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红楼梦(青少年四大名著)
19951300000040

第40章 芦雪舍即景联诗(2)

凤姐儿来了兴致,说道:“既是这样,我也说一句吧。”宝钗将稻香老农上面补了一个“凤”字,李纨将题目讲给她听。凤姐儿想了半天,笑道:“你们别笑话我。我只有一句粗话,剩下的我就不知道了。我想下雪一定刮北风。昨夜刮了一夜的北风,我有了一句,就是‘一夜北风紧’,你们说行不行?”大家听了,都相视笑道:“这句虽然有些粗浅,但正是一个很好的开头,它留下很多空间给人来写。稻香老农快续下去吧。”凤姐得意,和平儿又喝了两杯酒,就走了。大家继续往下续诗句。

写着写着,湘云、黛玉、探春就相互对抢起来。大家看她们三人对抢,也都不作诗了,只是笑着看黛玉、探春共战湘云。她们唇枪舌战,最后连俗语也上来了。黛玉还要推湘云往下联,说道:“你也有才尽的时候。我听听你还有什么舌根嚼了!”湘云扭头扑到宝钗怀里,笑道:“这也不是作诗,竟像是抢命呢。”

大家把续好的诗仔细评论了一会儿,湘云的最多,于是大家笑道:“这都是那块鹿肉的功劳。”李纨笑道:“这些诗句能够贯通下来。只是宝玉又落后了。”宝玉笑道:“我不会联句,大家担待我吧。”李纨笑道:“也不能次次都担待你啊。今天一定要罚你。我看见栊翠庵的红梅很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不过,我讨厌妙玉的为人,不愿理她。如今罚你去取一枝来。”众人都说这样罚得又雅又有趣。宝玉也乐意去,答应着就要走。湘云黛玉一齐说道:“外头冷,你先喝杯热酒再去。”湘云拿起壶来,黛玉递了一个大杯,倒满了一杯。湘云笑道:“你喝了我们的酒,要是取不来,加倍罚你。”宝玉忙喝了一杯,冒雪而去。

李纨叫丫鬟将一个美女耸肩瓶拿来,装了水准备插梅,又笑道:“回来该咏红梅了。”湘云忙道:“我先作一首。”宝钗忙道:“今天不能让你再作了。你都抢了去,别人都闲着,也没意思。回来还罚宝玉。”黛玉笑道:“这话说得对。我还有个主意,让刚才联句少的人作红梅诗吧。”宝钗笑道:“说得是。刚才邢李三位屈才,且又是客人。琴儿、颦儿和云儿三个人也抢了许多,我们一概都别作,只让她们三个作才是。”李纨因说:“绮儿也不大会作,还是让琴妹妹作吧。”宝钗只得依允,又道:“就用‘红梅花’三个字作韵,每人一首七律。邢大妹妹作‘红’字,你们李大妹妹作‘梅’字,琴儿作‘花’字。”李纨道:“饶了宝玉,我不服。”湘云忙道:“有个好题目命他作。”众人问何题目?湘云道:“命他作‘访妙玉乞红梅’,不是更有趣?”大家听了,都说有趣。

话没说完,只见宝玉笑嘻嘻地举着一枝红梅走进来,众丫鬟接过来,插入瓶内。宝玉笑道:“你们应该赏我,不知费了我多少精神呢!”说着,探春递过一盅暖酒来。湘云告诉宝玉刚才的诗题,又催宝玉快作。宝玉道:“姐姐妹妹们,让我自己用韵吧,别限韵了。”众人都说:“随你作去吧。”

大家一面说一面赏梅花,这时,岫烟、李纹、宝琴三人的咏梅诗都已经写好了。大家就依“红梅花”三字的顺序看去,宝玉见宝琴年纪最小,才思又敏捷,深为奇异。黛玉湘云二人倒了一小杯酒,齐贺宝琴。宝钗笑道:“三首各有各的好。你们两个天天捉弄烦了我,现在又捉弄她来了。”李纨又问宝玉:“你作得怎么样了?”宝玉忙道:“我想起来了,可是刚才一看那三首,就又吓忘了,等我再想想。”湘云听了,便拿了一支铜火筷敲着手炉,笑道:“我击鼓了,要是鼓声停了还没写完,是要罚的。”宝玉笑道:“我已有了。”黛玉提起笔来,说道:“你念,我写。”

众人听他念道:“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黛玉写了,又摇头道:“只是凑巧而已。”湘云忙又敲了第二遍鼓,宝玉笑道:“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黛玉写完,湘云等人正评论时,老太太来了。远远地见贾母围了大斗篷,戴着灰鼠暖兜,坐着小竹轿,打着青绸油伞,鸳鸯琥珀等五六个丫鬟拥轿而来。大家忙上前接斗篷,搀扶着。

