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病因
病因,是指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或称致病因素。中医学关于发生疾病的各种原因,归纳起来有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痰饮、瘀血等内容。
一、六淫
淫,即过分的意思。自然界的气候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不同的变化,总称六气。人体的防御能力是适应六气而变化着的,如果六气变化失常,超出了人体防御能力时,就会使人生病,这样的气候,就是邪气,中医称为“六淫”。
六淫致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如春天多风病,冬天多寒病,但由于气候变化的复杂性,以及人体体质的差异,在同一季节里,也可出现不同的疾病,例如夏天炎热,虽多暑病,但如贪凉喜冷,也可以发生寒病。
六淫致病,既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混合的,前者如伤风、中暑,后者如风寒、湿热等。此外,六淫侵入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寒邪可以化热等。
(一)风
春天多风,风便成为春季的主气,但一年四季均可有风。风为百病之长,是外感致病的先导。风邪致病,常与其它邪气兼夹同病,如风寒、风热,风湿等。风邪的特点为:发病急,消失也快;症状常表现游走不定,风邪侵及皮肤可以发痒,有怕风的症状等。常见的风病有:
1.伤风:症状表现为恶风,有汗,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咽痒,或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等。
2.风湿:由风、寒、湿同时侵犯人体引起,中医又称为“痹症”,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可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四种类型。其中风邪侵犯经络,引起肌肉关节疼痛,游走不定者为行痹。
3.风疹块:症状表现为皮肤瘙痒,起风团,发无定处,此起彼伏。
(二)寒
冬季气候寒冷,寒便成为冬季的主气,但其他季节也可发生,常与风邪、湿邪等兼夹同病。寒邪的特点为;寒性凝滞收引,容易出现筋脉挛缩,气血流通不畅,而出现疼痛;寒邪易伤人阳气;寒邪由表入里,易于化热,有怕冷症状。常见寒病有:
1.风寒:症状表现为怕冷,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骨节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2.寒痹: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冷加剧,又称“痛痹”。
3.中寒:症状表现为脘腹疼痛,呕吐食少,肠鸣腹泻,严重者可突然战栗,四肢厥冷,脉伏。
(三)暑
夏天气候炎热,暑便成为夏季的主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并且常与湿邪兼夹侵犯人体,放有“暑多央湿”的说法。暑邪的特点为;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故有热证表现,如高热多汗,口渴喜饮等症;暑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故有神疲乏力,口燥唇干等症;夏季多湿,暑多夹湿,故常见胸闷,恶心呕吐,大便溏泻等症。常见暑病有:
1.伤暑:症状表现为身热头痛,汗出烦渴,恶心呕吐,倦怠无力,小便短赤等。
2.中暑:症状表现为突然昏倒,神志不清,身热烦躁,大汗气粗,舌干少津,脉数无力等。
(四)湿
长夏季节多雨潮湿,湿便成为长夏的主气。长夏正当夏秋之交,湿气最盛,所以长夏多湿病。此外,外感雾露,久卧湿地,涉水淋雨等也可以引起湿病。湿邪的特点为:湿邪重着,常觉身体沉重,四肢酸沉,头重如裹;湿性秽浊不清,故白带、湿疹、小便浑浊,大便渡泻均属湿症;湿性粘滞。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湿为阴邪,容易阻碍气机,损伤脾胃,可见脘腹闷胀,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水肿尿少等症。常见湿病有:
1.伤湿:湿邪伤于表引起。症状表现为;发热恶寒,头重身困,肢体酸重,口淡不渴,舌苔薄自,脉浮濡等。
2.湿痹:湿犯经络,引起关节疼痛,固定不移,屈伸不利,舌苔白滑,脉濡缓等。
3.里湿:主要是脾为湿困的表现。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健运失职,不能行其津液,于是聚而成湿。症状表现为:脘腹胀满,胸闷泛恶,口腻不渴,食欲减退,便溏泄泻,小便混浊,妇女带下等。
(五)燥
秋天气候干燥,燥便成为秋季的主气。凡久晴不雨,气候干燥,易生燥邪。燥邪的特点为:燥性干涩,易伤肺阴,耗损津液,故有口干唇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常见燥病有:
