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2012神秘的玛雅末日预言
20083400000007

第7章 神秘的玛雅,掀起你盖头来(2)

第二,超前的城市经济。玛雅的城市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在公元后的八个世纪中,各个不同的玛雅部落前前后后就一共建立了一百多个城市,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帕伦克、科庞等。当然了,城市的兴盛见证了玛雅的发展,因为城市是玛雅经济发展的结果。此外,玛雅人的手工业水平非常高,他们会用陶土制成各种各样的器皿,用燧石或黑曜石制成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武器,用棉花织成布匹,用金、银、铜和锡等元素制成合金,再加工成各种各样的器皿和装饰品。玛雅的市场很发达,一般的集镇和城市都有市场,各业人员都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交易的商品主要有棉布、蜂蜜、蜂腊、燧石武器、盐、鱼以及各种日用品等等。随着商品交易的发展就刺激了货币的产生,但好玩的是玛雅人所使用的货币是可可豆。

在市场的旁边,还有供来往客商住宿的旅馆。互市一般有固定日期,就像我国农村的市集一样,或逢单逢双,或三六九,或逢年过节不一。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玛雅人不仅内部经济发达,而且拥有广泛的外部贸易。其经济活动远至南美洲的哥伦比亚一带,甚至影响到秘鲁、智利等地。

第三,玛雅人在建筑和艺术上也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玛雅人用石头建造了大量宏伟高大、富丽堂皇的殿堂、庙宇、陵墓以及石碑。至今在尤卡坦或危地马拉的热带丛林里残存的玛雅遗址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留在那些断壁残垣上的鲜艳色彩和美丽图案。博南帕克遗址中还留下了一些大约公元8世纪时期创作的古代战争壁画,画中人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是当今世界著名壁画艺术的宝藏之一。

玛雅人常常在城市里立柱记事,时间间隔有固定的年限,通常是每隔20年立一些石柱记载一些重要的事情。后世的历史学家们因此可以根据石柱上的记录了解这个城市的来龙去脉。根据目前的资料显示,立柱的年代竟长达1200多年,最早的一根石柱立于公元328年,最晚的一根立于公元1516年。著名的危地马拉玛雅蒂卡尔神庙石柱,立于公元468年6月20日,而这恰好是玛雅日历的第13年。据专家们考证,石柱上的文字主要叙述了蒂卡尔城第12代统治者坎阿克和他家属的一些事迹。通过石柱上的记载,我们还可以知道:西阿恩·查阿恩·卡韦尔于公元411年11月27日成为蒂卡尔的统治者,于公元456年2月19日逝世,并于公元458年8月9日安葬。蒂卡尔城是由一个名叫雅克斯·摩克少克的玛雅人建造的,相传他是坎阿克的祖先。经过一百多年的统治,坎阿克家族把蒂卡尔城变成了当时最辉煌的城市。由此可知,玛雅人所立的这些石柱是研究玛雅文化的珍贵历史资料。

此外,玛雅人还是高水平的建筑师。奇琴·伊察的库库尔坎金字塔是非常大的金字塔,甚至超过了蒂卡尔和其他城市的金字塔。库库尔坎金字塔塔底呈正方形,高30米,塔身分为9层,每层有91级宽阔的石阶。四周台阶的总和为364级,如果把塔顶神庙算一级的话,则一共365级,正好代表了一年的天数。神庙高6米,呈正方形。金字塔正面的底部雕刻着羽蛇头,高1.43米、长1.87米,宽1.07米。每逢春分和秋分这两天的下午三点种,西边的太阳会把边墙的棱角光影投射在北石阶的边墙上,于是从远处看起来的景象就是:整个塔身,从上到下,直到蛇头,看上去起起伏伏,仿佛一条巨蛇从塔顶向大地爬行。这座金字塔是为适应宗教和农业的需要,经过精密的设计和计算建造而成的。

奇琴·伊察城中还建造了天文观象台。这座观象台是一个圆形建筑,高22.5米,整个塔就像一个蜗牛壳一样。塔内有螺旋式楼梯通往塔顶的观象台。塔壁上开有精心设计的8个窗口,用于观察天象。

此外,奇琴·伊察城中还建有规模庞大的古建筑群。这个建筑群包括“总督府”、“修女宫”、“勇士庙”、“虎庙”以及庞大的金字塔。并且,这些建筑物的外墙、门框、石楣上都布满了精雕细琢的羽蛇浮雕,其用料之精细、形象之华美和匀称,都超过了原来南部玛雅文化的建筑,甚至连今天的建筑学家都对其惊叹不已。

