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施肥知识(下)
19938200000093

第93章 微量元素的营养作用

铁对作物生长的作用是促进叶绿素的形成,加速光合作用。作物缺铁时首先是新叶缺绿,叶片叶脉间由黄变白,叶脉仍为绿色,叶片变小。禾本科作物生长旺盛期最容易出现缺铁症状。

锰对作物的光合作用、蛋白质形成及促进种子发育和幼苗早期生长均有很重要的作用。作物缺锰时植株叶片由绿变黄,出现灰色或褐色斑点和条纹,最后枯焦死亡。

锌能促进作物体内生长素的形成,加速生长。玉米缺锌时早期出现白苗病,叶片失绿,病株抽雄吐丝期推迟,生长后期果穗缺粒秃尖。水稻缺锌时基部叶片中段出现锈斑,逐渐扩大成条纹,植株矮小僵苗。果树缺锌时叶片变小,并发生小叶病。

硼对作物的生长、繁殖,特别是开花结实有良好的作用。硼对豆科作物根瘤的固氮活性、固氮量的增加,具有良好的作用。油菜缺硼时表现出“花而不实”,棉花缺硼出现“蕾而不花”,大豆缺硼出现芽枯病,苹果缺硼出现缩果病,甜菜缺硼出现块根腐心病等等。

铜参与作物体内蛋白质和糖的代谢活动。禾本科作物缺铜时叶尖变白,叶片边缘变为黄灰色,严重时不抽穗。果树缺铜时常出现顶枯病等。

钼能促进固氮和根瘤菌的活性,提高固氮能力。柑橘缺钼时叶片呈斑点状失绿,甘薯缺钼薯块瘦长畸形,番茄缺钼叶片边缘向上卷曲。

上面讲的是主要营养元素对植物、作物生理功能的作用。说明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营养元素不是单一的元素,而是各种营养元素都需要,只是在各种元素之间比例、用量不同而已。也就是说,按作物的营养特征,供给多种元素要比单供某一种元素,增产效果有明显提高。例如,供给氮、磷、钾多种元素,要比只供应氮或磷或钾效果要好,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配合供给,要比单供给氮磷或氮钾或磷钾效果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