贾母来到屋中,先笑道:“好漂亮的梅花!你们也会乐,我是来着了。”说着,李纨命人拿了一个大狼皮褥来铺在当中。贾母坐下,笑道:“你们只管玩笑吃喝。我就是来凑个热闹。”李纨拿过手炉,探春另拿了一副杯筷来,亲自倒了暖酒,递给贾母。

众人说笑了一会儿,贾母便说:“这里潮湿,你们别坐得太久了,小心受了潮。你四妹妹那里暖和,我们到那里瞧瞧她的画儿,看看过年的时候能不能画完。”众人笑道:“过年哪能画完啊,只怕得到明年端阳才完呢。”贾母道:“这还了得!她竟比盖这园子还费工夫了。”说着,来到了惜春这里。大家进入房中,贾母还没坐下,就问画在哪里。惜春笑着说:“天气寒冷,墨水都被冻住了,画了恐怕不好看,所以收起来了。”贾母笑道:“我年底就要的。你别偷懒儿,给我快画。”

话没说完,凤姐来了,嘴里说道:“老祖宗也不告诉人,私自就来了,要我好找。”贾母见她来了,心中自然是高兴,便说:“我怕你们冻着,所以不许人告诉你们去。你真是个鬼灵精儿,到底找到我了。”凤姐笑道:“我已经准备好了稀嫩的野鸡,请去吃晚饭吧,再晚一会儿肉就老了。”贾母搀了凤姐的手,说笑着出了门。

大家环顾四周,到处银装素裹,一片白茫茫。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背后,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贾母喜得忙笑道:“你们瞧,这雪坡儿,配上这人物,又是这样的衣裳,后头又有这梅花,像个什么?”大家都笑道:“就像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贾母摇摇头:“那画里哪有这样的衣裳?人也没有这么好。”这时,宝琴背后转出一个披大红猩猩毡的人来。

贾母道:“那又是哪个女孩儿?”大家笑道:“我们都在这里,那是宝玉。”贾母笑道:“我的眼越来越花了。”宝玉笑着向宝钗、黛玉等人道:“我刚才去了栊翠庵。妙玉每人送你们一枝梅花,我已经打发人送去了。”众人都笑说:“多谢你费心。”说话之间,已出了园门,来到贾母房中。

吃完饭大家又说笑了一会儿,薛姨妈也来了,贾母说起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又细问她的生辰八字和家内景况。薛姨妈猜到了,大约是为宝玉的婚事,于是半吐半露告诉贾母道:“可惜这孩子没福,那年在这里,把她许配给了梅翰林的儿子。”凤姐也不等说完,便跺脚道:“偏不巧,我正要做个媒呢,又已经许了人家。”贾母笑道:“你要给谁说媒?”凤姐说道:“老祖宗别管,我心里看准了他们两个是一对。如今已许了人,说了也没用,不如不说。”贾母也知道凤姐的意思,听见已有了人家,也就不提了。

[杜工部]

杜甫,因任工部员外郎而称杜工部。

[韦苏州]

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

[温八叉]

温庭筠,因“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得名温八叉。

[李义山]

李商隐,字义山。

[栊翠庵]

妙玉出家修行的地方。尼姑所住之处多称庵,俗称尼姑庵。

[牛乳蒸羊羔]

是补身精品,可大补元气,宜用于老年人大补。因为含有大量激素和各种丰富的微量元素,热性较大,不适合年轻人吃。

[凫靥裘]

是用野鸭面部两颊附近的毛皮制作的衣服。

[锦心绣口]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形容才思横溢,文辞优美。还可形容人会说话,说出的话会让人高兴,又不觉得是做作的拍马屁。

[联句]

古代作诗的方式之一,即由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连接成篇。

[盅]

饮酒或喝茶用的没有把儿的杯子。

[槎枒]

形容错落不齐之状。用于人与动物。

[暖兜]

形似头盔的防风保暖的帽子。

[稀嫩]

极嫩。

[仇十洲]

名英,字实父,号十洲,明代画家之一,他擅长画人物画,代表作《竹林品古》、《汉宫春晓图》等。

人物谱:

薛宝琴

薛姨妈的侄女,薛蟠与薛宝钗的堂妹。她长得非常美丽,入贾府后深得贾母喜爱,不但逼着王夫人马上认了干女儿,而且连大观园都不让独自住,而要她跟随自己一起住。并且还给了她连贾宝玉都没舍得给的凫裘。

在栊雪庵联诗赏梅时,贾母曾夸她比画儿上的还好看。贾母还想要为她与宝玉订婚,后来经薛姨妈说明,她父亲在世之时将她许给了梅翰林的儿子,贾母方才断了这个想法。

薛宝琴很有才华,曾经作过十首怀古诗。而且大家对她也极为喜爱,将薛宝钗都比下去了。贾府衰败后,王夫人曾提起她与梅翰林之子成了亲,生活富足、丰衣足食。她是红楼梦中唯一一个结局较好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