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随时都可以开始
20088400000024

第24章 给昨天划一个句号(2)

浮萍选择了忘记的人生,巨岩选择了铭记的人生,那么,一向自诩万物之主的人类,面对这两种不同的生存态度,又当作何选择?

当然,聪明的人类注定了他们拥有智慧的人生:忘记一切毋须铭记的,以求难得的轻松自由;铭记一切不可忘记的,以获取同样难得的饱满与充实。

有篇《故事新编》写了这样一则故事:

上帝耶和华曾下派了两个人到人间,以了解人间的生活境况。两人中一人叫做“忘记”,另一人叫做“铭记”。“忘记”是一个快活的小伙子,他对人间的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整天高兴不已。“铭记”则是一名中年汉子,他到人间之后,将所经之事一一铭记在心。

当二人被重新召回之时,上帝询问此行人间的感受。“忘记”一脸快乐地抢先说道:“人间实在是太有趣了!”问及趣在何处,“忘记”一脸迷茫,不知所措。问到“铭记”,他说:“做人太累!”也难怪,“铭记”在人间从头至尾都在铭记,以至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岂能不累?

上帝听了二人之言,哈哈一笑,转而神色凝重地说:“唉,万事万物切不可走极端。人生处世,忘记是宝,铭记是福,做人一味忘记,他的人生固然轻松,但空虚乏味,无真正快乐而言;然而一味铭记,又必然为思想压力所累,亦无快乐可言。所以,真正快乐的人生应是忘记与铭记并重的人生哪!”

上帝之言,声声在理,句句良言啊!是啊!忘记与铭记是一对亲密的孪生兄弟,二者不可偏取其一,否则必遭极端之苦,必受偏废之累。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所以,做人应该忘记与铭记二者并重,如此方可得到这样的人生:轻松而自由,饱满而充实,快乐而智慧。

忘记不是不思进取,忘记不是逃避责任。真正的忘记是一种能忍能让的博大胸怀,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超然脱俗。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如果没有“忘记”这个过滤器,我们便很容易在可“忘”而不可即的深深叹息中消沉下去。

学会忘记忧愁和烦恼,而铭记那些积淀在我们心中永不泯灭的火种,让它在人生的信念里燃烧、图腾,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才是支撑我们成功的基石。

把身后的门关上——忘记错误往前走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朋友听后,陷入了沉思中。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踏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

“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多么经典的一句话!从昨天的风雨里走过来,身上难免沾染一些尘土和晦气,心中多少留下一些酸楚的记忆,这是不能完全抹掉的。我们需要总结昨天的失误,但我们不能对过去的失误和不愉快耿耿于怀,伤感也罢,悔恨也罢,都不能改变过去,不能使你更聪明、更完美。如果总是背着沉重的怀旧包袱,为逝去的流年感伤不已,那只会白白耗费眼前的大好时光,也就等于放弃了现在和未来。追悔过去,只能失掉现在;失掉现在,哪有未来!正如俗话所说:“为误了头一班火车而懊悔不已的人,肯定还会错过下一班。”

要想成为一个快乐成功的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记得“随手关上身后的门”,学会将过去的错误、失误通通忘记,一直往前走。

有种幸福叫忘记

关于爱情,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当人离开这个世界,走向阴间的时候,必须经过一个叫奈何桥的地方。奈何桥边住着一个叫孟婆的人。人死后都要先到她这里喝上一碗孟婆汤,然后才能进入阴间,而这种汤在喝下之后会忘却一切。忘记一切忧愁,忘记一切憎恨,忘记一切不愉快的东西。忘记了忧愁,也就没有了忧愁,可以舒展紧皱的眉、担忧的脸。

平日里所有的不公平、所有的不快乐都随忘记而远去,人就会变得明朗了,好像被乌云掩盖的天突然湛蓝了起来。忘记了憎恨,也就远离了憎恨。当心灵不因为憎恨而蒙蔽,当所有的一切变成过眼云烟,人就会整个地轻松起来,宽恕了别人也解救了自己。忘记了情忘记了爱,也就忘记了一切不愿意记忆的东西。

