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全书
20086900000009

第9章 仁义(2)

孟母三迁的故事妇孺皆知。它正是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说明了孔子“里仁为美”的思想。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性格品质的形成。荀子在《劝学》中说道:“品质高尚的人居住一定要选择地方,交游一定要选择朋友,这是为了远离歪风邪气而接近仁义道德。”这句话也体现了“里仁为美”的思想,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

有仁者居住的地方才算是好的地方,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会使你心灵得到净化,而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你不仅受到不好的影响,别人还会怀疑你交友的标准和品位。一个好的苹果放在一筐坏苹果里,只会加速好苹果的腐烂速度。做人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说人们必须谨慎地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是不可能预先选择的,比如,家庭背景。但人又具有主动性,可以选择一种或者努力靠向对自己更有利的环境。任何人都必然处于某种环境下,不能与周围环境分离,如果人与周围环境分离,就会被孤立。因此人应该对环境有所反应,或者尽量适应,或者尽量远离,为自己寻找一片更美好的天地。

里仁为美,居住的地方要有仁德,才算美好。那些谨慎选择自己居住地方的人,是有进取心的人,他们明白自己需要向哪些人学习,知道谁能够激发自己有益的思考。这样,才会变得更好。

第四节伤人乎不问马

【原文】

厩①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②马。

【注释】

①厩:马棚。

②问:询问。

【译文】

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问道:“伤人了吗?”并不问马的损失情况。

【延伸阅读】

通读《论语》,我们会感受到,孔子“仁”的思想贯穿始终,人们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在《论语》二十篇中,“仁”字就出现了109次之多,说明“仁”正是孔子的思想的精髓。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损失非常严重,但孔子回家后得知此事,第一句问的竟然不是马的损失情况,而是伤人没有。

这说明,在孔子的眼中,“人”的价值要比任何财富包括马都重要得多。马棚塌了可以再盖,马损失了可以再买,但人没有了,就不容易再找了。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放在现代,就可以运用在“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等管理人才的各个方面。

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归根到底就是:拥有大批优秀员工。柳传志说:“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松下幸之助也曾经说过:“松下先培养、锻炼人,后生产电器。”而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说得更加直接明了:“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想获得成功,所依靠的既不是什么理论,更不是什么规定,而是人!”在崇尚人本管理的今天,“企业无人则止”的理念已经深植于人心。

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依靠的还是人,而人也最终要靠企业的发展来实现个人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即企业,企业即人。企业从初创到壮大到辉煌,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推动作用。因此,企业的发展,根本上是要从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开始。

台湾企业领袖施振荣非常推崇“人道”。他认为人都是善良的,应该发掘人性中善的一面。施振荣在待人接物时,一直提倡对人的宽容和信任,容许人有犯错误的机会,最难得的是,施振荣能够让出舞台和权力,宁愿放弃自己手中重要的权利,也要给予别人施展才华的舞台。施振荣曾说:“创业三十年,我实际上是在经营人性。结果是,宏碁人才辈出,王中生王,宏碁也成长为全球企业巨头。”

施振荣在宏碁推行“人性本善”的观念,当记者问到三十多年来,他是否遇到过不忠甚至背叛时,施振荣说:“遇人不忠在所难免,你的筹码就是万一遇人不淑的时候你受的伤害是你可以忍受的,因为你从相信人中得到的利益更大。”遇到背叛和欺骗,施振荣的做法不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而是不断地相信人,重用可用之人,因为他认为多数人值得相信,只有相信更多的人,才能抵消少数人的背叛和欺骗,才能够降低企业经营的成本。

当年的李锟耀,性情躁烈,也属于不听话的能人,但是,施振荣并没有因为要维护自己的权威而压制他,相反,却给了李锟耀足够的舞台,允许其犯错误,甚至放其在明基单飞,以成全英雄人物的鸿鹄之志。

