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神秘海洋与生物
19944400000013

第13章 海洋的“流”动(2)

最大的暖流——湾流

湾流是大西洋中的暖流(Warmcurrent),也是世界上各大洋的暖流中最强大的一支。上一节中,我们介绍的黑潮是太平洋中最大的暖流,但与湾流相比差之甚远;湾流与黑潮相比,更以流速强、流量大、流幅狭窄、流路蜿蜒、流域宽广而著称,其强流通常只限于75千米宽的一个窄带内,厚度约700~800米,表层最大流速可达5节。湾流具有高温、高盐、高透明度和高水色等显著特征,其表层水温可达25℃~26℃,即使在400米水深,水温仍有10℃~12℃,表层盐度在36.2‰~36.4‰之间。

湾流的上述特征对欧洲气候影响极大,其向西北欧每千米海岸每年输送的热量,相当于燃烧6000万吨煤释放的热量,它所起的作用与30个纬度的差异基本相当。使欧洲的高纬度地区依然温差不大,暖湿空气宜人。湾流每年把40万立方千米的海水从大西洋输入北冰洋,形成巴伦支海一带成为北纬60°以北冬季惟一不冻的海域。但是湾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的海域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多雾海区。

墨西哥暖流被称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位于大西洋西北部、北美洲大陆东南侧的墨西哥湾内。墨西哥暖流由加勒比海暖流和安的列斯海流汇合而成,最大流速可达2.5米/秒,洋流的主流幅宽约为75千米,厚度约700多米,最大输水量为15000万立方米/秒,比世界河流总输水量还大。由于墨西哥暖流的影响,湾内水温比周围海水高出80C。因为该暖流发源于墨西哥湾内而得名。

海区海流

中国近海的环流主要是由沿岸流系和外海流系构成,但因气候和环境的影响,不同季节和不同海区存在明显的变化。

渤海的环流较其他海区为弱,海流的速度一般为0.2节,冬季可达0.4节。它主要由黄海暖流余脉及渤海沿岸流组成。春、秋、冬三季,黄海暖流余脉经老铁山水道进入渤海,向西延伸到渤海西岸后,北面一支沿辽西近岸北上,与辽东沿岸流构成顺时针方向弱环流;南面一支汇人以黄河人海径流为主形成的渤海鲁北沿岸流,从渤海海峡南部流出而入黄海。夏季,辽河冲淡水与黄海暖流余脉构成反时针方向弱环流。由于渤海表层流受季风影响较大,上述环流的规律有时受到影响而表现得不明显。

黄海的海流也比较弱,流速通常只有最大潮流的1/10。它主要由黄海暖流及其余脉和黄海沿岸流组成。黄海暖流汇集了黄、东海混合水北上,以补偿流的态势进入黄海,与东、西两岸的南下沿岸流,分别形成顺时针方向和反时针方向的环流。南部黄海沿岸流上接渤海沿岸流,经山东半岛北岸成山角转向南及西南,在海州湾附近汇入苏北沿岸流,在长江口以北转向东南。冬季较强,夏季较弱,最大流速在山东半岛北岸,成山角外及大沙渔场附近。

东海的环流,比渤海、黄海都要清晰,它是中国东部海区环流最重要的部分。主要海流近似向东北方向是带状分布,东有黑潮主干、对马暖流及黄海暖流,西有台湾暖流及东海沿岸流。流经台湾东岸和东海的黑潮,是黑潮流系的起源和上游部分,厚度约800~1000米,流速变化较大,最大为2节。台湾暖流是长江口以南、东海沿岸流以东的一支海流,流向东北。对马暖流是由东海黑潮水、东海陆架混合水等多源汇集而成的一股暖流,其流速,夏秋季强,冬春季弱。至于东海沿岸流主要是由长江、钱塘江等入海径流构成,冬季向南与南海沿岸流衔接;夏季向北,离开海岸后流向济州岛。台湾海峡是东海与南海海水交换的主要通道,夏季海流向北流动;冬季海峡西部和中部为南下的东海沿岸流,而东部则为北上的黑潮的分支,入东海后与台湾暖流汇合。

南海海流随季风变化,南海是太平洋中季风环流最发达的海域,其特点是:西南季风期间盛行东北向漂流,东北季风期间则为西南向漂流。如夏季西南季风盛行,南起南海南部,中经越南外海,北至台湾省南部海域皆为东北向漂流。该季节南海的强流区在越南沿岸,流速超过1节。在南海北部,广东沿岸水和珠江入海水,在西南季风影响下,也向东北方向流动。南海中、南部的海流,除受东北向漂流影响外,也存在区域性环流。北部湾内形成了一个顺时针方向的环流。到了冬季,季风转向,流向也随之转换。在海区的东北部,黑潮水的一部分超过巴士海峡进入南海。浙江、福建近海区南下的沿岸水的一部分,也通过台湾海峡进入南海,广东沿岸流也转为西南向。于是在南海西部,几乎全为西南向漂流,主流靠近越南和马来半岛沿岸,流速可达2节以上。在北部湾,环流也相应的改变为逆时针方向。南海东部的海流比西部弱,流向不稳定,但主要还是向北或西北。南海中、南部的环流也与夏季有明显的差别。