学会忘却,也就学会了宽恕自己,解救自己。人生短短几十年,何苦撑得那么疲累,何不学会忘却?一味地追求完美,而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完美的东西,完美了反而是一种缺陷,有缺陷的东西才真正的完美。人生更是如此,没有遗憾人生的人并不快乐。所以追求完美,其实就是追求一种完美的心态。

记忆盛不下太多的往事,一路走来,我们注定要忘记许多人与事,学会忘记是“去粗取精”,只有忘记那些应该忘记的,需要牢记的才会在心底永存。

学会忘记是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忘记朋友有意或无意的伤害,才能建立至真至纯的友谊;忘记恋人分手时的绝情,才能怀念有过的那些美丽缤纷的日子;忘记给予,才能不再希求知恩必报……

学会忘记不是把曾经的一切统统埋葬在走过的山岗、淌过的溪流,而是一种审时度势的选择,是牢记困惑时那一句真诚的鼓励,落难时那一双或纤细或粗糙的手,低迷时那凝视的关怀。生命是一棵树,忘记犹如树上那些多余的枝杈,需要我们随时修剪,随时自省,生命之树才会更加茂盛。

当人的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会去经历轮回;当将要再世为人经过奈何桥的时候,会喝下一种叫孟婆汤的东西,会忘记前世的记忆,来生也就变得快乐起来。难道非要到那个时候才能真的忘却?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一直都在苦苦寻觅着,寻找着,幸福其实就在那一回眸间,幸福其实就在那忘却里。有一种感情叫爱;有一种感情叫憎恨:有一种感情叫欢喜;亦有一种感情叫痛苦。忘却掉一切刻骨铭心的伤痛,忘却掉一切痛彻心扉的感情,那将是一种最大的幸福。

人生从底层开始

芸芸众生,大都生活在社会这座金字塔的底层,而如果认为他们由此便永无翻身之日,是非常武断且错误的。如果处于底层的人自己也这么认为,则是非常可悲可叹的。《孟子·告天下》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活在底层的人,正如同天将降大任于斯,只要努力,机会的大门总会向他敞开的。

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国务卿鲍威尔,因为他是一个牙买加黑人之故,他的第一个工作是在一个大公司做清洁工。但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清洁工,他没有满足于将地板拖干净,他做事非常认真,总爱琢磨。生活中总蕴含着有许多知识,在做清洁中,鲍威尔很快摸索出了一种拖地板的姿势,既拖得干净,又十分省力。这件事被老板看到了,老板认为他是个人才,便破格提拔了他。这样,鲍威尔从一个清洁工开始,最后一直做到了今天美国的最高军职。

说说国内的吧。据资料显示,联想集团的副总裁郭为最初进联想集团时,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给领导开车门、拎皮箱。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且获得MBA学位的人中骄子,居然肯委身于为人开车门的工作;当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当初开车门、拎皮箱的年轻人会从公关部总经理,最后一步步爬到联想副总裁的位置上。

现在有很多人,抱怨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不理想,其实并非他们没有能力,而是他们缺乏一种从底层做起的踏实精神。事实上,从鲍威尔的发迹、郭为的成功经验不难看出,一个人只要有从底层开始奋斗的勇气和决心,只要不断地进取,一定会有所作为。

人生应该从底层开始,如果你正处于社会的底层,你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充满信心地勇敢地迈出你前进的步伐,然后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下去。你会发现,这样的人生虽然布满了荆棘,却也充满了乐趣。

像蘑菇一样慢慢成长

人生的很多时刻都是在默默成长的,没有人会注意你、帮助你,每个人都是这样走过的。你没有感慨世态的权力,你没有权利说话的时候,就埋头做事吧。

在大森林里,生长着一种蘑菇,它们在艰难的条件下生长,没有人关注它们,所有成长所需的水分和养料,它们都需要自己去努力争取。它们从森林层层积累的枯叶腐败形成的肥料中吸收养分,降雨时残留在树叶上的水成为它们成长中必需的甘泉。这些蘑菇就这样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长大,一点点变得肥嫩。

