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奶牛高效养殖技术
19950800000070

第70章 奶牛饲料的分类与配制(57)

这在日粮配制中具有指导意义:第一,选用适当的饲养标准,该标准的研制条件最接近实际应用条件,不能无条件地采用任何标准;第二,标准规定的饲粮养分浓度并非一成不变,应根据所掌握的材料,决定数值的合理性,必要时对一些数值加以调整。

(2)饲料营养成分含量。这方面的资料是确定在配料中使用哪些饲料及各种饲料的使用比例的根据。饲养标准中一般都附有相应的饲料营养成分表,有时也单独出版饲料营养成分含量的专集。与营养需要量一样,饲料养分含量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饲料的多个样品分析的结果,或一个样品的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般能代表该饲料的营养价值,具有科学性;另一方面,它也有局限性,任何饲料的成分并非恒定,常因产地、品种、收获时间、加工方法、分析测定误差等因素而改变,有时甚至变异很大,因此,使用饲料营养成分表时,应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数值。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可采用以平均值加减两个标准差(即X依SD)作为饲料养分的参考性代表数值。选用饲料营养价值表,应立足于本地的或新近的有关资料,有条件的话最好取样化验,使所选用的数据能真实地反映出配合原料的营养价值。

(3)参考文献。饲料标准和饲料营养成分表均具有局限性,它们总是落后于科研成果,因此,了解并合理吸收关于奶牛的营养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克服上述局限性的必要措施,必须经常注意国内外各种有关文献的新情况。

3.配合日粮的方法

(1)方程法。包括两种来源和一种营养物质的日粮,可通过解方程的方法进行配合。

(2)试差法。是目前生产中所普遍采用的方法。它计算的数据清楚,容易掌握。该方法是根据奶牛饲养标准的有关营养指标,首先粗略地配制出日粮,然后按照饲料成分表计算每种饲料中各种养分的含量。最后把各种养分的总量与饲养标准相比较,看是否符合或接近饲养标准要求。若每种养分比饲养标准要求高太多或低太多,就要对日粮进行调整,达到符合饲养标准的要求。

(3)电子计算机法。利用电子计算机把各种饲料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和单价输入计算机内贮存,又输入饲养标准所要求的各项营养素的需要量,再输入计算机程序,即线性规划,要求计算出各种营养素都符合营养需要的最低成本配方。目前国外较大型的奶牛场或饲料加工厂都广泛采用计算机进行饲粮配合的计算,有方便、快速和准确的特点,能充分利用各种饲料资源,降低配方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