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商道胡雪岩
20088600000010

第10章 从商如从政,需要熟谙处世之道(2)

这句话粗看起来是一些物质不富足的人的自我蒙蔽之语,实质上有很深刻的道理。人活着,作为一个群体活着,目的就不仅仅是吃、喝、玩、乐,否则为什么要称人为“高等动物”?既然不是为了简单的生存目的而活,那侧面已经证明了属于精神层面的“义”要高于物质层面的“利”。

胡雪岩是做人、做事、做生意方面的精英,对于这个道理,他非常明白,而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比谁都要明白。他甚至还看到了强大的“义”所带来的巨大的“利”。

当初,为了买米的事情,胡雪岩拜访漕帮,受到魏老夫人接待并尊称为“爷叔”。“爷叔”是漕帮中人对帮外至交的敬称,因此漕帮上下对胡雪岩都非常尊敬。到了晚上,胡雪岩将魏老夫人儿子魏老五请到自己的住处,商谈买米一事。只见魏老五面露犹豫之色,原来白天的时候他这个孝子是迫于母亲的面子不好讲,才口头上答应了,其实心里面却是十二分的不愿意。见此情景,向来仗义不愿强人所难的胡雪岩并没有买了米就走。他诚恳地问对方是不是有什么难处,并请魏老五直说,否则他就不买这批米了。照理说胡雪岩是商人,只要达到了买米的目的就行,干嘛管那么多的闲事。但厉害人物和普通商人的区别就在这里,胡雪岩在做生意上和做人一样,都重视的是个“义”字。在他看来,“义”是比“利”还要重要的东西。

魏老五是江湖中人,自然也不是忸捏之辈。他看见胡雪岩都如此直爽,也就没有什么顾虑,于是就把自己心中的隐忧全盘说出。原来自从政府决定官粮改为海运之后,漕帮处境就一直很艰难,而目前又正是缺银少钱的时候,所以他们急需将这十几万石粮食变现。但是如今却碍于面子要将十几万石米粮垫付给海运局,这里面虽说有些差额可赚,但将来收回的仍旧是米,没有周转的闲钱。这让漕帮头目魏老五很为难。

胡雪岩是个真心实意的人,对于别人的困难他并不只是听听就算了。所以了解到漕帮的这一情况后,他马上找到钱庄的张胖子商量。看钱庄能不能帮忙救下急,不要等到一退米就收回银两,而是等漕帮把退还的米卖掉后再收回现在支付的银两。依张胖子对胡雪岩的信任和言听计从,这事当然很容易就谈妥了。

魏老五的难处解决了,他自然非常高兴,同时也极为欣赏胡雪岩的义气,觉得他不像其他商人那样势利,而对他当然是刮目相看。因此,胡雪岩这一次不仅买到了米,还买到了与魏老五的“情”。魏老五是个江湖人,我们都知道,跑江湖的人最重情重义。

自此以后,魏老五便对胡雪岩可谓是“惟命是从”,只要是胡雪岩的货,漕帮绝对是优先运输。所以胡雪岩的货运向来是畅通无阻、往来迅速。不仅如此,江湖朋友广,信息灵的魏老五还把他在漕帮了解到的商业信息,及时向胡雪岩报告,使得胡雪岩在第一时间知道了很多商业情报,在商业活动中抢占了先机。这对胡雪岩无疑是很大的帮助。

胡雪岩和魏老五成为朋友,一开始固然有利用他的成分在内,但当他豪爽重义的性格遇到同样讲江湖道义的魏老五时,便认为他是个可交的人,就立即改变了原来得蚶想法,设身处地来替魏老五着想,终于赢得了魏老五的尊敬,二人也由此成为了至交。

商人重利的本性决定了很多商人在交友的过程中,很难做到胡雪岩这样的“重情重义”。在他们眼中,似乎“利”是所有一切的驱动力,也是一切的目的。但事实告诉我们,讲利很多时候没有讲义气来得实惠。就像胡雪岩,如果当初他只是图一时的痛快,买到米就此罢手,那么就不会和讲道义的魏老五成为朋友。

也就不会得到运输方面的安全与便利,更不会得到对商业领域来讲十分宝贵的信息资源。

商道上朋友多了路好走

做生意第一要齐心,第二要人缘。

自古民间就流行一种说法“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如水,至真至纯,总是能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你帮助、关怀和鼓励。

