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给心灵洗个澡(全集Ⅱ)
20085500000023

第23章 健康才是你最重要的资本(4)

清代著名戏曲家、养生家李渔对读书健身深有感触地说:“予生无他癖,惟好读书,忧借以消,怒借以释,牢骚不平之气藉以除。”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欧阳修在《东斋记》中对读书能治病养生说得更具体、更生动。他说:“每体之不康,则或取六经百氏若古人述作之文章诵之,爱其深博闳达雄富伟丽之说,则必茫乎以思,畅乎以平,释然不知疾之在体。”

常读优美感人的诗文,可以把患者引进一个轻松、愉快的审美意境,使患者产生忘却一切纷扰的感觉,从而心旷神怡,心情舒畅,心情开朗。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诵读好诗文活动也被提到了防病治病的议事日程上来。美国心理学教授勒纳积极倡导“诗疗”的新医术,主张让病人,特别是精神病患者、心理病态患者通过吟诵精选的诗歌,获得感情上的支持与感染,以排遣心理上的烦恼,释放内心深处压抑已久的心理冲突。

现在有人正在将诵读诗书作为一种“疗法”进行研究。他们把可用作这种疗法的书、诗分为三类,对症下“药”:一类为影响理智和思维能力的,一类为影响情绪的,还有一类为帮助理解生活意义的。有的医院为病人开设了专门的图书馆,引导患者沉湎于书中,促使其康复。

古人曾说:“轻吟可愈疾。”当你朗读一些优美的文章时,文章中的优美意境可以把人带到一个轻松愉快的境界,便会忘了一切痛苦和烦恼,心旷神怡,疾病便悄悄地溜走,从而达到了防病治病的健身目的。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疾病都可以通过诵读来消除,但是多一分有益的爱好,便多一分情趣,多一分健康,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应该有一些爱好

不论你爱好什么都可以(自然,这里是指一些高尚的,能引发人高尚情操的事物而言),但是,你总得有所爱好。因为你有所爱好,精神才会有所寄托,心灵才会有所附着。

一个人生活着,有所爱、有爱好,才能使生活有趣味、生动、优美。

“你最近过得怎么样?”

“都快忙死了!”

这就是许多人碰面时的对话。的确,现在这个世界很忙碌,人们一再强调自己是多么的忙,好像这已经成为一种标准的生活模式了。一些人更是认为,如果自己不够忙,就表明自己是对这个社会没有价值的人,甚至有一些人还彼此竞争着看谁比谁更忙呢!问题就在于,这种心态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对话的基调。所以,就算你当时有一段闲暇的时光,当你碰到朋友时,你还是不由自主地告诉他,你是多么的忙。虽然有时你说的可能是大实话,但是一再强调自己的忙碌,就是在跟自己过不去,也是在排斥你的朋友与你接近。

或许,人忙一点是好事,但过度的忙和别有用心的忙,除了伤害身体外,没有其他无益处可言。

一位事业有成的老板开始感到最近自己有点精力衰竭。他发现自己的生活中总是缺少了某种东西,但他弄不清到底缺少的是什么。

有一天,这位老板心血来潮,决定做一张摆在卧室里的小椅子。以前,他从未亲手做过任何东西,但他还是购买了一些木料和工具。第一天晚上,他一直干到深夜。

“真是一件奇妙的事!尽管那张椅子做工粗糙,甚至有点‘丑陋’,但一点点地开始在我手中成形了。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竟然在创造某种东西。当刨光做椅面的木板时,我注意到木料上美丽的花纹,就买了一点清漆涂在上面,使花纹更加光亮、突出。上了清漆的木板呈现出亮丽的光泽,我突然意识到我正在创作一件美丽的艺术品,不禁感到比在生意场上签下一大笔订单更加令人满足。”

后来,这位老板干脆把自己的地下室改装成一间木工房,而且每个星期都在那里干上几个小时。

“每当我在木工房干活时,我就忘却了生意场上的一切烦恼和负担,脑子就像暴风雨过后的空气那样清新。我知道这听起来很滑稽,但是每当我完成一件称心的作品时,我感觉到无比的幸福与快乐。”

不要去笑话这种感觉。从心理学上讲,这是完全健康、合理的。其实,无论是制作一把椅子,还是修筑一座高楼大厦,在每一个创造者的工作过程中都会感受到同样的自我表现欲望和自我满足感。重要的在于你要全身心地沉浸在工作中,而不在乎别人对结果如何评价。

的确,生活中不能光有忙碌,还应该得有一点其他兴趣与爱好。这样的业余嗜好可以是园艺、绘画、木雕或者摄影、旅游、烹调等等——可以列出一大堆业余爱好,它们能帮助减轻或消除人们生活中的紧张情绪,给人们以自我成就感与陶醉。

生活中,应该培养自己的一些爱好,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也请记住: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都绝不会太晚。

过有规律的生活

人应该按照正常的生物节律生活,谁违背了生物节律,谁就要受到它的惩罚;谁不按这个节律活动,谁就会与“魔鬼”交上朋友。

某著名养生专家认为: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起伏波动的,有高潮也有低潮。人体内有一个“预定时刻表”在支配着这些起伏波动,养生专家们称之为“生物钟”。人体血压、体温、脉搏、心跳,神经的兴奋抑制,激素的分泌等100多种生理活动,都是生物钟的指针,反映了生物钟的活动状态。人体各器官的机能是按“生物钟”来运转的,“生物钟”准点是健康的根本保证,若“错点”则是柔弱、疾病、早衰、夭折的祸根。

