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第一只老鼠已经明白不管费多大力都挣不脱理希特博土的手掌,它认为已经没希望活命了,它认为要改变它自己的处境是没指望的。因此,它不再采取“毫无希望”的任何行动。第二只老鼠没有前者的经历,它不认为这一切都无济于事,也不认为自己的处境是毫无希望的。所以当危机降临时,它能立即作出反应,立即采取行动,幸免于难。
以上研究证明了一个观点:凡是更加努力去争取的人,就会做得更好些。因为无助无望的心理是学来的,那么,你可以不去学它。
你是否学会了在生活中出现困难与障碍时充满希望呢?这是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又一个分水岭。成功者不会丧失希望,他坚持不懈,他会去寻找其他可行办法,坚持把事情办成。
心灵感悟:努力是成功的捷径之一,而且是成功必须付了的代价。你要想成功,要想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那么你就必须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否则,成功不一定属于你。
探索幸福的人
在西方文明史上,谁是第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和殉道者?答案无疑是苏格拉底。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苏格拉底一生没有留下一行字,这使得后人只能根据别人的作品来揣摩他的形象。给苏格拉底塑造完美而丰满的形象的作品当数捷克夫妻作家托曼夫雪著于1975年的《探索幸福的人》(三联书店版)。这是一部小说,但我宁愿相信它是历史的事实。
书中提到:“雅典的僭主统治动摇了民主制的基础。阿尼特——虽然是民主派的领袖,但是为苏格拉底所不齿,他伙同另外一些亡命者以渎神罪和毒害青年罪为名起诉苏格拉底,雅典变得愈加黑暗。苏格拉底感到了绝望,他拒绝了多次减轻罪名和逃跑的机会,甚至在临死前,狱吏为他开了后门,并从里面将门闩上,可苏格拉底从前门绕道而回!是他选择了死,不是死选择了他!”
苏格拉底永远离去了,而这正是苏格拉底的目标。他是一只牛虻,永远的反对派,但正因为他的存在,能使人们时时审视自己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良知。
苏格拉底的心中有一个理想的民主目标:即人权不可分,雅典公民不仅仅要有政治权利上的平等,而且要有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真正平等,这并不是要求财富均分,而是指经济、社会和文化制度(主要是经济)上的不平等,这对制度设计提出了一个极高的要求,也是民主制度的一个永恒难题。当苏格拉底面临最后的指控时,他心中肯定感到了自己的无力——自己一生的使命没有完成。他对弟子们说:“我的使命是教师,我的死将是给你们大家上的最后一课。”令人感到痛苦的是:他不是死于谋杀,而是死于“真正的”民主裁决!当民主遭到强奸时,它所代表的暴政尤其可怕。他的弟子们买通了所有的人,让苏格拉底逃跑,但他坚持要服从法律的制裁,“哪怕不是正义的”,苏格拉底最后在法庭上说。
心灵感悟:苏格拉底从生至死,始终抱有这样的信念:为了真理,我宁愿选择死亡,即使到了阴间和朋友们说话,我仍将使世界的良心感到不安,为此我将不再受到审判,想到这一点我甚至感到幸福。
快乐是一种流动的空气
有一个故事讲,一位富商花费巨资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古董、字画以及各种珍珠、翡翠等,为防失窃,他安装了严密的保安系统,平日里很少进去欣赏,只当成个人财富的一部分用来炫耀。
有一天,富商突然心血来潮,决定让大厦清洁工进去开开眼界。
清洁工进去后,并未流露出艳羡之色,只是慢慢地逐一浏览,细细地欣赏。待步出厚厚的铁门时,富商忍不住炫耀说:“怎么样?看了这么多的好东西,不枉此生了吧?”
那个清洁工说:“是啊,我现在自觉与你一样富有,而且比你更快乐。”
那富商大惑不解,面露不悦。
“你所有的宝贝我都看过了,不就是与你一样富有了吗?而且我又不必为那些东西担心这担心那的,岂不比你更快乐?”
心灵感悟:快乐是一种流动的空气,你关上门,则快乐无法流向你,而当你敞开心胸,乐于付出时,快乐、富裕和真正的自由,便进入你的心中。
快乐的阿B
阿B是个画家,而且是一个很不错的画家。他画快乐的世界,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很快乐的人。不过没有人买他的画,因此他想起来会有些伤感,但只是一会儿。
“玩玩足球彩票吧,”朋友劝他,“只花2元钱就可以赢很多钱。”
于是阿B花2元钱买了一张彩票并真的中了彩,赚了50万元钱。
“你瞧”,他的朋友对他说,“你多走运啊!现在你还经常画画吗?”
