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欧也妮·葛朗台(名师1+1导读方案)
19998000000002

第2章 资产者的面貌(2)

在整个索漠城,葛朗台先生的鼎鼎大名以及声望的由来,那些没有在外省居住过的人是无法从真正意义上来理解的。有些人甚至还在背后称他为葛朗台老头,不过像他这样的老人如今可是很难见到了。一七八九年的时候,葛朗台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箍桶匠了,他生活舒适,家境殷实,这恐怕都源于他拥有的各种很实用的知识和能力,如能读会写、精明无比等。共和国政府曾在索漠地区举行过教会产业的大拍卖,那时的葛朗台正好四十岁,并且刚刚和一个女人喜结连理。这个女人是一个非常富裕的木板商的女儿,结婚后,他带着两千个金路易的财富——这是他自己的现金和他妻子的陪嫁,满怀信心地跑到专区政府,并把岳父给他的四百个金路易塞给了监管拍卖的人。这个监管人属于共和党,性格乖戾暴躁,葛朗台的这四百个金路易很轻松就收买了他。于是葛朗台也就轻而易举地以一块面包的价格获得了当地最肥沃的葡萄园,一座古老的修道院,还有好几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这个价格看起来是那么不合常理,但是它们却是合法的。索漠城里的居民们并没有什么强烈的革命意识,因此葛朗台老头在他们中间就显得与众不同,他可被公认为是一个爱国者、有胆有识的共和党人,与时俱进、时刻关注新思想发展变化的热心人物。然而事实上,这位老箍桶匠唯一关心的就是他的葡萄园。由于这些,他被任命为索漠地区的专区行政委员会委员,并在当地的政治和商业方面充分发挥着温和的调剂作用。在这两方面,他是这样发挥作用的:首先,他在政治上主动去庇护那些革命前属于贵族的人,具体策略就是竭尽所能地去阻止这些逃亡贵族的产业被拍卖。其次,他又在商业上投机取巧地去为共和国的军队提供一两千桶上好的白葡萄酒,这给他带来的回报是惊人的,那就是换回了几块上好的牧场。这几块地本来是属于一个女修道院的,准备留到最后一批来拍卖。他在拿破仑任执政官时升职做了索漠城的市长。作为市长,他把公事应酬得毫无瑕疵,而且对他来说简直是得心应手;作为葡萄园主,他又把葡萄园打理得特别出色,人人都很佩服他。但这一切风光转眼即逝,当拿破仑称帝后,因为特别不喜欢共和党人,而大家又都一致认为葛朗台参加过革命军,因此他就自然而然地被罢了官,由另一个贵族取代了他以前的位置。这个贵族田产颇丰,而且后来还被晋升为男爵。葛朗台虽然不再当什么政府官员,但似乎也没有留下什么遗憾,因为他在职期间,就早已筹划并修建了好几条质量上乘的公路,为本地区谋取了福利,更加重要的是为自己提供了便利。因为这几条公路都直通他的地。

名师导读

“毫无瑕疵”、“得心应手”等词语准确而充分地体现出葛朗台在公事上的精明头脑和狡猾手段。【用词准确】

产。他有不少房子和地产,但是却缴纳很少的税额,这都源于他的精明算计,因为他的房子和产业在土地登记造册时占了很大的便宜。从他的地产被登记评级之后,他更是不断努力创新、用心经营,于是他的葡萄园就不断地给他带来惊喜,渐渐地成为当地的龙头产业。既然能被称作龙头,那当然是指能够出产上等葡萄酒的优质葡萄园。就凭这一个无人能及的实力,他就完全有资格去申请荣誉勋位或者十字勋章之类的东西了。

1860年,就是葛朗台五十六岁,他的妻子三十六岁的时候,他的地产被政府登记评级了。当时葛朗台的独生女儿恰好十岁。这一年似乎是老天想要给被罢了官的葛朗台以巨大的补偿和心灵安慰,他在这一年里接二连三地接收了好几笔遗产,其数目之大,至今无人能知。先是他岳母家的一笔遗产,这笔遗产是姓德·拉贝特利耶的德·拉戈迪尼埃太太留下的;然后是德·拉贝特利耶老先生的遗产,这位老先生是葛朗台妻子的外公;最后是冉蒂耶太太的,而此人是葛朗台先生本人的外婆。这三位先后仙逝了的老人家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生前都极会精打细算,聚拢金钱的欲望极其强烈,他们的一生都在不停地捞钱,拥有大把的钱财却又吝啬至极。他们都喜欢偷偷看着成堆的钱摆放在眼前,以此来达到内心的满足。尤其是拉贝特利耶老头,他认为借钱给别人简直就是不负责任的挥霍。在他心里,拿钱放高利贷是一种可怕的冒险,只有把金子全放在手里、放在眼前看着,这才是最保险的。基于这一点,索漠城的人对于他的财富的猜测也就只能是从那些看得见的收入进行估算了。