玛雅人的许多公共建筑都建有坚固的围墙,在图鲁姆地方至今还留着一道长达2350英尺、宽20英尺、高10至15英尺的古墙。

玛雅人的优秀建筑才能除了体现在修建建筑上,还体现于修路筑桥上。玛雅各城市虽然彼此分析,但他们之间却路路相通,四通八达。并且,玛雅的道路还有一个吸引人的特点:非公路结构。以蒂卡尔城为例,在这里我们可见玛雅人只是采用桥梁和堤道将彼此连接,因此根本就没有公路可以通往危地马拉城,而这却并不影响蒂卡尔发展成为繁华的贸易中心。

第四,玛雅人在天文历法和数学运算方面的造诣在当时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即使是在今天,很多发现也还非常有意义。

我们都知道:天文学是历法的基础。可是玛雅人不知是天生的还是从哪里得到了指引,他们竟然拥有比现代人还渊博的天文知识,对于月亮、地球、太阳、金星和其他星体的运行以及相应的历法,也都非常准确。据后世人的考察可知,玛雅人共有22种历法,几乎涵盖了太阳系及其之外众多星球的运行周期。甚至,玛雅人还已经掌握了日、月、金等星球的运行规律,并且测算出地球年是365.2420天,与现在拥有电子计算机之后的准确计算仅仅相差0.0002天;金星年是金星绕太阳一周所用的时间,而玛雅人不知用什么方法去观察到,金星在8个地球年中恰好转5周,从而得出金星年是365天×8÷5=584天。再来和现代测算的精确金星年583.92天对比,我们就会发现,两者之间的差距仅仅是小数点之后。这种极小的误差,还很难说是哪个更为准确。

从这种相当精确的计算中可以看出:“玛雅人的历法是世界上最精确的”这个定论就毫无疑问了。而玛雅的历法主要又由神历、太阳历和长纪年历这三种来构成。

神历也称卓尔金历。在玛雅文化中,玛雅人保留着一种特殊的宗教纪年法,也就是现代学者取名的卓尔金历(tzolkin),按尤卡坦半岛的译意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日子的计数”。这种历法中,玛雅人将一年看成是260天的循环周期,这在这个周期之上来计算历法纪年。而深入研究便发现:此种纪年法不是以地球上所观察到的天体运行情况为根据测算出来的。于是,敏感的人们便开始怀疑:难道这种纪年法来自于玛雅人的祖先,既然是来自于他们的祖先,那是不是就说明了玛雅人其实是来自于另一个星球的呢?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唯一可以得出的答案的是这种历法的计算方式。这个260天的周期是由其两个亚循环周期20和13的排列结果得出的,而20和13在整个中美洲都具有仪式上的和象征上的重要意义。卓尔金历的260天甚至还不分月,顺序用20个专名:伊克(Ik)、阿克巴尔(Akbal)、坎(Kan)、契克山(Chicshan)、克伊米(Cimi)、马尼克(Manik)、拉马特(Lamat)、木卢克(Muluc),喔克(Oc)、契乌恩(Chuen)、埃伯(Eb)、本(Ben)、伊希(Ix)、门(Men)、克伊伯(Cib)、卡班(Caban)、埃兹纳伯(Etz'nab)、夸阿克(Cauac),阿华乌(Ahau)、伊米希(Imix)。如果我们用1至13作为顺序与这20个专名互相循环匹配,那完成一次循环正好是260。这和中国的干支纪历有很相似的原理,十个天干与十二个地支分别匹配,一个循环周期即所谓“六十甲子”。

第二个是太阳历。太阳历是玛雅人为了农业和祭祀的需要,在对天象进行了周密的观测、分析之后所建立的一套精确的历法。太阳历将1年分为18个月,每月20天,年末加5天“禁忌日”,合起来总共365天,而每4年置一闰,也就是会加上1天。并且,玛雅人非常有意思,他们还将每个月份取的名称与农业紧密相关,如“楚恩”为播种月,“摩尔”为收割月,“托克”为举火月等。当然,只需要轻轻一瞥你就感觉到这种历法和如今现代人使用的历法如出一辙,要知道,如此先进的历法是16世纪的欧洲殖民者所望尘莫及的,因为那时的欧洲,普遍使用的还是粗糙的恺撒历。从这个对比中,我们会十分惊讶:为何玛雅人在当时没有任何今天看来是先进且必需的仪器的条件下,还能观测出天象,并根据天象推测出了如此精确的历法,甚至,他们计算出的太阳历为365.2420天,比现在用先进科学技术之后计算出的365.2422天只相差万分之二!