“我现在就只画支票上的数字。”阿B笑道。
阿B买了一幢别墅并对它进行一番装饰。他很有品位,房屋装修得像五星级宾馆一样富丽堂皇。
阿B很满足地坐下来,他点燃一支香烟,静静地享受他的幸福,突然他感到很孤单,放下工作想去看看朋友。他把烟蒂往地上一扔,在原来那个石头画室里,他经常这样做,然后他出去了。燃着的香烟静静躺在地上,躺在华丽的南国地毯上……一个小时后,别墅变成火的海洋,它被完全烧毁了。
朋友们很快知道这个消息,他们都来安慰阿B。
“阿B,真是不幸啊!”他们说。
“怎么不幸啊?”他问。
“损失啊!阿B,你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什么呀?不过是损失了2元钱。”阿B笑着。
心灵感悟:贪婪的人总是因为意外的得失而大呼小叫,幸福的人总是在有无之间记得快乐的成本。
寻找快乐的情趣
爬山、旅行、打球做什么都没情趣。怪不得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兰德指出:“借口是人类的最大敌人,它使人多了被动,少了主动;缺乏积极,引进消极。借口愈多,表示愈缺乏人生动力。”
没借口的人,把生活寄在现在;有借口的人,把生活交给未来——等孩子再大一点;退休再说;升官就有希望;连续中奖三次就好了;等事业有成。
然后等到一切都来不及,才善罢甘休。少一个借口,原来可以多一个浪漫。
说做就做:生活跟着感觉走便对了,今天很想看场电影,就去了;现在很想喝杯珍珠奶茶,便喝了;朋友邀你爬山,时间许可,便去了;快乐的事,不要等到明天。
0.1大于0:应该坚信,小小的付出,所得到的便是积累,不把时间拿来做无谓的争辩,做一点算一点,离成功便不远。未来的事交给未来吧。
营造情趣:生活要有情趣。即使只是浇浇花、听听音乐,都很有情调。哲学家说,只要不找借口,人生便会向美好快乐的方向前进。
心灵感悟:生活需要情趣,需要懂得人生的真谛: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灿烂。
做个快乐的不倒翁
人生苦短,但偏偏有些人为那些本来可以很快忘记的小事而烦恼,以至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在他那里变成了灰色人生。一旦提及他们的不快乐,他们还振振有辞: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嘛。有人统计,人的一生,75%以上的时间在痛苦、烦恼,只有25%的时间在享受欢乐。人生的确是痛苦比快乐多。
正因为快乐是如此短暂,我们为什么不多多地占有享受这25%的时间呢?人生本来苦恼已多,我们为什么不在这苦恼中寻求快乐呢?让我们都做一个快乐的不倒翁而决不让生活的琐碎挡住我们的追寻的脚步。
小心踏快乐“雷区”。
一、不要因为别人的批评而烦恼
渴求赞美,这是人的一种共性。但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时时让悦耳的称赞充盈于耳,更要面对难听的指责、无情的批评,甚至是恶意的攻击。而且有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了抬高自己,乐此不疲,颇有绝招。但有些人就是爱中他人之计,与之较真,与之反抗,甚至使之成为自己的一大精神负担与压力。记住前人的一句哲理之言:走自己的路,让他人去说吧!
