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2)
19938700000082

第82章 玄奘与《大唐西域记》

茫茫八百里沙漠,狂风席卷飞沙,百里不见人烟,天上没有飞鸟,地上看不见走兽,沙丘之上只有一僧人牵着一头老马在艰难地往前行走。

此僧人正是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唐僧,也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佛学家——玄奘。

玄奘(602——664年),俗姓陈,出生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受其父影响,13岁在洛阳净土寺出家为僧,取法号玄奘。他出家后勤奋好学,经常到各地听名僧讲学。唐朝初年,他到四川研究佛经。当时,四川比较安定,云集着国内很多有名的高僧,玄奘虚心请教,学问大有长进。后又到长安,跟名僧学习《俱舍》、《摄论》、《涅架》等经论,大小经论无不通达,但不能融贯。可是此时玄奘因求学勤苦,珍惜寸阴,已成为名噪江河南北的法师。

随着学识的不断长进,玄奘发现经卷与经师对佛教教义的解释迥然有异,又苦于中国佛经体系驳杂,译法紊乱,难以凭信。当时,天竺高僧波颇密多罗来中国,说天竺国那烂陀寺有位戒贤法师,对佛教各派的学说都很有研究,能讲解佛学最高经典《瑜伽师地论》。于是,他决心到佛学的发源地天竺(今印度)去学习佛经,求教于法学大师戒贤和尚,取得真经,以释惑疑。

公元626年,28岁的玄奘约集了几位同伴,奏请唐太宗,请求去西方取经。但由于当时唐王朝刚刚建立,西域受突厥人控制,政局动荡,而唐与西突厥的关系比较紧张,因此禁止人们从西北地区出境,鉴于此,唐太宗未准其奏。同伴们望难生畏,都退而不去,玄奘为学取真经,西行的决心并未动摇。

公元627年秋天,玄奘和尚趁长安附近遭霜雹灾害,皇帝下令百姓可四出随丰就食之机,与前往西域贸易的商人们一起偷偷地出发了。

他经凉州(今甘肃武成)、瓜州(今安西),快到玉门关(唐朝边境的最后一道关卡)的时候,骑的马死了,跟随他的两个小和尚也跑了,后面官府的差役又追了上来,玄奘躲在客店里,不知如何是好。瓜州的州官李昌拿着追捕文书走了进来,问他:“师父就是玄奘法师吗”?玄奘犹豫了一下,没有回答。李昌说:“师父如讲实话,弟子可以给您想个办法。”玄奘见李昌态度诚恳,就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和到天竺取经的真实意图。李昌听后赞叹道:“师父取经,研究佛法,真了不起,我一定尽力帮助。”随即撕碎追捕文书,说:“师父赶快走吧,否则天黑,就出不了关了。”玄奘又惊又喜,赶紧离开客店,直奔玉门关。

玉门关与新疆之间有片大沙漠,当时叫做莫贺延碛,极为难行,玄奘只带了一匹在这条路上走了十多次的老马,就闯入了沙漠。

茫茫沙漠,上不见飞鸟,下不见走兽,白天热得如同火烤,晚上却寒风似刀,有时因为气流的急剧变化,会看到一种幻影,明明望到人群马队,等走近了却又什么也没有。沿途到处是人马遗骨,断剑折枪。玄奘孤身独影,饥渴劳顿,想喝点水,不慎在取皮囊的时候,一失手,整个皮囊里的水全泼洒到沙漠上。沙漠之中,水就是生命,没有了水,生命也就危险了。前进,还是后退?若是取水,就得往回走十几里路,此时,他想起当初自己曾立誓,不到天竺绝不后退一步,于是,他下定决心,宁可西行而死,绝不东归而生,便又继续拍马西行。一路之上,玄奘几经险境,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行程,终于走出了沙漠,到达高昌国(今新疆境内)。此后,他又翻山越岭,整整走了一年,行程5万余里,沿途拜访了西域16国的名僧,最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天竺国。在天竺国,他遍访佛寺,参观佛像,几次横渡恒河,访问伽耶城(今印度比哈尔邦加雅城),看到了那棵5丈多高的菩堤树(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在这颗树下苦修多年,悟出真谛);他还到了佛经所说的西天录山,参观释迦牟尼说法的地址。这些实地学习,使玄奘对佛经理解得更加深刻了。

公元633年,玄奘来到天竺国的摩揭陀国那烂陀寺(今印度巴腊贡)。那烂陀寺是天竺佛教的最高学府,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寺中居住的名僧长者精通各种学术经论,并收藏着大量的佛教经典及天文、医药、地理、技术等各方面的图书,常年有僧徒1万多人。

