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欧也妮·葛朗台(名师1+1导读方案)
19998000000026

第26章 吝啬鬼的许愿和情人的起誓(7)

这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这种誓言更真诚的呢?欧也妮心中的爱是那么诚挚圣洁,甚至一下子也感染了夏尔,让他的爱也如此圣洁起来。第二天的早饭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中。拿侬虽然已经得到了夏尔送给她的绣金睡袍和一个十字架,那个十字架被一根细丝系住,挂在她的脖子上,但此时的拿侬已经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任凭泪水往外涌。

“噢,可怜的小少爷呀,就要离开这里,到海的那边去了。但愿上帝给他好的指引。”

时间到了十点半,全家人都出动了,来为夏尔送行,送夏尔去乘驶往南特的驿车。拿侬把狼狗放了出来,并仔细关好了大门,她坚决地为夏尔提行李。这条古老的街道上,两边的做买卖的人都站在自己的店铺门前看着这一群人慢慢走过。在广场上,他们遇到了前来送行的克罗旭公证人。

“欧也妮,我可怜的孩子,过会儿不要哭。”母亲语气沉重地嘱咐她。

终于走到了客店门口,葛朗台拥抱着夏尔,并且吻了吻他的两颊,说道:“侄子呀,你一定要等到发了大财再回来,到那时,你父亲的荣誉就一定能挽回来。我,你的伯父,我对你发誓,因为,到那个时候,如果你还愿意……”

“啊,伯父,有你的这些话,虽然我现在就要离开了,但我心里也舒服多了。这就是您送给我的最有价值的礼物了。”

对于老箍桶匠后面要说的话的意思,夏尔根本没有明白,他就这样把自己心中想当然的理解倾倒了出来,化作感激的泪水洒在了伯父的脸上。欧也妮此时也走上前去,把堂弟的手和父亲的手都紧紧握在了自己的手里。这个时候,站在一边的公证人却最明白葛朗台的心思,他面露微笑,心中却对老葛朗台佩服不已,赞叹他灵活的头脑。直到车子出发,车子的旁边一直站着这四个索漠城的人,周围还有几个其他的人。等到车子快要消失得看不见的时候,葛朗台这才说了一声:“一路顺风!”这句话也就只有克罗旭听见了,因为此时欧也妮母女已经跑到码头另一个地方了,在那里还能看得见车子的影子,她们使劲挥动着手帕,夏尔也在远处挥手回应。

夏尔的手帕渐渐看不见了,欧也妮痛苦地对母亲说:“噢,母亲,我多么希望万能的上帝能赋予我神奇的法力,就算是一瞬间也好呀。”

为了让葛朗台家里发生的这一系列事情能顺利进行,这里就必须说明一下葛朗台托格拉桑去巴黎办事的情形。银行家离开一个月之后,葛朗台的家里就无声无息地多了一笔公债,大约有十万法郎,这些公债可是用八千法郎的整数买进来的。没人知道这笔公债是如何买进的,直到葛朗台临死的时候,别人清点他的财产时,也没有真正搞明白买公债的钱是怎么送到巴黎的。只有克罗旭公证人暗自判断是拿侬在不知不觉中充当了他运钱的工具。因为大约在那个时候,这个佣人有五天的时间不在家里,说是去了弗鲁瓦丰收拾东西,就好像这个老家伙真的有什么东西在那里要好好收拾似的。而关于纪尧姆·葛朗台商号的事,则都在老箍桶匠的预料之内。

