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体保健手册(下)
19944100000011

第11章 回归正常的生活规律(1)

1、顺应一日阳气变化规律

合理的生活制度和锻炼方法对于人体的健康和长寿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古代养生家对这点早有认识,其中根据每天的时间顺序而调理起居的措施,便是这一认识的重要体现。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用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这里,是根据阳气在一天中的消长变化规律,把一日分为三个阶段;天亮时,阳气开始活跃于人的体表,中午阳气最旺盛,太阳偏西后,休表阳气渐虚少,汗孔趋向闭密,日落后则阳气从体表收回,这时就应该休息了,使阳气能够收藏,不要扰乱筋骨,不要接近雾露。如果违反了阳气的运动规律面活动,形体势必要被邪气所困顿,进而日趋衰弱。

清代养生家张志聪在解释上述一段话时,把一日比作四时,他说:“一日分为四时,胡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所以,阳气在一天里的运行规律是:早晨阳气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这与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是相符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提出了“起居有常”的养生主张,告诉人们要顺应每日的阳气变化规律,合理安排日常活动。现代医学和生物学所研究的生物钟学说,认为人在生长、发育与衰老的过程中有个生物钟的规律,人们合理的日常活动能够保持自身生物钟的正常周期,所以有精力旺盛、头脑清醒等感觉。如果日常生活没有规律,则生物钟周期被扰乱,就会产生种种疾病。生物钟学说为古人“起居有常”的养生主张提供了科学依据。

古人说的起居,不是仅指作息时间,而是泛指衣着、居住、劳作、锻炼、休息在内的一切日常活动。在我们生活中体现养生效益,重要的一点,就是看能否遵循自然规律和人身自有的节奏来安排生活。

为什么生活规律会使人健康长寿呢?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是宇宙间的普遍现象。从天体的运动变迁,到人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内在规律(或称节律)。人体生命一剡也离不开有节奏的规律,如心跳,呼吸,这种节律保持了生命活动。一旦失去节律,人的健康就受到损害。任何生物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都必然经历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岁月,才不断形成并且不断完善自身的生命节律性。众所周知,地球在太阳系中已经形成45亿年,地球上出现陆地动物已有4亿年,原始人类的出现已有二百万年的历史。以太阳为中心,地球旋转形成了白天与黑夜。就在这日转星移的过程中,人类夜以继日地进化着,造就了人本身。这漫长的过程形成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规律强有力地支配着我们。在昼夜周期变迁的固定因素的长期影响下,使机体形成了某些守时节律,通过遗传而加强,固定下来。后来人类发明了电灯,即使这样,也丝毫不能改变人体已形成的节律。早在2000多年前的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气血受日月、星辰,四时、八节的影响而发生周期的盛衰现代兴起的“生物钟学说”,“时间生物学”就是研究节律与健康长寿关系的新学科。在这方面世界科学家曾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结果证明,人体的重要生命指标、生化指数,物理参数、代谢水平,直至人的情绪都按照昼夜的规律,极有节奏的增减变化着。美国A·皮尔兹与凡·范贝弗合著的《生物钟》一书援引了科学家的二次有趣实验:把一些男女请进山洞里,切断任何可查时间的线索。几个月后,虽然他们的吃饭和睡眠有些飘忽不定,但根据记录,发现他们在完全丧失白天和强夜的感受情况下,体内的各种物理、化学变化却仍在有规律地升高和降低。表现出明显的24小时的昼夜节律。这就是体内的“生物钟。”这种“生物钟”控制着人体的一切生理功能,使人体所有生命活动都按一定的周期性的时间规律变化。它决定着人类寿命的长短。

人体昼夜节律既然与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生活习性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我们就应遵循这个节律去安排自己的起居饮食和每天的工作学习。现代研究已证实,健康长寿需要有规律的生活。规律的作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形成一种良性刺激。使大脑皮质在机体内的调节活动变成有节律的条件反射系统。例如,如果你养成了定时定量的进食习惯,到了吃饭时间,胃液就会大量分泌,产生饥饿感而摄入一定量食物,这样可以达到最大消化吸收效果;如果你形成了良好的睡眠习惯,到了睡觉时间,大脑就自然进入抑制状态,保证了睡眠深沉,使大脑得到最充分休息。到起床时问,也由于习惯形成了条件反射作用,不需要闹钟就可以按时起床。如果你有良好的定时排便习惯,你就可使肠胃功能正常进行,始终保持大便通畅,从而免受便秘、痔疮的痛苦。总之,有规律的生活促进了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而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又进一步促使人体的生理活动有张有弛,功能稳定,富有节律。人体生物钟除了二十四小时的昼夜节律外,还有生物功能日节律,即从人出生的第一天算起,人体体力活动以23天为一个节律,情绪活动以28天为一个节律,智力活动以33天为一个节律。每个节律又分为两个阶段;积极阶段和消极阶段,两个阶段之间的过渡日称为危象点。日本汽车公司和莫斯科车辆管理局的统计表明,计算和考虑月节律可大大减少交通事故。如司机在积极阶段出车,消极阶段少出车,处于危象点不出车。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昼夜节律和月节律科学安排一些活动,如竞赛,比赛和考试等。这样可以减少事故并取得最佳效益。

