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快乐心理学
19988800000006

第6章 保持快乐的秘诀(6)

你不能让神经过分紧张

按照威廉·詹姆斯(美国知名心理学专家)的说法,世界上有两种人——粗暴的人和谦和的人。性情粗暴的人未必绝对粗暴,而性情谦和的人也未必绝对谦和。在正常情况下,大部分人都是平庸的,既不是非常优秀,也不是极端邪恶,不过大多数人总是这两种情况中的其中之一。

如果想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需要了解我们在处理问题时的心态,特别是对感情的心态——对于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遇到的烦恼和痛苦,我们有什么样的感受。这不只是适用于那些受不了肉体之苦的“嫩脚掌”,也适用于“头皮稚嫩”的人。对所有事情,他们都很敏感,总是发现生活中最柔弱的那部分,因此总是觉得很郁闷。人的生活如果特别尊贵,就会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弱不禁风,这种原因是人为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和不同类型的人及事物打交道,这对于人们来说是有益无害的,这样大家都可以公开、自在、友善和平等地互帮互助,有来有往。从经验的角度来看,我们能够获得很多经验教训,尽管我们一定要谨小慎微地做出正确的选择并避免犯错误。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因为孩子天性就是稚嫩的,因此一定要教育他们变得更坚强。当我们给儿童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讲一个关于“真公主”的故事逗他们高兴,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尽管她衣衫褴褛,然而,让她在一个铺了十四层鹅绒的褥垫上睡觉,她竟然还可以感受到褥垫下面的细针,整晚都辗转难眠,因此可以证实她才是真正的公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指导孩子从婴儿状态中走出来,以免他们走上荆棘遍地的社会之后,稍微受点伤就哭哭啼啼,稍微不顺心就大发脾气,稍微有点失落就开始难受。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让孩子保持对人生中所有美好事物和环境的敏感,而后提升他们在生活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很多人的生活尽管颠沛流离,不过他们还是可以把幸福和不幸区别开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引导儿童认识到这一点:有时候,我们在茅厕里就可以获得充实和乐趣,但在皇宫里也会遇到倒霉的事情,并且忧心忡忡。

坚强的人只会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奋斗不止,很少去顾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也不关心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脆弱的人总是在从自身角度出发,他们对于兴奋的感觉特别敏感,对于痛苦的感觉也同样刻骨铭心。

人的兴趣爱好和感受力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坚强的人一般不会为自己的感觉而困惑,因此他可以一心一意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他们也会因为自己活得平淡无奇,好奇心得不到满足,就看不起那些柔弱的人。幸运的是,世上的很多工作都属于这一类别,而且还有很多人的性格是适合去做这类工作的。

现代的社会环境总体上是粗暴而又苛刻的,这对脆弱的人而言,生活会变得较为艰难,因为社会环境无法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坚强的人和脆弱的人互相之间终其一生都无法彻底地了解彼此,但他们却不得不总是待在一块。有个很好的解决方案,那就是让他们尽快地认识对方,双方都体验一下走进对方内心世界的感觉。

以下所述来自于一个精神病学的专家,他对不同类型的人的性格都了如指掌。

有些人在训练过程中养成了某种习惯,总是认为所有事情都有自身的规律,他们连最细微的事情都很重视,一辈子都在走着一条歧路。毫无疑问,我们可以去关注细节,世界上总是有一些人,他们可以创造出美好的东西——艺术家、诗人及音乐家就是这类人,他们都很优秀。他们在安静而又舒适的工作环境中,一般不会有什么异常的表现。而那些普通人呢,总是在为自己的生存奔波,不停地追求欢乐、奋斗和成就,那么,假如他们表现出过分的稚嫩,总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耿耿于怀,他们就会经常觉得难受。因此,在“十诫”之后还需要再加上第十一诫:“你不能让神经过分紧张。”

如果脆弱的人既儒雅又不自找麻烦,刚强的人既充满勇气又深情款款,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会有更多的男人和女人变得更快乐,大家的心理也会变得越来越健康。

孤独的快乐

健康的精神乐园,既不能太孤独,长期地离群索居,也不能太喧嚣,以至于乌烟瘴气。按照折中的方法,人不只是需要自我约束,同时也要平衡自己两种截然不同的需求——对孤独的需求和对友谊的需求。

安静的生活是文化进步的表现。原始社会的生活是以部落作为单位,而不像现代社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在原始社会,除了每个人身上穿的衣服之外,他们再也没有多余的私人财产。印第安人现在仍然是所有人集体住在一个村里,所有东西都是公家的。弗莱彻女士为探究印第安人的生活奋斗了一生,她认为与印第安人生活在一起,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自己独处的时刻。原因在于村里所有的地方都是属于公家了,没有私人的地盘。她只有去一个英国人家里,才能感受到独处的快乐,只有那里才是她的心灵堡垒。

一般而言,“安静”这两个字大多出现在办公室的房门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没错的。在办公事的时候,我们要保持绝对的安静,在玩耍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寻找自己的同伴。工作要一心一意,因此办公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暂时性地和家人、邻居和其他所有人都隔绝开来。

说实在的,钥匙只有一个用处,那就是让个人保持自己的安静。除了卫生问题,在市场上最珍贵的东西就是“私人空间”。我们生活在现代工业的喧嚣环境中,打字机发出的咔嚓声,还有其他的各种喧闹声,都可以经过半截子的木板传达到所有的办公室,普通人真的不知道怎样去安静地工作,想要处理好这个问题,即使是倾尽整个美国的财力,也无法办到。独处的空间比独处的时间更为珍贵,一般只有身为大公司的总经理才能享受到这种独处的福利。

有的人甚至会对私人空间产生偏见,并且觉得需要私人空间是具备特殊身份的人的一种自大心理,或者是为了避开普通民众去干坏事,就像以前的那种贵族客厅一样。做让人羞耻的事,确实也和在工作的时候一样,都需要私人空间,说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也和解释别的所有行为一样,需要考察出发点的问题。

一个人需要私人空间的原因在于他不但可以一心一意地做自己的事情,而且也可以让自己变得更有修养。所有人都需要私人空间来进行自我反省。原始社会的人喜欢在空旷的地方反省,并且认为那个地方可以感受到神灵的存在。在现代文化越来越进步的世界,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该怎样去找回早已消失的宁静的乐园。一个有着完整生活的人必然需要良好的私人空间和时间,然后才能有更好的修养。

私人空间是一种准备的状态,随时准备着和他人来往,在很多事情上,你往往是需要他人的帮助的,尤其是孩子总喜欢依赖他人,然而,孩子也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以便更独立地成长。等到孩子长大成人,他自然而然地就适应自己的成长阶段。我们可以从他人身上得到很多启发,也可以和他人一起互相学习。普通人天生就是喜欢群居的,人类本来就乐意聚在一起生活,大家都生活在一块,尽管这样,我们还是需要有自己的独处的时刻。

我们面临的最危险的事情就是极端的孤独,只有精神有问题的人才会变得越来越孤僻。一个陷入悲伤、病痛、烦闷中的人如果想回到以前的正常生活,他最好是选择和正常人经常生活在一起。过分隔绝人世的人就是不正常的人,他总是藏在自己的影子里,他需要一片光明来照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