众所周知,法兰西银行十分清楚地调查了巴黎和各省富商钜子的家底。这其中就有德·格拉桑和索漠城费利克斯·葛朗台的名字,他们两家都拥有大片的地产,还有庞大的资金,因此信用良好,且颇受尊敬。于是,索漠银行家一到达巴黎,说是为了给已故的葛朗台做清盘工作,那些债权人们就都对此深信不疑,也就不会发生他们拒绝签字的问题了。葛朗台先生生前所拥有的财产当着债权人的面启封,当事人的公证人也完全按常规对财产进行了清点。德·格拉桑就把所有债权人召集到一起,商量出选谁做清盘人,推举的结果是由索漠的这位银行家和一家殷实商号的老板做清盘人,这家商号的老板也是主要的债权人之一,即弗朗索瓦·凯勒,就由这两个人全权处理清偿债务和挽回葛朗台名誉的事。谈判进行得很顺利,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索漠葛朗台拥有很好的信誉,而且还有格拉桑银号在债权人心中点起的熊熊的希望之火。谈判没有遭到任何一个债权人的反对。他们谁也没有把自己的债券好好地仔细算清楚,他们心里只是在想,索漠城的葛朗台一定会遵守诺言偿还债务的。就这样六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巴黎人纷纷把市面上流通的债券都赎了回来,并且把它们好好保存在皮包里。葛朗台的第一个目的就这样轻松达到了。在第一次集会九个月以后,两位清盘人把变卖已故的纪尧姆·葛朗台的所有值钱的东西得来的钱发放给了每一个债权人,这些钱只有总债务的百分之四十七。然而卖掉的却是纪尧姆·葛朗台的有价证券、动产、不动产和其他零星物件等等一切财产,这次清盘工作做得是那么公正透明。这样一来就为葛朗台一家换来了信誉卓著的美誉。他们彼此称赞了一番之后,就一致要求偿还剩下的那些债务,于是他们集体写了一封信给索漠城的葛朗台。

“既然事情已经发展到现在了,”老箍桶匠边说边把信投入到了壁炉里,冷笑着说,“亲爱的朋友们,那你们就耐心等待吧。”

葛朗台好好答复了信里提出的建议,他要求一个公证人掌管一切债权文件。然后他找一个借口说,这样做只是为了好好核对账目,以便能精确地知道遗产的真正数目。他的这一措施顿时让整个巴黎陷入了议论纷纷之中。债权人的性格通常都是古里古怪的,他们通常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刚刚还要打算签订协议,一会儿之后又把一切都推翻,大喊着杀呀、抢呀、烧呀的,再过一会儿又变得风平浪静了。今天,他夫人心情不错,最小的儿子牙齿已经往外冒了,家里事事顺心,他就会变得一个铜子也不愿多给你;第二天,天气不好,大雨滂沱,出不了门了,心情抑郁,只要能把事情给解决了,他就又变得任何条件都愿意接受;第三天,他又提出担保,到了月底,他要求你履行一切责任,恨不得把你杀了,这个杀人凶手。大人们哄小孩子玩的时候,总是让孩子在家雀儿尾巴上放上一粒盐,这样,家雀儿就能很容易被抓到。可是债权人不愿把自己的债券看作是家雀儿,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也捞不到。葛朗台对债权人的各种情绪变化了如指掌,因此他弟弟的这些债权人的反应果然都被他猜中了。有的人愤怒了,就坚决不愿把债券放在公证人那里。德·格朗桑写信给他介绍这种情况,葛朗台看着写的来信高兴地说“太好了,简直是太棒了!”也有另外一些人同意存放,但必须重新陈述他们各自的权利,而且他们不放弃自己的任何权利,包括宣布对方破产这样的权利也不例外。两人又为此事写过好几次信,以便能随时沟通信息,索漠城的这个葛朗台对于保留的一切条件给予了同意。就这样一步小小的退让,就让那些债权人中的温和派充当了说客,他们主动去说服那些死硬派,让他们同意把债券放在公证人那里,当然,其中有些人怨言不断这也是在所难免的。其中就有人对德·格拉桑说:“这个卑鄙的老家伙,您和我们一样都被他给玩弄了。”

距离纪尧姆·葛朗台去世已经过了二十三个月了,许多债权人早已经把讨要债务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了,因为他们在巴黎的业务就已经让他们忙得晕头转向了,即使有人想起来,也毫不心存希望,并且自我宽慰地说:“反正就这样了,我已经认栽了,我觉得最多也就是拿到这百分之四十七了。”

时间的巨大威力,箍桶匠早就很清楚地认识到了,他说,时间可真是个厉害的武器。到第三个年头即将结束的时候,葛朗台又收到了德·格拉桑的来信,信中告诉他,他只要付出所有欠款的百分之十,也就是两百四十万法郎的百分之十就可以了,那样就能把债券人们手里的全部债权收回。结果葛朗台给他回信说,商号出现这么大的损失,而且让他的弟弟丧了命,可他的那个公证人和证券经纪人竟然还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们难道就没有良心,不能偿还一部分债务吗?而且他们应该被起诉,要让他们拿出点钱来,这样好让我们的亏损减少一点。

