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奶牛高效养殖技术
19950800000131

第131章 奶牛常见病的种类与防治(13)

钴缺乏时,异嗜和消化障碍。每千克饲料中含量不足0.1毫克时,会出现症状。治疗用氯化钴制成0.3%的水溶液内服,成年牛每次剂量500毫克,小牛200毫克;预防量成年牛25毫克,小牛10毫克。维生素B12是含钴的化合物,因此,可同时肌注维生素B12溶液治疗,成年牛每次1~2毫克,每日或隔日1次。

维生素类缺乏,主要是供给优质青饲料,还应考虑某些消化性原发病的治疗,以恢复前胃微生物的正常生理活性。

管理上,要防止病牛舔食泥土、碎石块、废塑料等异物,避免引起难以诊治的阻塞性胃病。

§§§第三节母牛产科病的种类与防治

一、妊娠截瘫

本病又称产前瘫痪。是奶牛怀孕后期四肢或后躯陷于不能站立的一种疾病。常见于冬季营养不良、运动不足或衰老体弱的母牛。

过去主要因饲料中长期缺磷引起的泌乳母牛或育成牛呈现脊椎及四肢变形,极度消瘦、极易骨折的单纯性骨质疏松症,目前已很少见。

1.症状

病牛一般在妊娠后期出现后肢发板,运动障碍。最初仅见站立时无力,两后肢交替负重;行走时后躯摆,步态不稳,起立困难,时常卧地不起,有时突然卧倒发病。三大指标正常。

2.鉴别诊断

应注意胎水过多、子宫捻转、创伤性网胃炎、风湿病以及髋关节脱臼、骨盆骨折等。也有因铜、铁、钴等微量元素严重缺乏而引起孕牛不能站立的报道。

3.治疗

由于本病多由母牛怀孕后期母体钙磷摄取不能满足胎儿快速生长的需要,致使母体骨质钙盐分解入血,引起骨质疏松、后躯骨及韧带松软无力,因此用钙疗法有效。肌肉注射维生素D31000万单位/次可促进钙的吸收。护理上,在满足矿物质饲料的同时,每日2~3次抬牛起立,可恢复后躯神经功能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发生褥疮。抬牛方法是在胸前及坐骨粗隆之下围绕其四肢捆上一条粗绳,由数人站在病牛两旁,用力抬绳,只要牛的后肢能够站立就能把牛抬起。

4.预防

怀孕母牛的饲料中应含有足够的钙、磷等矿物质,为此可补加骨粉,用量为精料的2%。饲料要合理搭配,特别应让孕牛吃上青饲料,冬季舍饲的奶牛要经常晒太阳,以满足维生素D需要,有助于钙、磷吸收。

二、生产瘫痪

本病又称乳热症,产后疯。是围产期母牛在产犊后(也有少数病例在产前1~3日内)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临床上以感觉丧失、四肢瘫痪、消化道麻痹、体温降低为特征。

1.症状

一般分为重型病例和轻型病例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