这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不知道。

长纪年历是玛雅人用来在时间长河中固定各个事件的较为精确的历法,它能准确无误地记载下数千万年中的任何一个日子。这种累积计日法分成9个数量等级,由小到大分别是金(Kin)、乌因纳尔(uinal)、吞(tun)、卡吞(katun)、巴克吞(baktun)、匹克吞(pictun)、卡拉伯吞(calabtun)、金契尔吞(kinchiltun)、阿劳吞(alautun)。除了乌因纳尔是18进位以外,其余几个数量等级都是20进位,即1金代表1天,1乌因纳尔代表20天,1吞代表360天,1卡吞代表7200天,1巴克吞代表144000天……一般记日期只用到第5个等级,例如11、9、4、0、1即表示:11×144000+9×7200+4×360+0×20+1=1650241天。在这种立法中,玛雅人把公元前3113年看成是新纪年的开始,那么这个第1650241天就约代表公元15世纪初。正是这种累积计日法,现代的我们才可以清楚地了解玛雅历史上一些重要事件发生的年代。

玛雅人在历法上取得的成就这在世界上已经得到了公认,而稍微有一些常识的人都知道:要能计算出如此先进的历法,是必须要有先进的数学知识不可的。

在数学上,玛雅人用两种方法书写数字,一种是用20个头像来表示0~19,另一种是用线条和圆点表示数字1到19(其中一个圆点表示1,一条线表示5,而0则用一只贝壳似的圆表示)。聪明的希腊人虽然善于发明,但他们必须用字母来书写数目;罗马人虽然会使用数字,但只能用笨拙的图解方式也即以四个数字来代表(Ⅷ);而玛雅人却只发明了一种仅使用三个符号——一点、一横、一个代表零的贝形符号——就可以表示任何数字的计算法,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由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数系中的“0”这个符号,它的发明和应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正是有了“0”这个概念的引进,人们才不再只停留于计算多少还开始计算有无的问题上。对数字而言,也不再是单向的无限制累加,而是一个可以将不同进位抽象出来,统一于零的形式存在。而很多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玛雅人是世界上最早掌握“0”概念的民族。至少在公元前4世纪—前3世纪,玛雅人已经应用了“0”这个数学概念,这比欧洲早了大约800年。

玛雅人一般采用20位计算法,但在繁杂的数学计算中,又加入了18进位法。也就是说,玛雅数学采用两种进位法:20进位法和18进位法。用这种方法可以进行无限大数字的运算和写录,并且得出惊人的数字。1966年,有人根据已经认出的玛雅文字,试译了基里瓜山顶上的一块玛雅石碑,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是,它竟然记录了一个9亿年前的日期,另一处则记录着一段40亿年前的时间!可是根据目前人类的知识可知,在那个时候,地球还处于中生代,根本没有人类的痕迹。再比如在一块石碑中竟然出现了一个长达十一位的大数字。因此,玛雅的数系被人们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第五,聪明的玛雅人创造出了表达人世间万事万物和人情感的象形文字。这种象形文字主要刻在建筑物、陶器上,或者写在树皮、绢布上。在石柱、祭台、金字塔以及陶器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玛雅人的原始象形文字。玛雅语文的词汇废黜丰富,大概有3万多个。玛雅文字是非常奇妙的,它既有象形,又有会意和形声,是一种兼有意形和意音功能的文字。即使是在那个文明不太发达的奶奶带,玛雅人却已经使用了纸,而这种纸通常是用树皮或鞣制过的鹿皮做成的。他们用这些纸编成各种书籍,书籍的主要内容是历史、科学和典礼仪式,有的书籍还记载了当时玛雅社会的各种情况。西班牙人在进入玛雅地区时疯狂破坏了玛雅文化,大肆焚毁玛雅书籍,杀害玛雅祭司,致使玛雅文明的宝贵财富成了一堆废品,玛雅文字无人认识,历史无从考证。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劫后余生的玛雅文献流散在世界各地,已知的有《德累斯顿古抄本》、《马德里古抄本》、《巴黎古抄本》、《格罗利尔古抄本》、《柏林古抄本》、《纽约古抄本》等。这些古抄本的内容涉及历史、宗教、传说、历法等等。通过对这些古抄本的研究,学者们判断:南部玛雅人和尤卡坦半岛的玛雅人之间在文化上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