当然,这说的是好朋友的类型。如果是一般的朋友,他至少在你行进的过程中,会在边上顺手帮你除掉一些障碍,而不至于像敌人那样给你设置障碍。

聪明的人向来在自己的人生中结交很多的朋友,减少树立敌人的数目。因为他们了解“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敌人少堵墙”这个道理。在今天的社会中,这种做法早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

商场上,更是不例外。

胡雪岩这个在商场上相当圆滑的人,当然更是懂这个道理。

不仅懂,他还将它们娴熟地运用。从而获得了生意场上一次又一次的逢凶化吉,一次又一次的获利颇丰。

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开业,跟他原来的东家信和钱庄当然就成了同行。信和钱庄了解胡雪岩的能力,因此十分担心,害怕胡雪岩会跟他们抢生意。因此可想而知,当阜康钱庄鞭炮齐鸣地剪彩时,来道喜的信和钱庄掌柜和总管心里是什么滋味。况且信和钱庄的张胖子还曾经因为“胡雪岩拿了五百两银子资助王有龄捐官”而炒了胡雪岩鱿鱼。

然而,胡雪岩并不是个普通掌柜,他除了生意做得好,脑子灵光外,还有很大的肚量。当然这从他当初阻止王有龄大张旗鼓去信和帮他讨回名声就可以看出。当时,原本会撕破脸的张胖子对于胡雪岩已经改变了看法,就算心里没有将他转化为朋友,也已经消除了敌人的嫌疑。所以,这次阜康开业胡雪岩的表现,更进一步拉近了和信和总管张胖子的距离,两人逐渐走向了朋友之路。

阜康开业时,胡雪岩并没有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人家“道喜”时略带狡猾地回“同喜”。相反,他是个耿直的人,真心想与信和成为朋友。当他听说也意识到了信和的担心后,立刻发表声明:

阜康钱庄决不会抢信和钱庄的生意。他还说阜康钱庄开辟的是新领域,所以凡是浙江海运局的钱款,仍旧按照原来的规矩由信和钱庄经营。这样一来,不仅打消了信和钱庄的顾虑,还让信和总管张胖子十分高兴,认为自己不是多了一个竞争对手,而是多了一个大肚量的合作伙伴。于是,张胖子也马上表态,愿意跟阜康钱庄合作,并真心实意地支援阜康。这在胡雪岩以后的商业生涯中也可看出,信和钱庄确实真诚地给了他很多帮助。

都说同行是冤家。性质相同的商家,必然会存在诸如抢市场、争利益等状况,更有甚者甚至会大打出手。在现实生活中,同行之间为了争夺更大的利益相互猜疑、彼此倾轧的事情,我们也已经见怪不怪了。所以一般人眼里,只要有了利益的纠葛,同行之间的竞争就在所难免,更别说什么成为合作伙伴和朋友了。

但胡雪岩偏偏向着创新的思维走。他觉得生活中的“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敌人少堵墙”完全可以应用到商业领域。因为在商业中的这种纷争,结果也许是双方力量相当,难分胜负但损失财力;也许是其中一方一败涂地,无回天之力;也许两败俱伤,让别的“渔翁”得利。总之有争斗就一定存在着损失。但如果换个思路,将敌人转化为朋友,情况就完全相反。

从中,我们可以悟到一些商业技巧:同行业之间的关系除了竞争之外,还有合作、和睦相处。所谓“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就是很实在的警示语。在商场中,不同公司、不同组织集团之间肯定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如果一味地采取敌对的方式,除了赔了夫人又折兵似乎没有第二个结局。就算在竞争、敌对、打斗中,一方胜出,但两个公司已经伤了最初的和气,说不定这些怨气还会蔓延到生活中去,造成恶性循环。

而如果选择合作这种方式就不一样,就像集团公司,在对待同一个疑难问题的时候,困难被分摊到了多个组织头上,那么每个组织承担的问题已经明显减弱,这对公司造成的压力和伤害也会大大降低。

商场也讲仁义道德,五纲六常

广泛地施恩于人会使自己的事业兴旺发达,而与人积怨则导致灭亡。

这就说明了商人做事一定要能把握住那个度,让事情永远处于不绊自己脚的范围内。为了把握日常生活的规律性,哲学家们发明了一个词“度”来评估。“过犹不及”因此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一切行事做人的标准。

俗语常说“是药三分毒”,因此中医在给病人开药的时候把握的就是一个度。既不至于毒死病人,又能驱除病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每个人都应该有适当的亲疏远近之分,既能保证个人空间不被完全剥夺侵占,又可与亲近的人保持亲密。做事更是这样。如果没有度量的把握,有可能好事成了坏事,坏事成了大坏事。所以,人们常说“做事有度是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