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成就一生(全集)
1998900000025

第25章 谈判时的口才艺术(3)

越王到郊外迎接子贡,并亲自陪伴他到馆舍。问道:“我们这里是偏远的蛮夷之国,是什么重要的事劳烦大夫屈驾光临?”子贡说:“我曾说服吴王救鲁伐齐,他虽然愿意,却害怕越国乘机报复,说:‘等我灭掉越

国再去救鲁伐齐’,这样看来,越国的灭亡是在劫难逃。况且,没有报复别人的想法,而遭到人家怀疑的人是愚拙的;有报复别人的想法却让人察觉,是注定要失败的;事情还没做就让人家知道了,是很危险的。这三者都是举事的祸端。”

越王顿首再拜,说:“我曾不自量力地与吴国交战,困于会稽,痛入骨髓,日夜忧虑,如能与吴王同归于尽,我也心甘情愿。”越王问子贡该怎么办。子贡说:“吴王为人狂暴,群臣苦不堪言,国家因战争频繁而疲累,士卒无法忍受,百姓怨恨国君,大臣内讧,伍子胥因劝谏吴王被杀害,宰相专权,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怂恿国君持续犯错,这是亡国的做法。现在大王可以出兵帮助吴王实现救鲁伐齐的心愿,用贵重宝器讨得他的欢心,用谦卑的言辞尊崇他的礼仪,他一定会伐齐。吴国若战败了,是大王您的福气,吴国若战胜了,一定会再去攻打晋国。我愿意去见晋国国君,让他从北面进攻吴国,吴国的力量一定会被削弱。他的精锐士卒都在齐国,主要兵力又被晋国围困,大王您可以利用吴国疲敝的机会向吴国进攻,就一定能灭掉吴国。”越王听了十分高兴,频频颔首。

子贡北去晋国,对晋国国君说:“我听说,虑事不早下决心,就不能应付急剧的变化,用兵不先辨明情况就不能战胜敌人。现在齐国与吴国就要开战了,吴国若战败了,越国一定会乘机乱吴;吴国若战胜了,一定会乘机再来进攻晋国。”晋国国君听了,十分惊慌,问道:“那该怎么办呢?”子贡说:“准备好兵器,休养好士卒,等待迎敌。”晋国国君同意了。

子贡回到鲁国,坐等其变。吴王果然与齐战于艾陵,大败齐军。但吴军不归去,又兴兵北上,进逼晋国,与晋人战于黄池。吴、晋强力相争,吴兵大败。越王知道了,过江击吴,在离吴国都城七里远的地方驻扎下来。吴王闻讯,离晋南归,与越国战于五湖。三战不胜,城门失守,越王围困吴国王宫,杀死吴王夫差,三年后,越国称霸群雄。

子贡这些劝谏说服的方法就是采用晓以利害的矛盾分析法。只有针对问题,具体分析,区别不同的对象,看清对方的需求,分析对方的矛盾和问题所在,才能把话说进对方的心坎上,让人接受,令人信服。

“软弱”也是一种力量

谈判结束的时间称之为“死线”,死线对谈判的成败具有重大意义,因为让步往往在这个时候才会发生。在这一阶段,谈判者通常采用软磨硬拖的口才战术,往往使一些有经验的谈判对手就范。

--强忍等待

一位美国石油商曾这样叙述沙特阿拉伯石油大亨亚马尼的谈判艺术:“他最厉害的一招是心平气和地重复一个又一个问题,最后把你搞得精疲力竭,不得不把自己的祖奶奶都拱手相让。”

当你通过调查,把握住对方急于达成协议的心理时,就可采用这种疲劳战,迫使对方让步。

美国人曾在与一个小国的撤军谈判中尝到了“疲劳轰炸”的苦果。在谈判中,小国表面上装出无期限的样子,事实上他们也是有期限的,因为他们知道美国正处在总统竞选的关键时刻,不愿把战争无限期地拖下去,所以故意作出漠不关心的姿态。在谈判桌上,他们强忍等待,先用软话稳住美方,又用一些无关痛痒的絮语闲言消磨谈判时光,眼看美方再也没有精力耗下去了,最后,抓住这大好时机狠狠“要价”,美方终于被迫作出让步,达成了停战协议。

--假装糊涂

糊涂产生智慧,“软弱也是一种力量”。紧扣死线的第二招就是假装糊涂,即在谈判之初,多听少说,“明白”也说“不明白”,“懂”的也装“不懂”,一而再、再而三地让对方层层加码,以满足己方需要。

在一场保险索赔的谈判中,代理人运用装糊涂的策略从保险公司那里得到了多于原损失3倍的赔偿金。请看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理赔员的对话:

理赔员:……第一个出价只有100元,你看怎样?