就这样,葛朗台先生凭借他各方面的实力又获得了新的贵族称号,这就让葛朗台先生与普通市民有了差别。虽然人人都倡导平等、热爱平等,可是这种称号却无法消灭,而且永远也不会消灭,就如同已经在人们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儿一样。葛朗台成了本地区受人尊敬的“最大纳税人”。他拥有一望无际的葡萄园,大约有七十公顷。每当遇到风调雨顺的丰收年,他收获的葡萄酿成的葡萄酒可以达到七八百桶;除此之外,他还有十三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外加一座古老的修道院。因为当时政府规定人们必须为自家的门窗纳税,所以为了节约费用,免交一部分税金,葛朗台先生就把这座修道院的窗户和门洞全都给堵死了,除了那些普通的玻璃窗被封死之外,就连那些彩色的玻璃窗也没能幸免。这样做还不仅仅是让他节省了门窗税,在客观意义上还保护了历史文物呢。他还有无边无际的大草场,草场面积,差不多有八九十公顷呢。草场上还有粗壮高大、茂密无比的杨树林。这三千棵白杨树是他早在1793年就种下的。除了这些地产之外,他如今居住的宅院也是他自己的产业。目前所说的这些全都是他看得见的财产,而作为看不见的财产——资金,似乎没人能给出大致的估算,除了两个人之外,即克罗旭先生和德·格拉桑先生。当然这其中是有原因的,克罗旭先生是葛朗台先生放债的公证人,德·格拉桑先生则是索漠城最大的银行家。有时候葛朗台为了谋取私利就会与他们暗地里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这两个人拥有共同的优秀品质——做事机密、言谈谨慎。这样的品质在外省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它能让你获得别人的信任,更是让人发财的保证。这样的两个人在众人面前对葛朗台先生总是谦恭而敬重的,这足以让人们明白葛朗台先生这位前任市长拥有的财富是多么惊人。

葛朗台先生的家里有个巨大的宝库,这是索漠城的居民们人人都不会怀疑的。这个密室堆满了金灿灿的金路易,夜深人静的时候,葛朗台先生来到密室死死盯着堆积如山的黄金,从心底里乐开了花,兴奋得合不拢嘴。那些吝啬鬼守财奴们对于此情此景都深信不疑,而且言之凿凿。因为他们觉得葛朗台先生的两只眼睛放出的光彩都是黄金的颜色,金灿灿的。不过这种目光是一个擅长并且长期从自己拥有的资金获取惊人利润的人必然具有的特点。这种特点就与那些龌龊的色鬼、贪婪的赌徒和厚颜无耻的食客们所具有的鲜明特点一样,都是那么难以形容和表达,但却又让人一看就知:目光闪动着犀利的光,好像还带着攫取的铁爪,简直是深不可测。这种目光其同道中人一看就能辨认出来。这是那些具有某种不可言说的癖好的人的标志,目光可以充当他们的语言和名片。

名师导读

“死死盯着”、“乐开了花”、“合不拢嘴”等短语生动准确地再现了葛朗台看见黄金后贪婪、丑恶的嘴脸。【神态描写】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富有想象力地揭示出赌徒和食客们贪婪的本质。【夸张修辞】