海军航海保证部,已系统地组织调查并研究了中国近海海区海流系统的结构、途径、性质、强度、变化及沿岸流与外海流的相互关系,绘制了《中国海区海流图》,按月、季标明各地流向和流速,专供航行、作战及生产部门使用。

离岸流

每年游泳季节,海边经常淹死一些人,死者当中有不会游泳的,但也不乏一些游泳健将。明明是海面无浪,又在水浅的岸边,怎能溺水而亡呢?迷信的说法是那儿过去曾淹死过人,按照阴间的规矩,每年都要有替死鬼,刚淹死的人变成鬼魂后,就要在那值上一段时间的班,直到下一个替死鬼来接班,他才能离开,因此,在那个地方经常出现死亡事件。其实,这不是什么鬼魂在作怪,而是客观存在的离岸流在“捣乱”。

在平直的海滩上,由于海风影响经常形成沿岸流,并基本上沿着与岸线平行的方向流动。同时,还能生成另外一种形式的流——离岸流。离岸流由裂流根、流颈和流头组成。

当波浪垂直向海岸入射后,与岸线基本平行的沿岸流从一侧或两侧构成补给区,这就是裂流根。补给区的水流到合适的地段,横穿过海边含有破碎波浪的地带,流回去的通道,叫流颈。流颈为离岸流宽度的最窄处,宽约十多米至30米不等,流速最大。离岸流超过破碎波浪地带后,呈扇形急剧向周围扩散,可达100多米,并有显著的涡动,这就是流头。由于涡动影响,流头边缘必然出现泡沫带和海水浑浊现象,非常容易观察。

离岸流的存在比较普遍,它可以在同方向的沿岸流情况下形成,也可在持续性大浪横向进入海岸的条件下生成,据统计,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离岸流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如果你有机会到澳大利亚海滨游玩时可要当心啊!

离岸流发生的范围,自海岸线向海中的距离,大约在30~50米左右。离岸流的流速一般比较缓慢,但有时也会超过2米/秒的速度。海边的居民常把离岸流叫做回卷流,这种流对于经常去海边游泳的人,尤其是外地游客,还是非常危险的。对此,游泳爱好者也不必谈“流”色变,只要选择好合适的游泳场所,尽量避开离岸流;即使遇到离岸流,千万莫心慌,应树立求生信念,通过求助或加速回游,是完全可以免受离岸流“暗算”的。

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

香河香湖香岛

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受欢迎的气味。有趣的是,在自然界里,有些河流、湖泊和岛屿竟会不断地散发着芳香。

香河在西非葡属安哥拉利南边,一有一条名叫鲁洛尼达的河流,全长约3公里。当你走近河边50米左右,一阵阵清香扑鼻可闻。原来这条河的两岸长满芳香植物,至于河水,它确实也带有香味,但比日常用的香水要淡。当地的居民都喜欢来这里沐浴,以分享大自然的赏赐。

香湖在秘鲁的南部,有一个湖湖面约l平方公里。人们只要走近湖边,就会闻到;一种类似枷旨的清香。湖的四周沙丘环绕,寸草不生,但沙丘以外则花木丛生,绿草如茵。据说,湖底有一泉眼不停地喷水,但湖水却不见升高,这可能是湖水大量蒸发之故。香湖水是碧绿色的,看来污浊,实际干净。

香岛它在加勒比海上,是向风群岛中最西南的一个岛国格林纳达。因为这个岛位于热带,终年气温很高,潮湿多雨,岛上的植物很茂盛,特别是豆蔻,满山遍野都是,因而即使在海上很远的地方也可以闻到豆蔻香味。经常在海上航行的人,只要闻到豆蔻花香,他们就知道快要到达格林纳达。“香岛”这个美称,是人们特意给它的。

肥皂之岛

在爱琴海,有一座阿尔金塔里亚岛,它是由一种油脂般肥皂性质的东西构成的,岛上的人们自古以来就把它当肥皂使用,用它来洗澡、洗衣。下雨的日子里,该岛被10多米深的肥皂泡覆盖着。那时,岛上的男女老少用双手捧起肥皂泡,喀嚓喀嚓地搓身子,出现一种传说中。“星期六之夜”的景象。

