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施肥知识(下)
19938200000005

第5章 如何追施玉米的苗肥、拔节肥、穗肥与粒肥

苗肥是指出苗至拔节前追施的肥料。苗肥应早施、轻施和偏施,以氮素化肥为主,在基肥中未搭配速效肥料或未施种肥的田块,早施、轻施可弥补速效养分不足,有促根壮苗的作用。偏施可使弱苗变壮苗,全田生长均匀。苗肥一般在幼苗长出4片叶时,结合间、定苗进行,每公顷约施碳酸氢铵225千克,开穴施下,随即覆土。对未施基肥的夏玉米,则更应早施、重施苗肥,如以腐熟的有机肥配合氮素化肥施用,则效果更好。

拔节肥应稳施,稳施既可满足拔节阶段生长快,对营养吸收多的要求,达到叶片繁茂,茎秆粗壮的目的,又不会引起茎叶生长过旺而发生倒伏。因此,拔节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并适量掺和少量速效氮、速效磷肥。对基肥不足,苗势较弱的玉米,应增加化肥用量,一般每公顷可追施150~225千克碳酸氢铵或45~75千克尿素。拔节肥通常在玉米拔节前后、约出7~9片叶时开穴追施,地肥苗壮的应适当迟追、少追,地瘦苗弱的应早施、重施。

穗肥的作用是促进果穗的小穗小花分化,促使穗大粒多,同时使上部叶片增大,叶片功能期延长。穗肥一般在抽雄前10~15天,玉米出现大喇叭口时施用。对基肥不足,苗势差的田块,穗肥应提早施用。穗肥用量应根据苗情、地力和拔节肥施用情况而定,一般每公顷穴施碳酸氢铵225~300千克,或者尿素75~120千克。

粒肥能防止玉米后期脱肥早衰,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因而使粒重增加。特别在穗肥不足,果穗节以下黄叶多的田块,补施粒肥有很好的效果,但对穗肥足,长势旺,叶色深,果穗节下绿叶多的不宜施用,以免延迟成熟。粒肥一般在果穗吐丝时施用为好,这样能使肥效在灌浆乳熟期发挥作用,粒肥用量不宜过多,每公顷穴施碳酸氢铵45~75千克即可,也可用1%~2%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作叶面喷施,每公顷喷液量750千克左右。