代理人:鼻子哼了一下,表示不信。理赔员:再多点,200元怎么样?

代理人:再多点?根本没有多!

理赔员:那么好吧,300元怎么样?

代理人:300元?哎,我不知道。

理赔员:好吧,400元。

代理人:400元?哎,我不知道。

理赔员:好吧,500元。

代理人:500元?哎,我不知道。

理赔员:好吧,600元。

代理人仍然重复着“哎,我不知道”,这句话奇迹般地发生了作用。当然,这神奇的一招也不能无限制地使用下去,也应见好就收,最后,索赔款定为950元,原客户只需索赔300元。

别把话说得太死

谈判的过程是智力、技能竞争的一种。受到人的思想情绪、谈判内容、周围情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谈判的过程一般来说总是复杂多变的,节外生枝、出现始料未及的情况是常有的事。因此,谈判中特别是开始时,说话一定要注意分寸,留有余地。这就是说,你在与人交谈中,有些话要尽量避免说死,使说话具有一定的弹性,不能说“满口话”,以便给自己留下可以进退自如的余地。否则,容易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

运用模糊语言是谈判中经常使用的留有余地的重要手段。模糊语言灵活性高,适应性也强。谈判中对某些复杂的论点或意料之外的事情,不可能一下子作出准确的判断,这时就可以运用模糊语言来避其锋芒,以争取时间做必要的研究和制定对策。比如对某些很难一下子做出回答的要求和问题,可以说:“我们将尽快给你们答复。”“我们再考虑一下。”“最近几天给你们回音。”这里的“尽快”、“一下”、“最近几天”都具灵活性,留有余地,可使自己避免因盲目作出反应而陷入被动局面。

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一个企业在产品销售、原料购置过程中相互竞争的情况已是司空见惯。因此,对一个企业来说就必然面临选择哪一个确定对象的问题。在这整个过程中,谈判就又有了“探测器”的功用,此时说话留有余地就显得更重要,它可使企业进退自如,获取更大的利益。

S市某服装公司新设计的冬装款式新颖别致,一上市就十分抢手。因此准备购进一大批原料大批生产。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有本市和外地的几家毛纺厂的推销员来厂洽谈生意。该公司也有意先派出采购科的一般人员与之接触。在洽谈过程中,一方面先了解各厂的情况,暂时不定案,而以“贵方的意思我定转告公司上级,只要品质可靠、价格合理,我想是会被考虑的”之类的话来作答。通过洽谈,在摸清情况、反复权衡的基础上确定了其中的一家,原料质高价廉,仅此一项就让公司获利不小。

在商业谈判中,为使自己进退自如,还常采用卖方叫价提得高些,买方出价有意低些的方法。一次联邦德国某公司来中国推销焊接设备,一套设备对方先报价四十万美元。声明这是考虑到初次交易为赢得信誉而出的优惠价。但经我方再三讨价还价,最后以二十七万美元的价格成交。生意谈成的时候,对方经理又做了一个夸张的仰头喝药的动作,开玩笑地说:“二十七万美元卖给贵方,我可是大蚀老本了,回去怕要服毒自杀了。”事实上,该公司的这种设备曾多次以二十几万美元的价格出售过,首次报价四十万以及他的声明和玩笑,都不过是虚张声势,给自己留下足够余地的一种手段。

谈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把谈判称做一种艺术,那么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语言的艺术手段只是谈判整体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项谈判要获得成功,还须有赖于谈判者本人渊博的知识、灵活清醒的头脑、惊人的洞察能力、果决的处事能力等素质。

婉言相劝出奇功

有一对年轻男女,经过一段时间的恋爱,双方情投意合,决定结为终身伴侣,但如何办婚事,双方的想法却不同。女方认为一辈子就这一次,一定要办得很隆重、盛大才行,可男方心里并不是这么想,但他了解女方的脾性,若是他直言反驳,可能会闹得不可收拾,于是男方决定和女方做一次沟通。

男方热情地说:“眼看就要办喜事了,我们来计划一下,看看婚礼要怎么办才好,怎样才能让你满意。”

女方说:“早该计划一下。结婚是人生大事,一辈子就一次嘛!喜酒不能不请。我算了算,没有四十桌不行;请了亲戚,不能不请公司同事,请了公司同事,不能不请同学。”

男方说:“是啊,菜色也不能太差,照现在的行情,每桌至少得要八千元,这三十二万的酒席钱是省不了的。”

女方又高兴地问道:“新房的装修怎么办?总不能让新房一副寒酸相呀!”

男方说:“嗯,的确是,佛要金装,人要衣装,房间也应该装饰一下!我们上次看到的那套意大利进口沙发怎么样?浅黄色,颇富现代感,虽然说要六万元一套,但这是百年大计,一辈子的基本建设呀!”

