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有了当地汉族豪门的加入,军队的后勤补给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武器装备都是自备的。当然,后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也就由国家出钱,不再由将士自筹经费了。再到后来,北周武帝时“募百姓充之”,即不再通过募豪右带乡兵参军,不再计材力,而由国家直接广募均田农民充当府兵。兵源也大大地扩大了。
总而言之,在府兵制之下,北周的军队内部比较稳定,不像北齐那样矛盾重重,而且从训练到作战都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军事体系作为保障。因此,军队的战斗力比北齐强。这也就为北周灭掉北齐提供了军事上的保证。
终于在建德五年,即576年,北周大举伐齐。第二年,攻入邺城,灭掉了北齐,统一了中国北方。当时北周的地盘,大约相当于当年西晋灭吴之前的情况,三分天下有其二,皇帝是雄才大略的周武帝。他不但继承了祖上留下来的基业,而且不断深化改革。
在他灭北齐的同时他还做了一件大事——灭佛。
历史上能够谥“武”的皇帝一般都是比较强悍、说一不二的,比如汉武帝、魏武帝(曹操和拓拔焘),而更有意思的是,这些谥号“武”的皇帝,一个个好像都跟佛教有仇似的。中国历史上著名四次灭佛运动,有三次都是由后来谥“武”的皇帝发动的。这就是著名的三武灭佛。北周武帝便是其中一位。
有人可能会问,咱们谈的不是帝国兴衰的话题吗?怎么扯到宗教上去了呢?北周武帝的灭佛,不是宗教问题,或者说不全是宗教问题,而主要是政治、经济问题。
一方面,当时佛教特别昌盛,寺院经济很强大,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农民。佛教徒也不承担赋役,完全是化外之民。据史书记载,北魏末年有佛寺三万余所,僧尼达二百万以上。北齐佛风更炽,境内佛寺四万多所,僧众二百万。僧侣不仅干涉政治而且干涉经济,寺院经济日益发展,僧侣地主和世俗地主互相争夺土地和人民,大量的壮劳力投入佛门,国家因此而失去兵源。
另一方面,支撑北周政权的政权基础是以关陇集团为核心的地方豪强地主集团。这个集团的根本利益是与《六条诏书》改革的方向不一致的。在北周弱小、外部压力很大时,关中地方豪强出于整体利益的综合考虑,两害相权取其轻,能够支持改革。但当北周强大起来以后,外部压力没有了,这时再来均田,就必然受到这些地方豪强的反对。以北周武帝的雄才大略,他知道自己的政权既需要更多土地和人力以增强中央的控制力,又不可能离开关陇集团的支持,所以他就将均田的矛头直指寺院经济。找那个远在西天的如来佛抢地、抢人了。
武帝灭佛的效果相当好。当时有人称赞说:“帝独运远略罢之(指灭佛),强国富民之上策”。灭佛起到了“民役稍希,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东平齐国,西定妖戎,国安民乐”的作用。正因为北周成功的灭佛运动,才使它国力大大增强,为北周灭齐乃至北周统一北方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抢到了地、抢到了人,再加上不以门第选人,北周政权也就不会再受制于士族豪强。因此,一连串的加强中央集权、打压地方豪强的政策陆续出台。就在灭齐这年,周武帝下诏提高杂户的待遇,“凡诸杂户,悉放为民,配杂之科,因之永削。”十一月,又规定“自永熙三年七月以来,去年十月以前,东土之民,被抄略在化内为奴婢者,及平江陵之后,良人没为奴婢者,并宜放免,所在附籍,一同民伍。若田主人犹须共居,听留为部曲及客女。”第二年,又下令释放豆卢宁攻打江南武陵等地所俘“民庶为人奴婢者”成为百姓。再加上在灭佛开始前一年就已颁布的改“军士为侍官”。一时间,原来为地方豪强大族所控制的农民,现在直接为中央政府所掌握。北周盛极一时。
五、崽卖爷田心不痛
俗话说世事难料。就在北周帝国蒸蒸日上之时,正当“平突厥,定江南”,统一全国的梦想正要实现之时,北周武帝宇文邕却在出征前夕不幸病逝,年仅三十五岁。随着这位杰出帝王的去世,北周帝国也走上了不归之路。他那位著名的不肖子宇文赟,将如此强大的帝国家业拱手送给了别人。真可谓,仔卖爷田心不痛。
都说“虎父无犬子”,然而,北周武帝父子却给世人一个生动的反例,更是对几百年来门阀制度绝妙的反讽。白寿彝先生所著的《中国通史》里说宇文赟“与其父几乎毫无共同之处”。如果说,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一门心思要建立一个巩固的、强大的北周帝国,那么从宇文赟继位的第一天开始就在一直处心积虑地搞垮这个帝国。
他上台后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
第一,杀栋梁之臣。宇文赟上台当月,就杀了北周帝国重臣宇文宪以及和宇文宪相好的王兴、独孤熊、豆卢绍等大臣。第二年,又杀了王轨、宇文孝伯、宇文神举。