二、别为小事而烦恼
卡耐基告诫我们:我们活在世上的光阴只有短短几十年,但我们却浪费了很多时间,为一些一年内就会被忘了的小事发愁。这是多么可怕的损失。
我们通常能很勇敢地面对生活中那些大的危机,可是,却被芝麻小事搞得垂头丧气。
芝加哥的约瑟夫·沙巴士法官在仲裁了4万多件不愉快的婚姻案件之后,说道:“婚姻生活之所以不美满,最基本的原因通常都是一些小事情。”而纽约的地方检察官法兰克·荷根也说:“我们的刑事案件里,有一半以上是缘于一些很小的事情:在酒吧中逞英雄,为一些小事情而争吵不休,讲话侮辱了人,措辞不当,行为粗鲁——就是这些小事情,结果引起伤害和谋杀。”
生命太短了,我们不能被小事绊住前进的脚步。
我们不都像森林中的那棵身经百战的大树吗?我们经历生命中无数狂风暴雨和闪电的打击,但都撑过来了。可是却会让我们的心被忧虑的小甲虫——那些用大拇指跟食指就可以捏死的小甲虫吞噬。
面对我们的生活,也许你有点疲惫不堪,但这种不幸的境界,又何尝不是你每天积累的忧虑?也许,你确有难言的忧虑,以致使你对以后的人生失去多半的兴趣,但是,你却可以用另外一把钥匙去打开快乐之门——而一改你忧愁不堪的形象。
如果我们把忧虑的时间,特别是用在一些小事上的时间去寻找事实,那么忧虑就会在智慧的光芒下消失。
快乐的人生,带给你的是永远的自信和脸上隐不去的微笑。
自信和微笑带给你的又是充满朝气的个人形象,和蔼可亲的交际性格。
交际方面的胜利,形象的完美,健康的心境带来的不可能不是个人的成功。
要在忧虑改变你以前,先改掉忧虑的习惯。
三、不要试图改变不可避免的事实
人生之路充满了许多未知未卜的因素,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或改变一定的条件而使之转化;另一类是无法改变的,无论我们付出何种努力,也无法改变这一不可避免的事实。因此,当我们面对后者时,就得认定事实,做出积极乐观的反应,这才是一种可取的态度。
心灵感悟:人生虽短,但快乐却可以在智慧的阳光下到来,快乐的人生,会带给你永远的微笑。
快乐是休闲天使
每日我们似乎都被有关快乐的普通心理学忠告所淹没,但那无情的消息却是:为了快乐,我们应该做些事情——做出正确的选择,或是拥有一套正确的自我观念。
与此同时,还有另一种观念——快乐只是一种短暂的状态,如果我们总不快乐,必定就是有问题。
然而,更多的人所经历的并不是一种短暂的快乐状态,快乐是一件更普通的事情:是一种被小品文作家休·普拉瑟称做是“由难以解释的问题,莫名其妙的成功与失败——很少有片刻完全的平静所组成”的混合物。
也许你会说自己昨天很不快乐,因为你与老板之间有个误会,但是就真的没有快乐而完全平静的时候吗?……你只记得这一天过得很糟,却忘记在这一天当中,仍有很多美好的时光。
快乐就像是一位和蔼、神奇的休闲天使——一位不速之客,总会在你最不期望的时候到来,点上一些昂贵的名酒,而后又消失无踪,留下久散不去的栀子花香,你无法控制她的出现,而只能在她露面时,感谢她;你不能迫使快乐降临——但当她在你身边时,你却可以确信自己感觉到她的存在。
当你满腹心事,在屋里来回踱步时,试着去看看日落时玻璃窗中所映照出的那火一般的城市,听听孩子们在昏暗的光线下打篮球的叫喊声,你会觉得到自己的情绪高涨,而这只因为你转移了注意力。
快乐是一种态度,而不是状态。这种态度在于你清洗百叶窗时听着咏叹调,收拾衣柜时依然兴致勃勃,家人围坐在餐桌边吃团圆饭时其乐融融。快乐就在眼前,而不是某个遥远的承诺——等我们有时间……
心灵感悟:有什么样的选择,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每天都选择快乐,那么忧愁和痛苦就会远离你。
在音乐声中舞蹈
如果我们身边没有了音乐,那么生活会是什么样呢?
人类原本属于自然,必须天天与自然合唱,但巧取豪夺的利欲却让人愈来愈远离音乐,而接近嘈杂难听的噪音。
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很难一下子说清,但有音乐的生活很快乐,是不争的事实。这不仅是听觉问题,更是心灵问题,因为音乐可以使人心旷神怡。
聆听诱人的音乐,可以振奋人心,给自己精力。
能让人快乐的音乐如:莫扎特的《第二十五号交响乐》、施特劳斯的华尔兹、斯特拉文斯基的《受难者的赞美诗》、卡尔·欧福的《幸福》、维瓦尔第的《四季》中的《春》、贝多芬的《第三号英雄交响曲》、《第六号田园交响曲》。
愤怒的时候,请听德彪西的《月光曲》、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勃拉姆斯的《催眠曲》。
焦虑的人可听肖邦的《前奏曲》、舒伯特的歌曲集、施特劳斯的《华尔兹》。疲倦的人应该听法雅的《西班牙花园之夜》、亨德尔的《水上音乐组曲》、巴赫的《咖啡清唱剧》。
要想心情平和,不妨听听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德沃夏克的弦乐小夜曲、贝多芬的《第七号奏鸣曲》。
心灵感悟:音乐是快乐的保鲜剂,它能梳理人的心情,使人心旷神怡。
拥有现在就拥有快乐
很久之前,有个男孩,他喜欢动物、跑车与音乐;他喜欢爬树、游泳、踢球;他喜欢漂亮女孩子。他过着幸福的生活,只是经常要让人搭车。
一天男孩子对上帝说:“我想了很久,我知道自己长大后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