玄奘到寺院那天,1千多名和尚捧着香花,迎接来自中国的客人。寺的正法藏(院长)戒贤法师,时已年过百岁,多年不讲经了,但他听说玄奘是从东土不远万里,历尽磨难来求法时,颇为感动,便决定特收玄奘为弟子,重开讲坛,用15个月的时间,给玄奘讲了佛学中最难懂的佛经。玄奘虚心求教,潜心钻研,认真学习古代印度的语言,长进甚快。5年后,玄奘博辩之名传遍印度,最后两年,他代表戒贤法师为众僧讲《摄大乘论》和《唯识抉择论》,为众僧所折服。二者均为佛教最高深的经典。在那烂陀寺,能通晓20部经论的有1千多人,通晓30部的有500多人;通晓50部的只有10人,玄奘就是10人中的一个。

玄奘除学习之外,还经常把唐朝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向天竺人民介绍,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公元642年,玄奘来到印度戒日王的都城曲女城,受到戒日王的欢迎。恰好这时有一个反对那烂陀派的人写了一篇论文呈给戒日王,并帖在那烂陀寺门口,声称没有人能驳倒他一个字,并且狂妄地宣称;“如果有人驳倒我一条,我甘愿把头割下来认错”。几天过后,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和他辩论。戒日王是个狂热的佛教徒,决定在曲女城举行盛大法会,公开辩论。戒日王请求玄奘出来驳斥那个异教徒,玄奘答应了戒日王的要求。开会那天,到会的有18国国王,以及僧、俗、官、民6千余人,都是学有专长的知名之士。玄奘坐在戒日王专门为他设的珠宝床上说法,广引博论,把那个异教徒驳得哑口无言,不得不低头认输,请求照约办理。玄奘笑着说:“佛法无边,是不杀生的,你就跟着我当佣人吧。”接着,戒日王把玄奘的两部佛学著作公布于众,征求答辩。辩论会进行了18天,没有一个人能提出反对意见。会后,戒日王诚恳挽留玄奘,作了印度5年一次的75天的无遮大会,当时与会僧俗50万人,这也是印度有史以来的一次空前盛会,从此,玄奘名震天竺大国。

玄奘以精湛的学业,在佛教的圣地攀上了佛学的顶峰,获得了“三藏法师”的称号。三藏是对佛教经、律、论三种经藏的总称。三藏法师,意为精通佛学的全部经典的大师。当时,在那烂陀寺,这一称号的地位仅次于戒贤法师,故人称玄奘又为唐三藏。

玄奘在天竺国15年中,无时不在想念祖国。公元643年,他辞别了那烂陀寺师友及戒日王,用大象和马匹驮着675部佛经和其它物品,起程回国。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七日,玄奘平安回到长安。玄奘西游,历时17年,历经120余国,行程5万华里。西游时年仅28岁,东归时已44岁。

玄奘当年是违反禁令偷偷出国的,现在,唐太宗知道了他的全部情况后,派宰相房玄龄及大将军侯莫到长安迎接。这天,长安城里人山人海,路两旁摆着香案和鲜花,锣鼓音乐,此起彼伏,长安僧尼数万人,排着队,把玄奘迎入弘福寺。后来,唐太宗在洛阳行宫召见了玄奘,并想让玄奘还俗,帮他治国,大师谢绝了。

不久,玄奘大师开始了他的译经生涯。他每天三更就寝,五更起身,日夜孜孜,十分刻苦。同时,他每天还要抽出一定时间为弟子讲解新译的经论。为了使他专心译经,唐王朝下令在长安慈恩寺修造大雁塔,作储经之用;并为他配备了专职人员,对译文进行检查、整理和抄写。玄奘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译出佛经75部,1335卷,计1300多万字。同时,他还把老子的《道德经》译成梵文,让使者捎去天竺。

玄奘另一伟大的贡献是作了《大唐西域记》12卷,10余万字。这部书是玄奘应唐太宗之请,把他所见所闻口述出来,由他弟子辩机执笔写成,但其内容则显然是玄奘在旅行中有意识地随时采访搜集来了。《大唐西域记》记述了玄奘西游亲历的120国和得之于传闻的28国的山川、城邑、物产与民俗。它是今日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公元1819年,阿旃陀石窟重被发现,但没人认识它,靠了《大唐西域记》的记载,才断定它是印度有名的胜迹。埋没了几百年的印度那烂陀寺,也是根据《大唐西域记》提供的线索发掘出来的。

公元664年,玄奘法师自度死期已近,遂向寺僧、门人一一辞诀。当唐高宗得知玄奘病重,派来御医时,法师已经圆寂了,时年63岁。高宗悲痛万分,说:“朕失国宝矣”!并为之废朝5日,当为玄奘举丧之日,长安附近500里以内的士民纷纷赶来送葬,多达100余人。玄奘法师的墓塔至今犹存,屹立在西安城南少陵原上。

玄奘,他为中印文化的交流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也正是以他为肇端,在其生前,中印两国即建立了邦交。所以,1200多年以来,中印两国人民都视玄奘为中印文化交往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