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古兰经概述
19945100000036

第36章 《古兰经》与民俗(下)(2)

第七,洗两手至两肘。右手拿汤瓶倒水,左手水洗右手和肘,然后再用右手掬水洗左手和肘。

第八,抹头、抹耳、抹颈。右手拿汤瓶倒水,左手掬水后给右手倒一部分,然后两手从前额发际处抹到脑后,随将两手心从头两旁抹至前额,再把两大拇指放于耳外,两二拇指放在耳内,从上抹下,最后用手背从脖颈上抹下。

第九,洗两脚至踝骨。先右后左,洗右脚时,从小拇指开始,依次洗到大拇指,尤其要留意洗净趾缝里的秽气,最后洗遍全足。洗左脚的,从大拇指开始,依次洗到小拇指,再洗遍全足。两个脚洗完之后,再用水冲一下,最后口含一点壶里的剩余水。

破坏小净的主要是大小便和屁以及出自肛门的虫;男女赤身相触,彼此生殖器相接;呕吐黄水、食物、血等;卧睡昏迷,出血休克,醉晕发疯等。在洗小净的过程中,如不慎走了下气,整个小净还要从头洗。

(二)大净。穆斯林通常称“乌苏里”,大净就是用清洁的水洗涤周身。大净一般是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洗的,如性交、泄精、梦遗、手淫、妇女来月经、分娩等。有的洗过大净之后,虽然没有出现以上几种情况,但如超过七天,须重新洗大净。穆斯林群众称作“换水”。特别是出远门旅行、参加婚礼、葬礼以及过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等重要活动的,都必须洗大净。

大净的洗法是,先按程序洗小净,接着依次洗头、洗两耳、洗脖子、戗鼻、洗脸、洗两肘,然后用吊罐的水开始冲洗。冲洗从上至下分为三截洗。第一,先洗肚脐以上,其顺序是先洗右肩右背,后洗左肩左背,先前胸,后背心。第二,洗肚脐以下,膝盖以上,先洗右臀后洗左臀。第三,膝盖至足,先洗右小腿,后洗左小腿,先右脚,后左脚,洗完脚用干净毛巾擦全身至此,整个大净就算结束。

穆斯林洗大净时,要求从上到下,从右至左,讲究顺序,不乱洗,以免遗漏或洗过的地方再溅上脏水。

据回族群众讲,沐浴除了讲究卫生习俗外,每洗一个部位,都要联想到一个实际行动。比如说洗大小便的时候,要想到戒奸淫、手淫、鸡淫等,以免伤风败俗,损害身体。洗手的时候,要想到戒偷盗、赌博、拿不义之财,而要靠自己的双手,劳动致富。洗脸的时候,要想到顾全人的体面,戒绝干一切不要脸和见不得人的事。漱口的时候,要想到不能造谣中伤、胡言乱语、诬陷他人,更不能前面说、后面改,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要说有益于大众的话,说实话,说公道话,说不伤害别人感情的话。抹头抹耳时,要想到不能听乱七八糟的脏话,不能想损人利己的坏话,不偏听偏信闲言碎语,不在背后捣别人的鬼、捉弄人,要听善言,要做好事。洗脚的的候,要想到不能走邪路、搞一些歪门邪道的事,要走正道。总之,洗大净的时候,妥想到或做到,戒绝一切与人不善的事,要一尘不染,表里一致,做一个干干净净,正正派派的人。

(三)土净。穆斯林在通常情况下都用水洗大小净,但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司用土净。一是患疾病者,用水洗大小净,会严重损伤身体的,可用土净。二是在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无法得到水。例如有深井,而无打水器具;临江河,不能涉及,或发现少量水只供饮用救命等,在这种情况下可用土净。三是时间紧迫,需要马上参加一些殡礼等重要活动时,来不及用水大小净,方可用土净。

现在土净一般穆斯林群众很少用,主要是一些笃信宗教的回族群众和宗教职业人员使用。

土净比较简单,不象用水大小净那样细致复杂,其方法和程序是,双手到洁净的黄土、石头或砂子上,使两手真正沾上土,然后提起两手,两掌合拍,去其浮土,双手抹面,上自发际处,下至颔始,两旁至耳,全面抹到。抹面后,双手再扑土沙石之类,先以左手抹右手自指背起抹至肘上,反手扑内臂,至腕而止,一般不抹手掌,因为手掌已沾了土。最后用右手再抹左手和肘。

穆斯林无论洗小净,还是平时洗手洗脸,都不用脸盆,而用汤瓶,穆斯林讲究洗过的水只能往下流,而用脸盆洗脸往往是把洗过的脏水捧起来再洗,不卫生。一般穆斯林家里除了必备汤瓶外,家家门背后还悬挂一个“吊罐”,供洗大净用。清真寺里还专门设有“沐浴堂”,既有净下的隔间,又有洗大净的沐浴间。

