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几岁,别让心态毁了你
20083500000012

第12章 20几岁,心态超然很重要(3)

“刚才,你为什么不让我看呢?”他问母亲。

“如果他是一个正常人,你会回头看他吗?”

他被这一问愣住了。

春节过后,一帮多年不见的朋友邀他外出聚会,地点远在千里之外。

当地一位非常要好的旧友陪同他一起去。检票进站后,一些归校的学生和家长一起,急切地拥向车厢。坐定后,那些面容悲切的父母就这么站在窗外。

车子缓缓开动。一位母亲加快了脚步,满脸热泪地跟着火车挥手。这时,在他背后忽然传来了一阵抽泣声,哽咽地喊着:“妈妈,你回去吧;妈妈,你回去吧。”

整个车厢的人仿佛都对这样的场景十分好奇,纷纷转过头去。他正要回头,却被朋友制止住了:“嘿,不要回头!”

他安静着,忽然想起那与母亲一起外出的午后。

嘿,不要回头!面对这些尴尬或是动情的场面,我们其实更应该置若罔闻。

此时的沉默,或许才是金。

因为只有这样的沉默,才能换来一次酣畅淋漓的痛哭,才能换来一些人渴望得到的尊严。

柯林斯托姆说:虽然尊严不是一种美德,却是许多美德之母。席勒说:不知道他自己尊严的人,便不能尊重别人的尊严。做人不能没有尊严,一个人的尊严,除了需要自己以信念以风骨甚至以生命来维护和捍卫外,也还需要别人的维护和捍卫。因为人类是一个相依共存的群体,只有互相维护和建构做人的尊严,这个群体才是一个有希望有尊严的群体。

点亮心烛

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我们活在世上的每个人,都渴望生活在一个友好相处、互助友爱的环境里,现实的社会越来越冷漠,人们更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温暖来柔化自己的心。每个人都想得到别人的爱,爱使人愉快、使人幸福,而想要得到别人的爱,首先要自己去爱护和关爱别人。

特瑞是一皮货商,人过中年,事业上却不尽如人意,屡屡受挫,因此情绪十分低落,常常无端地发脾气,抱怨别人欺骗了他。终于有一天,他对妻子说:“这个城市令我很失望,我想离开这里,换个地方。”

特瑞和妻子来到了另一个城市,搬进了新居。这是一幢普通的公寓楼。特瑞忙于生意,早出晚归,对周围的邻居未曾在意。在一个周末的晚上,特瑞和妻子正在整理房间,突然停电了,屋子里一片漆黑。特瑞很后悔来的时候没把蜡烛带上,只好无奈地坐在地板上抱怨起来。门口突然传来轻轻的、略微迟疑的敲门声,打破了黑夜的寂静。

“谁呀?”特瑞在这个城市里并没有熟人,也不愿意在周末有人打扰,他很不情愿地起来,费力地摸到门口,极不耐烦地开了门,门口站着一个小女孩,普通得几乎难以给人留下什么印象的那种。她怯生生地对特瑞说:“先生,我是您的邻居。请问您有蜡烛吗?”“没有!”特瑞气不打一处来,“嘭”的一声把门关上了。“真是麻烦!”特瑞对妻子说,“讨厌的邻居,我们刚来就来借东西,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就在他满腹牢骚时,门口又传来敲门声。打开门,还是那个小姑娘,只是手里多了两根蜡烛,红彤彤的,好像小女孩涨红的脸,格外显眼。“我奶奶说,楼下新来了邻居,可能没有带蜡烛来,要我拿两根给你们。”特瑞顿时愣住了,他被眼前发生的一幕惊呆了,好不容易才缓过神来,说道:“谢谢你和奶奶,上帝保佑你们!”

