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4)
19938900000014

第14章 太平天国洪秀全(1)

洪秀全名仁坤,自号秀全。祖籍广东嘉应(今梅州),出生在花县(今花都市)。在他2岁时其家又移居花县官禄布。洪秀全发动和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即太平天国起义,并建立了太平天国。

洪秀全从小就生长在农村,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在他十二三岁的时候,已经“经史诗文无不博览”。15岁那年,即1827年,他第一次参加清朝政府主办的科举考试,但没有考取。虽然第一次科举失败了,但是洪秀全不是一个轻易屈服的人,他抱着“十年磨一剑”的宏愿,于1836和1837年两次去省城广州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天意弄人,这两次考试又没有成功。洪秀全是一个极富反抗精神的人,三次科举的经历让他产生推翻清朝政府的愿望。1843年,他抱着对清朝政府的最后一点希望去广州,参加第四次应试,结果又告失败,终于下定决心要推翻清朝政府,他发誓“不考清朝试,不穿清朝衣,要自己开科取士”。

当时,在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帮助下,西方的基督教也跟着传入中国,其影响在中国南方和西南方比较大,洪秀全在他四次科举的过程中接受了西方基督教的某些思想,但是,他没有完全接受耶稣的思想,而是很聪明地把基督教的天父思想与中国的国情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于1843年与冯云山、李敬芳、洪仁轩三人一起创立“拜上帝会”。他希望通过“拜上帝会”这个宗教组织发动群众。1845-1847年,他写下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三本书,提出政治平等、经济平等、男女平等的思想,宣传“天下一家共太平”的理想,为他发动太平天国起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1847年,洪秀全到达广西桂平紫荆山区,和他的战友冯云山会合。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正式举起反清的大旗。由于洪秀全宣传的宗教是希望大家都能够共同享受太平幸福的生活,所以他的起义军就称为太平军。起义初期,太平军就遭到清朝地方军队的围剿,洪秀全率领部队转战各县,在运动中寻找机会消灭清军。同年3月,在广西武宣东乡,洪秀全被部下拥戴为天王。攻占永安(今广西蒙山县)后,洪秀全加封太平军的五位主要将领为东、西、南、北、翼五王,并让东王杨秀清节制诸王,从而建立起一支坚强的领导核心。第二年6月,根据东王杨秀清的意见,洪秀全制定了“专意金陵”的方针,决定把南京作为太平军的进攻目标。由于军事战略很正确,洪秀全的军队势如破竹,很快在1853年的3月就占领了南京。于是南京被定为太平天国的都城,改称天京。洪秀全正式建立起太平天国政权。

洪秀全占领南京并正式建立起太平天国政权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决定开辟三条战线,即北伐、东征和西征。东征和西征的战斗很顺利,巩固了长江的上游和下游,从而使都城天京的形势得以稳固,但是北伐的太平军由于孤军深入,在北京附近遭清军围堵,最终全军覆没。虽然北伐失败,但是太平军的这一举措仍然大大震动了清朝政府,于是,清政府急忙组织力量进攻太平天国,希望在洪秀全立足未稳之际扼杀太平天国。清军很快在长江沿岸以及南京附近建立军事基地,即江南和江北大营,妄图围困天京。天京形势日渐吃紧。洪秀全及时地改变了战略,1856年夏,他把西征的大军调回,很快攻破清军的江北和江南大营,天京转危为安。

但是,正当太平军在军事上节节胜利之际,由于洪秀全没有处理好领导集团的内部矛盾,致使太平天国发生内讧,东王杨秀清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领太平军的一支精锐出走。太平天国的实力大损,清朝乘机重建江南和江北大营,天京的形势又危急起来。

为了挽救危亡,洪秀全亲自担任军师,大胆提拔当时只有20多岁的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等人,并在1858年重新建立五军主将制,于是太平军的军心复振。同年冬,太平军在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的率领下,再一次攻破江北大营,获三河大捷,打得清军统帅曾国藩差一点跳水自杀。1860年春,洪秀全采纳干工洪仁玕、忠王李秀成的计策,又攻破了江南大营。

