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奶牛高效养殖技术
19950800000077

第77章 奶牛的优质繁殖(6)

§§§第二节提高母牛繁殖力的方法

一、衡量母牛繁殖力的标准

1.年总受胎率

该项指标是评定发情与配种质量的指标,说明配种年度内牛群受胎水平及配种计划完成情况。

年总受胎率=年妊娠母牛数

年配种母牛数伊100%

由于每次配种时总有一些奶牛不受胎,需要经过两个以上发情周期(即情期)的配种才能受胎,所以受胎率又以情期受胎率来评定。

年情期受胎率=妊娠母牛数

配种情期数伊100%

2.年繁殖率

评定牛群的增殖情况,反映牛场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是生产力指标之一。

年繁殖率=年实繁母牛头数

年应繁殖母牛头数伊100%

3.牛繁殖效率指数(REI)

指断奶时活犊数占参加配种的母牛与从配种至犊牛断奶期间死亡的母牛数之和的百分比。在母牛死亡数为零的情况下,该指标实际为产犊率。

REI=断奶时活犊牛数

配种母牛数+配种至犊牛断奶期间死亡的母牛数4。年平均胎间距

这是评定牛群繁殖力的综合指标。

年平均胎间距=Σ胎间距/n

式中:n———头数;

胎间距———当胎产犊日距上胎产犊日的间隔天数;Σ胎间距———n个胎间距的合计天数。

二、提高母牛繁殖力的方法

1.育种中重视繁殖性能

(1)繁殖力应作为育种指标 繁殖性状的遗传力虽然较低,但培育具有高繁殖力特性的奶牛新品种或新品系,一直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公牛精液品质和受精能力与其遗传性能密切相关,而精液的品质和受精能力往往是影响卵子受精、胚胎发育和犊牛生长成活的决定因素。一头精液质量差、受精能力低的公牛,即使与繁殖力高的母牛配种,也可能使母牛受胎率降低,最终降低繁殖力。

(2)及时淘汰有缺陷的种牛 异性孪生的母犊中约有95%无生殖能力,公犊中约有10%不育,应用染色体分析技术在犊牛出生后进行检测,及时淘汰有遗传缺陷牛,可以减少不育牛饲养数,提高牛群的繁殖率。公牛隐睾和公、母牛染色体畸变,都可影响繁殖力。

某些屡配不孕、习惯性流产或胚胎死亡及初生犊生活力降低等生殖疾病也与遗传(染色体畸变)有关。对于这些具有遗传缺陷的犊牛应及时淘汰。

2.加强饲养管理

(1)确保营养全面 牛要正常繁殖,必须保证其营养需要,除了有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外,还必须有矿物质和维生素。日粮中应有青草、干草以及一定数量的精料和蛋白质补料。配合饲料的推广应用目前尚未普及,很难保证维持生长和繁殖的营养水平,这必须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