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遇到事情优柔寡断、畏首畏尾,结果常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听命于人。这些人的心里都知道不要什么、不能怎样和为什么不要、为什么不能,可就是学不会说“不”,于是简单的“不”字只在嗓子里打滚,怎么也跳不出来,这真是人生当中的一大憾事。学会说“不”,并非直言说“不”,而是语中藏“不”,这就是拒绝的技巧。
点到为止,让对方明白意思就行了
一般情况下,在碰到违背自己做人原则的事情,以及各种并非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还有那些违背自己的价值观念,可能让自己掉进陷阱的关系网,破坏自己的人格,助长自己的虚荣心,或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等情况时,都需要我们去拒绝对方的请求。
在拒绝对方的时候,一定要给对方留退路,让对方有个台阶下。换句话说,在拒绝对方的时候,点到为止就够了,一定要给对方留面子,要能让他自己下梯子。对于那些并非完全无理的要求,不要全盘加以否定,或者断然拒绝。尤其是自己无法作最后决定时,更应措辞谨慎,让对方心服口服。
杨老师在北方一所高校的文学院已经做了20年的老师了,近来文学院进行了第一次教师职称评选,杨老师作为文学院的老教师却没有评上,他心中有些不服,想最后再尝试一下。因此,他就在评定结果公布前去张校长家问个究竟,也希望借此机会向张校长诉诉苦、求求情,使自己能够评上职称。
到了校长家里,张校长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杨老师,双方刚一入座,杨老师就开门见山,迫不及待地对张校长说:“张校长,我想知道这次评职称我有希望吗?”
张校长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递给了杨老师一杯茶,并笑着说:“先喝茶,最近你身体怎么样?”
杨老师听了,只好接过茶杯,压下心中的焦虑,应付道:“身体还算过得去。”
张校长接口道:“这就好,现在你们这些老教师可是我们学校的宝贵财富,青年教师还要靠你们传帮带呢!”
杨老师听了张校长的话,感到了一丝希望,急忙回答说:“作为一名老教师,我会尽力的,可不知道我能否……”
张校长早已知道了杨老师今天到访的目的,就接着他的话说:“不管这次评得上评不上,我们学校都要依靠像你这样的老教师。你经验丰富,教学得法,学生反应不错。我想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你说呢?”
杨老师叹了一口气,只好回答道:“是啊。”
张校长见到杨老师叹气,接着说道:“这是你们文学院第一次评审,历史遗留的问题较多,僧多粥少,有些教师这次暂时还很难如愿,要等到下一次。这只是个时间问题,相信大家一定能谅解。但不管怎样,我们会尊重并公正地评价每一位教师的劳动,尤其像你们这些辛辛苦苦几十年的老教师的劳动!”
杨老师听了张校长的这一番话,明白了张校长的意思,心里不由得生出敬畏之情,同时也非常感激张校长,没有让自己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杨老师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就起身告辞走了。
这个例子中,张校长对杨老师表示了充分的尊重,肯定了老教师的成绩,虽然拒绝了他,却也是拒绝有度,点到为止,让杨老师心悦诚服。
此外,拒绝别人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引用名人名言、俗语或谚语等来作答,以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或表明自己的观点。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既增加了自己说话的权威性与明确度,又不必在解释和说明上浪费太多的口舌,还能点到为止,既能给对方留面子,使对方信服,也能有效地达到自己所要的效果。
当然,拒绝别人时点到为止,不让对方太尴尬、下不来台,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先了解实情,再说“不”
“倾听”能让对方得到自己被尊重的感觉,在你婉转地表明拒绝他人的立场时,也要避免伤害他人,还要避免让人觉得你只是在应付。
