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奶牛高效养殖技术
19950800000051

第51章 奶牛饲料的分类与配制(38)

(2)注意粗饲料的供应。大量饲喂高能精饲料,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中丙酸比例增大,乙酸降低,乳脂率下降。

(3)注意饲料体积。块根、块茎类饲料含水量多,如果喂量过多,能减少胃和小肠内的容积,从而限制了干物质的采食量,造成干物质进食量不足,因此应限制饲喂量。如玉米、高粱、大麦、麦麸、玉米淀粉渣、米糠等,它们是奶牛精料的主要组成部分。

3.能量饲料的加工方法

谷物类饲料由于种皮和颖壳致密、坚实,不易透水和软化,奶牛采食咀嚼不完全而直接进入瘤胃,完整的籽实不易被消化酶和微生物作用而直接从粪中排出。因此,籽实类饲料的加工目的是破坏其结构,便于消化酶和微生物的作用,提高谷物消化率和饲料利用效率。

(1)粉碎。是利用机械手段将玉米、小麦、高粱等籽实粉碎。

磨碎程度以粗碎粒为宜,直径1~2毫米。这是常用的加工方法,但喂牛的谷物不宜粉碎得太碎,否则容易糊口或呛入牛的气管,影响采食,在胃肠内易形成黏性团状物,不利消化。

(2)压扁。玉米、高粱、大麦等压扁更适合喂牛。将每100千克谷物中加水16千克,再用蒸汽加热到120℃,用压片机辊轴压扁。

(3)浸泡。将谷物及豆类、饼类放在缸内,用水浸泡,100千克料用水150千克。浸泡后可使饲料柔软,容易消化。夏天浸泡饼类时间宜短,否则易腐败变质。

(4)焙炒。焙炒能使饲料中的淀粉转化为糊精而产生香味,增加适口性,并能提高淀粉的消化率。一般温度为150℃,时间宜短,不要炒成焦煳状。

(5)发芽。将玉米、大麦用15℃的温水或冷水浸泡12~24小时后,摊放在木盘或细筛内,厚3~5厘米,上盖麻袋或草席,经常喷洒清洁的水,保持湿润。置于20~25℃温度下,湿度保持在90%,使芽胚萌发,一般经5~8天即可发芽。一般芽高0.5~1厘米,富含维生素B族;芽长到6~8厘米时,富含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2、维生素C。发芽的饲料适宜喂成年种公牛,每头每天100~150克,妊娠母牛临产前不要喂,以防流产。

(6)糖化处理。就是利用谷实类籽实中淀粉酶,把其中一部分淀粉转化为麦芽糖,提高适口性。方法是在磨碎的籽实中加2。5倍热水,搅拌均匀,放在55~60℃温度下,使酶发生作用4小时后,饲料含糖量可增加到8%~12%。如果在每100千克籽实中加入2千克麦芽,糖化作用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