地球上的怪岛

地球在白转,每昼夜自转一周,这是当今的普通常识。

有趣的是,在西印度群岛中有一个岛,也像地球一样会自转,而且自转的周期也是24小时。这个会自转的岛叫索马它岛,岛上荒无人烟,全岛都为植物所覆盖,但动物却不多。如果驾船绕岛一周,只需30分钟。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对索马它岛都感兴趣,并且进行过多方的科学考察,遗憾的是,对于这一奇怪的自然现象,至今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像这样会旋转的岛,在太平洋上也有一个,那是不久前,一艘墨西哥货轮在太平洋上航行时,水手们发现了一个不断旋转的怪岛,当时船和岛相距1300多米,大家看见,这个岛最快时1分钟旋转一周,最慢时12分钟旋转一周,快慢没有什么规律。

与旋转岛相影成趣的是,在太平洋还有一个会自动离合的小岛。今天你看见它是完整的一个,明天它却会分成两个,中间相隔4至5米。可是过不多久,它又会自动地接合在一起,成为离开前的一模一样。

除旋转岛和离合岛之外,在加拿大还有一个塞布尔岛,它也会运动,而且十分明显。因为它每年要向前滑动100米,所以在近200年来,已向东移动了20公里,而且这是个“沉船之岛”,先后在这里有500艘船舰遇难,丧生者达5000人,故被航海者称为“大西洋上的坟场”。

在日本冲绳县南部,位于台湾的宫古余西北20公里处的海面上,有大大小小的珊瑚礁百余个,面积广达150平方公里。这些由珊瑚礁构成的海岛一年364天都淹没在海水中,只有在潮水变化最大的一天,它才露出海面,但仅仅3个小时左右,便又潜入水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经“冬眠”一年之后又会再一次出现。

出没无常的小岛

以格雷姆船长名字命名的小岛是个出没无常的小岛。1831年的7月10日是格雷姆船长终身难忘的日子。那天,他正在地中海航行,当经过西西里岛南边时,忽然看到前面的海面,像烧开了的水似地蒸腾,引起波涛汹涌,水汽弥漫,之后有好似闷雷般的声音发出,随出现的是高高的柱。大海就这样沸腾了一日,到了晚上更有各色光辉从海面映射出,把附近的天空照亮了。

一个星期后,格雷姆船长再次经过这里,大海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这里却出现了一座高出海面几米的小岛,人们就暂且把这个新生的小岛定名为“格雷姆”岛。

大海生小岛的事,一下了传出去,一个星期后地质学家们乘船来到,准备上这奇岛考察,这时小岛正在快速成长。它已经高出水面约20米了。到了8月4日,这座小岛已经高出海面60多米,且小岛周围总长有1海里多。可是,当年的12月,格雷姆船长再经过此地时,这小岛却无影无踪。

一个世纪过去了,格雷姆小岛又出现过乙次,那是1950年,正当外交家们为这小岛的主权争得面红耳赤时,它却又消失了。

为什么这座小岛出没无常呢?原来格雷姆岛的出现是水下火山活动的结果。海底火山爆发时,喷出了大量物质和熔岩,在海底愈堆愈高,终于高出了海面。但它经受不了海浪的冲击,因为海浪的力量太大了,终于把海岛摧毁。而当第二次海底再次爆发,小岛就又再生了……

能使人长高的马提尼克岛

马提尼克岛是印度尼西亚的领土,但在印尼的千岛之中,也只有马提尼克岛能使人身材长高。外来人一踏上此岛,即刻就会发现,岛上的居民个个身材高大,就连儿童也比其它地方的同龄儿童高得多。更令人惊异的是,倘若外来人在这里长期居住,即使是已经停止长高的成年人,也会再长几厘米或10几厘米,使身材矮的人十分开心。

马提尼克岛的这种独特的本领,引起许多国家科学者的兴趣,纷纷前来考察。据科学家初步考察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这个岛的矿藏中有一种放射性物质,这种物质能使人体内部机能发生某种特殊变化,从而使得久居此地者长高,但又无其它副作用,因此在来此旅游人士之中,不乏身材矮小者。

能在大洋中漂移的岛屿

在南极海有一个小岛,名叫布维岛。这个岛是一位法国探险家在1793年发现的,探险家名为布维,故将其命名为布唯岛。当年布维先生准确地测定了这个岛在海洋上的位置,并记录在地图上,地图交到博物馆保存起来。180多年之后,一支挪威的探险队再度登上这个无人的小岛时,发现这个小岛的位置和当年布维的记录不一致。考察一番之后,探险家们认定,这个小岛的确向西漂移了很长一段距离。这件事使得科学家们惊讶不已。但是,什么力量推动这个小岛移动,至今仍然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