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果说,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次哲学时代是在古希腊的话,那么,现代哲学的开端就是在德国,日尔曼人的理性与规范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及的智慧思想,我们的时代由这里起步,回顾或是展望,任何时候都会带给我们一种源自于理性的激情与震憾。
第一、追循那万物的契端
本节导读:思想诞生于独立思考之中,而愚味也同样。不同的是,思想意味着独立的思考,而愚味则意味着“坚定的信仰”,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解除愚味,正如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压制思想。
【1】 坚强的智者
康德13岁的时候,他的年仅40岁的母亲被传染上了伤寒热病,几天以后就死去了。本来就经济不宽裕的家庭顿时陷入了更为窘迫的环境,父亲的努力工作也只能是勉强维持一家人基本的生活。
康德也不得不中断了学业。然而少年的康德显得格外的坚强和勇敢。他常用两句座右铭来激励自己:“要使财物受你的支配,而不要让自己受财物的支配”,“不要绕着困难行走,而要迎着困难前进”。
在亲友的帮助下,他一直坚持读完了大学。
哲学感悟:在困难面前,我们要有坚强和乐观的态度。
【2】 比健康还要健康
伊曼奴尔·康德是伟大的哲学家,但他却是一个相当随和的人,朋友们都称赞他有“不可摧毁的欢乐性格”。
他不相信医生的安排,而宁肯自己制定健康的准则。当地的一个人因为服药过量而死去的时候,他冷冷的说:“他本来是健康的;由于他想比健康还健康,所以他才躺在墓地里。”
哲学感悟:任何事物都不能过分追求,正所谓知足者长乐。
【3】 康德与寡妇
大哲学家康德一生活了80多岁,但却一直没有结婚。
他曾经想要和一个温柔漂亮的寡妇结婚,但在计算了自己的收入和开销后,便决定把这个决定一天一天往后拖。最后,那个寡妇同别人结婚走了。
康德在晚年的时候曾经哀叹:“当我需要女人的时候,我却没有能力供养她,而当我能供养的起的时候,我却不需要她了。”
哲学感悟:美丽的爱情需要勇敢的追求,等到花谢才伤春,留下的只能是无尽的悔恨。
【4】 康德的“决斗”
康德是个过着刻板生活的哲学家。他每天的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吃饭、散步,一切都有固定的时间,人们甚至可以根据他的作息时间来对钟表。
他一辈子都是单身,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书斋哲学家,过着宁静的生活,却对他的时代、乃至他以后的时代都发生了震撼性的影响。
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康德对华盛顿将军及其战友表示同情。一次在大街上同别人交谈的时候,康德就提到了他对北美冲突的态度。一位在场者宣称,作为一个英国人,他感觉到自己受到了侮辱,他要求与康德决斗。
哲学家的武器不是利剑,而是思想和语言。康德继续谈论,坚持自己的立场,他说的十分另人信服,以至于对方终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伸手表示和解。
哲学感悟:真正的高尚的人是不崇尚武力的,他们会用自己的知识和品德来赢得人们的尊重的认同。
【5】“这很好!”
伊曼奴尔·康德最怕噪音的干扰,如果他的周围有噪音的话,那么他就会十分的烦躁并不能进行工作。
当邻居家的一只公鸡不断啼鸣使他无法忍受的时候,他就想从邻居的手里干脆把它买下来,邻居拒绝了他的要求,结果康德居然为了那只公鸡而更换了住房,搬到了监狱附近。
康德死于他从未长时间离开过的柯尼斯堡,终年80岁。他的最后一句话是:“这很好!”
哲学感悟:没有了噪音的干扰,能够平静的生活、安静的工作,并在高寿的时候安详的死去,这样的生活应当成为每个人的目标。
【5】 最有效的语言
大哲学家康德有一次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独自划船漂到了南非一个荒凉的小岛,他在海上远远的就看见了那个岛上有两个高耸入云的石柱,于是就想过去看看究竟。
谁知当康德刚一踏上小岛的时候,就被岛民们给逮住了。没等康德开口,那些人的首领就告诉他:“那两根柱子,一根是真话神柱,一根是假话神柱。我们将把你处死,如果你说的是真话,我们就在真话神柱上把你处死;如果你说的是假话,我们就在假话神柱上把你处死。”
康德想,反正死路一条了,就对他们说:“我一定会被拉到假话神柱上处死!”
