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农业知识
19943000000009

第9章 我国主要的家禽家畜(2)

(六)普遍饲养的鸡

鸡的故乡在我国。鸡肉和鸡蛋,都是人们最喜爱吃的食品,其营养价值都很高。

我国是世界上养鸡数量最多的国家,目前,人们已培育出许多优良鸡种,如浦东“九斤黄”是世界上有名的肉用鸡,因能长到4.5kg以上而得名;来航鸡是蛋用鸡的代表,有的一天能产2个蛋,一年平均可生250个蛋;江苏的狼山鸡、山东的寿光鸡、辽宁的大骨鸡等都是优良的蛋肉兼用鸡。

由于鸡的饲养方法简便,在农村几乎每家都饲养,但小规模的饲养,是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的,因此,便产生了大规模的工厂化养鸡,这就需要利用现代化机械及科学的经营管理。

工厂化养鸡首先要根据需要选择优良的鸡种,然后根据不同的鸡种,以及鸡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配制营养较全的饲料,包括粮食饲料、矿物质饲料、蛋白质饲料、维生素饲料等,喂养要定时定量,供给饮水要及时清洁。在鸡瘟流行季节,要提前打预防针,以防鸡瘟泛滥而带来重大损失。

工厂化养鸡,采用的是室内多层高密度饲养法。因此,鸡舍内要有调温设备,使舍温常年保持在18℃左右,并且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卫生,保证母鸡产蛋不受季节影响。一般母鸡产蛋一年后,就可淘汰作肉鸡。

我国是驯化鸡种最早的国家,养鸡事业自古以来就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在长期选择过程中,培育出了许许多多的优良鸡种,有些还作为交流的珍品,远涉重洋,传至国外,为改良外国鸡种作出了卓越贡献。

(七)不会飞的鸟——火鸡

火鸡最早生活在北美洲南部,是一种不会飞的鸟。因繁殖期间,雄鸟的白色肉垂能变成火红色,故而得名火鸡。火鸡的喉下有长长的肉垂,好似嘴吐出来的丝带,故而又叫吐绶鸡。它的尾部长有彩色的羽毛,像一把扇子;光秃秃的头上有皮瘤,很像珊瑚;背部向上隆起,样子有些怪。

火鸡是世界各地普遍繁殖和饲养的家禽。喂养火鸡的饲料很多,如谷类、瓜果、蔬菜、草籽、麦夫皮等都是较好的饲料。不过火鸡所吃饲料十分节省,且生长速度很快。饲养火鸡,100d就能长到5kg。现在欧美各国特别流行吃火鸡肉,它是盛大节日的美餐。

我国主要饲养青铜色的火鸡,它有较强的抗病力及耐寒力。火鸡的产蛋没有鸡那么高,每年产蛋只有70~80枚。刚孵出幼雏饲养室温要保持在37℃左右,等幼雏稍大些,温度可逐渐降至22℃,再保持恒温饲养,50~60天后火鸡进入育成期,雌、雄分养,8~9个月即可食用和产蛋。

火鸡体大矫健,身上瘦肉多,脂肪极少,营养成分丰富,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八)珍贵食品——鹌鹑

鹌鹑外形像小鸡,腿脚健壮,能快速行走,还能作短距离飞翔。它的背部羽毛呈褐色,有暗色和白色的条纹。头很小,尾部的羽毛极短,故而俗称秃尾巴鹌鹑。

野生鹌鹑在秋冬季节,常成群结队活动,在我国东北地区分布较多。雄鹌鹑十分好斗,很久以前,人们就饲养鹌鹑,开展“斗鹌鹑”活动了。现在人们饲养鹌鹑,主要用于食用及产蛋。鹌鹑的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脂肪较少,过去是宫廷里的珍贵食品。鹌鹑蛋的营养价值相当高,对孩子的身体发育特别有利。

鹌鹑成熟早,幼鹑饲养不足两个月,就能产蛋,而且产蛋多,饲养方便,一般采用室内多层高密度法饲养。玉米、骨粉、豆饼、干草粉、麦夫皮等都是饲养鹌鹑的好饲料。鹌鹑易被惊吓,喜温怕冷,因此饲养环境应保持安静,要及时清洁饲养笼子,雌、雄鹌鹑要分开饲养,产蛋率下降的鹌鹑要及时淘汰作肉用,再更换幼鹑,以提高经济效益。

