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奶牛高效养殖技术
19950800000128

第128章 奶牛常见病的种类与防治(10)

1.症状

病牛多于采食中或采食后不久突然发病。表现不安,回头顾腹、后肢踢腹、背腰拱起、腹部迅速臌大、肷窝凸起,左侧更明显,可高至髋结节或背中线,反刍和嗳气停止,触诊凸出部紧张有弹性,叩诊呈鼓音,听诊瘤胃蠕动音减弱。高度呼吸困难,脉搏增数,可视黏膜呈蓝紫色。后期病牛张口呼吸,站立不稳或卧地不起,如救治不及时,很快会因窒息或心脏麻痹死亡。

2.诊断

依据临床症状和病因分析可以及时作出诊断。病牛常因吃了大量带露水的幼嫩多汁青草或开花前苜蓿草、三叶草、发酵的啤酒糟、酒糟、生豆类、干豆饼、干麦芽等,然后饮用大量的水;或因干饲突换青饲料等,诱发本病。食道阻塞可继发本病。

3.治疗

对本病应快速确诊,及时救治。

①对腹围显著鼓大危及生命的病牛行瘤胃穿刺,投入防腐制酵剂。

②民间验方。牛吃豆类喝水后出现瘤胃鼓胀时,可将牛头放低,用树棍刺激口腔咽喉部位,使牛产生恶逆呕吐动作,而排出气体,达到消胀目的。

③缓泻止酵。成年奶牛用石蜡油或熟豆油1500~2000毫升,加入松节油50毫升,1次胃管投服或灌服。1日1次,连用2次。

对于因采食碳水化合物过多引起的急性酸性瘤胃鼓胀,可用氧化镁100克、常水适量,1次灌服,可以止酵止胀。

4.预防

①预饲干草。在夜间或临放牧前,预先饲喂含纤维素多的干草(苏旦草、燕麦干草、稻草、干玉米秸等)。

②割草饲喂。有发生鼓胀危险的牧草(主要是豆科牧草),若割下晾蔫再喂,则少发生鼓胀。但在割下后,经堆放发酵的或被雨露浸湿的牧草,则有发生鼓胀的危险。在放牧时应避免过多采食开花前的幼嫩豆科牧草和雨后放牧的危险时机。

③酒糟要喂新鲜的,防止牛过食干料。

四、瘤胃积食

本病又称急性瘤胃扩张,急性消化不良,胃食滞。是由于采食大量的干燥饲料,使瘤胃胀满、胃壁过度伸张的一种疾病。临床上病牛腹痛呻吟、腹围增大,触诊瘤胃硬实,听诊瘤胃蠕动音消失为特征。是奶牛消化器官的一种多发病。

1.症状

病牛采食、反刍停止,不断嗳气,轻度腹痛,尾或后肢踢腹,拱背,有时呻吟。左侧腹下部轻度膨大,肷窝丰满或略凸出。触压瘤胃呈现深浅不同的压痕,瘤胃蠕动音初期增强,以后减弱或停止。

鼻镜干燥,呼吸促迫,黏膜发绀,脉搏增数,若无并发症时,体温一般无变化。

2.鉴别诊断

①前胃弛缓,食欲反刍减退,瘤胃内容物呈粥状,不断嗳气,并呈现间歇性瘤胃鼓胀。

②急性瘤胃鼓胀,瘤胃壁紧张而有弹性,叩诊呈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