国内很多企业中,存在的恰恰是对人的普遍不信任,不重视人才,老板怕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对老板也不能做到忠心耿耿,大多是疑人不用,用人也疑。互相提防,内耗巨大,无形就加大了企业经营的成本。很多合伙人为了利益而钩心斗角,甚至打得头破血流。企业发展不起来,终如鸟兽散。

公司是由人组成的,人是有感情的。人们都希望在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下工作,并且希望自己被重视。所以,企业实施人性管理很重要。

在企业内部推行人性化管理并非一种策略,而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态度、一种理念,人性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也是一种企业文化,它需要身体力行去实践才会起作用。人是渴望被点燃的,人也是可以被点燃的,企业应该给员工更大的发展空间,给员工更多的关爱。人性化管理的实质在于尊重人性,人性化管理的魅力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来自企业的人文关怀。

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认为,没有一种理论、计划或是政府的政策可以使企业成功,关键只有一个,就是要与他的职员建立起一种健康的关系,在公司内部创造出一种家庭式的和谐感情,而这种感情使管理阶层与职工皆有同舟共济的精神。

盛田昭夫每年都把索尼公司所招聘的人员集合到索尼公司总部,进行培训,盛田昭夫亲自给他们上有关企业内容的第一课。盛田昭夫通过讲演,使索尼公司的每个职工都树立了“人人都是索尼大家庭成员”的观念。

正是在盛田昭夫的倡议下,索尼公司的管理建立了互敬互重的精神基础。这种精神让索尼的每位员工感受到,索尼公司是大家的索尼公司,它不属于少数管理者,而是属于全体员工。只要是索尼公司的职工,不论身处何地,就是索尼公司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基于这个理念,索尼公司的高级领导人没有私人办公室,甚至连工厂的厂长也没有办公室。公司的管理者同其他职工坐在一起,使用同样的办公设备。

索尼鼓励员工个人才智的发挥,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合理、科学地为其安排岗位,故而能将每位职工的潜能发挥到极致,这是索尼与其他企业竞争所体现出来的最大力量。盛田昭夫深有体会地指出:“我们的信念是:‘人’是一切活动之本。”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正是索尼成功的根本所在。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许多企业的最终失败,并非因为它们不曾拥有一流的人才,而是没有将这些人才有效地组织成一个胜似“父子兵”的“战斗大家庭”。

面对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一个企业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逐步发展壮大,就要以人为本培育优秀的人才。没有人才的保障,只靠技巧与人争天下,就不可能一步一步把公司推向壮大。智力是公司壮大的源泉,人才济济是壮大公司必须选择的第一条捷径。

如果每个员工都努力追求优秀,企业又何愁不能发展壮大呢?如果企业发展壮大了,员工又何愁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呢?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正是许许多多优秀员工推动了企业不断发展,而这些优秀的企业也同时造就了大批优秀的员工。这就是企业必须“以人为本”培育优秀人才的客观理由。

马棚失火,孔子首先想到的是人而不是马,这是他重人轻物、仁者爱人思想的具体表现。如果把重人轻物思想运用在治理国家上,就要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第五节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原文】

子曰:“知①及之,仁不能守②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③以莅④之,则民不敬⑤。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注释】

①知:智慧。

②守:拥有。

③庄:严肃庄重。

④莅:治理,统治,管理。

⑤敬:顺从。

【译文】

孔子说:“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德不能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不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不敬;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能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但动员百姓时不照礼的要求去做,那也是不完善的。”

【延伸阅读】

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经常和大臣们讨论创业与守成的难易问题。一天,他问房玄龄、魏徵等人:“创业与守业哪个难?”房玄龄回答说:“国家开始创立时,我们和众多豪强竞相起兵较量,经过拼死争夺后,才取得天下,使他们称臣,创业难啊!”魏徵说:“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在艰难的时候取得天下,而在安逸的时候失掉天下的,守成难啊!”太宗说:“玄龄协助我一起取得了天下,厉经百战,九死一生,所以知道创业的艰难,魏徵协同我一起安定天下,经常担心在富贵的时候滋生骄奢,疏忽的时候发生祸乱,所以知道守成的艰难。不过创业的艰难已经过去;守成的艰难,朕应该和大家谨慎对待。”房玄龄等人拜了拜说:“陛下说到这个道理,真是天下的福气啊。”