在这个人情淡薄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在心里竖起了一道冷漠的屏风,因为冷漠不仅扼制了自己内心的温情,也拒绝了别人赠予的温暖。其实每个人都需要一些来自别人的温暖,需要黑暗中的一点烛光,而想得到那黑暗中的烛光,自己也要用自己的爱和宽容为他人灿烂一片心地,增加一份温馨。假如你碰到黑暗里挣扎的人,请不要背过身去,只要伸出一只手,点亮一片烛光,就能给对方一个春天,照耀一片黑暗的世界。

让愤怒远离自己

愤怒是一种人人都有的不良情绪,男人似乎比女人更加易怒。但是一个总是处于愤怒中的人是无法成就大事的。

生活中,谁都免不了要发怒。但愤怒不是人类的一种天性,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不满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一切有坏脾气的人,无论男人女人,几乎全是从儿童时候带来的。有了坏脾气,对于任何人的身体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它会破坏消化功能,增高血压,燃烧筋骨里的糖质,致使排泄失常。

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愤怒都会给人带来情绪上的不快和行为上的惰性。一般而言,发脾气的人,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原因:一是借助发脾气来满足个人的欲望,一是由于日常生活中微小的困难和妨碍所致。对于第一种人,只能说他不够成熟。人存之于世,做事如果能任凭自己的性情来,那就太好了。但问题是,你不是天地间的唯一,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别人也不可能为你的存在而存在,对你唯命是从。至于第二种人,要使他明白:如果仅为生活上的一些小困难而常常发脾气,他的家人可能对他有畏惧也能包容、原谅,但是他的同事和朋友们都将远离他,让他一个人去发他的脾气吧!再也没有一人愿意和他接近。

无论是谁,对于常发脾气的人总是不喜欢的。所以当怒气一旦涌进了你的心头时,就应该加以制止或把它发泄掉。

有个富人一生气就跑回家去,然后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而一生气,他仍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当他已经很老了,走路都要拄拐杖了,他生气时还要坚持绕着土地和房子转三圈。

一次,富人拄着拐杖绕房子走到太阳下山了还在坚持,他的孙子怕他有闪失就跟着他。孙子问:“爷爷!您生气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这里面有什么秘诀吗?”

富人对孙子说:“年轻时,我一和别人生气,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我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气消了,我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工作、学习了。”

孙子又问:“爷爷!您年老了,成了巨富,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

富人笑着说:“老了生气时我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边跑我就边想——我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跟人斤斤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种愚蠢可笑的行为!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维,规范自己的行为,检点自己的语言。一个人若总是行为失控就会酿成大祸,言语失控就要自惹麻烦。只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顺畅。

这位绕自己房子、土地跑三圈的富人的做法值得借鉴。有些时候,当人们的怒气确实膨胀起来,一时之间难以控制时,那就应设法把它发泄出来,但要注意不能伤及他人。你可以找你的好朋友,尽情地倾诉你的苦衷。你还可以找一个空旷的地方,用力喊出你想要讲的话,或和朋友踢一场足球,把愤怒发泄在球场上,让你的怒气随汗水一起流淌出来,然后用温水痛痛快快地洗个澡。如果你受身边的环境所制,可以把心中的怒气随便地写在纸上,或去洗手间抽一支烟,这样也会使你的心里感到轻松。对每个人而言,掌握一些制怒与泄怒的艺术,对于生活与工作都有很大的益处。

佛桌上盛开的花朵

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纵容,宽容只是使自己的心更从容坦然。宽容别人不会减轻他对你的伤害,却能感化一颗邪恶的心,让自己的心灵也更加平和、恬静。一个人每经历一次宽容,就会打开一道爱的大门。

宽容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任何宽容都是要付出代价的,甚至是痛苦的代价。人的一生谁都会常常碰到个人的利益受到他人有意或无意的侵害。为了培养和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勇于接受宽容的考验,即使在情绪无法控制时,也要管住自己的大脑,只要忍一忍,就能抵御急躁和鲁莽,控制冲动的行为。

有这样一个故事:朝阳升起之前,庙前山外凝满露珠的春草里,跪着一个人:“师父,请原谅我。”

他是某城的风流浪子,20年前曾是庙里的小沙弥,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他却在一夜间动了凡心,偷下山去,五光十色的凡尘遮住了他的眼目,从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

夜夜都是春,却夜夜不是春。20年后的一个深夜,他陡然惊醒,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深感忏悔,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

“师父,你肯宽恕我,再收我做弟子吗?”