(九)鸣声洪亮的牛蛙

牛蛙是一种大型食用蛙,体长可达20cm,体重可达1kg。牛蛙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丰富,胆固醇含量较低,是一种新型高级营养食品。

牛蛙水陆两栖,适应性强,能在10~38℃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超出此温度范围即转入休眠;它不但生长迅速,而且繁殖速度也快,每年4~9月是它们的繁殖季节,水温在20℃以上,可顺利抱对产卵,抱对一般需要1~2d,在早上4~9点进行产卵,一只成年雌蛙产卵可达到1万粒左右。刚产下的卵相互粘连成块状,由黏液附着在水草或其他水中物体上。几天后,其中有70%~80%的卵孵化成小蝌蚪,再经40d,逐渐生出后肢和前肢,2~3周后,尾部消失变成幼蛙,进一步发育成成蛙。

牛蛙喜食各种活动物,如小鱼虾、泥鳅、昆虫、蚯吲、蝇蛆等,经过驯化也能摄取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在食物不足时有成蛙吃幼蛙现象,所以饲养牛蛙时,养殖场内要分设成蛙池、幼蛙池、产卵池、蝌蚪池、孵化池。

牛蛙是变温动物,每年秋末冬初,气温下降时即开始准备地下冬眠。在越冬前一方面要投喂丰富的食料,使蛙体积累充足的营养,另一方面要在蛙池四周松土,在向阳避风处,挖直径10cm,深0.5m左右的深穴,供牛蛙潜伏越冬。

饲养牛蛙时,要及时清池、勤换水、避免牛蛙患气泡病,在饲料中要拌入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免牛蛙患脱皮病。若牛蛙患水霉病可用1%的紫药水涂擦治疗,蛇和鼠是牛蛙的天敌,可通过巡视捕杀或在池面铺设铁丝网,防治敌害。

(十)功大于“过”的蛇

不少人“谈蛇色变”,这不仅是因为蛇的样子有些吓人,更重要的是因为蛇类中有不少种类是毒蛇,人被毒蛇咬伤后,如果不及时抢救,就会有生命危险。但是,蛇对人类还是有许多益处的。

蛇皮可用来制作皮革和乐器,很多毒蛇的毒液能够用来制作药酒,蛇胆和蛇蜕等可以作中药材,治疗各种神经痛、小儿麻痹症、血友病、清热止咳等多种疾病,蛇肉是著名的美味佳肴。

大多数蛇类能捕食鼠,这对于防治鼠害,提高农作物产量有重要作用。

蛇对固体传导的振动极为敏感,因而在地震前常有异常反应,因此,观测蛇的活动情况,可以作为预报地震的一种辅助手段。

我国已经知道的蛇的种类大约有200种,其中大部分是无毒蛇。蛇属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升降而波动,一年中各种蛇类只在4~10月间外出活动,其余月份进行冬眠,7~9月是蛇类活动活跃的时期。了解蛇的生活节奏是养蛇必备的常识。

蛇的交配在秋季,蛇生产在夏季,卵生为多数,少数为卵胎生,这种生殖方式提高了幼蛇的成活率。

(十一)珍贵药材——蝎子

蝎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干燥的虫体可入中药,称全蝎,有解毒、止痛、镇疼、熄风等功效。许多地区捕捉自然种群,但不能满足医药上的需要。故在我国山东、河南等地,大力发展人工饲养蝎子。

蝎子为肉食性,夜行性动物,所以白天很少活动,而潜伏在碑石、枯叶下,夜间外出寻食。主要以昆虫、蜘蛛、小蜈蚣、盲珠、鼠妇和多足类等为食。能较长时间耐饥,甚至也能耐渴,可长期不喝水,喜干燥。

蝎多产于热带。我国常见的钳蝎主要分布在北方及长江以南,另外,还有蝎、链蝎等。蝎子身上有6对足。第一对是细小的钳角,用于寻食。第二对是强大的螯足。其余四对是步足,用于走路。尾部有一根能向前弯曲内藏毒液的刺,这是它的秘密武器。人若被毒刺所蜇,虽不致命,但感剧痛并有肿胀、眩晕等症状。所以,对付蝎子要加倍小心。

蝎子有互残习性。在蝎子交配生殖期间,当雄蝎完成授精作用后,雌蝎就会咬死雄蝎并吃掉它。不过雌蝎对幼蝎负责,幼蝎在不能独立谋生期间,全依赖“母亲”的照顾,才得以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