“倾听”还有一个好处是,虽然你拒绝了他,但你可以针对他的情况,给出合理的建议。若是能提出更好的办法或替代方案,对方一样会感激你。
(2)温和但又要明确地说“不”
当你认真倾听,弄清楚对方的要求后,并觉得自己可以拒绝的时候,说“不”的态度既要显得温和,又要非常明确。温和就是间接地表达拒绝,点到为止,明确就是清清楚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用温和而且明确的方式说“不”,这要比直接生硬地说“不”,让人更能接受。一般情况下,对方听你这么委婉地拒绝,小心翼翼地,肯定会“知难而退”,再去想其他办法来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应该多掌握几种拒绝别人、点到为止的技巧。譬如,在为他人提些建议的时候,安慰一下他的心情,向他表明自己的难处,激励他人勇敢地面对等。要使得别人认为你还在和他一起解决困难,让他满怀信心离去。诚然,假如有能力,还是要尽力帮助那些求助者,这是良好品格的体现。
适时自嘲一下,别将拒绝的气氛搞得太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之所以可以受到他人的求助,是因为他人认为我们有能力去做好这件事。假如我们确实有这样的能力,但又不想接受他人的求助,此时不妨自我嘲笑一番,降低姿态。
有一天,林肯总统收到一个报纸编辑大会的邀请函。林肯心里很清楚,大会的组织者邀请自己无非是想借助他总统的地位和影响力,以便为这次大会壮大声势,提高大会的知名度。林肯不想出席这类活动,但为了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他还是决定出席了。
在发言的时候,林肯承认自己不是编辑,不适合出席这种活动。为了让自己的理由更充分,他特地给大家讲述了一个幽默小故事,故事内容是这样的:
“有一天,我在树林中散步,一个妇女骑着马从对面走过来。我马上站到路旁给她让路,奇怪的是她没有继续向前走,而是在我身旁停了下来,盯着我的脸仔细地看着,仿佛我的脸上有金子似的。然后,她对我说:‘我刚才仔细地回想了一下,我真的没见过比你更丑的人。’我平静地回答她:‘你说的没错,可是我也不想这样呀,能有什么办法呢?’她带点嘲讽的口吻说:‘确实是这样,你不能选择自己的相貌,只能接受了,但是你可以选择待在家里,干吗要出来呢?’”
大家听完林肯的故事后,被逗得哈哈大笑,同时也对总统先生的幽默和谦逊表示深深的敬佩。
林肯在这里通过一个幽默风趣的小故事,自己嘲笑自己长得丑,不适合出来露面,实际上是在委婉地向各种活动的组织者表达自己的拒绝。他的表述尽管有点滑稽,但显得亲切、可爱,让人在轻松和快乐中理解他的拒绝。
当我们成为一位有名气的人,或者当我们成为一位有名气的人之后,同样会遇到林肯碰到的这类邀请事宜,假如认为直接拒绝不妥,那就不妨试一下自嘲的拒绝方式,通过表达自己某方面的不足,暗示自己的意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陷或不足,但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尽量回避或遮掩,不愿别人知道或者注意。但有的时候,适当的自嘲会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丝轻松和乐趣。
通过自嘲的方式,往往能使你很快摆脱尴尬的境地,体面洒脱地脱身。
在一个社交酒会上,有个服务生一时失手,把啤酒洒到了一位宾客的头上,这位宾客是位光头先生。服务生看到自己闯祸了,非常紧张,不知道怎么应对是好,酒会上的其他宾客也都安静了下来,所有目光一起投向服务生和光头先生这里。此时,这位宾客没有生气,而是微笑着用平和的语气对那个紧张的服务生说:“小伙子,谢谢你的好意,你真的觉得这种治疗方式有效果吗?”全场顿时笑声一片,紧张局势很快缓和,尴尬局面瞬间被打破。
这位光头先生拒绝与服务生为敌,以自嘲的方式拉近了与服务生的距离,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修养,散发出了个人魅力,这样的人在生活中自然能够受到众人的尊敬。
对自嘲进行一下延伸,可以让我们想到这么一个词:示弱。它比自嘲来得更直接,常被老师用于幼儿教育之中。通过示弱拒绝孩子的一些要求,促进孩子独立自主,变得强大。
当小孩上了幼儿园中班后,幼儿老师便会有意地锻炼孩子们的自立、自理能力,比如在午睡时让他们自己穿衣服、脱衣服、穿脱鞋子、扣扣子等等。经过老师的反复要求,大部分孩子学会了自己动手完成这些事情。随着自理能力的逐渐增强,有的孩子还能主动照顾其他能力较弱的小朋友。