德国哲学家康德活了80岁,在19世纪初算是长寿老人了。有医生对康德一生做了极好的评述:“他的全部生活都按照最精确的天文钟作了估量、计算。他晚上10点上床,早上5点起床。接连30年,他一次也没有错过点。他早上7点整外出散步。哥尼斯堡的居民都按他的活动来对钟表。”据说康德生下来时身体虚弱、青少年时经常得病,后来他坚持有规律的生活,按时起床、就餐、锻炼、写作、午睡、喝水、大便,形成了“动力定势”,身体从弱变强。生理学家也认为,每天按时起居、作业,能使人精力充沛;每天定时进餐,届时消化腺会自动分泌胃液;每天定时大便,能防治便秘;甚至每天定时洗漱、洗澡等都可形成“动力定势”,从而使生物钟更“准时”。谁若违背了这个生物钟,谁就要受到惩罚。

因此,我们不赞同年轻人通宵看电影、泡吧,因为通宵熬夜会使你的生物钟“错点”,表面上看没什么变化,但会导致身体激素分泌紊乱。如此日积月累,“错点”便会在身上产生反应,患病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如果你的“生物钟”的运转和大自然的节律合拍,就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目前,医学专家公认“生物钟”是自然界的最高境界,因为自古至今,健康长寿者的“养生之道”虽然千差万别,但生活有规律这一条却是共同的。

学会适应生活

生活也同寓言一样,不是以它的长短来衡量,而是以它的内容来衡量。

许多人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各种各样的“神经焦虑”上,让过去的问题和未来的忧虑控制现在,以至于以焦虑,受挫、沮丧和不抱希望而告终。

另一方面,他们搁置了他们的满足感、他们固有的优势以及幸福快乐,经常说服自己“有朝一日”会比今天更好。不幸的是,这种告诉我们去指望将来的思想只会使我们重复过去,以至于“有朝一日”永远不会真的到来。

约翰·列农曾说:“生活是在我们忙于制定其他计划时所发生的一切。”当我们忙于制定“其他计划”时,我们的孩子们在忙着成长,我们所爱的人在离去或死亡,我们的身体在走形,我们的梦想在逝去。生活中的此时此地总是被忽略,我们无意中预支了“此刻的生活”。

想一想吧,早上还没起床时,你就开始担心起床后的寒冷而忽略了被子里最后几分钟的温暖;吃早餐的时候你又在想着开车上班的路上可能会堵车;上班的时候就开始设计下班后怎么打发时间;参加聚会时又在烦恼着回家路上得花多少时间。简言之,我们错过了生活的“这一刻”。

正如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代人之所以不能拥有此刻的、美好生活,主要是因为我们总是担心时间不够,就像我们总是觉得钱不够一样。学习享受已经拥有的时间、金钱与爱是我们最重要的一课。

可悲的是,我们许多人总是在推迟我们的快乐——无限期地推迟。我们总在说服自己:“有朝一日我会快乐的。”我们告诉自己,当我们付清账单,当我们完成学业,当我们得到我们的第一份工作、第一次提升时,我们将会快乐。

事实上,你的生活永远充满挑战。没有比现在更适于享受快乐的时候了。最好承认这一点并决定寻找快乐。

要充分享受你的时间,你会发现生命中未被发掘出来的美;当生活在欲求永无止境的状态时,我们永远都无法体会到更高一层的生活。

必须摆脱对“下一刻”的迷恋和幻想:它们有的不切实际,有的虽然是事实却掩盖了我们此刻的生活。摆脱不切实际的幻想可以让你明白:必须去适应生活。丢弃对这个尘世的幻想,使你能真实地面对你该处理的问题。

“生活在此刻”就是享受你正在做的、而不是即将做的事情。从白日梦里走出来,学会欣赏和热爱已经拥有的此刻的生活,你一定会感到极大的快乐和满足。

别让偏见影响你

放下既有的思考模式,换个方向看看,也许会看到不同的风景。

有位中年人深信自己是僵尸的化身。妻子努力让他从这个荒谬的想法中清醒过来。

“你不是僵尸。”

“我是僵尸。”他坚定地回答。

妻子语气强硬地问:“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僵尸?”

他说:“僵尸当然知道自己是僵尸。”

妻子眼看毫无办法,只好请出婆婆帮忙。

“我是你妈,我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生了一个僵尸?”他母亲问道。

“你不知道的,”他解释说,“我是后来才变成僵尸的。”

母亲拗不过他,只好请牧师出面点化他。

一向扮演心理分析师的牧师劈头就说:“你不是僵尸,这只是中年危机的反应而已。”

这位仁兄一脸不屑地说:“僵尸没有中年危机。”

牧师只好建议他去找心理治疗专家。

“你认为自己是僵尸?”心理医师问道。

“没错!”

“告诉我,僵尸会流血吗?”

“当然不会,”这位仁兄以专家的口吻说,“僵尸是个会动的死东西,不会流血。”他对这个肤浅的问题感到有点不耐烦。

“看看!”

心理医师随手拿起一根针,往这位仁兄的手指上戳了一下。

这位仁兄看看自己的手指,一脸愕然。过了半晌,终于开口:“原来僵尸也会流血!”

有偏见的人选择他们所掌握的事实,而不愿敞开心扉,接受他人的建议或忠告。因此,我们有必要随时放弃自己的偏见。

有偏见的人往往首先丧失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与怀疑的能力,他们会越来越不注意任何异常的现象,也不去探究其原因。虽然每个人都会有听不见他人意见的时候,但是如果你已经陷入封闭的心灵,以及自以为是的看法,那么你就有可能已进入一个危险的状态——你的思想已经僵化了。很多有能力的人都是败在“偏见”上。放下偏见,你才能看到问题的实质,才不至于有视野上的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