第二,任用奸险小人。比如郑译,这就是个奸险小人。他在当太子宫尹的时候就和当时的太子宇文赟一起胡作非为,结果被周武帝给撤了职。但是,一到宇文赟上台,这家伙就越级升任开府仪同大将军。就是这个人,最后伙同杨坚篡位。在他帮助之下登上皇位的杨坚对他的评价却是:“若留之于世,在人为不道之臣;戮之于朝,入地为不孝之鬼。”
第三,泡妞。老爹死的第二天,就跑到老爹的后宫去巡视老爹的后妃宫女,大肆淫乱。他还规定仪同以上官员家的女儿都不许擅自出嫁,得让他先挑。出嫁了的女子,他也不放过。比如他的堂侄宇文温娶了一个美女尉迟繁炽,结果在一次宫庭宴会上被宇文赟一眼相中,当即将她强奸。后来又杀了宇文温,将尉迟繁炽召入后宫,立为长贵妃。
当时的京兆郡丞乐运将他的过失总结为八条:(一)事多独断,不令宰辅参政。(二)采女实宫,仪同以上诸女,不许擅嫁。(三)至尊入宫,数日不出,所有奏闻,统归阉人出纳。(四)下诏宽刑,未及半年,更严前制。(五)高祖斵雕为朴,崩未逾年,遽违遗训,妄穷奢丽。(六)劳役下民,供奉俳优角觗。(七)上书字误,辄令治罪,杜绝言路。(八)玄象垂诫,荧惑屡现,未能咨诹善道,修布德政。总之一句话,荒淫暴虐。
宇文赟折腾了三年后,一命呜呼。他死后,杨坚轻松地夺取了政权,建立了隋朝。
那么,杨坚为什么能够轻易地取代北周,建立隋帝国呢?我们还是回头看一眼北周的政权结构。支撑北周政权的政权基础是以关陇集团为核心的地方豪强地主集团。
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开国功臣,官至柱国大将军,被封为隋国公。杨氏家族在关中势力很大,又与其他一些关陇集团的核心家族有姻亲关系,比如杨坚的老婆是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的女儿。所以,杨坚本人就是关陇集团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于关陇集团的其他成员而言,因为杨坚是汉人,容易得到关中汉人士族的支持,所以杨坚取代宇文氏当皇帝,不但没有不利影响,而且还有好处。
与此同时,北周时作为关陇集团核心的宇文氏皇族被大大削弱了。杨坚真的得感谢宇文赟,杨坚篡位最大的阻力来源于皇族。宇文赟恰恰对宇文氏皇族痛下杀手,宇文氏最有能力和实力的几位重臣,宇文宪、宇文孝伯、宇文神举都被杀掉,此外还有宇文亮、宇文温父子等宇文家族的人也都因各种原因被杀。而且宇文赟自己又死得早,留下个八岁的娃娃当皇帝。所以,到后来宇文氏皇族没有能力阻止杨坚篡位,全族被杀。
总之,在北周的统治集团(关陇集团)的内部,宇文氏被削弱,其他各族中大部分中立或者略偏向杨氏,唯有尉迟迥、王谦等人进行了武装反抗。但是,一则尉迟迥太老,王谦又无能,二则两人实力毕竟不算很强,不足以与掌控中央的杨坚抗衡,所以杨坚比较顺利地取代了北周。
六、重归一统
北周武帝事实上已经打下了统一天下的基础。灭陈也就是个时间问题了。
陈帝国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可以说是先天不足,后天未补。
先天不足,是因为陈霸先本人不是士族豪门出身,也没有在对外作战中立下赫赫战功,他之所以能够建立陈帝国,完全是因为侯景之乱后梁帝国的内乱。陈霸先建立陈帝国之后,梁帝国的残余势力,比如后梁,以及在梁末大乱中趁机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地方豪强,比如王琳,完全不听陈霸先的招呼。再加上,东西魏(北周、北齐)也趁机南侵,吞并了梁的一些领地,梁的某些将领,也纷纷投降北朝,是以梁“州郡大半入魏”。南朝的疆域大大缩小,只有江陵以下的江南,四川和长江以北的土地大都丧失。陈霸先几乎没有一刻安宁。两年后,他死去时,陈的局势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陈文帝继位后,陈的号令仍不出建康四里之处。
先天既然不足,那么后天是否补了呢?陈帝国尝试过,但没补好。陈文帝在军事上平定了盘踞湘、郢的王琳,解除了陈的一个大隐患;在经济上也较为注意发展农业生产,还实行过土断。但是,为了取得士族的支持,陈帝国恢复了九品官人法。这在人才选拔上,是一个明显的退步。这也反映出当时陈帝国的统治集团内部,士族势力还非常强大。皇帝的统治力度受到很大制约,中央政府不能完全掌控全国军政。因此,力量无法集中,与北周武帝的中央集权比起来,虚弱得多。虽然陈宣帝曾有心北伐,但终因力量太弱,没能有太大的效果,终陈帝国统治时期,一直都是划江而守。
论国力,陈帝国和隋帝国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上,当然只有灭亡。所以,我们不能像很多后来史评家那样把陈灭亡的责任都归咎于陈后主陈叔宝,当时的形势之下,换谁也是无力回天,顶多也就是多抵抗一阵子。
开皇八年(588年)三月,文帝下诏伐陈,并命将诏书写三十万纸,晓谕江南各地,进行战前宣传。同年十月,隋帝国出动五十万大军,在西至巴蜀,东至长江口的超长战线上,对陈帝国发动总攻。第二年正月二十日,隋军攻入建康。陈降将引韩擒虎军直入朱雀门,捕获陈后主。二月,全部平定陈境。历经数百年的分裂和战乱之后,中国重归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