古语云“创业易,守成难。”依靠个人的聪明才智,取得一些成绩是容易的,但要长久的保持住成绩,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一般性地保持也还可以做到,要进一步用庄严的态度去治理,用礼法去约束、指挥,那就更难了。因为这已不是消极被动地守成,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树,是以攻为守了。

翻开我国厚重的历史篇章,每次朝代的更替,都是经过血腥杀戮,用武力打下天下,夺取政权。所以打江山的往往知道打天下的不容易,尚能勤勉自守,与民休养生息。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可惜子孙享福日久,不知守业之难,往往骄奢淫逸,鱼肉百姓,结果弄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最终将祖先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断送,如封建时代的秦王朝。

秦王嬴政亲政掌权后,采纳李斯的远交近攻策略。派敢言善辩之士,携金玉游说六国,等六国君臣上下离心,朝中无将,国中无人时,或招降或武力一举歼灭了韩、魏、楚、赵、燕、齐关东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不止的状态,完成了中原统一。消灭六国之后,嬴政进一步拓土开疆,北逐匈奴,南平百越,威震四方。中国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巩固政权,采取各种措施,对国家建设和政权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第一,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确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第二颁布统一制度;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车轨。秦始皇一生功绩是伟大的,但是秦始皇兴师动众,修筑阿房宫、骊山墓,因此,当时的赋税、徭役之苦十分突出。秦始皇死后,他的儿子胡亥继位,胡亥继续修建阿房宫,因此人民的赋税、徭役比秦始皇时更沉重,终于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不久秦王朝灭亡。

其实,不只是从政如此,诸如我们一般性地创业经商,也是这个道理。比如说,在今天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有一些人抓住了时机,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一“下海”就适逢其缘,春风得意地“发了一发”,赚了一把。但由于不能“仁以守之”,贪心不足,该收手的时候不知道收手,见好就收,结果一夜之间又成为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如此等等,其实都有一个“得”与“守”的关系在内。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当老板们无比自豪地大谈特谈创业如何不易、如何艰难,似乎有点陶醉在成功喜悦里的时候,却全然忘记了“忧患”二字,小富即安,坐享其成等行为暗暗滋生。于是乎,艰辛取得的“天下”崩于一旦,艰苦创造的成果毁于一朝。

电脑界的蓝色巨人IBM当年的“惨败”就是一个生动的实例。

当大型电脑为IBM带来丰厚利润,使IBM品尝到辉煌的甜头后,整个IBM都沉浸在绝对安逸的氛围里,危机感消失殆尽。在市场环境慢慢发生变化,更多的人们青睐于小型电脑时,IBM却对市场出现的新情况不予理睬,不以为然,没有意识到市场危机的降临,依然沉醉于大型主机电脑铸就的辉煌中,按部就班,继续加大大型主机电脑的市场比重,最终自己打倒了自己。

由此可见,创业与守成其实是一对与生俱来的孪生姐妹,创业之绩往往由守成之败而前功尽弃。居安而不思危,最终只能被成功抛弃。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头野猪对着树干磨它的獠牙,一只狐狸见了,问它为什么不躺下来休息享乐,而且现在没看到猎人。野猪回答说:“等到猎人和猎狗出现时再磨牙就来不及啦!”

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是古今中外众多成功人士的共同点之一。在这个竞争残酷的时代,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任何企业都不能保证自己在任何时候都立于不败之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是明智之举。

一时得到并不代表永远都能拥有。“一朝入龙门,百世人上人”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妄想。因此,我们既要牢记创业的艰辛,更要时刻提醒自己守业的不易,做一个能创善守的真正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