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只是摇头。“不,你罪孽深重,必堕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连桌子也会开花。”

浪子失望地走了。

第二天早上,方丈踏进佛堂的时候,顿时惊呆了:一夜间,佛桌上开满了大簇大簇的花朵,红的、白的,每一朵都芳香逼人。佛堂里一丝风也没有,那些盛开的花朵却簌簌急摇,仿佛是焦灼的召唤。

方丈在瞬间大彻大悟。他连忙下山寻找浪子,却已经来不及了,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坠入了他原本的荒唐生活。

而佛桌上开出的那些花朵,只开放了短短的一天。

是夜,方丈圆寂,临终遗言:

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一个真心向善的念头,是最罕有的奇迹,好像佛桌上开出的花朵。而让奇迹陨灭的,不是其他,而是一颗冰冷的、不肯原谅、不肯相信的心。

别让奇迹陨灭,相信佛桌上会开出善花吧。

有人说:“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宽容的最高境界是对众生的怜悯。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容、需要理解。宽容是催化剂,可以消除隔阂,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宽容是润滑剂,能调节关系,减少摩擦,避免碰撞;宽容是清新剂,会令人感到舒适,感到温馨,感到自信,感到世界的美。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很多不稳定的因素还在跳跃着,时常能从报纸上看到某某因为一点小事,心怀芥蒂,报复他人,最终害人害己。人人都有痛苦,都有伤疤,动辄去揭,便添新创,旧痕新伤难愈合。忘记昨日的是非,忘记别人先前对自己的指责和谩骂,时间是良好的止痛剂。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如果人们心里能多一分宽容,那我们的社会将多一份平和。

良心与长寿

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对于善良的人,活一生,莫过于良心上的安逸了。它是一种温暖、一种可靠、一种约定。世上之所以有道德生活,最终要归因于良心:做好事不求别人的赞赏而只求无愧于心是道德生活的最高境界;做错事能扪心自问并深感内疚则是塑造有德之人的先决条件。良心是道德秩序的保证。只有良心,才能救道德于堕落。

罗伯特·米尔是德国人,已经活了109岁。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德国仅存的一位参加过一战的老兵。据说,他也是目前德国最长寿的男人。

关于罗伯特的长寿秘诀,德国的各大报纸都曾报道过。概括起来有三条:家族中有长寿基因,喜欢简单的饮食,偶尔喝一点红葡萄酒。然而,他生活中的一些故事却常常被人忽略。前不久,德国《图片报》刊载了他二战中经历的一件事。读后,我觉得真正使他长寿的,可能不是那三点,而是其他的一些东西。

1940年7月,他的邻居,也是他的好朋友约索夫被送进了集中营,因为他是一名犹太人。临离开家的前一天夜里,他把自己的五万马克委托给米尔保管。他说,我走了,我的妻子和孩子,你帮我照顾好。这些钱,没谁知道,妻子、孩子都不知道。我的意思你是明白的,怕他们经不起纳粹的折腾,说出去,连累了你。拜托了!回来后,我会报答你的。

约索夫被带走的第二天,他的妻子和孩子也被带走了。他们被关在了什么地方,米尔也不知道。五万马克现金,就这样留在了他的手上。为了稳妥起见,米尔以个人的名义,把钱分开存在了四家银行里,然后,他就把存折秘密地藏了起来。这件事,他也没敢告诉自己的妻子,因为他怕走漏了风声,被以窝赃罪名而枪毙。

可是,一等就是五年,直至二战结束,都没见到邻居的踪影。米尔想,也许他们全都死了,这笔钱看来是无法奉还了。不过,米尔依旧没有动用它们。

1965年,米尔68岁。他的家庭发生了一次大的变故。他与儿子联合经营的一个机械厂倒闭了。祸不单行,这一年,他的妻子还摔断了腿。为了走出生活的低谷,米尔想到了约索夫的那五万元钱。可是,就在他准备从银行里取出这笔钱的时候,他在报上看到一篇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20周年的文章,作者是安迪·约索夫。从文章回忆的内容,米尔断定,这位作者就是约索夫的小儿子。也就是说,约索夫的家人没有全部被毒死,至少他的小儿子活了下来。但是,这五万马克,约索夫的小儿子根本不知道。

米尔陷入了空前的矛盾之中。他说:“我一生,共有三个晚上没有睡好觉,全发生在看到那篇回忆文章之后。是归还这笔没人知道的巨款,还是拿出来拯救自己?”

40年后,当记者问他对这件事作何感想时,他感慨道:“令我骄傲的是,我选择了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