百姓更直接一些,于是就开起了药店。当时在乱世中,开药店对于胡雪岩来讲只是为了做一项善举,他并不想以此赚钱。况且,乱世之中,常有瘟疫流行,加上兵匪交按,百姓已经流离失所,还要饱受因水土不服导致的病患,这样的惨景在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民族危机感的商人眼里是一幕幕悲剧。他悲痛伤心还来不及,怎么还会想着在那些已经吃不饱、喝不足的百姓身上赚钱,所以这时候开药店必定赔本。

胡雪岩本是一个有商业头脑的人,这个时候开药店赔本的道理他肯定懂,但他同时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善人,是一个为大局着想、分得清轻重的人。念及天下黎民百姓的艰辛,他的宗旨就是:纵然做赔本买卖,也要帮助百姓们脱离苦海。于是,他下令阜康在各地的钱庄,另设医铺,就算是有钱的人家也少收费,对于没钱的人家更是直接白看病、白送药。

另外,胡雪岩看到战火导致官兵伤残严重,还与湘军、绿营军达成协议:军队只需出本钱,不需出力,胡雪岩派人去购买原材料,再召集名医,配制成各种金疮药送到营中。胡雪岩这种有民族精神的商人真是世间少见,以至于连曾国藩知道他的作为后,都大为感叹:“胡氏为国之忠,不下于我。”由此可见,胡雪岩药店的药品质量绝对是靠得住的。优质的产品加上他优质的服务,胡庆余堂不出名都难,不成功都难。

这就像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全国上下一片哀痛,人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些有善心的商人更是既出钱又出力,不仅筹集善款帮助赈灾,还派出人力、物力来参与救援。当然,他们的这种善举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他们的这种行为是一种为社会、为人民负责的表现,因而灾情过去之后,大凡那些在赈灾中有重大贡献的公司企业,都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人们争相购买它们的产品。因为在一般人看来,国难的时候能挺身而出的公司企业,就如同国家、民族危急时候能挺身而出、站出来的大丈夫一样让人值得信赖。既然是值得信赖的公司企业,那么它们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必定也融入了它们的企业文化、公司价值观,那产品或者服务也一定具有良好的质量,从而能在市场上起到爆炸性的效果。

在现代社会,人们在上当受骗一次两次之后,已经不再那么容易上当受骗。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那些雪亮的眼睛面前,任何的掺假,任何的做作,任何的不真实都会被人们揪出他的狐狸尾巴,还原他的真面目。就算刚开始一次两次他会获得成功,谋取了暴利。但是长远来看,他们在商场中的存在注定了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悲哀命运。而那些暂时赚取的“暴利”,总会在以后的“不诚信”中挥霍一空,并换来覆灭的后果。

如果用药作比方,那么质量好、能解除病人伤痛的药就是好产品,就能在市场上激起很大的浪花。当不诚实的人卖药,一定会用料不实,分量不足,从道德上来讲,当病人服用之后不仅不能治病,相反还有可能会加重病情;从经济方面来讲,刚开始此类公司的运营就出现了方向性错误,那以后它在商场中只能是举步维艰,只能一步步地将自己逼上绝路。

所以,胡雪岩才会说:“‘说真方,卖假药’最要不得。”他才会要求胡庆余堂卖出的药,必须是真方真料且精心修合,必须是经过严格的用量称重,必须是经过了严格的配药顺序。在购买药材的时候,他规定当归、黄芪、党参这些药材必须来自甘肃、陕西;而察香、贝母、川芍之类必须来自云南、贵州、四川,对于虎骨、人参这些贵重药材,则必须到关外去购买。即使是诸如陈皮、冰糖之类最常见的材料,他要求它们必须是分别采自广东、福建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胡雪岩做事的严谨,也可看出他为何能在商海中即使处于浪尖之上也依然风云驰骋。因为,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群体,对于那些有利于自己的人、事、事物都是存有绝对的容纳心的。在人们这种“趋利避害”的心理下,要想在商场中纵横驰骋,运筹帷幄,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不断修炼自己的产品,在自身质量上下苦功夫。

服务是易被人忽视却可扭转乾坤的细节

冷语伤客六月寒,微笑迎宾数九暖。如果对顾客不理不睬,甚至恶声恶气,商品再好,门面再漂亮,也会使人望而却步。

做生意、经营公司都是人主动的行为,这当中自然而然就会涉及到服务的问题。传统中,人们就有关于“顾客就是上帝”的说法,既然顾客是上帝,那就意味着商家必须要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而这一点,向来被很多商家忽视掉。

“细节决定成败”,在这个发展日益快速的时代,更多的人已经将这种观念植根于脑海,并将它融会贯通到商业领域。纵观现今商场,有很多很成功、很卓越的公司,它们之所以能从众多的优秀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某个行业的龙头老大,就在于它们比别人更注重小问题,也就是所谓的“赢在了细节”。

商界有这样一个故事:日本东京有一家外贸公司,它与英国一家公司有着贸易往来,只是贸易额不是很大。巧的是,英国公司的经理经常因为业务的需要而乘坐从东京到神户的火车。长时间之后这位经理发现了一个规律:自己每次从东京去神户的时候,座位总是被安排在了右窗口,而返回东京的时候座位却总在左边窗口。这位经理有些不解,就前去询问帮忙购票的日本公司的那位购票小姐,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缘故,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小姐微笑着答道:“您乘车去神户的时候,富士山在您的右边,所以给您买了右边的座位;而当您返回东京时,富士山在您的左边,所以给您买了左边的座位。因为外国人大都喜欢富士山的美丽景色,所以我特意为您安排了不同的座位。”这位英国经理听后十分感动,觉得这家公司很细心,他立即把这家日本公司的贸易额从50万英镑提高到200万英镑。

既然细节决定成败。那么什么是细节呢?对于企业来讲,细节就是公司的根本素质,企业文化公司价值观等。正如俗话所说:

“播种经历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公司只有在有了良好的人文素质、优秀的企业文化、良好的公司价值观的基础上,才能将一切事情做得有条不紊,任何细小问题都摆上日程,从而才能增强和同行业其他公司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