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全书
20086900000020

第20章 交友(3)

朋友在一起应该是轻松愉快的,但如果总是因为一些观点分歧发生争执,就会使朋友间的关系疏离。朋友之间需要诚实、忠诚,当你看到朋友的错误时,要坦诚布公地劝导他,推心置腹地讲明利害关系,但他不能够接受,你就应该作罢。你把该说的话都说了,你已经尽到了做朋友的义务了。不听你的劝告是他的损失,你又何必再自取其辱呢?

不想朋友变冤家,就需要学会适可而止。孔子的话看似不够厚道,对朋友不够真诚,实则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友道精神。“规过劝善”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有错误相互纠正,彼此向好的方向勉励,这就是真朋友,但规过劝善,也有一定的限度。

曾国藩的一位幕友王湘绮是湖南的才子,也是近代以来有名的大儒。曾国藩所领的湘军,在前方和洪秀全作战,开始露败象的时候,王湘绮就要请假回家。曾国藩知道他读书人胆小,如果这仗败下来就不得了。所以曾国藩也同意让他回去,不过事情很忙,没有立即批这件公文。

有一天晚上,曾国藩因为有事去找王湘绮,看见他正坐在房里专心看书,曾国藩就站在后面不打扰他。差不多半个时辰,王湘绮还不知道,曾国藩又悄悄地退回去了。第二天早上,曾国藩就送了很多钱,诚恳地安慰一番,让王湘绮立刻回家。有人问曾国藩:“为什么突然决定让王湘绮回去?”曾国藩说:“王先生去志已坚,无法挽留了,朋友之道,不能勉强。尤其打仗的时候,胜败自己都没有把握,如何能保住别人?”再问曾国藩何以知道王湘绮去志已坚?曾国藩说:“那天晚上去王湘绮那里,他正在看书,并不知道曾国藩就站在他身后。而且有半个时辰,王湘绮没有翻过书。可见他不在看书,在想心思,也就是想回去,所以还是让他回去的好。”

孔子认为与朋友相处要适可而止、恰如其分,把握好分寸,这是对朋友的尊重和理解。当你想要劝导朋友时,还应该注意方式方法。如果你劝导的方式不够好,你的朋友也可能不接受你的意见。

如果你想去忠告朋友,应该先想一下自己为什么要出头露面?正言而谈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自己的观点一定正确吗?是不是心底坦荡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上?如果你的忠告不得分寸,朋友会觉得下不来台,很有可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不肯承认,而意气用事。难道劝导别人一定要当头棒喝、一针见血、声色俱厉吗?娓娓道来才是一种好的沟通方式。如果遇到话不投机的时候,就停下来先让大家冷静一下。在劝导朋友的时候,要有理有节,要会看脸色,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恰当的环境。朋友之间需要尊重,心平气和地说出你的忠告,帮他分析事情的利害关系。不能因为急于纠正朋友的错误,就揪住朋友的错误不放,真正的朋友是不做过分的事情,也不会用过分的态度的。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这是一种淡定的境界,叫适可而止。朋友之间相处也要懂得该进则进,该退则退,只要你的心是真诚的,帮助朋友的目的达到了,暂时的退让有何不可!何必急在一时,针锋相对呢!

第七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①,小车无軏②,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

①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

②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小车指马车。

【译文】

孔子说:“作为人而不讲信用,真不知那怎么可以。就好比大车、小车没有连接车辕与横木的销子,牲口套不了,车怎么走呢?”

【延伸阅读】

守信是立身处世之本,说话算数,许诺兑现,才可以赢得别人的信任,争取别人的支持和帮助,使自己的事业进展顺利。诚信是人格的根本,也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无信则失去自己,也失去他人,最终无法立足于社会。“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诚信与生命并重,可见人活一世,信誉第一。

“子豪,好好学习,如果你下次的英语考试能进入年级前5名,妈妈就休假带你去游乐场玩。”子豪自从上四年级后学习成绩一直下降,妈妈非常着急,于是就向子豪许下了这样的诺言,目的是为了能让子豪多用点心学习。子豪听了妈妈的话后非常高兴,游乐场的过山车太有诱惑力了。子豪很用功地学习,最终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年级前5名。当子豪将考试成绩告知妈妈后,妈妈也非常高兴,但对当初的承诺只字不提。两天后,子豪终于忍不住要求妈妈实现诺言。

妈妈下班刚到家,子豪就急忙跑到妈妈身边:“妈妈,咱们什么时候去游乐场玩呀?”妈妈说:“我有事不能休假,去不了了!”子豪一听就急了,拉着妈妈的手说:“干吗不休假了?干吗不去了?我就要去!”妈妈挥挥手:“不能去就是不能去,小孩子问那么多干什么?该干啥干啥去。下回考第一名我就带你去。”子豪很生气地大叫:“不行,就得去!你早就答应我了——说话不算数,不是好妈妈!”子豪这一嚷嚷,妈妈也生气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我是妈妈,我说不去就不去。”子豪大哭了起来:“我都已经告诉我的同学我要去游乐场玩了,现在不去了,叫我怎么和同学说呀,人家一定会说我就会吹牛,我多没面子啊。”妈妈也对子豪嚷嚷:“妈妈的工作重要还是你的面子重要?不去就是不去!”