在一个幼儿园里,有个中班的孩子进步很慢,原因是他一直由姥姥带着,姥姥太宠爱孩子了,对孩子的吃饭穿衣等大小事情都照顾得很周到,从来不让孩子自己动手,以至于孩子自理能力很弱,做事慢,吃饭慢,干什么都是最后一个,什么都依赖老师,午休穿衣靠老师,上完厕所连擦屁股都不愿意,非得等着老师给他擦。为了帮助这个小孩学会自立,摆脱过分依赖,代班老师想出了一个妙招:以“示弱”拒绝孩子的依赖。
一天,午休结束,铃声连续地响着,孩子们都开始起床并穿衣服,只有那个孩子不动手,等着老师过来帮忙。这次,老师故意没有过去,而是假装身体不舒服,并装出一副痛苦的表情,用虚弱的声音告诉这个小孩:“老师身体不舒服,今天不能帮你穿衣服了。”孩子看到老师一副痛苦的表情,知道老师生病了,没有人会帮自己了,只能自己动手。这是这个小孩第一次自己动手穿衣、穿鞋,虽然穿得不够好,但是他终于自己动手了。老师为了增强这个孩子的积极性,立即表扬了他。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老师继续“示弱”,促使他自己动手。同时,老师还联系了这个孩子的家长,让他们配合老师,在家里也锻炼他的自理能力。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双管齐下”,这个小孩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强,和同班其他孩子一样学会了独立。
小孩子在家喜欢依赖家长,在幼儿园喜欢依赖老师,这是因为在孩子看来,家长和老师在很多方面都属于“强者”,处于优势地位。依赖强者,有困难就求助于强者,这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在一般情况下都会产生的一种想法。因此,老师或家长的偶尔示弱,就会激发孩子的独立性,并改掉过分依赖的坏习惯。
实际上,示弱同样可以用在我们成年人的工作场合中,以便拒绝他人的请托。譬如说,有些人偷奸耍滑,这本来就是他分内的事,却要交给别人来做。因为态度诚恳且句句尊敬,以至于我们不好意思拒绝。然而,要是我们接受了,就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安排,耽误我们的时间;万一对方再得寸进尺,有事就记得找我们,我们的麻烦就更大了。这时,我们就可以向对方示弱了。我们可以这样说:“你简直太信任我了,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能力,没想到你这么相信我,我觉得自己肯定干不了的”;我们也可以说:“我长得这么胖,哪像你这么健康,下班后我一定照原计划锻炼,绝不能耽搁的”,等等。
自我嘲笑的拒绝方式,就像跷跷板,在抬高别人的同时,压低自己以实现拒绝的目的。为了让自己顺心顺意,为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做一个贴近地面那头的人,“接接地气儿”,只有站得更稳,心才会更踏实。
不妨委婉地告诉对方你真的有困难
在如今这个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之中,有很多人都会或多或少遇到朋友或者是熟人、亲戚之类忽然找你借钱,这可能是一件让你左右为难的事。假如你答应要帮忙的话,那就可能会违背你内心的真实意愿。然而,假如你不答应,你又害怕你们的关系会因为这件事而变得非常尴尬。
面对这种尴尬的情况,介夫曼戴尔博士就专门创造出了一种名叫“破唱片法”的办法,这个办法可以帮助进退两难的你轻松地处理好问题,帮你消除掉烦恼。实际上,这种方法并不神秘,也很简单,它就是告诉你,假如你可以像一张破旧的唱片,把同一种声音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
然而,当你在运用这个“破唱片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有自己特定的步骤:首先你要通过与对方进行交流,搞清楚他的真实目的。其次,要对对方所说的事实或者他所表达的意见加以肯定。最后还要向对方表明你的立场,让他清楚这件事,你是不愿意去做的。假如这三个招数你都已经用过了,可对方还是坚持想要请你帮忙的话,那么你就需要不停地重复使用第三个步骤了。直到对方对你不再产生任何希望、不再继续纠缠你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