岛民民这下傻了眼,他们想:如果真的在假话神柱上处死他,那么他说的就是真话,应该拉到真话神柱那里去;如果在真话神柱上处死他,那么他说的就是假话,还得拉回假话神柱这里来。他们犹豫了很久,最后不得不把康德放了。
醒来后,康德便推理出了著名了四个二律悖反论命题。
哲学感悟:在危险的时候利用自己的智慧去和糟糕的境遇周旋,生机就在智慧之中。
【6】 康德的交际
大哲学家康德生活并不枯燥,虽然他经常深居简出,但却也很喜欢交际。他喜欢去人多的地方,乐于到别人的家里作客,并且几乎从来不拒绝别人的邀请。
他很喜欢在咖啡馆或酒吧消遣,打打台球,晚上玩玩牌,有时候甚至深夜才回家。有一次,他喝醉了,居然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
康德才思十分敏捷,有一次,在一个晚餐会上,一位年轻的军官当着老军官的面前把红酒弄洒在餐桌上,感到羞愧难当。这时康德正与老军官谈论一次战役,他不但对此毫不介意,还趁机把洒到桌子上的红酒比做向前冲杀的军队。
哲学感悟:当别人犯了无关紧要的错误时,适当地替别人遮掩一下,让他保存颜面。
【7】 请遵守时间
有一天晚上,康德和他的一个朋友格林约好了第二天早上一起去去乘车出游。
格林在七点三刻便拿着手表在室中走来走去,七点五十分戴上了帽子,七点五十五分拿起了手杖,只听得钟声一响,驱车便跑。
在途中他遇到了康德迎面走来,他大概迟到了两分钟,他也不停车竟独自一个人去了。因为他认为这是违约,违背了他的习惯。
哲学感悟:遵守别人的约定,珍惜他人的时间,这既是尊重别人,也是善待自己。
【8】 康德选择的学生
康德是一个善良的教师,经常竭力的为一般的中等学生讲解。他曾说到:“我的讲课,并不是为那些天资特异的人,因为他们根据自己的才能已经各奔前程了;但也不是为一些愚笨的人讲解,因为这些人根本不值得传授;因此我的讲解是专门针对中等才能的学生,并造就他们将来的职业。”
哲学感悟:因材施教是教育别人的最好方式。
【9】 请系上扣子
康德在讲课的时候有一个些十分奇怪的毛病。
他讲课的时候,经常都是坐在一张矮的讲台后面,因此他的视线可以越过台面看见台下的全体听讲的学生。他常注视附近的位置上的学生,如果他们有什么不修边幅,就是当时流行的时装,暴露胸顶各部,垂发散在额际等等,他就感到不安,并感觉局促难受。
有一次,他的课没有讲好,事后他说是由于注意力受到了影响,坐在前排正对着他的位置的一个学生影响了他,因为他的上衣掉了一个扣子。
哲学感悟:不应该让不重要的事情影响自己的注意力、心情和所做的事情。
第二、替上帝送终的智者
本节导读:从奥林匹克最后一个神祗潘死亡之后,时代迎来又一次重大死亡事件,一旦独立意志形成于我们的思维观念之中,祭坛前的弥天香火也就悄然散尽。但正如我们已经看到过的,这只不过是又一次循环的开始,而结束,则意味着又一次的拒绝反思。
【1】 神经病患者尼采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首倡“权力意志”说,鼓吹“超人”哲学,被视为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先驱。对他的哲学感悟历来众说纷坛,有人把他描述成邪恶的魔鬼,说他用思想的毒剂腐蚀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人类:也有人把他说成是圣洁的天使,持身严谨,有如圣徒。
1867年,尼采为适应战争需要而接受军事训练,结果不慎从马上摔下来,胸骨受重伤,并一直都未完全康复,致使终生备受此次重伤之苦。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因身残和严重的眼疾,而体检落选,不能从军,只能充当一名救护人员。但这位敏感的青年,一见伤员的鲜血竟晕了过去,尼采异常脆弱的神经,不能接受长期的强烈刺激,终于惊恐成疾,被遣送回家。
哲学感悟:病态与病态心理,对于尼采哲学体系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2】 尼采的童年
尼采父亲的早逝使他成了家中笃信宗教的女人们的牺牲品。她们对他的宠爱使他形成了女性特有的娇柔和敏感的气质。他不喜欢邻里的坏孩子。他们打架说谎,掏鸟窝,偷苹果,无恶不作。学校里的小伙伴们都叫他“小牧师”,其中一个还把他说成“圣殿里的耶稣”。
哲学感悟:大多数伟大人物所取得的成就,都与其童年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
【3】 尼采绝交
瓦格纳创作了一部歌剧《巴西费尔》,那是一部为基督教歌功颂德,宣扬怜悯,无欲之爱的歌剧,表现的是一个“十足的傻瓜”,“耶稣似的傻瓜”拯救出来的世界。尼采二话没说,掉头就走,从此与瓦格纳一刀两断,形同陌路。
哲学感悟:伟大人物对于真理的追求十分执着,如果在友情和真理之间进行选择,友情往往被放弃。
【4】 雨中的尼采
尼采不到5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
尼采6岁的时候上了学,是个虔诚的爱沉思的孤独者。他的举止非常有礼貌,循规蹈矩,刻板的不像个小孩子。
有一天放学,天上下着倾盆大雨,别的孩子都拼命的往家跑,唯独他一个人慢慢吞吞的往家走,用帽子和小手绢盖着写字用的小石板。到家后,他浑身都湿透了,母亲责怪他为什么不走快一些,他回答说:学校制度规定不许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蹦蹦跳跳,他不能破坏学校制度。
哲学感悟:尼采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呆板、循规蹈矩,他失去了孩子特有的品性。
【5】 我来证明英雄的存在
哲学家尼采14岁的时候干了一件惊人的事情。
当时是他入学的第一年,古罗马的左撇子英雄穆西乌斯的故事在一些同学的眼里是不可信的,他们说:“没有人有胆量把自己的手放在火里。”尼采不屑辩解,只是从火炉里抓起一块燃烧的煤,并把他长时间的放在自己的手掌里。
他终生都带着着快灼伤的印记,而且为了使这证明英雄的印记保持原状和不在扩大,他让融化的蜡流过了这道伤痕,从而使这到伤痕更加显眼。
哲学感悟:坚持自己的信仰,相信自己崇敬的伟大的人物。因为他们会给你力量、给你勇气,给你在黑暗的幽谷里寻找出口,通向光明的勇气。
【6】 请答应和我决斗
1862年10月中旬,尼采进入了波恩大学。当时,波恩大学绝大多数学生都习惯结盟。为了让自己不太孤僻离群,尼采也加入了其中的一个。肆意的挥霍着青春的激情让尼采很是享受,他甚至希望进行一场决斗,以使自己更加“完美”。
因为没有敌人,他选择了一个合意的同学做对手。
尼采对他说:“我是一个新生,我想进行一场决斗,我想你比较合适,我们开始吧!”