子豪还是不放弃,再三要求妈妈带他去游乐场,结果妈妈一生气,给了他一个耳光,还大骂他不懂事。子豪伤心地哭了,从此再也不相信妈妈的话了,学习也没有以前积极主动了。后来还是子豪的老师了解到具体情况,跟子豪妈妈及时做了沟通,他的妈妈这才明白过来,后悔当初不负责任地向孩子许诺。

“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孔子将“信用”看得很重要,孔子说这话是有感而发的,想必是看到许多言而无信的人最终无法立足于社会,才从反面教材中总结出了这句训言,以警醒大家。但不守信用的人实在是太普遍了,即使是孔子的弟子中也有这样的人。

孔子的弟子公冶长能够听懂鸟语。一天,一只鹞鹰落在他窗口鸣叫,他听懂了鹞鹰在说:冶长冶长,南边有死獐,你吃它的肉,我吃它的肠!公冶长跟着鹞鹰去,果然发现了獐,但他却独吞了獐。过几天,鹞鹰又来告诉公冶长死獐的消息,公冶长拔腿就出了门,不久就看见前面一堆人,中间隐隐约约躺着什么。公冶长唯恐被人抢去死獐,急呼:诸公休得动手……那是我打死的!众人立即闪开。这下公冶长傻眼了:地上躺着的,是一个死人。公冶长急忙申辩,但无济于事,人们七手八脚把他扭送到了公堂。

翻开典籍,“曾子杀猪”,留给人们的是诚实守信、妇孺无欺的美名;而公冶长呢,言而无信,不仅遭受鹞鹰的捉弄,还引来了官司。

但现在有很多人,都被背信弃义所带来的那一点蝇头小利蒙昏了头,殊不知,信誉是无价之宝。经济的损失,将来可以赚回来;而信誉的损失,就难以弥补了。现代商业社会越来越讲究信用,没有信用的人或企业,是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得到一席容身之地的,更别提发展了。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是《福布斯》杂志认定的2002中国前100名富豪之一。作为一名企业家,在对诚信的态度上足以体现南存辉的魅力。

南存辉说:“我在创业之前,摆摊修皮鞋的时候,就是靠一针一线扎扎实实的技术在当地赢得信任的。集资5万元办厂的时候,我把厂名取为‘求精’,也是想通过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市场上求得生存,赢得客户的信赖。多少年来正泰正是靠认真和诚信在社会上打造了一片天地。诚信就是金钱,就是效益,就是正泰美好的未来!”

有一次,正泰公司的一批货物出口希腊。在运输过程中,一只货箱出现了破损,重新装配时,工作人员发现有一件货物破损了。南存辉得知后,毅然要求全部开箱检查。由于开船的日期已经临近,如果不及时交付,将要付出巨额赔偿金。有人建议他不要这么傻,因为外商是老客户了,不会为了一只小产品不合格退货。这个建议被南存辉断然拒绝。结果,所有的货物被开箱检查确认合格。为了不影响交货,这批货物由海运改为空运。仅此一项,企业的运费就多花了80万元。但通过这一件事,却树立了正泰集团的诚信形象。

当今社会,以信誉招集顾客成为许多企业共同使用的招数。诚信经营是企业获取市场竞争力、树立企业品牌的有效武器,也是商家们增值财富的一种长期的根本的经营理念。

诚信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家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信条。企业要想做大做活,就应该始终以诚信为本,将诚信摆在利润的前面,先生产诚信再注重利润,只有这样持续的发展才能成为现实,只有实现同诚信的零距离接触,企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企业家应当把信用视为企业的“底线”,要用信誉去占领市场,赢得消费者。

人除了生活在家庭关系中之外,更多的生命时光是在与家庭关系之外的人打交道中度过的。人生交往由此而显得广阔、深厚、复杂,人际关系也就相应地变得多结构性、多层次性、多视角性、多方面性和多立体性。诚实不欺与知耻一样,也是社会对人的基本的品德素质的一种要求。做人当要以诚信为本。

做人也好,处世也好,为政也好,经商也好,言而有信是关键所在,人无信不立,我们反对那种“言过其实”“信口开河”的许诺,我们更反对“言而无信”“背信弃义”的丑行。让我们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带动大家,来反击那些在市场行为中不守诚信的人吧!

第八节以言取人失之宰予

【原文】

宰予昼寝①,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②之墙不可杇③也,于予与何诛④!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注释】

①昼寝:大白天躺在床上休息。

②粪土:污泥。粪,污秽。

③杇:同“圬”(wū),粉刷墙壁。

④诛:以言相责。于予与何诛,于予何诛与。与,同“欤”。

【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了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一般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还有什么值得指责的呢?”孔子又说:“起初我对别人,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别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考察他的行为。从宰予的事情中,我改变了以前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