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是保证健康长寿的要诀之一。古今中外所有的长寿老人,大都没服过什么特效的长寿药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起居很有规律,生活非常节制。我国新疆维吾尔族一位119岁的大夫吐地?阿西术阿吉回答长寿秘决时说:“人的身体好比一部精密机器,只有有节奏她运转,才能减少损伤,永葆青春。我每天早上鸡鸣即起,从不睡懒觉,洗漱完毕便开始洒扫庭院,浇花锄草,往返走动,活动筋骨。夏天8点吃早饭,冬天9点吃早饭。早饭过后,或者到医院工作,或者在家里看书写作,日中而食,午后休息个把钟头后,又继续工作和学习,每天晚上准时12点上床睡觉,只睡6小对。”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规律的生活习惯?最好的措施是主动安排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做到每日定时起床,定时用餐,定时工作学习,定时锻炼,定时排大便,定时洗澡,定时睡眠等。总之,使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使人生气勃勃,充满生活的乐趣,精神饱满地工作和学习,对人体健康长寿大有益处。

起居方面,首先要有一个合理的作息制度。生活规律,实际上是一个劳逸结合问题。劳和逸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我们的生活中,必须有劳有逸,不能过劳,也不能过逸,古人主张“中和”,即过度疲倦会损害人体,过度安逸亦可致病。

古代养生家大都十分强诃适当劳动对健康的重要性。华佗指出:“人身益劳,劳则谷气消,血气流通。凡人能寡欲而时劳其身,运其手足,毋安作一处,则气血不滞”。“人体欲得动摇,但不当使极耳(《后汉书·方术列传》)”。孙恩遣主张,“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体欲劳予形,百病不能侵”(《备急千金要方》)。由此说明劳动是健康的源泉,经常合理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有利于通畅气血,活动筋骨,增强新陈代谢,健脑强神。通过一些有意义的劳动又能陶冶情志,开阔胸怀,从而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增强体质,防止疾病发生。

劳动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但必须适度。尤其是老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时,切勿过度疲倦。《内经》主张:“不妄作劳。”葛洪的《抱补子内篇》指出:“不欲甚劳,不欲甚逸”。过度劳倦便会引起疾病。因此,祖国医学把“劳倦内伤”作为一个重要的病因。实验迁明,疲劳能降低生物的抗病能力,易于受病菌的侵袭。给疲劳的和未疲劳的猴子同时注射等量细菌,结果疲劳的猴子被感染上病,未疲劳的猴子都安然无恙。《灵枢·九针论》说:“五劳者,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坐、卧、立、行等姿势对于劳-动和休息都有直接关系,切不可时间太长,时间一长会引起身体不适,甚而导致疾病。

切勿久视。“目受血而能视”。五脏之精上注子目,但用目过久,会耗伤气血。人到老年眼目本已昏花,如果过于用目,如看书,看电视,看剧,看电影太久,可能会造成血虚,引起头晕目眩,两且干涩等症。因此,60岁以上的老年人看书、看电视、电影等以1~2小时为宜,持续时间不宜过久。

切勿久立。《养生论》说:“久立伤骨,损于肾。”站立是人体最基本的体位之一。站立过久,需要腰直骨坚,腰为肾之府,肾主骨,久立易腰肌劳损,常出现腰痘背痛,下肢静脉曲张等症。如果人总站着不走动,会影响气血运行,会使机体部分组织的营养失去和调,出现气滞血瘀,从而招致疾病。尤其对年老之人气血运行本已减弱,更不应站立过久,应站站走走,或稍作休息。

切勿久行。《养生书》指出:“久行伤筋,劳于肝”,“足受血而能步”。人的行动是以气血为基础,还须调动肌肉、筋骨等功能作用,才能完成。长时间行走奔跑,不仅耗伤气血,还会使肌肉、筋膜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起疲劳。老年之人,适度的步行有益健康,不宜疾走奔跑,应当缓步行走。“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是古人得出的经验。也是消食健胃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