那人也不示弱的说:“那么我们开始吧!”
结果是尼采的鼻梁受伤,3天后才痊愈。
哲学感悟:每个人都有冲动的时候,年轻就是资本。但冲动只会让自己吃亏。
【7】 当逃兵的尼采
尼采在当兵的日子里,他不得不每天过向右转、向左转、拉开枪栓、送回枪、举枪、开火、齐步走的生活,这让他十分厌倦。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他决定出去散散步,便照直朝前走,心里满以为人和动物一样,都有权随心所欲地使用他们的腿。他才走出两格里,就被四个六尺高的彪形大汉赶上了。他们把尼采捆了起来,扔进了一座黑牢。他们问他,是愿意当全团挨三十六皮鞭,还是愿意脑袋上吃两颗铅弹。他说人的意志是自由的,他哪一样也不愿意。可是他说也白搭,最后被迫进行了选择;他决定,由于上帝赋予了他生命和自由,所以他宁可挨三十六下鞭子。结果他被抽了七十二下。
哲学感悟:许多哲学家都只生活在他们的观念中,对于社会的实际情况缺乏明确的了解。
【8】 尼采的忧伤
在尼采晚年患精神病后,在一个场合他听到有人谈到书,他苍白的脸上顿时泛起红光:“啊!”他神采飞扬地说:“我也写过一些好书。”但这明朗的时刻转瞬即逝了。
哲学感悟:当晚景凄凉的英雄谈到过去的时候,总是会被自己的伟大事迹所感动。
【9】 书痴尼采
尼采年轻的时候注重语言学,后来他在书摊上看到了叔本华的书。他如获至宝的将他捧回了家里,他如饥似渴的阅读着这个两千多页的小册子,整整两个星期几乎没有睡觉。他甚至称叔本华为自己的父亲。
后来他曾经写道:“我不知道是什么精灵在悄悄对我耳语‘带上那本书回家去吧。’刚跨进房门我就打开了如此得来的宝贝,并渐渐的感受到了那种充满激情而又极其伟大的天才之强大力量。”
哲学感悟:读一本好的书就像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高尔基的这句名言似乎说出了所有热爱读书、热爱知识的人的心声。
【10】 尼采的孤寂生活
尼采生性孤寂,朋友很少。他和叔本华的关系不错,虽然和瓦格纳的关系也不错,但后来又断绝了关系。
此外还有一些朋友,一直悉心的照料着尼采,但却没有办法让他从孤寂中解脱出来。
尼采曾自己说道:“没有人和我说话,只有我自己,我的声音就像是一个将死之人的声音在向我自己发出。”
哲学感悟:只有防开自己的心灵,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我们的境遇才会越来越好。
【11】 语言的作用
尼采在《太有人性的人》中说:“语言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在于,人类用语言在世界之外建立了另一个独立的世界的强有力的支托下,人类开始成熟,成功的搅乱了世界的其余部分,并成为了它的主人。长期以来,人类信任事物的概念和名称就像信任永恒的真理一样。他擅自挪用了世界之精华,使自己高居于动物之上;他真的认为,他通过语言掌握了世界的知识。”
哲学感悟:我们通过语言来学习,并运用它来展示自己的才华。能够熟练的运用语言的人,通常都能够拥有过人的思想和智慧。
【12】 尼采的时尚观
尼采对时尚也有自己的观点,他曾写道:“如果我们考虑一下一个人有多少理由值得他焦虑并羞怯的自我隐蔽起来,如果我们考察一下他的四分之三的精力和善意如何变为无所作为,那么我们就得非常感激时尚,因为是它把那个四分之三变成了无拘无束的主动,它给那些明白他们应该跟随时尚的人传达了自信和互相鼓舞的愉悦。”
哲学感悟:时尚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有人跟随时尚,但也有人制造时尚。
【13】 在动物们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