但是清军在杰出统帅曾国藩的率领下,又转而围困长江上游的军事要地安庆,尽管洪秀全多方调遣兵力组织解围,安庆还是在1861年9月陷落,太平军开始丧失军事上的优势。然而,正值政权危亡之际,洪秀全却开始沉醉于修身养性和宗教研究,并把自己封闭在天京的宫殿之中。懒于梳理国事,造成太平天国中枢指挥系统出现障碍。1862年5月,清军对太平军采取大包围之势,曾国藩率部到达天京城下。为急于解围,洪秀全命令李秀成等“十三王”率兵自上海、浙江前线回援,于天京城外与清军大战45日,但是未能解围。1863年12月苏州失守,天京岌岌可危。此时,李秀成劝洪秀全“让城别走”,放弃天京,但是洪秀全拒绝出走。19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19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国政权被推翻。

洪秀全以一个乡村教师的出身,领导了一场历时18年,纵横18省的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农民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开启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河,不愧为“反清第一英雄”(孙中山语)。

维新变法康有为

康有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人称“南海先生”。广东省南海县银塘乡人。戊戌变法的主要代表和领导者。

康有为1858年出生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他从小就喜欢读书,敏思好学,乡里人都喜欢他,称他为“康圣人”。康有为的青少年时期正是祖国遭西方列强侵略的苦难年代。国势的衰微和政治的腐败,使他产生了一种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封建文化的批判情绪。康有为认为只有改变腐败的政治局面,才能使国家富强,从而摆脱被列强欺凌的命运。但是,他从小耳濡目染的儒家思想不可能解决中国当时的问题。为此,他开始苦苦寻觅救国的真理。一个偶然的机会,康有为结识了清朝翰林张鼎华。通过张的介绍,他了解到北京已经酝酿着维新变法,并初步了解了当前的国际形势,知道西方存在着一种不同于中国的社会制度。维新变法的思想开始在年轻的康有为心中明确起来。

1882年,康有为在北京的举人考试中落榜。虽然没有金榜题名,但是他一点也不觉得沮丧,因为沿途他看到了很多西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并把它们买了下来。拥有这么多的进步书籍,使他如获至宝。回到家后,他专心地研究起来。从此康有为的视野逐渐开阔,思想也日趋成熟。不久,他写成了《大同书》。在书中,他提出了“无有阶级,一切平等”的社会理想。

1884年的中法战争,由于清政府的昏庸无能,使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民族的奇耻大辱,使康有为心急如焚。1888年,康有为在北京应试期间,冒着杀头的危险上书光绪皇帝,请求改良政治以挽救民族危机。康有为是鸦片战争以来提出维新变法救治中国的第一人。但在当时,这样一个无名小辈上书皇帝,不但不会有任何成效,而且只能被视为犯上作乱的狂妄举动。因此,这次上书使康有为再一次名落孙山。

严峻的现实使康有为懂得了变法并非一件易事。他回到家乡继续为他的理想而不屈地奋斗着。他创办了“万木草堂”,为救国培育了很多人才。不久,康有为又写成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书,为以后的戊戌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1895年初,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军队在东海和辽东被日军打得惨败。爱国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清政府却派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拱手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而且还要赔偿两万万两白银……消息传来,举国一片悲愤。此时,康有为正在北京投考进士。此情此景使康有为心如刀绞,他失声痛哭道:“呜呼噫嘻,万里之广土,四万万之民众,而可有此约哉!”痛定思痛,康有为决定再一次上书皇帝。

这年5月,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邀集了在京十八省1300名举人在宣武门外松筠庵内开会。会上,康有为声泪俱下,慷慨陈词,痛诉民族危亡之势,号召大家联合上书,变法维新。大家被康有为的爱国激情所感染,纷纷推举他起草奏书。康有为连夜挥泪写成了一万八千字的《上今皇帝书》。奏书强调拒绝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和变法维新之意义,并请求皇帝鼓励人民学习先进国家和民族的科学文化,开办工厂、筑造铁路等;废除八股考试,发展教育等等。大家传阅后,群情激昂,1300多人都在上面签了字。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汉朝用公家车马接送被征举的士人,后来就用“公车”作为举人应考的代称)。5月4日,康有为率领签名的人把上书送到都察院,但是都察院的官吏却以皇帝已在和约上签字为借口而拒绝呈递,因此上书没有成功。但是,康有为领导的爱国之举轰动了北京城,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从此掀开了序幕。