在索漠城,葛朗台先生能被大家一致尊重和敬是有原因的。他这个人身上有许多让人羡慕的优点,比如他从不赊账欠债,他是个经验丰富而又手艺精湛的老箍桶匠,又是个善于经营、精于打理的葡萄园主,他准备一千只酒桶的时候,绝不会出现酒桶有大量空余的事情;他只摆出五百只酒桶的时候也绝不会发生葡萄酒装不下的情形。对于酒桶数量的需求,他计算得精确无比,甚至会让那些天文学家汗颜。他做投机生意从未遭受过什么挫折,当酒桶的价格超过酒本身的时候,他总会有大量的酒桶出卖来获取高额利润;他还会抓住机会把酒囤积起来,等到价格上涨直到二百法郎一桶时,他就见好即收,出售所有的葡萄酒。1811年是个好年景,当时葡萄简直就是铺天盖地,巨大的丰收成果使葛朗台先生把所有酿就的葡萄酒囤积起来,不是急于卖光,而是慢慢地出售。他的这种策略最终让他获得了二百四十万法郎的惊人收入。在理财方面,葛朗台先生更是很有招数,他拥有老虎的迅猛,又兼有巨蟒的耐心。发现猎物后,他会像老虎那样蹲在那里,不动声色地长时间窥探着猎物,等到时机成熟,他就猛然一跃,扑将上去,张开他的大钱口袋,一下吞没成堆如山的金币;然后他再像巨蟒那样找个安静场所,缓缓躺下身子,冷酷又无情地去享受已经吞到肚子里的猎物。人们只要看他从路上经过,没有一个人不对他佩服、敬畏又赞叹的。在偌大的索漠城,恐怕还没有几个人躲得过他那出手干净利索的钢爪铁牙。如果有人买地又缺钱,那么他可以通过克罗旭先生借到一笔贷款,不过可要为此付出一分一的高额利息;如果有人想要拿期票贴现,那么德·格拉桑先生就扣去了其中的一大部分。当人们在喧闹的市场上或者是在无所事事的晚上闲聊时,葛朗台先生的大名总会不时从人们的嘴里跳出来,又蹦入了另一些人的耳朵。有些人从心底里觉得这个腰缠万贯的葡萄园主的惊人财富就是地方上的巨大骄傲。因此,无论是普通商人或者旅店的老板,他们提起葛朗台时总是个个眉飞色舞,得意洋洋。他们都会不厌其烦地对每一个外地来客说:“亲爱的先生,你知道吗?在我们这里,有钱人不少,有两三家的财富甚至已经超过了百万,可是有一个人他拥有多少财产连他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呢,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葛朗台先生!”

名师导读

用比喻的手法把葛朗台比作“老虎”和“巨蟒”,生动形象地把葛朗台贪婪无比的欲望和狡猾冷酷的手段展现在读者面前。【比喻修辞】

1816年的时候,索漠城里最善于揣摩估算的人猜测这个老头的财产应该在四百万法郎左右。但实际上自1793年到1817年这二十四年间,就单算每隔两个月收缴一次的地租,他每年都能收十万法郎,照这样推算的话,他所拥有的现金和不动产的价值几乎是不相上下的。因此,精于计算的人会在一个牌局结束之后或者谈完葡萄的长势与收成之后,不动声色地说:“葛朗台老先生吗……恐怕比那些要更多吧,该有五六百万之多吧。”如果这样的话恰巧传到了克罗旭或格拉桑先生的耳朵里的话,他们就会笑笑说:“哈,您真是比我厉害多了,在这一点上,我还真是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财富呢!”如果遇到个从巴黎这样的繁华大都市来的客人谈起几个像样的大银行家,比如罗特希尔德或拉斐特等,那么索漠城的人便会迫不及待地插上一句,询问这样的大银行家是不是和葛朗台老头一样有钱。如果那个巴黎来的客人只是轻蔑地笑笑,并给他们一个肯定的回答,那么他们也是不会轻易相信的,而只是彼此间互递一个满是怀疑的眼神。

名师导读

通过描写外人对葛朗台财富多少的议论,侧面烘托出葛朗台财富的惊人数量。【侧面描写、烘托】

葛朗台先生的巨大财富让他的一举一动都罩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光环,像是镀上了一层金色,像他这样拥有雄厚资金的人即使本人生活上有些什么不合常理的地方,过去曾遭到别人的冷嘲热讽,而如今也不会有人再做这样的蠢事了。金钱让葛朗台的任何言谈举止都具有了权威性。他的一言一行,小到穿衣戴帽,甚至像是眨眼睛这样的生活小习惯都会像飓风一样在当地产生巨大的影响。生活在他周围的人个个都如博物学家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那样,认真地观察,仔细地探究,思前想后地琢磨,这样一来,他们甚至能从葛朗台老头生活中那些最微不足道的琐事上挖掘出其中所包含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智慧。比如有人说:“我看见葛朗台老爹已经戴上兽皮手套了,看来今年冬天一定冷得要命现在葡萄看来该摘了呀。”

名师导读

用比喻的手法把葛朗台的言行对当地产生的影响之巨大比作“飓风”,富有表现力。【比喻修辞】

“今年的葡萄大丰收了,葡萄酒肯定会有不少,因为葛朗台老爹买了成堆的造酒桶的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