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教孩子的50个细节
20084000000029

第29章 给予别人特别需要的东西——学会分享,乐意分享

让一个人把自己心爱的东西与他人分享,有时比登天还难,特别是孩子。由于现代家庭中的孩子,大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此很多人养成了不肯与人分享的坏习惯,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无论是玩具还是零食便都据为己有,不愿与小伙伴共同分享,甚至是父母也如此。他们的自我意识极强,凡事首先考虑自己、满足自己,稍不如意便会以哭闹来反抗。孩子之所以如此看重自己的东西,不肯对他人付出一点点,究其根源,与父母平时对他们的溺爱有关。

事实上,父母把自己的爱无条件、无保留地给予孩子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一味溺爱、放纵孩子,孩子便容易养成“唯我独尊”的恶习,他们事事争、抢、霸,却不懂得分享、付出,这样发展下去,就会养成吝啬、自私的恶习。

一位哲人曾说:“分享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美妙的感觉,也是一个人必备的美德。它能让你收获快乐,收获友谊,收获事业的成功。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学会与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痛苦,不懂得分享的孩子,他的人生必将失色许多。”因此,父母有必要教育孩子学会分享,明白分享的意义。这样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因懂得分享而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同时也能从分享中获得帮助与关怀。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孩子为了不把自己好玩的、好吃的拿出来与伙伴们分享,不是护着自己的东西,就是对伙伴又推又喊叫。但是,有的孩子却大大方方地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主动给别人玩、吃,或是交换,这样大家都高兴,在一旁看着的父母也开心。为什么同龄的孩子,对自己心爱的东西态度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这与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教会孩子对他人说一些关怀体贴的话,同情并乐意帮助有困难的孩子,主动与人分享自己的零食与玩具等,孩子就能从一次一次的付出中,体会到做了有益于他人的事而带来的快乐,从而乐意与人分享。李萌就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女儿的。

一天,李萌带女儿佳佳到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女儿小洁与佳佳同岁。两个小家伙一见面,小洁就喜欢上了佳佳头上戴的那个粉红的蝴蝶结,并执意要佳佳摘下来,让自己戴一会儿。

“佳佳,你把蝴蝶结给小洁戴一会儿,好吗?”李萌对自己的女儿说。

“不行!我自己要戴。给小洁戴上我就不漂亮了。”佳佳的态度很坚决。

面对女儿的态度,李萌没有立即批评或放弃不管,而是耐心地说:“如果你看见小洁戴着一个漂亮的蝴蝶结,而你没有,你想不想要戴呢?”

“想。”佳佳的回答很干脆。

“这就对了,现在你把自己的蝴蝶结给小洁戴,下次小洁也会把她喜欢的东西送给你的。”

佳佳低头想了一会儿,终于把自己头上的蝴蝶结摘了下来,递给了小洁。

许多孩子都有这样的心理特征:自己不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却非常希望能够分享别人的东西,父母应抓住孩子的这种心理特征,通过移情训练,让孩子和对方互换角色,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使孩子体会到分享的意义,从而乐意与人分享。

愿意与人分享的孩子一般都心胸开阔,而心胸开阔又是成就大事必备的品质之一。因此,父母有必要重视培养孩子与人分享的品质,这样既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在分享的过程中,孩子还能体会到付出的快乐,尝到“无私”的滋味,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要培养孩子乐意与人分享的好品质,还是要讲一定的方式方法的。

教子心经

1.在家里营造与人分享的机会

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创造分享的机会。比如,在孩子处于婴幼儿阶段,当他手里拿着自己喜欢的小鸭子玩个不停时,父母可以拿一个小娃娃或是一个小飞机递给孩子,然后从孩子手里拿走小鸭子,这样反复训练,孩子就会用自己手中的东西去与人交换,而不是长时间地“霸占”某一玩具。

2.要善于从小事着手

教孩子学会分享,不要认为只是向孩子讲道理就可以。父母应该抓住生活中的小事情来教育孩子,这样就更具说服力,更容易使孩子信服。比如,给孩子买了好吃的东西,当孩子高兴地吃时,父母可以要求孩子给自己一点点,或是让孩子送一点给邻居的老奶奶和小朋友。在一段时间内坚持这样做,孩子在养成分享习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给予的快乐;让孩子给小朋友让座位;把自己的卡通书给别人看等等,都是训练孩子的好方法。

3.不要让孩子搞特殊化

部分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有了好吃的全摆在孩子的面前,即使孩子主动让给父母吃,也拒绝;有了好玩的,让孩子独自玩,并在家里来了小朋友时,主动帮助孩子把好玩的东西藏起来,以免被别的孩子玩坏……这样时间一长,就会强化孩子的独享意识。因此,不给予孩子“特权”,不让孩子独享,孩子就不会滋生“独霸”、“独贪”的心理。

4.尊重孩子,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收藏品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愿与人分享的收藏品。比如,自己的第一件手工品;小姨给买的一把小手枪;生日时爷爷送的一支笔,等等。由于这些东西对孩子意义重大,因此父母应该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不要强迫孩子把他的珍藏品也时时拿出来与人分享。在此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提倡孩子与人分享,并不是指孩子的任何东西都应该与人分享。像成年人一样,孩子也有自己的私密,有自己的宝贝,有自己的特殊嗜好,如果父母过分强迫孩子把任何东西都拿出来与人分享,或是孩子一次表现不好就责罚孩子,这些既不合情合理,还有可能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促使孩子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因此,在要求孩子与人分享的同时,也要尊重孩子,才是教子成材的良方。

5.让孩子懂得施比受更快乐

当孩子得到一件东西时,往往表现得很高兴。但如果让他把这件东西送给更需要的人时,往往是一百个不愿意。因此,父母应该教育孩子,有的时候给予比自己得到更令人开心,特别是你送出的东西是别人最需要的,当别人感到高兴时,你的心情也会跟着好起来。

有一次,汤姆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名老妇人坐在街道的角落里。她身穿旧式印花洋装,褪色的黄毛衣,一双褴褛的黑鞋。那一晚奇冷无比,汤姆不禁注意到她没穿袜子。

“你的袜子呢?”汤姆问她。

“我一只袜子也没有。”老妇人回答说。

汤姆低头看着这位瘦弱的老妇,他知道她需要的东西很多,不过他那时能给她的就是一双温暖的袜子。

没有丝毫的犹豫,汤姆脱下运动鞋,拉下白色的新袜子,然后把它穿在老妇人的脚上,汤姆想这只不过是举手之劳,可是,老人说的一句话让汤姆终身难忘。

老妇人用充满爱意的眼神抬头看着他,仿佛祖母看着自己的孙子,她说:“谢谢你,十分感谢你。如果有什么是我最爱的,那就是晚上睡觉时有双暖和的脚,这种感觉我已经记不得了。”

那晚汤姆回家,内心洋溢着喜悦。

生活中,也许一个孩子能给予别人的不是很多,但是别人有时最需要的,往往也就是那么一点点。所以,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当能给予别人特别需要的东西,最主要的是能为别人带来温暖与快乐的东西时,就一定不要吝啬。

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

——斯宾诺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