“公车上书”第二天,会试揭榜,康有为中了进士。他借机第三次上书皇帝。这次上书终于被光绪帝看到并受到其赞赏。这使康有为大受鼓舞,他第四次上书请求迅速变法。为了扩大影响,他还发起了维新派政治团体“强学会”,并创办报纸《中外纪闻》。10月间,康有为到上海创办了强学分会和强学书局,发行《强学报》。于是,维新变法运动就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开了。1897年,德国强占我国胶州湾,民族危机日益加剧,康有为第五次上书皇帝,痛陈变法保国之大义。年轻的光绪皇帝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终于决定变法求存。

后来,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变法运动失败了,但是康有为历尽艰辛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的探索,却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变法英雄谭嗣同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祖籍湖南浏阳,生在北京。他是自愿为戊戌变法献身的英雄。

谭嗣同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在他12岁时,母亲、哥哥和姐姐相继死于白喉病,他本人也受到感染,但昏死三天后又苏醒过来了,所以父亲给他取名叫“复生”。谭嗣同的继母对他肆意虐待,父亲也对他日益冷淡。封建礼教的约束和家庭的冷漠,使少年谭嗣同对封建道德深恶痛绝,这成为他日后猛烈抨击礼教纲常的思想渊源。

在谭嗣同的青少年时代,有两个人对他影响很大,一个是文师欧阳中鹄,另一位是京城义侠“大刀王五”。欧阳中鹄非常推崇明末清初的爱国思想家王夫之和黄宗羲的学术和气节。谭嗣同认真研读了他们的著作,其中的民族、民主思想对他影响极深。“大刀王五”本名王正谊,他武艺高强,生性豪爽,喜欢劫富济贫,行侠仗义。谭嗣同拜他为师习武,由于义气相投,两人结成了生死之交。

1884年,20岁的谭嗣同离家出游,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寻求经世济民大计的漫游生涯。在这“堪绕地球一周”的生活中,谭嗣同广泛接触社会,了解了人民的疾苦,加深了他对封建制度和清政府的不满。马关条约签订后,谭嗣同痛心疾首,写下了一首摧人心肺的感事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此后,谭嗣同毅然投入到了维新变法的爱国运动中。

维新变法两个月后,谭嗣同不顾大病初愈,赶到北京,在军机处专门商讨变法事宜。正当勇士们满腔热忱,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废寝忘食地工作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挥起屠刀,向这些爱国志士们猛扑过来。9月初,慈禧太后和直隶总督荣禄密谋,准备趁光绪皇帝10月到天津阅兵之际发动兵变,推翻新政。形势急转直下,手无寸铁的光绪帝急忙和谭嗣同、康有为等人商量对策。大家一时慌乱起来。在这万分危急之时,谭嗣同自告奋勇去找当时统率新建陆军的袁世凯,要他在阅兵时杀死荣禄,保护皇帝。老奸巨猾的袁世凯当即满口答应,并表示“杀荣禄就像杀一条狗一样”。为了防止袁世凯变卦,谭嗣同临走时又试探他说:“这一次报皇帝的恩,救皇帝的难,立奇功大业,在于你;如果贪图富贵,向太后告密,杀了我,你可以升大官。”阴险狡诈的袁世凯马上满脸堆笑,并发誓说决不做那种见不得人的卑鄙勾当。可是谭嗣同走后,袁世凯马上向荣禄告了密。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迅速将光绪帝秘密囚禁,并下令追捕改良派。变法人士纷纷出逃。很多人都劝谭嗣同赶紧出走,他的武师“大刀王五”以性命相许,保他出城,但是都被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说:“各国变法,都是流了血才成功的。但是,现在中国还没有听说有因变法而流血的人,这也许就是我们祖国之所以不昌盛的原因。那么,这种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事,就从我谭嗣同开始吧!”

9月25日,两个清兵突然闯进谭嗣同的住处,谭嗣同从容被捕。在狱中,谭嗣同没有丝毫的恐惧和悲痛,因为他早已作好了为变法献身的准备。在监狱的墙壁上,谭嗣同慷慨题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张俭和杜根都是汉代人,因受权贵迫害,奔走逃命。“两昆仑”说法不一,一般理解是:一指康有为,一指大刀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