第四年的年底又来到了,欠债的总额已经正式确定为一百二十万法郎。清盘人和债权人、葛朗台和清盘人之间又足足花费了六个月的时间来谈判,终于谈清了各项事宜。总之,这下子葛朗台老头被他们逼急了,他不得不另找借口,在当年的第九个月跟两位清盘人说,他侄子在西印度群岛创业,发了大财,以前就对他说过,要还清父亲的全部欠款,因此针对这件事,他必须要和侄子好好商量,不能不通知侄子就把剩下的欠款还清,他必须等待他的回信。

时间过得真快,第五个年头的中期来到了,狡猾奸诈的老箍桶匠还是不时地用偿还全部债额来敷衍那些债权人。每当箍桶匠嘴里说出这几个字的时候,脸上总是不自觉地露出奸诈的冷笑,心里总会在那里嘲笑说:“这些痴心妄想的巴黎人!”但是,这些债权人真是商业史上前所未见的,他们的命运在过了这么多年以后仍然还是处在葛朗台当初给他们安排的位置上,对他们来说,这简直是一种嘲讽。

葛朗台老头在公债涨到一百一十五法郎的时候就全部抛出了自己所拥有的那些。他从巴黎提回来大概有二百四十万法郎的金币,另外还要加上证券所获的复利六十万法郎。他就这样不费一丝一毫的力气,就换回了如此巨额的财富,他美滋滋地把这些钱放进了自己密室的木桶里。但德·格拉桑却留在了巴黎。他这样做是有原因的,首先,他当上了议员;其次,他虽然在索漠城有家室,但是他已经对索漠城的生活产生了厌倦之情,而且他还迷恋上了一个叫佛洛丽纳的女人,这个女人是夫人剧院的一个漂亮的女演员。银行家又过上了以前的那种浪荡不羁的生活,据说他当兵的时候就一直过着这种生活,现在只不过是重新温习罢了。他的这种行为,在索漠城人的眼里,那简直是大逆不道、伤风败俗。他夫人幸亏和他分了家,并且很有能力,甚至用自己的名字继续经营着在索漠城的银号,这样她就能挣回那些被丈夫挥霍掉的家产。克罗旭一家总是不存好心,他们居然在这个时候对这个可怜的寡妇落井下石,让这个可怜的女人处境日愈难过,甚至连女儿也没能嫁个好人家,儿子和欧也妮联姻之事的希望也随之破灭了。阿道尔夫被生活所逼就到巴黎投奔德·格拉桑,可惜听说好好的一个小伙子也变坏了。克罗旭一家获得了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葛朗台用抵押的方式借了一笔钱给德·格拉桑太太,还假惺惺地对她说:“您丈夫真是糊涂虫,太不像话了,我都替您感到不服。”

“唉,先生,”可怜的女人很悲伤地回答,“这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事情,从他去巴黎办事之后,竟然就被什么迷了心窍,开始走歪门邪道了呢。”“太太,请您相信我,直到最后我都想尽量不让他去呢。当时的庭长先生不是急着想替他去吗?可是谁也没想到,他却非去不可,不知道这其中有什么原因。现在看来,我们是都明白了呀。”

这样一来,葛朗台和德·格拉桑一家就撇清了关系,不欠他们什么人情了。

名师伴你读

品读与赏析

在夏尔遭受丧父之痛的打击后,欧也妮对他的感情有了发展,而葛朗台却在此时耍弄他装憨卖傻的伎俩,并且他还继续使用狡诈阴险的阴谋把巴黎的债主们玩弄于股掌之中,这一切都让葛朗台的虚伪、狡诈、贪婪、吝啬的性格跃然纸上。

学习与借鉴

精彩的对话描写:这一章中最显眼的就是葛朗台和庭长对话时那些不成句、词不达意的结巴话,这种狡猾的装聋卖傻的伎俩被葛朗台为了获取利益而发挥到了极致,这场戏足以证明葛朗台的阴险狡诈、吝啬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