女方说:“新房子光有家具装修也不够,家用电器总要配备一些吧!”

男方说:“对,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CD音响也该添置;算一算,这方面大概也要六七万元以上。”

女方高兴地说:“还得去拍婚纱照!公司同事当新娘时,光婚纱照就拍了二三十组,婚宴上就换了六套礼服呢!”

男方说:“那当然,再加上蜜月旅行,岳母的礼物、喜糖、喜车、鞭炮,这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差不多也要二十几万。大概就这样了,你算一下,总共需要多少钱?”

女方算了一下回答道:“大概要六七十万。”

男方说:“好,你再算算,我现在有十二万五千元的存款,而每月薪水加奖金约四万元,扣掉给父母的钱、三餐、零用金,每月能剩一万二左右,一年应该能存个十四万。”

女方说:“哎呀,一年十四万,五年七十万。”

男方说:“我们俩同年,今年才都三十岁,再过五年是三十五岁,你看,要不我们先贷款把婚事办一办,等婚后再一起勒紧腰带还贷款。”

女方沉默了。

男方趁势说:“我想,如果真等到三十五岁再结婚实在太晚了,背着贷款度日也不会幸福,我们是不是实际一点,看看是不是哪里可以节省一点?”

女方说:“你说得有理。”

就这样,男方曲言婉至的劝辩终于见效,女方也被成功说服了,一改初衷地听从男方婚事简办的意见。

同理,在谈判中,若要促使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应刻意避开对方的忌讳之处,绕道而行地选择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谈起,不要过早地暴露自己的意图,按照预定的迂回路线,步步靠近。当对方跟着你走完一段路程时,他已经不自觉地向你的观点投降了,这也就是曲言婉至、婉言相劝的妙处。

预设圈套,轻松取胜

复杂问句法,是指向说话对手提出一个虚假的问题,设置两种答案让其挑选,不论对方如何作答都会掉进自己的圈套,然后尽可指其谬误,使对方无言以辩。

美国前总统华盛顿年轻时,家里的一匹马给邻人偷走了。华盛顿便与一位警官到邻人的农场里去索讨,但那人口口声声说那是自己的马而拒绝归还。华盛顿用双手蒙住马的两眼,对邻人说:“如果这马是你的,那

么,请你告诉我们,马的哪只眼睛是瞎的?”“右眼。”华盛顿放开蒙住右眼的手,马的右眼相当正常。“我说错了,马的左眼才是瞎的。”邻人急忙争辩说。华盛顿放开蒙住左眼的手,马的左眼也不瞎。“我又说错了……”邻人还想争辩。“是的,你错了。”警官说,“这证明马不是你的,你必须把马立即

还给华盛顿先生!”

华盛顿在这里也是用了复杂问句、暗设陷阱的方法。从心理上说,邻人虽不知道马的眼睛瞎不瞎,或哪一只眼睛瞎,却必须强装知道而不能回答不知道。而他要回答,又必然会临时捕捉一些可供参考的因素来增加“侥幸言中”的可能。所以华盛顿的发问故意用了个复杂问句:“马的哪只眼睛是瞎的?”这句问话包含着一个假设,即马肯定有一只眼睛是瞎的,无论对方回答是哪一只眼睛,都得先承认这个假设。偷马贼不知是计,还以为华盛顿无意中向他透露了“马有一只眼瞎了”的真相,所以他怀着百分之五十的希望瞎猜,果不其然地落入华盛顿设下的“陷阱”,不打自招。

与谈判对手做朋友

刘某曾经多次与某批发商的采购部长A谈条件,该让步的就让步,好歹要达成协议,但在还差一步的时候,就和对方谈不妥了。大概反复讨论了七八次吧,就在某一天,由于彼此都疲于长时间的交

涉,就想到要换个地方谈,于是就走进了附近的一家饮料店。这时刘某想起曾听人说A很喜欢钓鱼,而刘某自己也不讨厌钓鱼。入座后刘某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前些日子,我去山溪里钓鱼,可没钓到几条。”不出所料,A的眼睛发光了。“怎么,你也喜欢钓鱼吗?”“我只到小溪里钓,只是业余兴趣吧!”“哈哈哈,其实,我谈起钓鱼比做什么都喜欢。”说到感兴趣的话题,气氛很快就来了,甚至都约好了下次一起去钓

鱼。至于有关订货的条件,当时虽然说好了“订货条件与私人交往是两码事”,但后来,还是按刘某所希望的条件签了合约。在谈判中,要尽量多搜集对方资料,如果找到了自己与对方的共同点,在谈话受阻碍时,就有可能以这个共同点为题材来打开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