1.外燥:病变偏重在肺,症状表现为:干咳无痰,痰液粘稠,痰中带血。口干咽痛,舌苔薄白,脉浮数等。
2.内燥:病变遍及全身,症状表现为:口唇燥裂,潮热颧赤,心烦失眠,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形体消瘦,便干溲少等。
(六)火
火由热而生,热极便是火。人体火病的产生,既可直接感受湿热之邪而生火,也可因外感诸邪入里化火。此外,脏腑功能失调,精神活动异常,也可以化火。火邪的特点为:火性炎上,煎灼津液,出现口舌生疮,目赤肿痛,以及高热、心中烦热、大便秘结等;火邪伤神,生风动血,以致烦躁不安,四肢抽搐,叶血,衄血等症。常见火病有;
1.实火:症状表现为;高热多汗,心烦急躁,面红目赤,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洪大数实。
2.虚火:由阴虚液亏引起。症状表现为:潮热盗汗,五心烦热,1:后颧红,虚烦不眠,口干咽燥,耳鸣健忘,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细数等。
二、七情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南大脑主宰。在正常情况下,七情只是精神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不会引起疾病。如果情志活动过度,或持续过久,或精神受到过度刺激,便可引起机体的阴阳失常,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生疾病。
人的情志活动与内脏关系密切,如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肺中志为优,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恐。七情太过,就会伤及相应的内脏,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七情致病,内伤五脏,其中又以心、肝、脾三脏为多见,伤心,可见心悸心烦,失眠多梦,惊恐不安,或神志恍惚,哭笑无常。伤肝,可见心情抑郁,烦躁易怒,头晕目眩,两胁胀痛,暖气叹息,妇女月经失调,乳房胀痛结块。伤脾,可见食欲不振,脘腹胀闷等。七情所伤,心、肝、脾功能失调,既可单独发病,也可互相影响。如思虚过度,可劳伤心脾;郁怒不解,则肝脾不和等。
三、饮食、劳倦
暴饮暴食,过饥过饱,或饮食不洁,偏食等,可损伤脾胃;劳累或安逸过度,以及房事不节,均能影响生理功能的正常活动,引起抗病能力下降而发生疾病。
(一)饮食
1.饮食有节;中医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饮食有节”,意思是饮食要有定时,不能过饥过饱;数量多少要合适,要有节制,提出了“饮食自倍,脾胃乃伤”的告。当然,为了追求形体苗条,故意减少饮食,进食太少,也可引起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弱不经风,与她每餐进食过少也有关系。
2.饮食清淡:中医主张饮食宜清淡,反对过食膏粱厚味。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中说“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膏梁厚昧,足生大疗。”《吕氏春秋》中谓:“肥肉美酒,务以自强,命日烂肠之食。”常方道;“肉生火,油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都是强调不要过食肥甘食物的意思。从现代医学研究资料看来,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发生,与过食肥甘食物有一定的关系。
3.饮食调养:俗话说:“日食三合米。胜以参芪一大包”,“药补不如食补”。中医主张久病瘦弱病人的恢复健康应采用“谷肉果菜,食养尽之”,不要单纯依靠药物,而要靠饮食调养的方法来恢复健康。本书特介绍食物补疗等内容,供广大读者选用。
(二)劳逸
中医很早就提倡适当的锻炼和劳动,有助于气血的疏通,调节脏腑功能活动,促进筋骨强健,起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作用。但长期过度疲劳,可以伤气,出现神疲乏力,四肢困倦,气短懒言,头晕眼花,低热自汗等;劳心过度,耗伤气血。致使心神失养,出现心悸心慌,失眠健忘等。如过度安逸,很少劳动,可以使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呆滞,出现肢体软弱,食欲不振,抵抗力减弱,易受外邪侵袭。至于房事过度,性生活不节,容易耗伤肾精,出现腰膝酸软,眩晕耳呜,遗精滑泄,月经不调,带下等病症。
四、痰饮、瘀血
痰饮和瘀血,都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但又都能重新作为一种病邪,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某些脏腑组织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他们也属于致病因素。