《古兰经》还强调饮食卫生的重要性,要以“净洁为相宜,污浊的受禁止”为原则。穆罕默德也讲过“食一口不洁之物,等于废四十日的功修”。因此,回族等穆斯林非常注意饮食卫生。

《古兰经》还强调服饰的清洁整齐,要求人们穿着干净、整洁。“你当洗涤你的衣服。”(74:4)穆斯林非常注意衣服上的污垢,特别是上寺礼拜的人更讲究,如果衣服或裤头、衬裤上有了尿滴以后,尽快换下来就洗。西北的回族老汉在小便后用卫生纸或干净的土疙瘩擦龟头,以防尿滴在裤子上。

回族等穆斯林还注意勤剪指甲,勤剃头发。不许留长指甲和长头发。从小孩刚满月就开始剪指甲,穆斯林老人一般不愿留长头发,喜欢剃光头,这样容易洗涤干净。他们还很注意修胡须,上嘴唇上的胡须都剪得一般齐而且比较短。还常拔腋下毛,常剃脐下毛,怕藏污垢生虱。

穆斯林的家庭和环境卫生也搞的比较好。院子里扫得千千净净,东西摆设得整整齐齐。屋子里窗明几净,锅台、家具铮亮铮亮。从窖里提水的小水桶一般都挂在墙上,担水用的大水桶,不用时反扣在固定干净的地方。碗、碟、勺等反扣在明亮的碗架上。筷子也插到筷笼子里。

回族等穆斯林在打扫完室内卫生以后,还点上一支卫生香。屋内空气更加清新,使人产生一种舒适感,赏心悦目,身心健康。

三、《古兰经》与穆斯林的节日习俗

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民族跟其他民族一样,也有自己的节日,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节日习俗。

首先,我国各族穆斯林重视欢庆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开斋节。为什么要过这个节日呢?因为《古兰经》规定穆斯林每年要在伊斯兰教历9月,也叫赖买丹月,要封斋一月,这是坚定和磨炼穆斯林意志的一种方式,也是防止“罪恶”发生、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除老弱病残者外,一般身体健康的都要封斋一月。

信道的人们啊!斋戒已成为你们的定制,犹如它曾为前人的定制一样,以便你们敬畏。(2:183)

赖买丹月中,开始降示《古兰经》,指导世人,昭示明论,以便遵循正道,分别真伪,故在此月中,你们应当斋戒;害病或旅行的人,当依所缺的日数补斋。(2:185)

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穆斯林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定,在斋月,每天黎明前吃饭封斋,晚上红霞散尽时吃饭开斋。整个白天禁饮食、绝性交。斋月的最后一天看新月,见月的第二天即伊斯兰教历10月1日,为开斋节。

节日这天早晨,每个成年穆斯林要洗大净、上寺参加会礼。会礼前,阿訇或教长要向穆斯林宣讲开斋节的来历等,之后举行礼拜、祈祷仪式。礼毕,穆斯林先向阿訇或教长道安,之后互致“色俩目”问好。节日期间,家家炸油香、馓子庆祝开斋节。

我国穆斯林过完开斋节70天,又欢庆“古尔邦”节。也叫“尔德”节。相传,伊斯兰教的一位古代先知易卜拉欣,有一天晚上梦见真主命令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仪,以祭献真主,考验他对真主的虔诚。易卜拉欣遵从真主的旨意,真主为之感动。第二天宰伊斯玛仪时,真主派哲伯勒依来天仙背来一只黑头羝羊代替伊斯玛仪。从此以后,穆罕默德把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开始的三天作为“宰牲节”。

古尔邦节属于穆斯林朝觐功课的仪式范围。伊斯兰教历每年12月上旬,穆斯林去麦加朝觐。朝觐的最后一天——12月10日,开始举行庆祝活动。

这天十点左右,穆斯林沐浴净身后,头戴白帽,来到清真寺,举行节日会礼,其规模与开斋节一样非常隆重,阿訇或教长先讲“瓦尔兹”,后举行会礼,最后穆斯林互祝节日。

节日里,除炸油香、馓子外,有条件的穆斯林都要宰牲。按规定一人宰一只羊,七人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而且要挑选体壮健美的。所宰肉分为三份,一份馈赠亲友、一份施舍给贫困者,一份自食。

除开斋节、古尔邦节以外,我国穆斯林,为了纪念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日和逝世日,每年教历3月12日举行“圣纪节”。节日期间,诵读《古兰经》,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和事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