许多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和这些蘑菇的处境相似。刚刚进入一个层次分明的公司机构里,都要从最细微的琐碎小事做起,没有人帮助你,人人都在忙自己的事,你得不到关注,也没有表现的机会;从平常的接电话、发传真到待人接物,你都要自己留心注意,一点点学习。你没有自己的声音,因为你的话不被注意,这时候,怨天尤人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你惟一的选择就是埋头努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常常抱怨公司领导对自己不公,有那么新鲜的创意却得不到领导的赏识。一次次的会议,自己作为普通职员没有参加的机会,而那些衣帽鲜明的高级经理只是动动嘴便定了他们的生死。一天,他找到一位智者,讲出了自己的烦恼,智者听后无言,领他到了海边,智者随手捡起一块鹅卵石,抛了出去,扔到了一堆鹅卵石上。

智者问:“你能把我刚才扔出去的那块鹅卵石捡回来吗?”

“我不能。”年轻人回答。

“那如果我扔下一粒珍珠呢?”智者再问,并别有深意地看着年轻人,年轻人恍然大悟。

如果你只是一枚平淡无奇的鹅卵石,你没有权力抱怨不被注意,因为你没有被注意的价值。要想引起注意,要想有自己的立场和声音,你先要站起来去为自己争取。努力才能提升你的价值,成为珍珠你才能引人注意。

先埋头做事,然后再说话,那时,你的话才有价值,你才能理直气壮、掷地有声。生活并不以你理想中的公平方式表现出来,它从来都是残酷的,你有了价值,才可以争取你想要的所有权利。

失败未必不英雄

我们在实现理想的旅途上,以青春的名义,认可了许多教科书用散文诗一般的语言描述的规律:道路是曲折的,明天是美好的,有时候,我们容易忽略书中对“曲折”的轻描淡谈,才对“美好”憧憬,那是因为我们不愿自己的人生走向悲剧,不愿去想象自己的理想化为泡影。而实际上,选择是错误的。

在我们确立理想目标的时候,有许多别的事情更需要我们去研究,而最需要研究的,我想应该是失败。

对于失败的理解通常是这样的:自尊、金钱、社会地位等等的损失或是学业、事业上的不成功或者自己所指望追求的目标没有如愿以偿。

中国姑娘桑兰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体操比赛中,她本来还是一个有望夺魁的选手,十几分钟后,却面临着终身瘫痪!这是第一种失败。遭遇失败是成功的开始,是性格成熟的起点,桑兰现在还坚强地活着,而且活得很精彩,所以,外在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人性深处的懦弱,内心的失败。迈入新世纪的人们,成天嚷着要“做强者”,实际上心灵深处都是非常脆弱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孩子没有考上理想的中学,自己的生意又亏损了,家人的不谅解……而是辛勤努力之后,收获的总是失败。虽然别人没有嘲笑自己,但自身却怎么也无法面对;渐渐地没有勇气,也渐渐地失去希望。所以,真正使一个人成为失败者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当我们失败的时候,总会抱怨现实的不尽如人意,自己越是有理想、越是有追求、有目的,失败就越会像影子一样跟随身后。其实,失败是人生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我们不能因为小小的困难而产生失败感,不能自认为是一个失败者。雨果说:“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抱着锁锟,而是为了展开双翼。”再勇敢地往前走一步,可能就是转机;再勇敢地往前走一步,也许又是失败,但一个真正的勇士总是在不断地前进,直面自己的人生。司马迁忍辱负重,忍受宫刑带来的极大耻辱,终于完成了《史记》这样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宏伟名著;贝多芬失聪却登上了音乐的巅峰;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序曲,是在他未婚妻利希·阿呆离他而去,嫁给另一个男人,从而使他陷入最痛苦的时刻完成的。

有太多的人面对失败而落迫,又有多少人能化失败为力量,一鼓作气地站起来。还是张海迪说得好:“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对于弱者来说,细小的失败就像越高山,而对于强者来说,天大的困难也如过平地。

生活是一场恶斗,绝望的绝望就是希望,失败的失败就是胜利。历史正是这样书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