(一)痰饮
痰和饮是体液停留或渗注于人体某一部位而发生的两种不同症候。中医学认为“积水为饮,饮凝为痰”,稠浊的叫痰,清稀的叫饮。痰和饮虽有区别,实则同出一源,故常并称。痰饮的产生,是由于某些致病因素引起肺、脾、肾功能失常,永谷精微等营养物质不能输布、凝聚而成。
在临床上,中医所说的痰,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即指咳出的痰,也指在全身各处引起各种症状的痰,如在肺则咳喘痰多,喉中痰鸣;在胃则脘腹闷满,恶心呕吐;在皮肤经络可见麻木、皮肤肿块,如颈淋巴结核,中医认为是痰气凝结成核所致。
由痰引起的疾病,往往具有下列特点:咳吐痰涎,喉中痰鸣,苔腻脉滑等。
有形之痰,可从痰的性状来辨别寒、热,燥、湿。现举例如下:
寒痰;痰色稀白,怕冷咳嗽,口淡有渴,苔白腻。
热痰:痰黄而稠,发热口渴,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苔黄腻。
燥痰:痰稠而粘,不易咳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咽燥,舌干少津。
湿痰:痰稀色白,量多易咯,胸脘痞闷,呕恶纳呆,身重困倦,大便溏薄,舌苔厚腻。
(二)瘀血
瘀有阏滞、瘀积、瘀阻的意思。瘀血,指血液运行不畅,或停留于脉外,以及蓄积在器官之中而未能消散者。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在脉中按一定速度循环不息,当人体受到某些致病因素,如寒邪、热邪、外伤等的侵袭,导致血行异常,就有可能形成瘀血。瘀血的病症虽然繁多,但其临床表现有其共同特点。
疼痛;气滞血瘀,不通则痛。疼痛持续而顽固,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针刺,痛处拒按,得暖则舒,遇寒则剧,部分患者有昼轻夜重,阴雨刮风或劳累后加重的特点。
肿块:外伤瘀血,伤处可有青紫色血肿,如果体内脏腑组织发生瘀血,常可在患处摸到肿块,如肝脾肿大等。
出血:出血也是瘀血症的一常见症状,尤以妇女多见,如月经涩少,产后恶露不绝,血色多紫暗,常伴有血块。
此外,尚有一些其它表现,如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舌色紫暗,舌边有瘀斑瘀点,或见唇色紫暗。脉细涩等。
第二节诊法
诊法,是指调查了解病情的方法。要正确地判断和治疗疾病,就必须对疾病的有关情况作系统周密的调查。中医诊断疾病主要采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简称四诊。
望、闻、问、切四诊各有其独特作用,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不可分割的。临床运用时,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四诊合参,才能全面而系统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
一、望诊
望诊,是通过医生的眼睛来观察病人身体外表各种变化的诊断方法。中医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认识到人体的外部,特别是面部、舌质、舌苔与内在脏腑的关系。如果人体五脏六腑产生了疾病,就必然反映到体表。因此,通过望诊可以了解机体内部的病变。
(一)一般望诊
1.望神态:这是指观察病人精神状态,包括面部表情、眼神和动态,从而得出“有神”、“无神”的印象,这可对病情的轻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有神;病人表情自然,目光有神,反应敏锐,面色红润,气息如常,检查合作,是“有神”的表现,显示病情较轻,正气损伤尚不严重。
无神:病人精神萎靡,表情淡漠,目光暗淡,反应迟钝。语言错乱,这是“无神”的表现,显示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防不良。
2.望肤色;主要是望面部的颜色和光泽。我国人正常面色是微黄、红润而有光泽。患病后面色常有以下变化。
面色红赤,多是实热;若雨颧潮红,多属阴虚火旺。
面色苍岛,多是虚寒;面色淡白,面各消瘦,多属血虚。
面色萎黄,即黄而无光泽,多是脾胃虚弱;面色鲜黄,如桔子色,为湿热黄疸;面色暗滞,如烟熏状,为寒湿黄疸。
面色青紫,多是瘀血,疼痛,惊风。
面色暗黑,多是虚寒、瘀血,尤其多见于肾虚。
3.望形态:主要观察病人的形体姿态。如形体壮实,食欲旺盛,表明脾胃强壮,正气充盛;形体肥胖,食少气短,多是痰湿或气虚;形体千瘦,皮肤干燥,多是阴虚}关节疼痛,屈伸困难,多是风湿痹证。
(二)望五宫
中医认为,五脏功能的盛衰,可通过面部五官的诊察而得知。
1.望眼:巩膜发黄为黄疸,眼红肿痛为风热;眼睑淡白,为气血不足;眼胞浮肿,多为水肿。
2.望鼻:鼻流清涕,多为外感风寒;鼻流浊涕,多为风热;鼻翼煽动,多为肺热。
3.望唇口;唇色淡自,多为血虚:气虚;口唇青紫,多为瘀血,寒凝。
4.望龈齿:牙龈红肿,多为胃火上炎,睡中咬牙,多为胃热或虫积。
5.望咽喉:咽喉红肿疼痛,为肺胃有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